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楔子(10)
就在遼國皇帝為保命逃離之際,奉防守南京城耶律大石,在這關鍵的時候,名叫毅然挺身而出,對痛心疾首的對留守在遼南京的眾人道:
「遼朝強盛戰天下,輝煌耀日誰不怕,而今金國在掘起,揮師大兵壓境上,滅掉其銳壓其勢,方保遼國不倒下,要是就此連連退,遼朝消亡在指日,有愧祖宗百年恩,有違上天百年顧,有志將士揮戰刀,志同道合共抗拒,東擋金賊奔南下,南擋宋賊北上來,眼下理應振膀揮,誓死也要保遼安,只要穩住南京城,死戰到底定能贏。」
聽到耶律大石那激動人心的鼓勵,來激發身邊的將士們共同團結起來,齊心協力來保護南京城,抵抗金國的入侵。
在他帶頭說服下,心慌意亂,懼怕金國的將士們和那些遼朝的貴族們,這才漸漸的有了一些信心,感覺他說很有道理。
誰願意做亡國奴呢,那金國兇猛的可怕,他們要是攻過來,打破城池,這些貴族們,那還有消停的日子過呢,家財被搶那還是小事。
就金國那兇猛可怕的樣子,破了城池女人和孩子還有個好嗎?那男人也別想安穩了,還不都被抓去再為部隊的後補,出苦力呢。
一想到這些,很快就激起了一部分,有血性的遼國貴族們,他們紛紛表示,願跟著耶律大石,抵抗金國保遼南京太平。
耶律大石是遼太祖的八世孫,從小好學,刻苦,而且能騎善戰射,馬上功夫特別厲害,他不但精通契丹語,同樣也特別精通漢文。
在他28歲那年,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中進士,是遼朝唯一個,契丹族的進士,從那之後,慢慢的一點點的,憑著自己的努力,開始進入了契丹族的政治核心。
當金國率兵馬猛攻的情況下,誰都不知道遼天祚帝一下子逃到那裡去了,這讓眾將士們都懵了起來,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不知道何去何從。
此刻遼都南京正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宋朝在金國掘起之後,為了滅掉一直威脅著他們安全的遼國,也開始活動了起來。
派使節和金國聯手,準備同時朝著遼國南京發起了攻勢,危在旦夕的遼朝南京,此刻正受到了,南部宋朝的威脅,東面被金國逼的顧頭顧不了腳。
所有人都慌慌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好,不知該如何應付眼前這危難的時刻,這俗話說的好,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
面對著東和南的兩面夾擊,為了給大家吃顆定心丸,穩定人心,共同抵抗強大的敵人,保住遼朝搖搖欲墜的局面。
當時任遼興軍節度使的耶律大石,趕緊衝出來對著眾將再次鼓勵起來,他動情的對那些失去了心智和主意的眾人講道:
「國難當頭不可退,齊心協力共抗敵,為保遼朝不滅亡,大家應當共盡責,天祚皇帝無蹤影,再立新帝守南京,誓死於城共存亡,不怕敵寇不投降。」
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遼國貴族們,如同無頭的蒼蠅,慌亂成一團,聽到耶律大石這番激動人心的鼓勵,他們一下子看到了遼國未來的希望。
面對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的號招,身邊的那些將士們,雖然感覺有些不太可能,在他的率領下逆轉乾坤,而此刻又沒有別的選擇。
尤其是對於他提出的,準備立在南京新立一位皇帝,來率領大軍共同抗金,抵宋,眾人覺得他所倡導的這個主意,其實有些道理。
自然也有不同意見的人,他們向耶律大石提出了一個極能認定的問題:
如果立了新帝,就能凝聚力量,抗擊金國,奪回失地,挽回敗局嗎?
面對如此危難之際,耶律大石看眾人提出了這個不同意見,他只能耐著性子對眾人用心的勸解道:
「強寇猛逼城牆外,再不齊心更完蛋,擁立新帝召人心,或許還能挽狂瀾,東擋金國虎狼師,南抵宋朝狼子心,只要攔在城門外,或許會有新轉機,如要棄城西逃遁,兩國追殺無退路,親人棄屍荒郊外,全作豺狼口中食,如此慘狀不忍睹,何去何從自己選,平日安閑食奉祿,關鍵時刻應擔當。」
在耶律大石的極力的勸說下,眾人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便在他的帶頭擁立下,將南京留守的耶律淳(天詐帝的堂叔)為帝。
為了區分國名的混亂,便稱新立的國家為北遼,因為耶律大石力勸大家,堅決抵抗兩國的夾擊,便把他任命為軍事統帥。
負責保衛南京任務,耶律大石臨危受命,面對東面的金國直撲而來,隨時都有滅亡的危機,南面有宋朝大軍浩浩蕩蕩殺來,陣勢特別嚇人。
可耶律大石面對兩面夾擊毫不畏懼,在任命當天便率領將士們,察看來勢洶洶的兩國敵情,想通過一系列的悍衛方式改變現在處境。
金國女真族的崛起,給遼國帶來了滅頂之災,完顏阿骨親率兵馬一路南下,好戰勇猛的女真族,每次和遼國交戰,都大獲全勝。
連續拔掉了遼國的數座城池,並頻頻擊潰前來阻擋金國的遼軍,讓他們順利的佔領了遼國的上京,中京。
逼的遼國的末代君主天祚帝,不得不繼續向西逃竄,這日天祚帝在逃往西京的路上,眾人又困又乏,連續的趕路,讓他們吃了很多的苦頭。
到了晚上,他們尋到了一個安靜的小村子里住下來,心裡怕死的天祚帝,即便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忘了享受皇帝的生活。
他讓手下人準備好了上等的美食,悠閑的吃完喝完之後,又叫身邊的女人們,給他跳起了舞來,想通都這種方式,來打發被敵追殺的煩惱。
當他感覺特別乏了,這才揮著手讓手下人退了下去,坐在寬大舒服床前的天祚帝,不知不覺間,便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就在這時,他看到有一個不鬍子的老頭,輕飄飄的來到他面前,天祚帝心頭不由一驚,但心有刺客,驚異的瞪著眼睛對他喊道:
「你是何人,敢夜闖我的住所,難道不想活了嗎?來人,趕緊把他給我拿住下。」
天祚帝感覺自己喊的聲音很大,而眼前的人根本就不害怕他,只是族在他面前,含笑不動,身邊的下人也沒有一個跑過來幫助他。
就是天祚帝感到特別困惑的時候,那位白鬍子老者,輕聲的對他說道:
「皇位以完氣數盡,逃難不忘尋歡樂,今日收回帝王印,江山從此換他人。」
天祚帝聽這位想要自己的皇帝印璽,氣的一高跳了起來,也憤怒的罵道:
「何方妖人出狂言,現在抓你亂刀砍,如果不取你性命,難消本皇心中火。」
在天祚帝又驚又怒的時候,突然驚醒原來是一夢,他坐在那裡苦笑了一下,並沒有當回事,感覺自己可能是被金賊們追殺的,太過勞累,有所驚嚇。
他那裡想到,因為疲於奔命,太過倉促,當他轉天醒來,接著趕路的時候,真就不小心將自己的玉璽都丟進了河裡。
旁邊的國師聽說皇帝將玉璽丟失,心痛的站在那裡四處張望著,盼望著能將天祚帝的皇任找回來,此時河水暴漲,河面混濁那裡還找得到。
急的國師跳著腳站在橋面上,不安的在那裡連聲的小聲嚷道:
「私失皇任乃大忌,此去怕是丟皇位,從此江山要易主,前途渺茫看不出。」
天祚帝看著跳入河中尋找皇印的將士們,苦尋了半天無果,氣的對他們大罵起來,再看到國師如此一說,更是火上加油。
這時他突然想起了昨夜之夢,趕緊安靜下來,小聲的和國師講解了整個過程。
國師一聽,站在橋上望了半天,趕緊叫下河打撈的兵士們上岸,天祚帝不解又很不滿意,瞪著眼睛看著國師問道:
「玉璽落水應打撈,為何阻止上岸來,如此重印要丟失,日後如何理江山。」
國師看著皇帝憤怒而又不解的樣子,趕緊小聲的對他用心的勸道:
「皇帝聖明理應知,夜裡收印定有說,此乃神靈來通知,此去國家定丟失。」
天祚帝聽國師這麼一講,他好似有所醒悟,知道派再多的兵士下水怕也無法尋回皇帝的玉璽了,只好站在那裡跺了一下腳,惡狠狠的說道:
「金國強盛太可氣,趕來滅我是天意,趕緊逃離不多想,能活一日是一日。」
沒心沒肺的天祚帝看玉璽無法找回,後面又有追兵步步緊逼,為了活命那有心情再去理會玉璽的事情,那裡有心情管丟不丟的問題。
此時的這位遼國皇帝完全被兇猛的金軍嚇破了膽,一路上只顧逃命,不在過問玉璽的問題了,在他看來,國都沒有了,要玉璽又有何用。
在遼國處在一片混亂之中時,在南方的汴梁,北宋君臣們正在開心高興的觀望著呢,多年來被遼國欺負的,忍氣吞生,耐心等待著時機呢。
看到遼國兵慌馬亂,皇帝逃奔,人心散慢,感覺此刻正是他們奪回燕雲十六州的絕好機會,便出現了主戰派和主後派的相互爭論之中。
在很早之前,金國擔心滅遼會受到宋朝的阻攔,為了拉攏宋軍入伙,給遼國一個兩面夾擊,女真人和他們早已訂立了《海上之盟》。
大意就是,雙方應該聯起手來,共同分割遼國地盤,只要宋朝願意出兵,他們金國願意將燕雲十六州在從遼國奪下來之後,歸還給宋朝。
當看到金國出兵,一路高歌猛進,順利的打下了遼國的上京,中京之後,宋朝上下主戰派一下子就有些眼紅了。
之所以他們遲遲沒有發兵,由北而上,直取遼國,這裡面到是有很多內部問題拖住了宋朝的手腳,一再推遲著北上的腳步。
一來梁山于山東攪的朝中忙於應付,隨後又有南方爆發的方臘起義拖累,搞的宋朝忙東又忙西,可以說是處在一團糟的局面之中。
另外,也有朝堂上的有識之士,也就是主和派們,建議不要背盟亂搞,因為宋國和遼國也簽定過《澶洲之盟》。
此刻如果出兵,自然也就違背了這個盟約,如果出師無名,自然不順應民心,怕有兵敗之危,到那時怕就不好收場了。
主戰派趕緊爭辨道,當初我們定的這個盟約,就是對我們極為不利,遼國現在都啥樣子了,還讓我們年年進貢,真是太氣人了,就得打服他。
另外,現在遼軍被金國打的節節敗逃,要是我們此刻不出兵,那北方眾多土地,豈不被金國佔有。
要是那樣的話,什麼時候,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呢。
如果金國滅了遼國,強大起來,那自然也將對我們宋朝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