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溫家
「這樣?」杜蘭真錯愕,倚在躺椅上懶洋洋地說道,「也不知道師姐是和誰一起去的,可不可靠,到底安不安全……」
她本來還想著自家終於結丹了,可以和師姐一起外出歷練了,沒想到一回宗門,卻發現師姐出去遊歷了。
似乎她每次回來,總有人不在宗門內,修士四海為家,這聚散總無常,可謂是真的無常。
「應該是回家了吧。」蒲藝瓊隨口答道。
「回家?」杜蘭真一愣。
「是啊,溫家。」蒲藝瓊聽她這麼問,反而疑惑地抬起頭,似乎覺得以杜蘭真和溫海藍的關係,不該對此發問。
杜蘭真想起她困於鍊氣期、無比焦躁時,被溫海藍找來給她算機緣的溫海平……
「你了解溫家嗎?」杜蘭真不由問道。
溫海藍與她相處時,從未提及過自己的身世,她不說,杜蘭真自然也不問,哪怕那次見了溫海平,既然師姐沒有詳述的意思,杜蘭真也不會深究。
按照杜蘭真的猜測,她估摸著溫海藍與溫家關係一般,和她與杜家的關係差不多,屬於有事可以伸手幫忙,沒事就一邊玩去。
然而溫海藍這次居然回溫家了!師姐這麼多年都沒回過溫家,這次居然去了!
「不知道啊,師叔你都不知道,我怎麼可能知道啊?」蒲藝瓊茫然反問。
「為什麼你不可能知道我不知道的?」杜蘭真莫名其妙。
蒲藝瓊哀怨地望著她,「因為我們的情況你也知道……」
「好好說話。」杜蘭真翻她一個白眼。
「師尊她對你最信任、最喜愛,這不是咱們有目共睹的嗎?」蒲藝瓊收了表演,長嘆一聲,「可憐我,明明是師尊的親傳弟子,卻總覺得像是被撿來的……」
「你本來就是。」杜蘭真無情揭穿。
蒲藝瓊是溫海藍某個故人之女,屬於故人殞身之後無處可去,最終被塞到溫海藍門下的弟子。
「你也是啊!」蒲藝瓊不服氣,「你不也是被師祖塞給師尊的?」
杜蘭真本該無言以對,「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鬥嘴歸鬥嘴,杜蘭真卻忍不住細細思索起那個神秘的溫家來。
溫海藍從未提及過溫家的事,但杜蘭真知道師姐是八歲那年被須晨帶到始寧峰的,也就是說,溫海藍在溫家也是待了八年之久的。
杜蘭真六歲來修仙,杜家對她來說也是羈絆,人生最初幾年很難不對一個人留下痕迹。可杜蘭真看不出溫家給溫海藍帶來的痕迹。
如果非要說的話……不知道為什麼,杜蘭真覺得溫海藍的過往也許是一片空白。
不是失憶、不是不存在,就只是空白,什麼也沒有。這樣才能解釋她與溫海藍相處時,那種明顯的違和感。
「等師姐回來,你可以問問她。」杜蘭真若有所思。
「為什麼不是你問?」蒲藝瓊側目。
「你是師姐的弟子,關心一下師姐,難道不正常嗎?」杜蘭真反問。當然,她是不會直說自己怕隨便發問惹溫海藍不悅,想讓蒲藝瓊試試水的……
「不要,師尊想說會說的。」蒲藝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決不上當,「師叔,你騙我騙了太多次了,只要是你提的意見,我堅決不會採納的!」
杜蘭真長嘆一聲,竟也沒堅持,更沒有再說出什麼話來引誘蒲藝瓊上當,反而惹得後者狐疑地望著她。
「我和師姐的事,當然應該我親自來問。」杜蘭真淡淡地道,「倒是你,過兩年的非鶴樓奪牌,打算去嗎?」
原本杜蘭真以為他們會在滄溟界多待幾年,等迴轉戡梧界時,蒲藝瓊與杜君芝應該已經過了五十歲,不能參加非鶴樓奪牌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她的滄溟界之行比較順利,三人提前回來,算算時間,杜君芝年紀超了一點,蒲藝瓊卻是正正好好卡在線上。
「當然。」見她說起正事,蒲藝瓊也趕緊一本正經,「既然趕上了,再不去參加有點對不起我在滄溟界多年苦修!」
「之前在雲林城等傳送陣開啟時,我新買了幾套非鶴樓三百年精選集,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杜蘭真點點頭,聲色淡淡,「從今天開始,你每十天詳細研究一場比賽,然後來找我報告你的研究結果,如果我不滿意,那就重來。」
「等你過了,我們就針對這一場給你模擬一遍,讓你看看身處其中是什麼感受,不經過大量實戰,你永遠沒法掌握鬥法的精髓。」
蒲藝瓊呆住。
「我之後會在寒豐洞天打理我的新洞府,大約十天左右,陵谷就能建成,等我洞府新成,我會來檢查你的完成情況的。」杜蘭真悠悠道,「如果連第一次都不能讓我滿意,說明你態度不端正。」
「作為師叔,在師姐不在的情況下,我得擔負起教育你的責任,如果態度不端正,我只能把你丟進陵谷正中心,讓你感受一下金行之氣。」
杜蘭真折騰完蒲藝瓊,施施然起身走了,心情十分愉快。
這愉快一直持續到她坐在樂正初面前,言笑晏晏,「師兄,小妹多年未回宗門,對這金丹期有哪些聲望實力俱佳的師兄師姐毫無概念,能不能請師兄為我介紹一下?」
杜蘭真問這個,顯然不是想知道那期年的老菜幫子,而是在問有志於奪真傳之位的都有哪些人。
「每次有真傳之位空缺,都有許多人想爭,有更多人陪跑。」樂正初早知道她回了宗門,一旦閑下來絕對會立馬問這個,答得不假思索,「如果你想問對你有威脅的,從聲望和功績上來說,沒有。」
杜蘭真頷首。她也這麼認為。
「有些人功績聲望雖不如你,但也足夠入圍,這時就要看實力了。」樂正初說到這裡,瞥了她一眼,「從實力上來說……」他說到這裡,淡淡地笑了一下,「這我就不知道了。」
杜蘭真既然來了,便早已經思考過該給樂正初透個底,讓他心裡有數,至於有數到什麼程度——
「師兄開了幾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