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禮儀制度
(本章純理論,可跳過)
周武王建立周國后(史稱西周),以「敬天保民」為核心思想,實行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制度改革——政治組織中的分封制,社會組織中的宗法制,文化思想中的禮樂制,經濟組織中的井田制。
四種制度的實施,讓周國成為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影響了中國長達三千多年。
政治組織中的分封制。
武王滅商后,第一件事就是論功行賞劃地盤。
造反是一項高危活動,不是圖表現盡義務,不然那幫人跟你圖什麼?於是就和軍師姜子牙、弟弟周公旦等商議,把中原分成若干個侯國,分封給在建國大業中做出傑出貢獻的有功之臣。並讓這些侯國環繞周國,像包粽子一樣把自己緊緊的包住,加強管理的同時,也可以防止外敵入侵。
同時規定各諸侯可以擁兵,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的義務,但必須隨時聽從天子調遣;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賀(年終述職、考核);允許封侯世代承襲,並可在封國內分封卿、大夫;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對封國中分封卿、士,天子也有權過問。
後來統計,武王一共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十五個,同姓之國三十八個,異姓之國十八個。
比如武王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別分在衛、鄘、邶三國。
之所以拿出這三國過來說,是因為有一個地方處在這三個國之間——殷商舊都朝歌。
當時武王為了安撫商朝遺民,實行殷人治殷的方式,封帝辛之子武庚為侯,管理舊都朝歌,並將商朝遺民封給武庚,「殷人大悅」。
而這三個國的主要目的就是監視武庚,叫做「三監」。
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事,史稱「三監之亂」。
封地也有講究,血緣較近的,封的地方就好,異姓的,封的地方就遠。
不僅遠,還有生命危險。
比如頭號開國元勛姜子牙就被封在齊國(即今淄博市臨淄區)。我看了下地圖,齊國處在中原最東北方。
並且姜子牙在營丘建都的時候,還有東夷的萊國跑來搶地盤。
苦不堪言。
僅僅過了五個月,姜子牙便把建國的任務丟給了他的三兒子,自己跑去周國安度晚年。
這種分封地建國家,以諸侯佔有土地、農民(或農奴)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稱為分封制,也稱封建制度。
「至此,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中國歷史》初一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先不說這種分封制利弊,但相對於商朝那種原始小邦林立的現象來說,顯然是一個進步。至少,在當時起到了鞏固和加強全國統治的作用。
也至少,開創了周朝八百年基業。
為了配合和維繫封建制度的發展,周朝還建立了一套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制度,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封建社會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繼承法。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約束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同時大、小宗地關係是相對的)
假設你父親是天子,而你運氣由足夠好,是嫡長子,那麼你就可以繼承父位而為第二代天子,奉戴始祖,是為「大宗」。你的同母弟與庶兄弟封為諸侯,是為「小宗」。
以此類推,每世的諸侯也是由嫡長子繼父位為第二代諸侯的,奉始祖為「大宗」。他的諸弟封為卿大夫,是為「小宗」。每世的卿大夫也是嫡長子繼父位為第二代卿大夫,奉始祖為「大宗」,他的諸弟為「士」,是「小宗」。
但士就不一樣了,士的嫡長子仍為士,他的諸弟就為庶人,平頭百姓一個,主要工作就是種田。
同上,諸侯對天子為小宗,但在其本國為大宗。卿大夫對諸侯為小宗,但在其本族為大宗。
這樣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一個統治階級。
比如武王和周公的關係,從血統上來說,雖是兄弟,但從政治上來說已變成君臣關係,這是因為武王是周公的大宗(王),周公是弟弟,也就是小宗(諸侯)。
周公被封到魯國后,他是魯國的始祖。在國內,他就是大宗(諸侯),兒子伯禽及其嫡系後裔,為小宗(卿大夫)。
周公死後,嫡長子伯禽繼承爵位,按照「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的規定,伯禽升成了大宗(諸侯)。但在天子面前還是小宗。周公嫡系後裔,對於伯禽來說,還是小宗(卿大夫)。
卿大夫和士的關係,也是如此,卿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
簡單點說,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並根據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製度,使得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為了解決宗法制中心問題,即尊卑貴賤的區分,周國又制定了禮樂制。
禮,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
周朝通過禮法來規範貴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
「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
比如如何稱呼「死」,不同等級的貴族也不一樣。
如果你出於混飯,或是混個面熟等不可詳述的目的,跑去給一個不太熟悉的逝者磕頭,你為表悲痛,應景嚎嚎大哭,一邊痛哭一邊疾述:「上天不厚,天妒英才,某某某你怎麼突然就……」,等等,這時候你要先收起你那淺顯的悲痛,然後小聲的問問旁人,逝者生前何職,有無封爵。
在當時,禮法規定:
天子死稱為「駕崩」;
諸侯死稱為「薨」;
卿大夫死稱為「卒」;
士死稱為「不祿」;
平民、奴隸死稱為「去世」,或是「死」。
搞清楚逝者生前為卿大夫,你撿起剛才的悲痛,繼續一邊痛哭一邊疾述:「上天不厚,天妒英才,某某某你怎麼突然就卒了呢。」
家屬很滿意,皆大歡喜,前廳入座吃流水席。
好險。如果搞錯了,輕則被人打一頓丟出來,重則押進官府接受改造。
《論語》曰過:「不學禮,無以立。」
禮法繁文縟節,名堂級多,有籍禮、冠禮、大搜禮、鄉飲酒禮、鄉射禮、朝禮、聘禮、祭禮、婚禮、喪禮等等,其內容十分豐富,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流傳後世的禮儀,如冠禮(成人禮)、酒禮(酒文化)、聘禮、婚禮、喪禮等,拋棄了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成為我們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禮為國家的制度,儀為國家的法制。
禮儀是指等級秩序,到現在經常有人將此成語誤用,誤解為講究禮貌的國家,扶老太太起來就以禮儀之邦國民自詡,那是錯誤的,扶老太太只是美德而已。
「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
就是因為禮儀的存在,階級觀念的根深蒂固,中華文明才一直不曾消亡。
下面說說樂。
早在部落時期,中國的古代人民就發明了諸如骨笛等樂器,還創造了音律,為音樂的出現作出了巨大貢獻。
到了商朝,樂作為祭祀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現在了歷史的舞台,貴族之間也開始盛行音樂。
到了周朝,周公為了鞏固統治,從禮鞏固階級分化,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的階級區分。
「禮之所及,樂必從之」,相應的,樂則被升華成了一種待遇,對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等級高的聽世界名曲,等級低的聽小蘋果,也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和鞏固階級統治。
曾經一個朋友讓我聽聽肖邦的協奏曲,說可以提高我的修養,我聽了很長時間,覺得修養還原地踏步,估計是我的階級不夠,聽不懂。
總而言之,禮樂制是周代維護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且影響深遠。
經濟組織中的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制規定一切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周王把土地先分封給各諸侯,諸侯再將受封土地分賜給各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賜給士,士下面就分不了了,再分下去就屬於出讓國家土地了。然後再雇傭佃農或自家農奴在受封的土地上耕種,然後根據耕地大小,層層向上(封建地主)交納貢賦。
周王對所封土地有予奪之權。各級受封的貴族對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轉讓與買賣。
到了春秋晚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為人們開闢廣闊的山林,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帶來了方便,使得耕地面積和農業產量大幅度增長了。
農業的發展,使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生產和以個體經營為特色的小農階層,有了成為社會基礎的可能。井田制的集體勞動形式過時了,而分散的、個體的、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封建經濟形式開始興起。這個時候,井田制就瓦解了。
以上四個制度的建立,背後都有著武王更深一層的目的,那就是為「武王伐紂,以周代商」的正確性做出合理的解釋。
西周初期,很多人腦袋裡都還殘餘著商朝的神鬼理論,認為武王克殷是極其不正確的,有違神意,就連後世的書獃子蘇軾都認為武王做法錯誤,應該讓商朝自己逐漸滅亡。
樹立「敬天保民」的思想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周初期統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國方針,體現了許多的理論因素,給「神」賦予了「德」的概念,認為「上天」只把統治人間的「天命」交給那些有「德」者,一旦統治者「失德」,也就會失去上天的庇護,新的「有德者」即可以應運而生,取而代之,作為君臨天下的統治者應該「以德配天」。
「敬天保民」的思想的提出,使西周文明跟殷商文明有了質的區別,包括統治方式、合法性來源等根本性問題。
如果沒有周,中國發展軌跡可能走另一條岔道。
就這一點,武王功不可沒。
隨著巫覡文化的落寞,古儒文化開始興起,人們開始反思神權,開始注重人為。無心插柳的結果是春秋戰國颳起文化思潮,諸子百家應運而生,百家爭鳴。直為今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