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危城(9)
冷淪宸搖頭否定道:「羽弗遙膽小如鼠,貪生怕死,怎會讓自己好不容易才帶出宮去的寵妃嬈妃回來送死?!而且,據說那嬈妃也是一個惺惺作態,愛慕虛榮之人,一個愛自己勝過愛他人,一心想往上爬之人,又怎麼會將弗城百姓的性命放在眼裡。所以,那馬車中的女人,定然不會是羽弗遙的寵妃嬈妃。至於,那個駕車的年輕人,既然據說是一身武將的打扮,說不準,是軒丘哪位年輕的,未曾見過的將軍。一位將軍冒死護送一位貴族女子沖回弗城險地,說不定是另有原因。最大的可能,該不會是冒死回弗城的那二人,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妄圖力挽狂瀾,拯救危在旦夕的弗城吧?!如此天真又愚蠢的想法,還真是有悖了軒丘皇室和朝臣一貫的迂思!」
「那屬下要不要派人從側門攻入,將那兩人抓回來審問。」軍師姚壽啟聲問。
冷淪宸一擺手,「不必了,只是區區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而已,不值得我們如此大費周章。不過,這兩個人的出現,倒是引起了孤的興趣,孤倒是想要看看,他們兩個能在兩軍交戰中,掀起多大的浪花!」
青衛護送羽弗青鸞一路趕回王宮。
羽弗青鸞好不容易回到了宮內,見到了自己的姐妹和後宮一眾嬪妃,原以為親人團聚,會抱在一處,熱淚盈眶的感慨一番。沒想到,迎接羽弗青鸞的,卻是冷漠嘲諷和惡語中傷。
「呦!我當是誰回來了呢?!這不是陛下最最寵愛心疼的青鸞公主嗎?!怎麼?與陛下和嬈妃的鸞輿追丟了,被北冥軍圍攻,跑不出去了,這才不得已掉頭回宮的吧?!」五公主羽弗長離妒語酸聲,嗤笑無功折返的七妹羽弗青鸞。
三公主羽弗重明開口指責五妹羽弗長離,「你我做姐姐的,能看到青鸞平安回來就好,哪裡還能說出如此奚落的話來!」
「三姐還真是向著七妹說話呀!三姐也不想想看,除了大姐和親遠嫁,宮中剩下的我們姐妹四人,生死存亡之際,王兄逃命之時,卻只帶了青鸞一個人離開,我倒想問問三姐,三姐同我,還有八妹藍凰,在王兄的眼裡,又算什麼?!我們又憑什麼,還要維護在關鍵時刻拋下我們獨自而逃的青鸞?!難道,三姐還真的會天真的以為,青鸞是主動回來,和我們共同進退的嗎?」五公主羽弗長離怨聲說道,對一直備受父王母后和王兄羽弗遙寵愛的七妹羽弗青鸞唯有妒恨。
「五姐怎麼可以這麼說七姐呢?!如今,北冥軍臨城下,弗城千鈞一髮之際,我們姐妹更要團結在一起,共同抗敵,才是要事!怎麼能互相猜忌,內訌,自亂了陣腳呢?」八公主羽弗藍凰脆聲開口。
三公主羽弗重明嘆道:「連八妹都懂得的道理,怎麼五妹卻想不通!」
三公主羽弗重明挽起羽弗青鸞的手,「五妹她就是這個脾氣,心中不爽快,就逢人便懟,青鸞,你可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羽弗青鸞微笑著搖頭,朗聲對殿內包括甄王后和十二名嬪妃在內的眾人道:「青鸞此次回來,不為別的,只為能與眾位王嫂和姐妹們共同進退,並肩作戰,保護弗城的百姓,對抗來犯的北冥軍!時間緊迫,我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商議謀划接下來抵擋北冥軍進犯的策略,拖延北冥軍攻陷弗城的時間。」
早已被城外的戰火狼煙嚇得瑟瑟發抖的喬妃,帶著哭腔埋怨道:「你說的輕巧!陛下都已經棄城而逃了!我們一介女流,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如何與北冥幾十萬雄師硬拼?軍中無帥,寡不敵眾,弗城遲早會落在北冥軍的手上。就算是我們努力再苦撐著一日半日的,又將如何?!還不是被人一鍋端了去!到時候,別說是弗城的百姓,就說我們自己,落在了北冥軍的手裡,又將如何自處?!」
喬妃說罷,嚶嚶哭了起來。
容妃、馨嬪等嬪妃也言語抱怨了起來,一時間宮中的女人們,亂作一團,抱頭痛哭。
羽弗青鸞出言勸解,卻反被眾人誤解,一時間千夫所指,斥責埋怨之聲襲來。
一直鎮定自若,未曾發話的甄王后啟聲道:「青鸞說的對,大敵當前,我們必須團結振作起來,共擊敵寇,為等待援軍,爭取時間!」
五公主羽弗長離出言反駁:「王后該不會還在奢望著陛下會派人回來搭救我們吧?!陛下若是有這個心,就根本不會拋下我們,帶著嬈妃連夜出城逃命。青衛將軍也更不會帶著青鸞獨自回來!我們應該現實一點,陛下如今自身難保,還哪裡能顧得上營救我們。」
羽弗長離落寞地說著,眼眸中的光彩漸漸暗淡下來。
原本被甄王后的勸說止住的哭聲再次響起。
生死存亡間,被人拋棄的滋味,足以讓這群女人寒心。對主君羽弗遙的失望,在烽火連天的氛圍中,逐漸演變成了對未來的絕望。
羽弗青鸞看著眾人意志消沉的樣子,心中痛惜,朗言啟聲道:「大家不要過於傷心難過,現在的弗城還沒有到達絕境!我們還有機會爭取時間,等待救援!要知道,就算是陛下哥哥現在無法顧及到我們,至少,我們還有恭王這個希望!身在屍突國的恭王,如果聞聽到了弗城如今的窘境,一定會起兵回朝,及時增援!哪怕是為了這一線希望,我們也要堅守到最後,最大限度地爭取時間!」
五公主羽弗長離睥睨一笑,「大話說的容易!恭王羽弗遷到屍突當質子,已有五年。即便是王兄掌朝,也未能將恭王接回軒丘。你還能指望著屍突會援兵給恭王,允許恭王回軒丘救國?!」
「就算是沒有外援,我們作為皇族,也至少應為弗城百姓安全撤離,爭取時間!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弗城的百姓身陷火海!」羽弗青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