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9.元亨利貞
目前讓左戰比較忌憚的還是天災問題,史料記載從天啟元年往後的三十多年,整個北半球要進入小冰川時期,旱澇交替,民不聊生。可是當時的生產力還是非常落後的,水利設施多已荒廢,大部分地區還是靠天吃飯,很多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以下。如果貿然增加對農民的賦稅,勢必會對農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導致農民起義爆發,這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為了儘快的結束這種惡性循環,左戰大膽啟用了袁可立等一批清吏做地方巡撫,由他們來執行朝廷的政策。
(註:袁可立,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他的《節寰袁公行狀》和岳飛的《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記》同時遭滿清封殺,氣節可見。)
左戰不想增加對農民的賦稅,就必須重開礦稅,追加商人的賦稅,自知此事困難重重,也預料到會遭到群臣的反對。此時原尚寶司司丞、現任登萊巡撫袁可立回京密報勘探招遠一帶礦脈的事宜,心想小皇帝心繫災民朝中大臣卻百般刁難,逐上前打抱不平,駁斥道:
「錢侍郎此言不合情理,礦稅是萬曆四十五年神宗皇帝下旨增加的,光宗皇帝即位后便下令取消。按錢侍郎的意思,我們現在重開礦稅是對光宗的不敬,那麼不這樣做是不是對神宗不敬?」
袁可立此言一出,錢謙益急欲辯解,袁可立卻接著說道:
「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先是任命張居正做內閣首輔,大膽進行一條鞭法改革,使得土地和人口迅速增加,歲入也穩定在每年四百萬兩。期間出現了三次大規模用兵,神宗都是重啟礦稅和商業稅來彌補財政虧空,才保得大明朝國泰民安。微臣斗膽問在朝的各位大人一句,如今遼東戰事吃緊,內地天災不斷,聖上已經調撥內銀接濟,難道我們不該為君分憂嗎?」
眾人聽得袁可立說完,都不敢接話,國家有戰事便要向商人徵收重稅,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況且小皇帝調撥內銀作為軍餉,誰敢出面反對?
左戰見眾人低頭不語,知道已是默認,清了清嗓子,總結性的說道:
「這件事就定下來了,追加的二百萬兩要趕在年底收齊,其中一百五十萬兩向商人徵收,五十萬兩由朕出面向各地藩王募捐。各地方官員的俸祿,根據收繳比例來發放。」
此時的左戰底氣十足,經過幾個月的嘗試,他已將朝廷的軍政大權攬入手中。先是裁撤了一批宮人和官吏,然後發布求賢詔破格提拔一些正直敢諫之士,提攜功烈的後人入太學進修,緩解了天下官吏皆出自士大夫的困境。
通過調撥內銀,遼東的平復只是時間問題,他決定將主要精力放到內政上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內閣和六部的關係。之前左戰以為內閣負責協助皇帝進行決策,具體事務交由內閣辦理,但是他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由於對東林黨的打擊過於生猛,盤踞在內閣的幾個東林黨人雖然不敢明目張胆的反對皇帝,但暗中卻阻撓左戰的各項政策的落實。比如葉向高開朝第一天就說財政出現赤字,其實就是想通過錢糧的問題掣肘左戰的計劃,六部拿不到錢,具體的工作自然要停滯。如今大戰在即,左戰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磨合了,重組內閣勢在必行。
明朝的內閣滿編是七人,平時會有空缺,但是光宗即位後補齊了空缺,左戰登基后還沒騰出手調整,目前有方從哲、葉向高、史繼偕、何宗彥、劉一燝、朱國祚、沈。左戰決定只留下方從哲和葉向高,其他人都以欽差的名義派到災區,然後將自己精心提拔的幾個牛人安排到內閣中。
第一位牛人是首輔的候選人韓爌,有請韓爌,先給大家做下自我介紹。
「各位書友好,我叫韓爌,老家山西省蒲州,現任吏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感謝作者給我的這次機會,如果讓我做了內閣首輔,我一定和東林黨那幫嘍逼劃清界線,引正人,抑邪黨,和聖上一同中興大明。請大家支持我,謝謝!」
第二位是當朝第一直臣周嘉謨,有請嘉謨,給大家做下自我介紹。
「各位書友好,我叫周嘉謨,老家湖北省天門縣,現任吏部左侍郎。大家看我祖籍覺得我應該是楚黨,其實我是東林黨,不過大家別著急罵我,先聽我分辨幾句。我曾經彈劾過黔國公沐昌祚侵佔民田八千餘頃,跟交趾兵打過群架,參加過抗洪救災,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自從我出任吏部侍郎以來,就一直跟各派的姦邪做鬥爭,堅持用人唯賢、量才使用,不斷為大明朝選撥合格的人才。請大家支持我,謝謝!」
有請三號選手張問達閃亮登場,有請問達,給大家做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張問達,老家陝西省涇陽縣,現任刑部尚書。沒錯,我就是那個彈劾過李贄的御史,雖然李贄批評過重農抑商的政策,符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需要,但我還是彈劾他,別問我為什麼,聖上讓我砍誰我就砍誰。」
「咳咳,張愛卿不要激動,放下手中的西瓜刀,此事需從長計議!」作者趕緊替他打圓場,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位嫉惡如仇的刑部大佬,也多多支持他。
有請最後一位選手黃克纘出場,有請克纘,給大家做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黃克纘,老家福建晉江梅林,現任工部尚書。江湖人稱『黃五部』,其實我更喜歡大家叫我『黃大炮』,因為我製造的呂宋大炮威力非常大,根據作者的考證,這些大殺器在開春后的瀋陽保衛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據說一炮就炸死了建虜的兩個將軍:火狐狸與哈赤侄。請大家支持我,我一定為中華民族炸出一條復興之路!」
「咳咳,黃五部不要這麼暴力,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我們要和平崛起。」作者見黃大炮如此直白,生怕他泄露天機,急忙扶他坐下。有明一代,中國的火器水平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請大家能夠投他一票。
此次內閣重組的目的是解決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窘境,最大限度的提高朝廷的運轉效率,所以葉向高、韓爌、張問達、黃克纘仍在吏部、刑部、工部做尚書。方從哲因年事已高,戶部尚書還是由楊漣擔任,周嘉謨出任戶部左侍郎。至於葉向高的禮部尚書一職,如今就像一張廁紙,什麼時候用看心情。
為了避免內閣權力過大,左戰在七個常委的基礎上又增設四個後補委員,遇到大事可以列席參加。所謂後補就是指具有第一順位資格入閣,所謂列席就是可以旁聽但不能發言。經過挑選,戶部尚書楊漣、工部的右侍郎左光斗、禮部右侍郎徐光啟最終也出現在新內閣的第一次會議中,薊遼總督孫承宗因鎮守山海關,未能參加。
方從哲歷侍三朝出任內閣首輔,可謂名利雙收,左戰親自封他為富民伯,這是本朝從未有過的恩賜,追溯到前朝也只有漢武帝時期封宰相田千秋為富民侯。他雖然老謀深算,但還是摸不清小皇帝的脈,決定先拍段馬屁看看情況,奉承道:
「聖上選賢任能,破舊立新,手段之老練、犀利,有太祖、成祖的遺風,實乃我朝之幸事,百姓之福音。」
眾人見老閣老發話,紛紛跟著附和,左戰卻非常反感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清咳兩聲說道:
「朕不會做昏君,專撿好聽的。諸位愛卿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政治家,能力自不必多說,品德也是世人之楷模。以後你我君臣之間就不必說一些假大空的官話、套話,有事開會商議,沒事各自理政,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解決問題。目前朝廷有兩項重要的工作,一是全力打贏瀋陽保衛戰,發起戰略反擊;二是賑濟災區,恢復農業生產。諸位愛卿可以暢所欲言,還是老規矩,朕不會因言治罪。」
這種實事求是的做法最能引起諫臣的共鳴,這也是韓熀等人的一貫作風,聽完小皇帝的開場白,戶部左侍郎周嘉謨立身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負責戶部,只說恢復農業的事情。近些年各地天災交替,北方有旱災,河南、山東有蝗災,長江兩岸有洪災,南方還出現了凍雨、冰雹,受災區域之大實屬罕見。這些災害直接摧毀了當地的農業,產生的流民接近百萬,這是一大隱患,必須儘快拿出賑濟的方案來。依微臣之見,陛下提出的減免災區賦稅,這是利國利民的大計,應當即刻落實。
左戰聽完周嘉謨之言,暗道他對全國的災情還是比較了解的,笑著說道:
「明卿有我朝第一直臣的外號,如今看來果不其然啊。這項方案今天就要定出來,連夜發往災區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