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東征

第7章 東征

武王完成了使命,走向他的最終歸宿——死亡。

在位十三年,前十年兢兢業業為革命大業鞠躬盡瘁,戰戰兢兢,一日三餐沒按時吃過,每天睡覺不超過一個時辰。

前程未仆,我不曉得上天是否眷顧周,怎麼吃得下、睡得著?(「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本來可以安安穩穩的享受鶯歌燕舞的美好人生,卻背負著家族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在重重壓力下負重前行。感受了絕望下的無奈,體會了深陷絕境的痛苦,又在姜軍師等一干謀士的謀略下牽著鼻子走。

活著,並不是為自己而活。

滅商后,內心無時無刻都承受世人譴責的灼燒,地獄般的歷練才剛剛開始,外敵虎視眈眈,惶惶不安,無休止的戰後工作壓得人喘不過氣,時間對我來說,只是一種變相的苦惱。

這樣的生活,我寧願早點解脫。

公元前1043年,武王克殷三年後,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開創大周八百年基業,影響中國文明三千年之聖君。

武王駕崩,其子周成王姬誦繼位。

由於成王年幼(十三歲),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旦惟恐成王年紀太小,當政恐諸侯不服,於是發揚勞模精神,親自攝政治理天下。

「攝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

一般聽到「攝政」這兩個字,總會不自覺的把它往貶義詞上歸類。因為上面那句只說了一半,還有前人總結攝政後果的下半句:

「……如王莽者,是為皇帝自隱也。」

在權力的誘惑下,攝政者挖空心思謀私利,攝著攝著政,慢慢的便崴正了——自己做皇帝。

不過這種情況在周公身上不可能出現,畢竟宗法制度的起草人是他,有這種政治思想的人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何況新上任的成王是姜子牙的親外孫,而姜子牙此時正在王宮喝茶。統領王宮的衛戍部隊總管叫做姜伋,姜子牙大兒子,成王親舅舅。你敢動試試看。

但是這位周公也太敬業了,是個急性子,估計做法有點不妥,攝的政有點過,抱著成王直接坐上王位面見大臣(「踐阼而治」),讓這幫朝堂下的大臣是朝你磕頭還是朝成王磕頭?

最讓群臣受不了的是周公大搞一言堂,獨斷專行,大事小事自己說了算,政策不透明,隨便寫個東西蓋個章子就當正式文件下發。

尤其是周公的親兄弟,他們覺得江山是咱爹打下來的,輔佐成王按說幾個兄弟都有責任,但凡涉及成王問題上,周公都暗箱操作,不搞民主集中,兄弟們聚會總是吹鬍子瞪眼睛,不歡而散。

成王對周公的意見也很大,請了很多家教,整天書房學習,足不出戶,沒有娛樂時間,學不好還體罰,每次幾個叔叔來看自己,周公都橫加阻攔,真不拿自己當外人。

久而久之,諸兄弟意見達成一致,「公將不利於孺子」。

莫非周公想要篡位?

這也不怪諸兄弟會有這種想法,西周以前沒有人攝過政,經驗不足,前車之鑒不多,心裡沒底。管叔年紀最大,按照慣例,他最有資格攝政。周公主動要求攝政,除了引起猜疑,沒有合理的解釋。

這一切都被帝辛之子武庚看在眼裡。

春秋戰國期間,許多國家被滅,多是採用「滅國不滅祭」的做法。先秦古人,對先人是崇拜的,他們認定一個國家可以滅亡,但應該保留其宗室廟祭,用以祭祀先人。如果沒有香火,這些國家的先人必流浪於天際之中,將怪罪征服者,必降災於他們。所以,先人一定要有人祭祀,不能斬草除根,否則,這是十分令人恐懼的事情。

武庚便是「滅國不滅祭」而存活下來的大商遺孤,主要的任務便是祭祀大商先人。但武庚顯然覺得這份工作很清閑,沒有前途,作為曾經的商王朝繼承人,他有更為崇高的目標——復國。

武庚想趁周朝還未穩定的時候發動叛亂,至於人選問題,武庚已經初步定好,正是監視他的「三監」——管叔、蔡叔和霍叔。

這三人對周公攝政意見最大,分封的位置也不好,總覺得周公在暗中給他們穿小鞋。

為了履行監視的責任,平常這三人也沒少到武庚處吃飯喝酒找樂子。在一起的時間久了,也成就了一段彌足而珍貴的友誼,俗話說「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找過樂,一起分過臟」為人生四大鐵,讀書是不可能有的,他們有沒有一起鐵過其他的史書沒說,但是馬上就會一起扛槍了。

加上武庚又善於來事,連當初武王都捨不得殺他,一來二去,臭味相投,四個人便拜了把子。

當武庚把起兵的意思向「三監」表露了后,「三監」一拍即合,仔細一琢磨又面露難色,沒兵沒將,自己也沒實戰經驗,何況還有一個造反的祖師爺姜子牙正在鎬京喝茶。

「三監」的意思是推脫,起兵也就是酒桌上隨便說的,酒散了就不當數的。

武庚很認真,當即表示我們有大將飛廉,飛廉已同他秘密聯絡過,在東夷還有十幾萬游擊部隊,只要這邊部署妥當,打開通路,十幾萬大軍暢通無阻揮師西下,不成問題。

「三監」經過認真討論,認為飛廉雖然有十幾萬大軍,但屬於殷商舊部和東夷散兵組成的烏合之眾,一觸即潰,戰鬥力不強。

「三監」的意思還是認為方案不成熟。

武庚非常認真,又當即表示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也同他秘密聯絡過,只要時機成熟,願追隨武庚反周大業。

「三監」面面相覷,本想殺殺周公銳氣就可以了,沒想到要玩大。

來真的了,那就豁出去了。

武庚為了聯絡更多的人,偷偷跑去找他的伯伯微子,認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微子一定會助他一臂之力。

微子確實表態一定鼎力相助,赴湯蹈火,毫不含糊。

但只限於嘴上。

等武庚走後,微子又從事老本行——出賣。

連夜向周公出賣武庚的造反方案。

周公旦得知此事,焦急萬分,忙向成王彙報,成王年幼,一副置之度外的嘚瑟樣:我早就知道會出這種事,你犯得事,得罪了你的兄弟們,你去處理就好了。

周公請姜子牙跟他一起去平叛,姜子牙不去,推脫要陪孫子(成王),經常要帶他補習,時間上安排不過來,不過自己可以幫忙守家,你可以安心的去。

姜子牙是有想法的,武王滅商后,聽取周公旦意見採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姜子牙始終保持反對,應該斬盡殺絕,不留後患,現在出現這種爛攤子,你自己去收拾。

就這樣,周公奉成王命,和弟弟召公帶領殷八師東去平叛。

公元前1042年秋,武庚串通管、蔡、霍三人,聯合東方舊屬奄國(今山東曲阜舊城東)、蒲姑(又作薄姑,今山東博興東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亂勢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

周公旦面對來自內外兩方面的敵對勢力,多方權衡,決定興師東征。

出征前,周公按照慣例,做了戰前動員(史記《大誥》),再一次強調此次東征,是遵循上天的安排(「迪知上帝命」),上天誠心誠意地輔助周朝,你們不要侮慢上天的決定。天命是不會有差錯的(「天命不僭」),我們一定會勝利。

軍心大定。

得益於微子的出賣,平叛過程很簡單。

首先集結軍隊,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佔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一年時間就平定了「三監之亂」。

武庚集團覆滅后,周公打上癮了,急速揮兵東南,對飛廉窮追猛打,在今安徽蚌埠一帶又順便攻滅了徐、淮夷等部落,一直追到江南地帶才將飛廉斬殺。

「周公誅飛廉、惡來父子,天下大悅。」

然後回過頭來,集中力量北上滅了奄國。正準備繼續北上,還沒等周公大軍到來,豐、蒲姑等國就已相繼投降。返程路上又攻滅熊、盈兩族。

三年時間,一路所向披靡,滅大、小國五十餘,東夷勢力望風而逃。

三千里奔襲,大獲全勝。

史稱「周公東征」。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東征,四國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詩經·破斧》

如果說五年之前,武王克殷靠的是出其不備,偷襲成功,只是打擊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那麼這次周公平亂,完全是面對面的與殷商及東夷的主力硬抗。

周公用實力,掃清了西周的外圍勢力,平定淮夷及東部部分地區,成為東至東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的泱泱大國,一時之間,諸侯都踏踏實實的宗順了周王室。

宗順周王室還有一個原因。當初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只是在地圖上把封地位置、面積給諸侯劃分出來了,讓你自己帶人去建國。

現在有個說法叫做打白條。

有的諸侯封地位置好點,去了一看,還好,風和日麗,比較安全,那就建國吧。

有的諸侯封地位置壞點,比如黃國、蔣國,分封的時候就是徐、淮夷的勢力範圍,去了一看,好熱鬧,東夷南蠻都在一起打架,自己就不參與了。

所以武王分封七十一國,只有少數把國家建立起來了,越往東情況越糟,大部分諸侯都寄人籬下的過日子。

鑒於這種情況,周公揮兵東南,一舉蕩平淮南、淮東、山東等地,肅清淮河以南、東海以西大部分地區,用實力兌現了諸侯們手裡的白條,諸侯們才高高興興的跑去上班去了。

周公東征,用三年時間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開創不世之功績。

「風雨所飄搖,予唯音噍噍」,東征的戰鬥是殘酷而激烈的,三軍將士跟著周公一路風餐露宿,飽經戰鬥苦楚,卻鬥志昂揚,頭盔下一雙雙冷漠犀利的眼神,訴說著戰爭的無情。

戰士思念家鄉,踏著明亮的月光,此刻我在東征路上,在為保護家園而遠征,手中的刀劍砍出了缺口,胸前的戰甲已殘缺不全,但我還是吼著雄壯的號子,傷痕纍纍的衝鋒在前,血染長天。

出征將士,歸者十之一二。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唐·岑參

微子在本次平叛戰役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投降武王后不受待見,為安撫商遺民情緒,仍「復其位如故」,為卿大夫。

這次「三監之亂」中,微子揚眉吐氣,好好的出賣了侄兒一把,讓成王提前做好了應敵準備,打了一個時間差,不至於倉促應敵。周公反而變被動為主動,打的武庚措手不及,立下不朽功勞。

成王很高興,將商丘之地和半數商朝遺民封給微子建立宋國,成為宋國的始祖,為公爵,在異姓諸侯中爵位最高,以表示對微子在本次行動中不為親情所惑、意志堅定的站在西周一邊的肯定。

孔子也對微子評價很高,將其和比干、箕子一起並稱為「殷商三仁」。

因反商敗露,比干被帝辛滅族。比干夫人身懷六甲,在族人掩護下逃出朝歌。牧野之戰後,武王四處尋找比干後人,在長林尋得其遺孤,於是賜林姓,為林姓始祖,改名為堅,並把他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

牧野之戰時,箕子趁亂出逃,后被武王在陵川尋到,懇切請教治國的道理。箕子拉著武王講了許多道理,後來不願「罔為周臣僕」,而謝絕武王好意出山,率領遺老故舊,東奔朝鮮半島,創立了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箕子52歲時,被武王邀請回家看看。途經殷商故都遺址時,亡國之痛,湧上心頭,作《麥秀歌》: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相比比乾和箕子的作為,如果微子叛國賣國也被稱為為「仁」的話,我無話可說。

後來我查了一下,微子是孔子的先祖。

經過本次平叛,西周高層一致認為要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在周公的帶領下,又在洛邑新建都城,稱為東都,又為成周。原豐、鎬二都為宗周。

東都建設完畢后,周公又馬不停滴的頒布了一系列禮樂制度,嚴格區分上下尊卑,加強了周的統治。

到了第七年,周公覺得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成王也到了冠禮的年紀,便面北為臣,把權力交還給成王,使成王親政。

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是孔子最崇拜的人。

終其孔子一生,都在禮樂崩壞的戰國時期,倡導周公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也是中華文明之魂,不管外族如何統治中國,但最終,他們也會被中國的文化所征服,這便是中華三千年後還被稱為中華的原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楚二三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楚二三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東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