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包包

第364章:包包

在台員方面全力準備著糧食等救災物資的時候,大陸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江浙一帶也同樣嚴重,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逼捐」的打擊下,農工商各業已經是一蹶不振了,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想到劉基已經有言在先,說人禍之後必有天災。劉瓔本來是不信的,可現在的事實如此,難道劉基真如歷史八卦所言,是個偉大的預言家?

由於水災,劉家在江浙一帶的擴建商貿網路的事也只能暫停,不得不緊急搶險。因為不少的商鋪、貨棧倉庫和碼頭被洪水浸泡衝垮,損失也很大。劉家如此,其他商家同樣損失不小。好在劉家的重心在海外,不至於傷筋動骨。

北竿島和福州劉家的碼頭等地方是有通信纜的,消息傳遞方便。劉瓔在台員擔心祖父的安全,特意發信勸告老太爺,最近不要去福州。劉基回信說:福建全省都沒有水災,年景正常。

這也可能應了劉基那句話:人作孽得罪了上天,才天降災禍到人間。

逼捐的惡政僅限於江浙兩省,災禍也就集中在江浙,福建全省都沒事。

劉瓔不信鬼神,可眼下他又不得不信,難道打著易經旗號的巫術是真的嗎?現代思維在古代也有行不通的時候。

在北竿島的情報頭領林三八(就是林豁牙)也接到了劉瓔的信,要他特別注意江浙兩省的情報網路,有漏洞的趕緊彌補,要保證情報準確暢通。

現在劉瓔是國王的身份了,劉瓔不講究那些虛禮節,所以劉家的人和劉瓔身邊的人都照舊,可是林三八就不能怠慢了。劉瓔的信是光通信傳過來的,送到林三八手上的就像是一張電報紙,挺簡單的,可是林三八卻要叩拜跪接諭旨,然後恭恭敬敬地回復。

林三八對王命不敢怠慢,他親自出馬,趕到江浙兩省督查。他的出行也簡單,把篾匠的行頭帶上,走街串巷,到哪兒都不顯眼。當然現在身份變了,他身邊有一大幫隨從,人手多了辦事效率也高。

水災過後,大災已經形成,用不著等到秋收之後了,因為十有八九的莊稼都毀了,半數的農莊都絕收。

這一日,劉誠來到王府,就是劉瓔的那個小院子。新的王府還沒建成,「台員王府」的牌匾就掛在這一處院子的大門上了,所以現在就叫王府了。

劉誠說:「現在看江浙兩省的災荒已經是定局,大侄子你看是不是應該向江浙出售糧食了呢?」

劉誠是總理,台員的救災行動按出售方式進行,貿易當然是政務之一,歸總理衙門管。

劉瓔回答說:「二叔不急,再等一等。」

「哦,等什麼呢?」

「等糧價,什麼時候糧價高的離譜的時候咱們就出手。」

糧價是個標誌,嚴重缺糧的時候,糧食價格必然出奇的高,因此,糧價就反應出糧食短缺的水平。

劉誠:「好吧,那就等一等。大侄子你這些天很少出門,又在忙什麼呢?」

劉瓔回答說:「二叔,我是在琢磨,這一次災荒純屬人禍,那些達官貴人們搜刮民財,我在琢磨用什麼法子讓他們吐出一些錢財來,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

劉誠一聽就樂了:「難得你想到要賺他們的錢了,以前你一直說不能張揚嗎?不過要賺錢好辦,咱們新東西有很多,隨便拿出一兩樣就行。就說那玻璃吧,把裝玻璃窗的玻璃拿到大陸去還愁不賺錢?」

目前在大陸上銷售的玻璃製品只有玻璃盞和眼鏡,並且數量極少,是當做奢侈品賣的。

劉瓔說:「玻璃窗還是稍緩,我們可以增加玻璃盞和眼鏡的出貨數量,也可以再讓工匠們琢磨一些玻璃的擺件。這些都是達官貴人們消費的奢侈品,也就達到了讓權貴們吐出錢財的目的了。我再琢磨琢磨,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法子。」

「好了,既然你很忙我就不攪合了,你忙吧。」

劉誠走了,劉瓔還繼續琢磨。

其實劉瓔是有目標的,他沒說出來是還不成熟,他想到的是個很普通的物件,就是兜子,背篼。

現代人都知道,女士喜歡背個包,只要有錢,就會買更好的,高檔包包的價格都令人咋舌。用這個辦法糊弄古代的紈絝子弟還是容易的。

可問題是古代的女子極少拋頭露面,不外出要包包幹什麼?所以只能琢磨適合公子哥們用的。

劉瓔做事不是「事必親躬」,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要相信別人的智慧和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要考慮到時代的差異,完全現代的式樣,此時的人們未必喜歡。所以劉瓔思考後覺得可行,就提出要求,交代下去,讓被服廠的裁縫們去做。

劉瓔的設計是兩款,一款是雙肩大背包,一款是單肩小背包,他畫了簡單示意圖配上文字說明。

劉瓔的要求很嚴格:第一是選料,布料、皮料都要最好的,並且都是專用的布匹和皮革等材料,這些材料專門用於做兜子,如果有人仿製,他找不到這麼好的原材料。第二,裝飾件要真金白銀,並且式樣花色完全劃一,隨便兩個包包的裝飾件,拿在一起比較要完全一樣,不能看出差異。總之不怕成本高,越精緻越好。第三,包包的結構方便使用,要設想人們出門攜帶的物品,在內部多個間隔里都能方便地裝進去。第四,式樣要讓公子哥們一看就喜歡,有擁有的慾望。第五,做工要精良。打比方說,針腳間隔要完全相同,不能有大有小,要精緻到別人無法模仿,這就需要最好的工匠。第六,要有一個專用的標誌裝飾件,讓仿製者很難做出同樣的。

總之,劉瓔的要求就是做工精細,精益求精。用現代話說就是要品牌效應。獨此一家,真假貨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此才能保證商業利益。

當然了,這種包包是昂貴的奢侈品,普通人是買不起的。劉瓔要的就是權貴們的錢。

如此一來,設計製作有工匠們負責,劉瓔做好監督就行了,他的職責就是專門挑毛病。

劉瓔給出的示意圖是現代包包的樣子,但是匠人們做出來的還是帶著這個時代的色彩。

有什麼時代差異呢?最明顯的是現代講究簡約、新穎、藝術造型,而古代講究繁瑣,花哨,高貴。比如說,官員衣服上前胸後背的補子,花紋複雜艷麗,官服上更是有很多啰嗦裝飾。

對於工匠們做出來的樣品式樣劉瓔不會過分挑剔,他知道,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觀。

可是對於原材料和精細做工劉瓔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足足用了三個月,做出來的樣品才讓劉瓔認可。此時已經進入了深秋,眼看天氣轉涼,冬天就要來了。

準備了幾個月的救災一直沒有行動,直到深秋,冬季即將來臨的時候,大陸上傳來的情報顯示,糧價開始暴漲,已經到了八兩銀一旦稻穀的高價,並且還在上漲,一天一個價。

林三八親自在江浙督陣搞情報,所以消息及時準確,並且兩省主要地區的情報都有,讓劉瓔坐在台員就能對大陸了如指掌。

劉瓔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只有嚴重缺糧才會導致糧價暴漲,是該出手了。

台員所有能用的船隻全部出動,向江浙兩省的碼頭運送糧食。那裡的糧倉原本已經囤積了一些,都遵照命令開倉賣糧。

劉瓔給出的價格是按照市價八成出售,並且隨時按市價浮動調整。比如市價八兩,則批發價為六兩四錢銀,如果市場價下跌到七兩銀,則售價為伍兩六錢。

這就是壓低價格的舉動,直到讓糧價接近正常。

這個年代里,稻穀的正常價格在一兩多,到了正常價格上的時候,批發價格低兩成是讓給零售商的利。比如批發價一兩銀,零售商賣一兩二錢,可以得兩錢的毛利。

劉家出售的救災物資不光是糧食,還有布匹等日用雜貨,一律按照八成價格出售。

劉家不是官府,不能通過各級官吏發放救濟糧,只能用商業批發銷售的方式向災區投入糧食。

但是價格還不能過低,這不是為了牟利賺錢,是怕太低的糧價造成混亂,也杜絕奸商謀取暴利的機會,所以採用八折批發的辦法,在平靜有序的商業模式下向災區輸送糧食。

……

上海是沿海的重要碼頭,在明代已經有上海縣了,它屬於松江府。此時它只不過是個小縣城,就是現代上海城隍廟那個位置。

由於有便利的水上交通,劉家在這裡也設立了貨棧批發糧食等救災物資,商號叫「正興」。

在上海縣城的一個小茶館里有兩個商人模樣的人在喝茶。

「王兄,你知道嗎?正興貨棧在糶糧,說是很便宜的。」

糶糧就是批發糧食,對應的「糴糧」,是買入的意思。

(糶,讀音『跳』。糴,讀音『地』。)

「李老弟,我知道啊,是很便宜,才六兩多,我昨天拉了五車,六十石。」

「這麼便宜怎麼不多糴些?現在糧價天天漲,多看幾天就能賺大錢。」

「是啊,這行情誰都看得准,可我是小本經營,缺本錢啊?李老弟你的家底厚,看準了可以做一筆大買賣。」

糧商們看到了機會,開始琢磨屯糧賺錢了。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4章: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