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長安二役

第四十九章 長安二役

袁術大驚,急忙四處瞅瞅,見無人後沉聲喝道:「元休(金尚字元休),汝欲置我死地乎?」

「將軍莫急,聽在下細細道來,『當塗高』三字有中「當塗」二字,請問我等現在何處?」

袁術腦海中那模糊的記憶頓時變得明朗,他有些不敢相通道:「啊!這裡不就是當塗縣嗎?」

「那主公那座山呢?」金尚指著當塗城西。

見袁術沒有回答,金尚語氣加重道:「是塗山!」

「塗山。。。」袁術越來越驚奇了。

「再問主公,您的台甫是什麼?」

「公路啊。」

「當塗高的『途』(古時『塗』字通『途』)是什麼意思?是指供馬車行駛的大道!這不就與『公路『之意相同了嗎?」

聽金尚這麼一說,袁術茅塞頓開,他面露欣慰道:「原來,此次失利,實乃上天之考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豈不正是說的我?」

「主公英明神武,想必十八年後,定是那端坐在京都龍**之真龍天子!」金尚繼續附和。

「哼哼。。。」袁術愈發自信,「元休,你傳我的命令,讓先鋒紀靈率三千軍先往淮南一步,我在此歇腳一日,隨後跟進。」

敗軍之將袁術,竟做起皇帝夢來,不過他似乎從此真的被上天眷顧了。來到淮南,迅速安撫賊亂,擊敗了袁紹任命的九江太守周昂,不出一個月將壽春,潁上,廬江,皖城,合肥囊括於手,后揚州刺史陳溫病故,袁術乾脆自領揚州刺史,與袁紹後來任命的揚州牧劉繇分庭抗禮。

……

華西地區,自漢中趙游收復五斗米教眾后,實力極度膨脹,見雍州董卓疲敝,雄心勃勃,遂大將華毀率兵五千出箕谷,楊任楊昂,李軒率兵五千出駱谷,自親率一萬步兵及兩千精騎齣子午谷。三路軍於長安城下會師,董卓剛草草擊敗蔣綉,又見其軍似從天降,驚慌不已,急遣呂布率騎禦敵。而這趙游治病頗有詭道,把在谷中採集的亂石硬木堆於城外,騎兵一出,皆失蹄倒地(呂布從未見過此場面,低估了木石的阻擋力,沒有讓騎兵止步),華毀趁勢領步兵掩殺,呂布軍大敗,轉身便往長安城撤退,半途又遭趙游兩千散騎截住,又是混戰一場,雙方各有傷亡,方鳴金收兵。

正值趙游躊躇滿志以為挾天子令諸侯之日不遠時,長安城中董卓採納賈詡之計,以在長安城的益州牧劉焉三子(長子劉范,次子劉誕,四子劉璋,此時第三子劉瑁已早夭)為質,迫使其率兵北上,攻打漢中。成,則先送還劉璋,不成,則殺人滅口,劉焉垂涎漢中已久,遂大兵壓境南鄭關。

趙游得哨騎來報,震怒不已,當先決定留華毀兩千騎斷後,自己率兵火速南下。

然遠水難救近火,第五日,南鄭關守將張衛陣亡,漢中洞門大開,遠近諸縣多有失陷者。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急行軍的趙游總算趕到,拚死擊退劉焉軍,又費九牛二虎之力收復了除南鄭關的全部失地,經此役趙游元氣大傷,六萬新兵僅餘三萬。趙游咬牙切齒,發誓終有一日打破成都,活捉劉焉老兒,親剮之方解恨。

可上天不會給他機會了,後來馬騰韓遂東攻長安,以劉焉尚在長安的二子劉范劉誕及諫議大夫種劭,中郎將杜稟為內應,然事情敗露,劉范劉涎皆亡,劉焉聞訊,心痛不已。稍後成都又遭火災,精神崩潰,發病而死。劉焉四子,而今僅得幼子劉璋,遂在蜀中官吏擁護下繼任益州牧。

內應失敗,馬騰韓遂很快就敗北,董卓歷經這兩場戰役后,勢力愈發衰弱了。

青州,東萊。

這次,陷陣營遇到了一個重要的事件,也由於其的發生而使得它更加強大,趨於成熟了。

經過眾武將在各郡縣的精心選拔,又有數百人進入了陷陣將士的行列中,要知道這數百人可是讓張遼趙雲太史慈費盡了苦心,畢竟臨行前蔣綉叮囑過:不求多但求精,但是也不能把底層軍隊的骨幹全抽走了。三人如履薄冰地把握著這個度,總算是把陷陣營增員到了八百人。

當趙雲小心翼翼地向蔣綉彙報了此情況后,蔣綉大有深意道:「子龍啊,你幾歲開始習武?」

「回州牧大人,在下七歲時就會些舞槍弄棒小伎倆,后十五歲師從童淵學習槍法。」

「就是我們這位槍王,也是七歲時才接觸兵器呀。」蔣綉笑道,「如果那些底層的士兵個個天生就是萬人敵,我早就帶他們到河北殺個天翻地覆啦。」

趙雲微微一笑:「主公,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說招募他們不止得看他們是否強壯,而且要看他們武力上漲的空間程度。」

「正是,子龍。」蔣綉道,「你們可以在你們的調教下成長嘛,哈哈。」

士兵是有了,不過相應的裝備還得額外打造,由於陷陣士兵手中鐵槍需精鍊而成,這使得青州方面的鐵礦顯得嚴重不足,蔣綉不惜從外地買來高昂的鐵石,替陷陣營們製造箭弩,槍支。。。剩下的鐵礦,才造成一般武器分發普通部隊。

興許這麼做有些勞民傷財,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青州已經壞到骨子裡了,儘管蔣綉頒布許多有利於青州發展生產,增添人丁的政策,不等個五八年也是無法恢復元氣的,如果蔣綉真等這麼久,不去制衡其他勢力的話,八年後中原霸主定然決出,不是曹操便是袁紹,袁術,劉備。。。到那時青州再怎麼富強,要逐鹿中原也難於上青天了。

迫不得已,他必須以青州為跳板,儘快打出去,在對於北上冀州還是南下徐州的問題上,他更偏向於前者,他固然知道袁紹不是好惹的,但更知道徐州陶謙的丹陽兵戰鬥力非凡。何況陶謙以仁義著稱,一旦開戰,輿論一定會倒向南邊,這會使雙方士兵各自的士氣朝不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

自從與王修的那次談話后,蔣綉就保證了青州的兵役絕不超過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即五萬人,「兵貴於精不在於多」便成了蔣綉集團的治兵理念,既然數量就那麼五萬,當然就質量越高越好。

為了讓麾下軍隊獲得優質馬匹,蔣綉在琅琊之行后,於年關時日,召集了數十條走舸,數百喬裝士兵,帶著太史慈?張遼以及大量錢幣,從昌陽港出航,一連行了數日,在遼東半島登陸,來此地購馬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義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義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長安二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