第8章 進宮

第8章 進宮

這一日到了臘八節,臘八節原是國人祭祀祖先的節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后,傳說釋迦牟尼在此日成道,入又名成道節。臘八節才佛教化,且影響日深。而民間則將十二月八日的臘八節,視為一個重要的節日。早餐小鳳煮的臘八粥,前兩日小鳳將紅棗槌破,泡湯,今一大早,加上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熬粥,粥甚是香甜,比起災民區那清湯寡水的粥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就是在皇宮大內也是要喝臘八粥的,只不過用的材料比民間更加的精緻而已,一早,至正帝帶著袁皇后一起到慈寧宮請安,並一起陪太後過臘八節,太後周氏今年六十有三,身體硬朗,滿頭銀髮,育有一子一女,老人家性喜禮佛,往年到今天宮中是大的祭祀活動的,之前至正帝下詔「停止一切年終慶典」,至正帝怕老人家傷心,就召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兩位公主及自己的親妹子永安公主等晚間入宮家宴。太後周氏見今日帝后同來很是高興,問了幾句帝后的飲食以及皇子們的情況,又叫宮女將慈寧宮的臘八粥盛來與帝後分享。那袁皇后嘴何等的乖巧,嘴裡道:「我就知道太後宮里的臘八粥做的是極好的,前幾天就盼著呢」。

那周太后聽完哈哈一笑對著至正帝說:「皇兒啊,你看你媳婦這張利嘴奧,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皇家管不起她一頓飯呢」,至正帝也跟著笑了起來。

用完臘八粥至正帝對著皇后微微一點頭,然後對著太后說道:「兒子前朝還有些事,就讓皇后在此陪太后高樂,今晚兒子召了你的孫子孫女們進宮陪太后說話,還有永安那丫頭」,說完就離開了慈寧宮。

一上午的時間,至正帝都有些心神不寧,感覺像是等待宣判一樣,偏偏那湖廣道御史在底下吧吧個不停,也沒有什麼正事,至正帝甚是不耐煩,看到這總管太監張孝忙向首輔大臣袁恕使眼色,老首輔裝著咳嗽了一聲,那御史看到老大發了指令,趕緊草草了事。張孝趁機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底下的朝臣那個不是人精,沒有一個提還有事的,至正帝就此回到了養心殿,待一回到養心殿,至正帝就問留守在此的小太監,慈寧宮那邊有什麼情況,小太監說慈寧宮那邊傳話過來說讓陛下下朝後去慈寧宮一趟,至正帝心知估計皇后已經和太后說了玉佩的事。

那日至正帝含怒而去皇后所居的翊坤宮,將事情的始末對皇后講了一通,皇后可是至正帝的結髮夫妻,知道至正帝看似無情其實有情,況且那孩子即使回到宮中對太子也沒有任何威脅,就使出女人的溫柔心,一邊寬慰至正帝,一邊又答應替他去向太后陳情。

至正帝一邊擺駕慈寧宮,一邊思考著對策。來到慈寧宮,皇子、公主們等都已到齊,還有一位是鄭王李禕,自己的二叔,現居宗正之職,自己並未傳召,估計是太后相召。來到宮內,除太后外,所有人都下跪向至正帝請安問好,至正帝說一句今日過節,都平身吧,說完自己又向太后磕頭請安,眾人又跟著跪了下來。

這時只見太后冷哼一聲,扭過臉去並不說話,場面一時有些尷尬。這時跪在下面的永安公主忙說道:「娘,你忍心讓女兒和皇兄皇嫂一直在這跪著嗎,女兒的膝蓋都疼了」。這話也就永安公主敢說。太后順著這個台階說道:「都起來吧,皇帝、皇后、太子、他二叔和永安留下,其它人先去偏殿等候」。

待其他人都退出偏殿,太後向鄭王說道:「他二叔,你是宗正,皇帝的事皇后也和你說了,你看著這事該如何處理」。

鄭王是個胖子,微拱著雙手說道:「此事有關陛下風評還需慎重行事,如果是天家血脈,斷沒有流落在外的道理,還需要錄到皇家玉牒中去,如若不是,就賜些金銀讓其返鄉即可,畢竟當初此孩子的母親和外公也有恩於天家,目前還是將孩子接到宮裡來相看相看」。

太后心道這也好,太后的心結就是當初先皇病重,今上還在外搭上一位民間女子,這要是傳出去就是不孝,天家尤重禮法,為萬民表率。當年大順朝建立,李自成自己知道自己事,雖給自己也找了個有名望的祖宗,但是骨子裡還是卑微的,他效仿朱元璋創立了一整套的禮法制度來確保自己政權的合法性。

此時的黃燁正在外城這邊閑逛,今天臘八節,街上很是熱鬧,黃燁就帶著楚歡和燕子去隆福寺遊玩,廟宇的附近有廟會。今日臘八,廟裡都會施臘八粥,當地人每逢此時都會去廟裡領粥,彷彿領的不是粥而是一份佛祖的保佑。大順朝的寺觀建築與民人的祭拜活動,遍布全國各地城鄉。僅以北京為例,據沈榜《宛署雜記》一書所載,寺、庵、宮、觀、廟、堂,共五百六十八處。其中,寺有二百一十二處(城內有大隆善寺等七十二處,城外有衍法寺等一百三十九處);庵有一百四十處(城內有海潮觀音庵等七十七處,城外有翠峰庵等六十三處);宮有六處(城內有朝天宮等三處,城外有昭應宮等三處);觀有二十一處(城內有清虛觀等七處,城外有玄靜觀等十四處);廟有二百零六處(城內有關王廟等七十七處,城外有天仙廟等一百二十九處);堂有十三處(城內有觀音堂等四處,城外有溫泉堂等九處)等。

這些寺觀中,供奉著各種宗教與民間諸神,以供各階層民人進行祭拜活動。這些祭拜,既是國人日常起居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又是通過此國人祈求神靈對個人、家庭、宗族生產生活、起居平安得以護佑的舉措,進而求達心靈的平衡與慰藉。其實這些對黃燁前世來說他是絕對不信的,那些寺廟、道觀都是以掙錢為目的,和尚娶妻都不稀奇。

但這一世黃燁還是有一些信的,不然自己為何能穿越而來,燒了一炷香,又去各處神佛處拜了拜,就和燕子去廟會上玩了玩,廟中僧侶也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將地皮按塊租給攤商,收取地皮費,名為香錢。寺廟附近,居民密集,隆福寺廟會與西城護國寺廟會東西對應,被稱為東廟與西廟,是當時北京最大的廟會,形成城區兩大雜品市場。經營品種上至綢緞布匹,下至花鳥魚蟲,無所不有,當然小吃品種更是遍布廟會各個角落。但多數小吃攤商,還是集中在廟會西側,一些賣茶湯、油炒麵、豆汁、杏仁茶等流食的小座商在此還設有座位,桌上鋪有潔白桌布,門臉上懸挂白布簾,這在當時的廟會上,衛生條件算是一流的了。可別小看這些小座商、攤商、推車和擔擔者,其中不乏精工細緻,饒有風味品種。如扒糕、灌腸、炸丸子、羊雙腸、爆羊肚、驢打滾、吊爐燒餅、餛飩等等,以現今技術水平衡量,亦稱上乘。黃燁和燕子吃的是滿口流油,沒有地溝油,漂白粉、農藥、瘦肉精的食物就是美味。

一行三人一直玩到中午才興盡而回,黃燁也對大順朝的生活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看來無論貧富對神靈的敬畏和信仰都是有的,黃燁聽到有求神靈保佑發財的,生子的,中舉的,陞官的,嫁個好婆家的等等。

待到門前,發現門前有一輛馬車,還有四匹駿馬,之前留守在家的王二郎正至院內匆匆而出,一見到三人立馬說道:「我正打算出去找你們呢,家裡來人了,正找黃燁呢,很是著急」。

黃燁一聽估計還是玉佩的事,難道那大戶人家的人來此鬧事嗎,莫非要將自己趕走,黃燁趕緊問了問來人的長相。王二郎將來人相貌描述了一番,來者一共五人,四人騎馬,護著一位坐馬車的老者,聽王二郎的說法那老者應該就是張總管。

四人進的院內,只見院內站著的確實是張總管,那張總管見到黃燁,一把手拉住黃燁說道:「黃燁快跟我走,家裡老夫人要見你」,說著也不待黃燁回答就將黃燁拉出院外塞進馬車。

一路之上,那張總管不停的提點黃燁該如何行禮,如何答話,如何燕坐等等,就是不說去哪。馬車行有半個時辰,只聽外面一人說道:「稟總管,午門到了」。那黃燁大吃一驚,難道要將自己殺頭,後世電視裡面大臣一觸怒皇帝,皇帝大手一揮,推出午門斬首,自己難道犯了大罪嗎,乖乖隆地東,跑都沒地方,自己就這麼背吧,前世悲屈的活著,好容易穿越一回,就這麼去了。正胡思亂想間,那張總管對著黃燁說道:「黃燁,跟著我走,不要多說,也不要多問」。

黃燁暈乎乎下了車,後世自己來過故宮,那時自己只是草草的看了看,但也被故宮的威嚴浩大所震撼。大順朝的皇宮完全承自明朝,後世歷史一片石大戰後,李自成敗逃北京,一把火燒了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清軍進入北京后,紫禁城被清軍接管。此後歷時14年,才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此時大順朝建立自然沒有這事。

明代的宮苑,作為帝王起居的場所,它不僅建築群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在數量、質量上均超過前代。

京師的皇宮(今北京故宮),作為明代皇帝的宮殿,它自明永樂五年(1407年)起,由明成祖朱棣集中全國匠師,並徵調二三十萬民工、軍工,歷時十四年之久而建成的。全部建築可分外朝、內廷兩大部分,宮殿群體之外,用宮城(紫禁城)圍繞。宮城的正門為午門,它既是宮門,也是一座獲勝後向皇帝獻俘和帝王向全國頒布詔令的殿宇。外朝建築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前面有太和門,兩側則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內廷建築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這是明代帝后居住生活的地方。這組宮殿的兩側有供居住用的東西六宮和寧壽宮、慈寧宮等;最後更有一座供帝后妃嬪們玩樂的御花園。此外,明代宮城內,還有禁軍的值房,一些為帝後生活服務的服務性建築(如御膳房、御藥房等),以及供宮中太監、宮女們居住用的較為矮小的房屋。同時,在皇宮宮城正門的午門至天安門之間,供帝后專門的御路兩側還建有朝房。朝房外,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壇。至於宮城北部的景山(明代稱煤山,即崇禎帝自縊處),則是附屬於宮殿的另一組建築群落。除外出巡幸、親征、祭祀、遊樂外,帝后妃嬪日常和年節時的主要政務、起居、生活、宴賞、娛樂、祭祀等活動,均在此進行。而作為明代深宮禁苑之地的皇宮宮城,它不僅是帝王最高權力的象徵,而且是封建禮儀、等級的權威性體現與物化標誌。這一切,又使得明代帝王的居住禮尚(含宮苑建築風格、起居生活等內容),呈現出較之以往不同的新特點:

其一,皇城宮苑建築與帝王起居禮尚,均是循禮制而實施的。其中,皇城的主要建築便基本上是附會《禮記》、《考工記》及封建傳統的禮制來布局的。例如,社稷壇位於宮城前面的西側(右),太廟位於東側(左),便是附會左祖右社的制度。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則是附會三朝的制度。大明門(大順朝時改為大順們)到太和門間五座門,亦是附會五門的制度。至於前三殿和后三宮的關係,更體現了前朝後寢的制度和禮儀規範。然而,明統治者在規劃宮殿時,一方面對前代宮殿的布局方法有所繼承,另方面又根據實際政務和起居生活的帝王后妃需求,作了一定的改變和修訂。譬如,以三朝制度為例,唐宋宮殿的三朝都是各自獨立成組,元代則是工字殿的形制,而明代則是三殿同建在一個三級的工字形台基上。再如左祖右社的位置,金中都是建在宮城前千步廊的兩側,元大都則建在皇城以外的地方,至於明代的則建在皇宮城前面的兩側。

其二,從明代皇宮宮城設計到帝王后妃的起居禮儀,處處均體現著封建帝王的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皇權的至尊至崇至榮。為此,在明代皇宮宮城的總體規劃和建築形制上,充分顯示出帝王的威懾效應、政治上凌駕一切、制馭四海臣民、天下歸心這一主題和基調。為形成整個建築群體整齊、莊重、嚴肅的氣勢與氛圍,其全部主要建築嚴格對稱地布置在中軸線上,在整個宮城中以前三殿為重心,其中又以舉行朝會大典的太和殿為其主要建築。而在總體布局上,前三殿佔據了宮城中最主要的空間,而太和殿前的庭院,平面方形,面積達2.5公頃,是宮城內最大的廣場,有力地襯托出太和殿的雄偉高大、氣勢輝宏,以及這一整個宮城的主腦,大清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就是在太和殿登基。至於內廷及其它部分建築,由於是從屬於外朝,因此格局比較緊湊。為了更加強調和烘托明朝的尊嚴,在太和殿前面,還布置了一系列的庭院和建築。其中由大明門至天安門為一段,天安門至午門又為一段。午門以後,在彎曲的金水河的後面矗立著外朝正門太和門,太和殿就在其後。這一系列處理手法,從而更加渲染出外朝的重要地位,使人們在進入太和殿前就已感受到嚴肅的氣氛和帝王的威懾。

其三,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宗法觀念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在明代皇宮宮城建築和帝后妃嬪起居禮尚的基調上,得以生動、具體、典雅的體現。

正由於前三殿是宮城的主體,所以在這組宮殿群體的四角有崇樓,同時太和殿是當時最高等級、最高規格的建築,故採用重檐廡殿的屋頂、三層白石台基、十一間面闊等。甚至屋頂的裝飾走獸、斗拱出跳的數目也最多。在御路和欄杆上的雕刻,彩畫、藻井的圖案中,則使用帝后專享的龍、鳳等題材;色彩中更用了帝后才能使用的明黃和金色。再配之以此處專有的月台上的日晷、嘉星、銅龜、銅鶴等陳設,則屋頂制度與開間等都依次遞減,裝飾題材便有所不同。至於紅色的牆、柱和裝修,金黃色的琉璃瓦,既是皇宮建築所專用的色調,又是與帝后妃嬪起居生活相輔相成而又融為一體的皇權尊威的藝術展現。

除皇宮宮城外,明代尚有苑囿和禁苑,它是以園林為主的皇帝離宮,除布置園景供帝后妃嬪們遊樂休息以外,還包括舉行朝賀、處理政務的宮殿,以及皇帝、后妃、宮中服侍人員的居住建築、生活供應建築設施、若干廟宇等,在建築群落上,既具園林的靈活、輕巧格調,又具開闊、富麗的氣派和風韻。明朝帝后妃嬪們常去的禁苑,主要是紫禁城的西苑,它是利用金元時期帝后離宮的舊址加以擴建而成的,總體建築布局已如前述。正是這些非同凡響和布局構建高雅的建築群落,使得在這裡進行的帝后妃嬪的起居生活與活動,成為整個帝王起居、住居禮尚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黃燁亦步亦趨的跟在張總管的身後,不時看向四周,前世看的都是死物,這一世完全是活色生香的。嚴肅的站班侍衛、來回穿梭的太監宮女,黃燁還特別看了看宮女,宮女們長得都比較端莊大氣,但遠沒有後世影視劇裡面那麼漂亮。對於大臣們來說,漂亮的女子容易魅惑君王,一般在海選的時候就直接PASS了,後宮的職責是繁育下一代,開枝散葉,為皇室生出健康的繼承人,漂亮的女子還是留給自己為好,不信大家看看光緒的珍妃和謹妃就知道了,不堪入目。太監對於黃燁來說可是稀罕物物種,他不知道他旁邊就站了一位,不過宮裡的太監大多低著頭,形色匆匆,一時也沒看清。

大概走了有半個時辰,黃燁走的腳都快抽筋了,任誰閑逛一上午,又走了這麼遠也扛不住,況且黃燁不過10歲,周歲才9歲,不知道這張總管腳怎麼這麼厲害,不知道疼似的。就在黃燁打算歇歇腳的時候,一座宮殿矗立在眼前,門前有太監守衛,殿門正上方沒有匾額,待進得殿內,見正北方向有一正殿,匾額上書「慈寧宮」三個字,慈寧宮並不像前朝三大殿那麼高大,前後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當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牆,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台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

張總管對黃燁說道:「你在此等候,我去裡面通稟一聲,不要來回走動」,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只見一名太監出得殿內,高聲喊道:「宣黃燁進宮見駕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野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野侯
上一章下一章

第8章 進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