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閱讀?
反閱讀?
「三屏」真的可以替代書籍嗎?
三屏指的是大屏——電視機,中屏——電腦,小屏——手機。
現在的孩子們更喜歡看電視、電影和電腦,既有對話又有畫面。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們通過這種方式就能獲取全部知識,不讀書也行。這是非常非常錯誤的一種認識。
讀書和看電影、電視、電腦無法完全替代彼此!
孩子們的特點是什麼?精力飽滿、想象力豐富、思維跳躍性強且無拘無束。
電影、電視的確也能夠幫助孩子們認識外部世界,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關閉了孩子們的想象通道,因為,畫面已經給了孩子們一切信息,不需要他們去想象了。這相當於把孩子最珍貴的特長——想象力棄之不用。
比如,我們在看小說和聽收音機里的《三國演義》評書時,那些激烈的戰爭場面都會在腦海里自然浮現出來。而屏幕類學習只需被動接受,無需主動想象,如電視節目鏡頭跳躍太快,人常常沒來得及思考,畫面就過去了。
電影、電視只能是孩子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對於孩子而言,再美的畫面也沒有他自己想象出來的完美。
所以,儘管在某些方面文字不再獨步天下,影像在一定意義上變為新文字、新語言,成為生活必需品,但是,這並不代表文字的細緻、緩慢、迂迴、委婉、深遠與完整,會輕而易舉地被影像的直接反應、快速生死、粗略片面所代替。
看電視和用網路不能代替閱讀,反而會幹擾靜心思考和養成惰性
有研究理論表明:伴隨電視成長起來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缺乏文字欣賞和創作的能力;他們更加追求快速的變化和行動,而不再有意於沉靜的思考。
電視雖然節約了孩子的神經能,但同時又容易養成孩子的惰性。
不同的大眾媒體對人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習慣能夠產生不同的影響。
文字的特點是具有滯留性,白紙黑字,歷歷在目,可反覆閱讀思考,不受時空的限制,又可以長期保存,隨時複查,相互比較,在表達上更要求準確性和較嚴密的邏輯性,這不像電視屏幕即便信口開河也可一帶而過。
電視使人對信息的接收變得更輕鬆,它可以同時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相對白紙黑字來說,色彩紛呈的屏幕形象更容易使人興趣盎然,而且接收時更不費勁,注意力不用太緊張,所以使用多媒體可以幫助教學,但如果過度依賴聲像媒體,卻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當信息接收總是那麼輕而易舉時,即便它節約了接收者的神經能,自然還是會影響大腦的內部加工能力。就像你去某個地方總是走捷徑,這樣你的方向感和找路的能力就會很差。
既然電視等有聲有色的媒介信號接收起來更不費力氣,孩子自然更容易接受電視和電腦。所以我們在引導孩子時得有意識地培養他閱讀書本的習慣,把他拉進書的世界,而不是讓他本能地和直覺地喜歡聲像的世界。
經受眾調查發現:知識層次越高的人看電視的次數越少。他們「抵制」看電視而拿出更多的時間去讀報讀書。大概在他們看來,一瞬而過的電視圖像很難訓練人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難以滿足他們對較深層次的文化的追求。
凡是數字產物,都會不可避免地釋放一些有害人類健康的輻射,閱讀紙質書籍則完全不必有此擔憂。而且,利用電腦等媒介進行閱讀,因為這些媒介往往有其他娛樂功能,所以很容易讓人分心,何況孩子本身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和維持。
紙質書的作用比較單一,閱讀環境更純粹,能夠讓人靜下心來閱讀,因此更容易使人理解與消化書中內容,還能深入地分析和品味。
所有的電子媒介,如手機、電腦等,更新換代神速,讓人眼花繚亂。如手機的功能不斷在更新,功能太多太全了,以至於多到讓你都不知道有哪些功能,最後也許只有一個功能最管用,那就是炫耀功能,到哪裡都引人注目。
這些電子產品總是走在社會物質化的最前沿,渾身散發著商業文化的喧嘩,它的特點是指向外在探求、追逐、攫取,甚至傾銷。
而傳統的紙質閱讀是讓人去尋找內在,尋找突破和超越的真正途徑,這是人類幾千年來的習慣。對於很多人來說,散發著墨香氣息的傳統讀物獨具文化韻味,這是數字化書籍所取代不了的。擁有一間書香滿架的書房是多少文人亘古不變的夢想呀!
捧一本經典讀物,端一杯清茶,靜靜閱讀,通過閱讀去尋找內在,獲得生活態度——那才是我們希望能更多傳遞給孩子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
閱讀和電子遊戲
記得某年春節聯歡晚會,一個女孩在舞台上將百家姓倒背如流,她的記憶力一時令人震驚,觀眾驚為天才。但當主持人詢問她如何理解一些簡單的句子時,這女孩完全說不上來這些句子到底有什麼意義。
難道不懂這些句意就不能去背誦嗎?當然不是,當她長大就能懂得文章的含義,只是不必把這種背誦行為刻意提到一個高度,像是去讚賞一種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
這不是學習,這些知識只是進入的頭腦而已,它們不曾碰觸到她的心。說到底這就是一種舞台表演、一場秀,而且會誤導人們對「學習」的理解。
現在很多家長會為孩子玩電子遊戲而無奈,與其在後來大傷腦筋,不如在早期把「故事」、「遊戲」和「快樂玩耍」還給童年。你可以隨便翻開一些專家寫的兒童教育方面的著作,它們無不強調快樂學習的重要性。甚至,這些專家認為孩子的專職就是快樂,如何玩得開心、快樂,才是教育的根本。
所以,收起急功近利的心,不要用分數、名次,能背幾首唐詩、能認識多少個字去衡量孩子,一味地給他灌輸書本知識。不去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樂趣,這樣當他精神「餓了」怎麼辦?
孩子如果肚子餓了,知道趕緊進食來緩解,可是精神餓了,往往不容易發現,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那時已經精神發育不良了,急需「食糧」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恐慌,他就可能陷入沉迷網路遊戲、結交不良朋友等問題,偏離正常發展軌道,這和一個人餓得太厲害了飢不擇食是一個道理。
所以這些外在的「學習效果」會把孩子們從正常學習道路上逼走,逼著他們去和電視、電子遊戲做朋友。等到孩子們和這些「朋友」形影不離的時候,再分開就很難了,所以家長應該儘可能在早期就讓孩子們和「書」交朋友。
尤其在孩子十歲前,盡量少讓他們接觸電腦,不要著急去聽什麼「新世紀人才必須會玩電腦」這樣的說法。電腦是個工具,孩子有的是時間熟悉這個應用工具,不存在會落伍於時代的危機。但是,錯過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關鍵期和敏感期,那就失去了寶貴的教育機會而無從彌補。
什麼叫「先入為主」?我們先著眼於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先培養閱讀習慣,紙張書籍有利培養邏輯思維、獨立思考和靜心專註的能力。一旦孩子習慣了快節奏的事物,再要他靜下來讀書、做事就很難了,至少先讓孩子有了某些能力,再讓他玩電玩(電玩也是可以培養反應等能力),這樣他才能同時具備兩種不同的能力。
孩子能夠儘早在生活中構建美麗的精神家園,他們就不會輕易迷戀網路和電視這樣的虛擬家園。即使他會喜歡網路和電子,也不影響他照舊愛書讀書。形成閱讀習慣后,不去閱讀他總會覺得心裡像少了些什麼,因為他有強烈的精神飢餓感,他會不時惦記要去看看「書」這個朋友,去打理屬於他的精神家園。
只給孩子買書是不夠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應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千萬不要以為買幾本書丟給孩子,生硬地給孩子布置任務,要求他在多少天內讀完,這樣就完事大吉了,這種方式有時除了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感外,沒有任何益處。
我們要和孩子共同閱讀,儘管很多父母可能覺得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
其實不然,這樣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想讓孩子願意接受你的管理,就要點點滴滴地積累努力。這會兒多下功夫,往後就省事了。
現在不少父母和孩子雖然天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夫妻之間陌生,親子之間也陌生,各自不知道為生活如此奔忙所為何事,忽視了身邊的親人,還認為所有的辛苦勞累都是為了家人。
比如說,有些孩子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缺席,一年到頭和孩子說不上幾句話。孩子出現問題,父親卻覺得委屈,自己在外拚命工作就是為了孩子,卻是這個結果。如果真想對孩子產生好影響,就從現在開始盡量多和他在一起,培養共同的生活興趣和習慣。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有一個很大的誘發因素就是父愛缺失,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心靈沒有溝通。
敞開心扉去交流,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本書的很多地方強調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是重中之重,也談了一些方法,下文所說的共同閱讀也是重要方法之一。
有很多父母疑惑自己和孩子根本沒什麼可說的,那麼可以嘗試和孩子共同討論書中的內容,這就給彼此創造了交流的話題,是形成孩子和父母之間「對話習慣」的良好機會。
對於孩子們讀的書,父母最好抽出時間來做一些了解,尤其是某些經典的書籍,應該在孩子讀書以前通讀一遍,以便與孩子交流心得。這種對話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素質,也可以提高孩子對知識的興趣。
所以,孩子的閱讀不僅是孩子的事情,和孩子共讀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共同生活。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和爸媽之間有共同語言,他也擁有和父母同樣的話語權,甚至會富有樂趣地創造一些只屬於你們之間的密碼。
「能夠和家長對話」的條件對孩子是很有誘惑力的,同時,它對家長而言也是一種快樂。要知道孩子們由於不受任何局限而常常語出驚人,令人感嘆!父母不由得感嘆自己老了,思維開始僵化,從孩子靈動的思路中卻能發掘出許多生活情趣。
這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情感交流,這樣的交流會伴隨孩子一生的漫長旅途,使孩子獲得智慧的積累和情感上的快樂。
需要注意的是,對孩子,千萬不要居高臨下地否定你不同意的觀點,即使是你非常厭惡的觀點。如果孩子能夠自圓其說,你不妨也了解一下。但如果孩子不能自圓其說,則可以攻其漏洞,引導他認識自己的不成熟之處。
這是一種思維訓練和觀點碰撞,切忌把它變成一種生硬的說教,去指責或者揶揄孩子的幼稚可笑,同時阻斷他獨立思考的習慣,恰如「盡信書不如無書」,鸚鵡學舌式的讀書方法並不可取,能夠適當地和作者、和長輩「討價還價理論一番」才能獲得真知識。
閱讀令人愉悅
上文我談了很多讀書的好處,但不要把閱讀看成一件偉大神聖的舉動,似乎一個愛書之人多麼高尚。這種理解是誤會,這樣理解,便無法深入讀書的本質,反倒使讀書成為一種給自己「貼標籤」的行為。又怎麼能去理解書中潛藏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呢?
生活中很多人再三表明自己是信佛之人或居士,其中不僅有篤信宗教的善男信女,也不乏「號稱信佛之人」,後者言必及佛,似乎這樣就給自己披上了一件比普通人更善良和特別的外衣,更值得交往和信賴。其實不然,也許他比一般人更工於心計和不擇手段。
讀書這件事亦通此理,說自己是個讀書之人,會顯得這個人更有品位、有內涵嗎?我曾經在上社會心理學這堂課時,聽到老師笑談:有些初相識的男男女女都喜歡說自己的愛好是旅遊和讀書,其實這女生最好逛街和吃零食,這男生最好睡覺和打遊戲。
所以,在引導孩子時,我們應該記住:能激發讀書熱情的方法不是強調讀書的有用性,如為了取得文憑等;也不是標榜讀書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有多麼高尚;而是強調讀書時的愉悅性。那是種純粹的愉悅,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愉悅。
當然要達到這個層面,對閱讀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讀書和游泳可以拿來一比,讀書像是游泳,要真正得到戲水弄波之樂,你可能得熟練這個技能,要懂得換氣和划水。如果你只是穿好泳衣,靠在池邊,泡水消暑,或者憋口氣游那麼幾下,這個樂趣恐怕要大打折扣,而這種狀態就像是讀書的「淺閱讀」狀態,最終無法得到識得水性的自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