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神人
在福州,劉瓔與祖父議論著江浙一帶逼捐的後果,劉基擔心上天震怒,降下天災,這是古人相信因果報應的神論。作為具有現代思想和無神論的劉瓔是不相信的,可是人類的活動也會影響到自然界,但是眼下這件事會影響到大自然嗎?
雖然劉瓔不相信,可嘴上不能說,因為此時的人們都是信神的,並且這樣的爭論沒有意義,他無法說服老太爺。
從另一方面說,因為種地的是人,經商和作坊也是人在做,因此這一場人禍必定會對農業生產和工商業造成影響,甚至是災難。這個說法劉瓔是認可的。
因此劉瓔說:「天災可能會有,可人間的災難就在眼前。農工商各業無不是士紳們來做,現在這些人都遭了難,原本井井有條的農工商各業必然會混亂。田地里的莊稼種不好會減產,工場作坊停了,布匹等物產同樣會凋零,缺少了商鋪對貨物的周轉,市上就會缺東少西,一片蕭條。所以孫兒以為今明兩年在江浙十有八九會出現大飢荒,這將是江南魚米之鄉難得一見的劫難。」
劉基手捻著鬍鬚有點得意,他說:「難得孫兒你有如此的見識,這正是祖父我要說的,現在還沒到秋收,秋天過去才會顯露出艱難。孫兒你可有何打算?」
劉瓔說:「祖父過獎了,在您面前孫兒何談見識?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天下無論何處遭災,首要的就會產生眾多的饑民,為了不被餓死,他們便會四處流竄,沿街乞討,找一口吃食。同時,饑寒交迫的災民很容易產生和傳播瘟疫,這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所以說,災民所需中首要的還是糧食,我現在想到的就是馬上著手囤積糧食,一旦出現糧荒,我們可以立即出手,盡我們所能,把糧食銷往需要的地方。當然了,我們只是商人,不是官府,不能公開救濟災民,而只能用銷售的辦法,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平抑的糧價,讓人們都買得起。」
劉基:「你能一下子看到要點,很難得。只要不鬧糧荒,災難就去了一半。即便有赤貧者沒錢買糧食,他要飯也能容易些,不至於流離失所,只要不發生大的難民潮恢復的時間就會縮短。可是糧荒一旦發生,南北都會缺糧,指望官倉賑濟,往往是杯水車薪,歷朝歷代的大飢荒概莫能外。孫兒啊,在全國都缺糧之中,你能從哪兒弄來這麼多糧食呢?」
劉瓔:「祖父來北竿島時間也不短了,您也看到了,北竿島進進出出的商船很多,貨物中最大宗的就是糧食,大部分糧食都銷往大陸了,北竿島也有很多大糧倉,儲存了很多糧食。眼下我們商船運來的糧食大多來自高麗和日本國,最近我們開始走南洋航線,所以也有從安南、暹羅等地買來的糧食。」
說到糧食,此時他們向南洋的航線還不夠遠,如果能過了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則那裡的糧食更多。
對於印度次大陸上為什麼糧食豐富,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不再重複說,在這裡只簡單敘述。
由於印度次大陸的地形,地理位置,決定了那裡氣候溫暖多雨。氣溫和雨水是農業生產的決定因素,那裡農作物普遍都是一年兩熟,某些作物甚至可以不分季節,隨時種隨時生長。這樣的地方可以說遍地是糧食。
在中國的歷史上,飢荒不斷,可是看印度的歷史卻極少有大飢荒,這就是地理和氣候的原因。所以後來的英國殖民者把印度稱為「王冠上的明珠」,充沛的糧食和棉花支撐起英國爆發的大工業。
然而,此時還沒有印度這個國家,現在的印度次大陸上是很多小王國和部落,並沒有統一,包括現代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都是這種情況。
如果台員的航船能到達印度,那裡有取之不盡的糧食。可是中國人並不是沒有到達印度,鄭和的巨大規模艦隊就到達了印度,並且不止一次。說到此處,我們又要為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慨嘆了。
鄭和的大艦隊七次下西洋,到了印度,還到了更遠的非洲。可是,大明王朝既沒有在印度殖民,也沒有建立一條穩定的商貿航線。在鄭和終止了遠洋航行之後,再也沒有對印度洋的來往,甚至執行「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讓擺在眼前的大好機會就這麼放棄了,可惜又可嘆啊!
其實鄭和下西洋的根本動力是:明成祖朱棣篡位,用武力奪取了他侄子朱瞻基的皇位,因此他的皇位不合法。更嚴重的是朱瞻基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因此,找到並殺死朱瞻基是朱棣的當務之急。在尋找無果的時候,有傳言說朱瞻基流亡海外了。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朝廷下了血本打造一支全球無敵艦隊,這龐大艦隊的唯一任務就是找到並殺死朱瞻基,而不是商貿或殖民。
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了:鄭和下西洋最終一事無成,緊跟著竟然是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
而同一時代正是歐洲國家競相走向大海的時代,西方開放性地走向全球,在鄭和之後沒幾年,荷蘭人、葡萄牙人就來到了東方,而此時中國卻在故步自封。
……
說遠了,再回到我們的故事。
劉基說:「這麼說我們一直在做著糧食交易了,可是大陸上人口那麼多,一旦遭遇飢荒,需要糧食的數量是龐大的,還要計算一下,有備無患。」
劉瓔回答說:「祖父您說的對,大陸上人口太多了,需要的口糧更是龐大的數目。現在我們的台員,農耕良田已經有上萬頃,並且單位畝產比大陸上更高,稻米的品種也好。可是相對大陸而言,無論是高麗、日本國這些小國還是台員,能得到的糧食還是太少了,靠這些小國的確難以供應大陸。但是我們可以預計這一次的災荒是局部地區,受人禍之災的僅限於江浙之地,如果其他的地方沒有大災,我們這些糧食也能勉強應付。當災荒到來時,每一石糧食都是可貴的,至於能救活多少災民,這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人口世界第一多,有十四多億人口。這個數量是現代的,在明代可是沒那麼多的人。據歷史資料,到明朝立國后三十年,也就是社會穩定繁榮一代人之後,大陸上的人口有六千多萬。由此推算,在明朝初年,應該是四千萬左右,江浙兩省充其量不過幾百萬人。這個數量與現代做比較的話,古代的全國人口比現代最小的省份人口還要少。如果不是人口這麼少,單靠劉家的幾十艘小木船,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糧食問題的。
劉基也說了,需要算一算,不能空口說白話,我們現在就算算。
按人口數,寬一點估算,假設江浙兩省有一千多萬人,比如說1200萬。每人一天一斤口糧,一年就是365斤,兩省用糧438000萬斤,合219萬噸。
所謂缺糧救荒並不是按口糧總數,一般說補充三五成或更少就可以救濟飢荒。我們按219萬噸的三成算就是65。7萬噸,也就是說大約六十萬噸的糧食救災,就可以基本上不會餓死人。
此時的商船大多在1000料上下,合500噸,我們按一船裝300噸糧食來算,需要總數2000船的糧食,如果用劉家用20艘船運糧,需要每一艘船跑100次才能完成。
賬算完了,也就清楚了,劉瓔所說的「單靠劉家的幾十艘小木船,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糧食問題的。」這話非常實際,並非胡說。
劉基說:「是啊,大明的天下還是太大了,僅僅江浙兩省我們都包不下來,正如孫兒你所說,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吧。不過我相信,有我們送來的糧食,總能解救部分災民,緩解災情,儘快恢復魚米之鄉。」
……
劉瓔返回台員后,同樣會與他二叔劉誠商議,並下令商貿船隊大量採購糧食,在台員和金門、馬祖等各處碼頭都擴建糧倉,盡量囤積更多的糧食,做好救災的準備。
救災物資中糧食是主要的,其他的貨物,比如布匹和日用雜物也要準備。
忙碌中很快就進入了六月,已經是夏日炎炎了,田裡的稻穀正是抽穗灌漿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說,長江流域大雨成災,到處河堤決口,洪水泛濫,災民流離失所。水災逐漸擴大範圍,浙江也多處發大水,淹死不少人和牲畜,房屋倒塌,家園被毀,農田絕收。
這時候劉瓔想起老爺子的話,他說上天震怒,人禍之後必有天災!劉基的這話可是神了!劉瓔當然不信神,可是眼下又怎麼解釋呢?難道是巧合不成?後世都把劉基當做神人,甚至是預言大師,看來也不是空穴來風,或許其中有高深的學問是劉瓔不懂的。
大災之後還會有瘟疫,這可不能疏忽的,救災貨物中還要有救治瘟疫急需的藥材,讓醫生郎中們列出藥材目錄,趕緊收集準備。
銷售糧食物資的渠道是現成的,劉家在沿海很多港口都有貨棧,也有合作的批發商。這一次集中在江浙兩省,那就還要在這兩省增加銷售網路。
所有這些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就等著救災的行動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