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宣王中興、宣王中衰
厲王死後,太子靖繼位,是為周宣王。宣王做了半生中興之王,又做了半生中衰之王。宣王登基時,西周已然經過十四年的息民養生的和平時期,逐漸從衰敗中回復過來了,外部環境也不是那麼惡劣了。
宣王憑藉兩位國老建設成的有利局面建立了一些功業,但是當他敗光了國庫並且變得和厲王一樣專斷孤行、窮兵黷武時,王朝就不可逆轉地衰落下去了。
宣王中期,魯武公帶著兩個兒子太子括和公子戲朝見天子。公子戲是個聰陰伶俐惹人喜歡的男孩,他施展巧妙的手段討得了宣王的歡心,周宣王被他所迷惑,竟然強令魯武公廢太子括,改立公子戲為太子。
破壞嫡長子繼承製是一個駭人聽聞的、動搖周禮根本的邪惡行徑,結果這個命令遭到大夫仲山父和一些大臣的強烈反對。
可是大臣們除了惹得龍顏大怒、被趕出宮廷之外,還能得到更好的結果嗎?頑固透頂的宣王堅信王命既是天命;王命既出,即便是錯誤的(正如上天也會降災予民),也絕對不允許非議。
魯武公去世后太子戲(魯懿公)繼位,魯人不服,在舊太子的帶領下發動叛亂,殺掉新君。宣王大怒,調集重兵圍攻魯國,就像要把魯國從王朝的版圖上抹去似的。魯人最終開城投降,周宣王立魯孝公而還。
周宣王把恪守周禮的國家當做敵人進行打擊的行為、激起華夏諸侯的巨大憤怒。諸侯們說,如果維護周禮都會成為罪行,那麼周王還有什麼理由要求天下人遵守周禮呢?還有什麼理由要求天下人服從他呢?
後來,宣王又廢除了每年都要在千畝舉行的籍田禮。農業是西周立國之本,籍田禮是周禮中最為重要的禮儀之一,正因如此天子才必須親自參加,以顯示王朝對農業的重視,以鼓勵發展農業。周厲王即便在流亡時期,每年也要在彘地裝模作樣地舉行一次籍田儀式(就好像他仍然是天下共主似的)。
宣王廢除籍田禮后不久,王師與同盟軍就在千畝之戰中慘敗於姜氏戎。
這次戰敗的結果導致西周兵源幾近枯竭,宣王於是又進行了中古歷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史稱「太原料民」。這個命令也遭到了仲山父的強烈反對。
西周實行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負責統計的官員們可以根據土地數量及司民、司商、司徒、司寇、牧、工、場等官員上報的統計數字大致計算出國家人口。但是由於時局動蕩,戰事頻仍,人民流離失所,大量土地被荒廢,統計的基礎已經變得不穩定。
發布「太原料民」的命令等於向天下宣布:國家政權機構的工作已經癱瘓,王室竟然要向登記奴隸一樣登記國人了!
宣王在執政末年干出的一件重大暴行,使他真正被划入暴君俱樂部。原來,王室有位鐵骨錚錚的大夫杜伯,他因為強諫而觸怒了宣王,最終被處死了。
要知道,宣王連周禮的根基都破壞掉了,次要的禮儀還算得了什麼呢?導致禮崩樂壞的結果的原因並非由於諸侯的野心,也不是由於蠻夷的背叛,而恰恰是由於最高統治者施行的暴政。
違反周禮相當於違反憲法和聖經,周天子動搖了治國的根基,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們還能把「天下無道,禮樂征伐征伐自諸侯出」的罪名強加到誰的頭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