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20.他山之石
明朝有位重要的思想家黃宗羲,是中國歷史上研究賦稅制度最深入、最系統的學者,沒有之一。他曾指出賦稅制度的「三害」:
「或問井田可復,既得聞命矣。若夫定稅則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稅久矣,有積累莫返之害,有所稅非所出之害,有田土無等第之害。」
這就是著名的黃宗羲定律,對新中國的並稅式改革非常有啟發,至2006年1月1日,存在兩千多年的農業稅被廢止,彪炳史冊。
左戰想見賢思齊,但任何改革都要立足於當前的國情。十七世紀二十年代初,明朝雖然出現了早起的資本主義萌芽,但僅限於東南沿海的紡織業,大部分地域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這也是朝廷賦稅的主要來源。
新內閣第一次會議的重點就是要聚焦三農,楊漣雖然位列後補委員,但性格直率,眼見自己的副手周嘉謨入閣參政,多少有些不平衡,緊跟著說道:
「啟奏聖上,周侍郎的提議非常好,但還需要斟酌。各地災情不盡相同,有些地方受災輕,當地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只要賦稅減免就能自行渡過難關。有些地方受災重,當地的條件惡劣,即便減免賦稅也不能解決問題。如今各地旱澇交替,耕地大量荒蕪,老臣建議在減免賦稅的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重修水利,組織流民開墾荒地,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問題。」
左戰心想楊漣不僅脾氣大,性子也急,但他是移宮案的第一功臣,自己多少還是要給面子的。可規矩不能破,候補委員是不能發言的,便委婉的說道:
「楊愛卿補充的非常好,明卿要虛心向自己的領導請教。這樣一來方案就會增添一項內容,朕多給你一天時間,後天報給朕審核。」
楊漣雖然出自東林黨,但性情坦率,嫉惡如仇,做事幫理不幫親,惹得朝廷內外的官吏怨聲載道。可他偏偏是皇帝的寵臣,眾人只好躲著他。左侍郎周嘉謨見老領導很不高興,心裡叫苦不迭。
其實左戰之所以不讓楊漣入閣參政,也是忌憚他的脾氣,將來一旦君臣不和,自己難免會背上殺功臣的罵名。雖然他很理解朱元璋當年為何要成千上萬的斬殺官吏,可他更想學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儘可能讓他們善始善終。
有了楊漣的教訓,左光斗、徐光啟不再說話,韓熀卻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小宇宙,起身說道:
「聖上,楊大人和周大人只提了災區的情況,臣想說一下其他地域的現狀。」臣查看《太祖實錄》,洪武三十一年間,全國戶數為一千零六十多萬,人口五千八百多萬,可用耕地三百七十多萬百畝。萬曆四十八年間,全國人口一千零八萬戶,人口五千六百多萬,可用耕地七百四十餘萬百畝。
左戰見他有所顧忌,鼓勵的說道:
「韓愛卿繼續說下去,朕說了開會討論時不會因言獲罪。」
韓熀略作遲疑,最終選擇開誠布公,直言勸諫道:
「臣的意思是應當重新普查人口,測量耕地。」
左戰沒想到韓熀是個愣頭青,竟然敢出頭挑破明朝的膿包,拍手說道:
「韓愛卿言之有理,從太祖高皇帝立國,至今已有二百五十二年,這期間人口怎能沒有增加?萬曆初年由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全國耕地最高為一千一百六十餘百畝,怎麼現在只剩下七百四十餘萬百畝?」
左戰的問題已經很直白了,眾人心知肚明卻不敢答話,氣的左戰暗罵他們沽名釣譽。可是轉頭一想,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明朝土地兼并的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他的皇嗣們不僅有俸祿,還有封地呢!玉牒上那幾萬人就得佔據多少田地,再加上自己的皇莊,這才是根本問題。全國能開墾的耕地就那些,可皇家的田莊越來越大,其他官紳也效仿兼并,可不就是越來越少。那些依附在皇莊、王田、私產下的佃戶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那戶部統計他們幹嘛?
左戰心想這個問題太大了,現在還是不挑破這個膿包的時機,萬一遼東戰局不順,自己勢必將眾叛親離,所以必須忍耐,於是說道:
「韓愛卿的提案涉及我朝立國之根本,以後休要妄言。眼下先把朕的皇莊拿出來安置流民,關外按人頭把耕地發給軍戶和佃農。這兩項工作一定要把好關,有虛假瞞報者不論職務、身份,一律抄沒流放。
另外,災情之所以影響這麼嚴重,除了天災還有人禍。朕自幼便聽王安講水利的重要性,可是朝廷一直拿不出銀子修建,農民只能靠天吃飯。要想農業得到穩定的發展,就必須大力興修水利工程。遺直是當朝的水利專家,朕看這件事就交給他來負責。」
左光斗,字遺直,安徽省桐城縣東鄉,著名的水利專家。他的事迹不再贅述,只說一條:他是北方種植水稻的鼻祖。
作為移宮案的功臣,左戰將他從御史調到工部任右侍郎,負責直隸、薊遼防區的屯田工作。這老兄上任后發現北方人不知道興修水利的好處,很多地碰到災害就荒了,然後老百姓就遷徙到外地,如此反覆最終造成北方流民越來越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曾經給上書要求疏通河道,挖蓄水池,鑿引水渠,修固堤壩,建立閘門,甚至要求每個村都要搞一個池塘蓄水。
聽到皇帝給自己布置了任務,左光斗激動的站起來說道:
「興修水利是農業之根本,只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臣先前有三因十四議,這次已經做了修改,明日便可呈報聖上。」
左戰心想你要肯出力,大明朝的水利就完成了一半,笑著說道:
「遺直不要顧慮太多,在朕的有生之年,興修水利將作為一項國策持續推行。需要的資金先由朕來撥付,等朝廷歲入多了再讓楊愛卿給你想辦法。至於人力,目前可以組織流民,以後朝廷會增加這方面的徭役。」
眾人見小皇帝如此重視農業和水利,暗中佩服他的眼光和決心。只是左戰並不在意這些,他見眾人低頭做深思狀,繼續說道:
「朕看過子先翻譯的《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這兩本書對朕很有啟發。聽說你的西洋朋友不少,可有不同的意見?」
徐光啟,字子先,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在數學、天文、曆法、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尤其通曉農業知識,堪稱當代袁隆平。
聽皇帝竟然讀過自己的幾本得意之作,一時自信心膨脹,站起身來說道:
「微臣愚作,不敢侮了聖上的耳目。臣在通州督練新軍時,曾與薊遼總督孫承宗大人秉燭夜談關外軍屯的問題,受益匪淺。微臣以為聖上制定的以遼人守遼土的戰略是英明的,但若想用遼土養遼人卻需要耗費大量的財物。如今朝廷財政拮据,微臣斗膽進諫引入外夷的農作物來增加土地的產出,另外還可以雇傭外夷的教官訓練新軍神機。」
有明一代是驕傲的,因為在二百七十六年間,他們不曾向任何外族屈服過,不曾簽訂一個不平等條約,不曾和親納貢。曾經的海上霸主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敗在他們的手下,就連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寫給神宗皇帝的信中也是言辭恭敬,國威之強盛,民族之驕傲,可見一斑。
在這種背景下,西洋的傳教士在明朝地位悲慘,道理很簡單:我比你強,信你個鬼!這些傳教士只能拿出真才實學來吸引明朝的開放之士,徐光啟便是他們積極依附的其中之一。可是要引進外夷的科學、知識來中興明朝,別說老百姓不屑一顧,就連內閣的精英也需要慎重的斟酌。
好在左戰知道「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道理,科技和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誰掌握了誰就是強者。他見徐光啟提出引入外來物種和聘用外夷教官,平和的勸說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外夷番邦也有可取之處,我們要擺正心態,放下宗主國的架子,主動吸收他們的精華而去其糟粕。子先的這兩項提案朕都准了,朕還要再給你追加兩條:
一是要因地制宜的推廣外來物種,『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些莊稼需要的土壤、水分、溫度、光照等各不相同,一定要先試點再推廣,否則勞民傷財,貽誤時機。
二是研製輕便實用的生產工具和汲水設備,節省人力,提高農耕的效率。」
史書記載明朝時期,玉米、土豆、地瓜、花生、西紅柿、豆角等農作物已經引入,但是並未引起朝廷的重視,所以種植面積不大,產量也有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任何朝代對於引入新物種都是謹慎的,二是統治者都不太想讓老百姓吃的太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