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春秋
「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
——南宋·戴復古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宗周鎬京,大肆殺害、俘虜國人無數,三百年之積累劫掠一空,西周基業,毀於一旦。
待各諸侯反應過來,趕到鎬京去勤王的時候,發現鎬京城內已烽煙四起,犬戎也及時撤出城外,留下一個血與火交織的哀嚎地獄。諸侯們目光所及之處,皆殘破不堪、屍橫遍野,當日萬候來朝的鼎盛已成昨日黃花,慘不忍睹,正所謂「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還沒等各諸侯從亡國之痛中恢復過來,他們又面臨一個現實問題——誰來繼承天子之位?
國不可一日無君。雖然天子在位的時候各諸侯不珍惜,經常不朝貢,對天子也不理不睬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天子這個人設還是必須要有的,架空也好、傀儡也罷,沒了天子,天下便沒有了精神領袖,就會大亂,四夷也將來搗亂。
對諸侯來說立一個天子都不成問題,只要有直系血脈就行,關鍵問題是直系血脈多了的時候,當立誰為天子?畢竟名額只有一個。
當時天子的候選人有兩個:故太子姬宜臼和幽王弟弟姬余臣。
當時有正、反兩種不同的呼聲。
正方認為,必須嚴格遵守宗法制,當立嫡長子姬宜臼繼天子位,以正君統,如若不然,將會造成殷商時期「九世之亂」、「諸侯莫朝」的局面,也不能將周禮很好的傳承下去。
反方認為,「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之通義」,今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廢,又串通敵國犬戎、叛國弒君、弒父殺弟,已經喪失繼承王位資格,該由姬余臣繼天子位。
正反雙方僵持不下,各諸侯便想出一個折中的法子——立兩個天子。
公元前771年,申侯、曾侯及許文公等東方諸侯在申國擁立故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同年,虢公翰等十多家諸侯在中山擁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為周王,是為周攜王。形成二王並立的局面。
虢公和申侯幫各諸侯解決了立天子的問題,接下來就要看各諸侯的站隊問題了。不管你身在何處,跟對領導才是你實現夢想、實現追求的唯一途徑,否則便默默無名虛度一生。
藉此機會,我們橫向對比下兩個領導的情況。
幽王弟弟姬余臣——年紀比幽王小,大概二十歲剛出頭,年輕,有活力,不過人品不怎麼好,《春秋左氏傳》說「攜王奸命」。不論姬余臣奸不奸,但在當時卻視為正統,十餘諸侯國都承認其合法身份,包括齊國和楚國這樣的大國。
戰國楚簡《系年》稱周攜王為「惠王」,不用周平王所賜惡謚「攜王」,也說明楚國與周攜王的友好交往。
故太子姬宜臼——關於他當時的信息很少,當時信息很少的原因不是史書沒記載,而是年紀很小,沒做什麼事情,如果按照幽王十五歲結婚來推算,姬宜臼當時也就十歲上下。
史書說周平王叛國弒君是不嚴謹的,小孩子干不出這樣的事,叛國弒君這些都是申候串通犬戎乾的。當時的申候也只是打算教訓下幽王的,起到敲打提醒的作用,沒想到犬戎用力過猛,一下子把西周打沒了,申候也成萬夫所指,所以姬宜臼繼位天子,被很多諸侯國不齒。
話說回來,姬宜臼年紀小也有自身優勢——比較聽話,好哄。晉國、秦國、鄭國等東面國家就緊密圍繞姬宜臼身邊。尤其是鄭國鄭武公,時刻跟隨著姬宜臼,有什麼方針政策就借周平王的身份說出來,收效很大。
鄭武公的做法,總結成現在的流行語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當年玩的都是鄭武公玩剩下的。
公元前770年,鄭武公覺得周平王待在申國不是長久之計,應該建立自己的基業,鎬京就不去了,摧毀嚴重不說,犬戎還時不時的跑去看看,便打算前往成周立國。關鍵是成周離鄭國也很近,鄭武公可以時常去關心周平王的成長。
於是周平王在晉國、秦國、鄭國和衛國的護送下,東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建都,史稱東周。
東周開始的這一年,便是春秋時期的開端。
一個諸侯相互之間不斷進行兼并和紛亂的時期。
周平王也為了感謝四國的護送,給與了不少的好處。
分封衛國為公爵,為一等爵位。
在所封之國中,衛國只要虛名,封地索要甚少,後期樹敵不多,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孔子都點贊「衛多君子,其國無患」。
任命鄭武公擔任周王室的卿士。
奠定了鄭武公在周王室的權力地位,甚至把控朝堂(「政由方伯」),為鄭國推行東擴戰略計劃提供許可。另加挾天子一事,鄭國成了本次封賞利益最大化者。此後,鄭國攻滅東虢國和鄶國,吞併周邊小國,成了春秋初期頭號強國。
默許晉國對河東地區的佔領權。
河東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晉國趁機攻佔此地,一躍而成為一流諸侯國,為日後的晉文公(重耳)位列春秋五霸之一提供基礎。為了表明擁護周平王的決心和鞏固既得利益,二十一年後(公元前750年),晉文侯襲殺周攜王,結束了二王並立局面,使平王成為東周唯一身份代言人(「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
相比而言,秦國這次的收穫最大,堪稱是改變國運的起點。
首先來軟實力——封秦襄公為伯爵。原來秦國同楚國一樣,為子爵,領土狹小,充其量只能算是附庸,封為伯爵后,享有與齊、晉、鄭等國一樣的地位。
最後上硬實力——賜與歧山以西之地。歧山以西為西周發源地,沃野千里,得此地可望中原。秦襄公很高興,但是高興的有點早,因為周平王還說了一句話:「你把這塊地上面的犬戎打跑,這塊地就是你的。」(「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襄公感覺這次周王室給自己打的這張白條相當的大,不過總比沒有好。
於是秦襄公沒有怨言,從此不問中原之事,拿著平王打的白條在此地紮根下去,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長期與戎、狄一心一意做鬥爭——雖然到死都沒征服歧山以西之地。
但是他的子孫打贏了,為日後的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奠定基礎。
平王東遷對周王室影響相當大。原宗周鎬京,左有崤山、函谷關,右邊有隴國、蜀國,沃野千里。兵出潼關,放眼東部,一馬平川,震懾東方各路諸侯。
而周王室搬遷到成周以後,僅僅擁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東不過滎陽,西不跨潼關,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圓只有六百餘里,無險可守,說句不中聽的話,連養兵都不夠。並且平王東遷以後,朝政全由鄭武公把持,禮樂崩壞,周王室再也無力控制諸侯。
從上面封鄭、晉、秦三國事例也可以看出,東周已經開始逐漸喪失西周時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權利。隨著後期王室勢力的不斷衰落,各諸侯國擴張的野心已經無法抑制,周王室也被迫承認或默認各諸侯國領土侵略擴張,鑄成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戰亂,諸侯兼并的局面,一言不合就舉國群毆。
或為名或為利,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用了這麼多的篇幅來描繪平王,並不是暗示平王以及平王的子孫有多麼大的出息,能夠扭轉乾坤開創盛世,而是周王室作為本書的背景而言,以後出場機會不多了,頂多出來點個睛,還有點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