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癮人群

易成癮人群

第七章

陷在網癮中的孩子

◣很多人覺得遊戲里的友情都是假的,其實遊戲中的「友情體驗」是真實的,大家開心地聊,開心地接受,然後很好地相處下去,什麼假不假,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裡空不空!

◣與青春期孩子的談判不會很快就達成一致,父母和孩子都要在這個過程中更加耐心,保持彼此的對話和愛,才會讓關係流通起來。

◣你不要以為那些在生活上沒有獨立的孩子,因為不得不完全依賴於父母,而會對此持有感恩之心。

◣「愛自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認認真真地去生活。學會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讓生命狀態達到平衡。

◣成癮者幻想著遊戲的無窮力量,把自己從現實生活抽身而出,而不是發展出自我心智的強大力量來克服生活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本來就孤單,如果再沒有幾個堅定親密的同行者,那將是別樣的冷清。

◣「家」是個具有生命意義的概念,而不是簡單地指幾個人聚在一間房裡過日子。只有擁有親密關係的家才有生命,才能令人產生歸屬感,才能讓人的內心獲得慰藉。

◣一個人在成長中,註定要放棄無拘無束的自由、放棄無所不能的幻想。

◣你可以拒絕長大,但重要的是對自己誠實,學會珍惜。

我一直從事網路成癮者的心理治療工作,在第一線密切接觸了瘋狂迷戀網路遊戲的孩子們。當然,說他們是「孩子們」,其實有些人已經是「孩子他爸」了,但內心依然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我接觸到年齡最大的一位男士32歲了,他被父母和妻子強迫帶來就醫。我也見過大學畢業幾年了依然沒有去工作的年輕人,他們通常集中的年齡段是12~25歲。他們都處在大好的青春年華,未來他們還有很多的可能性;他們也不完全像某些媒體里報道的那樣無可救藥、病入膏肓,或者愚蠢懶惰,把自己毀在一個虛幻無邊的世界里,甚至不少人智商超群,靈性十足。

這群人難道真沒有問題嗎?是的,我們關注的是網路成癮這樣叫人頭痛的事是怎麼找上他們的。不是「他們何時有了網癮」而是「網癮何時找上他們了」,聽起來像是玩文字遊戲吧。

其實不然,我的意思是當我們在關注這些事情的時候,首先要把「人」和「問題」分開,這個「人」沒有問題,只是正受著問題困擾。所以不需要把「成癮嚴重的人」妖魔化,像孫悟空對待妖精似的,恨不能一棍子把那妖孽打死。

我們希望沉迷網癮的青少年去改變自己,回到正常生活狀態,但這個「改變」不應該處於一種劍拔弩張的戰爭狀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特雷莎修女曾說,有一次別人邀請她去做反對戰爭的演講,她不去,她說:「如果你們是支持和平的演講,那麼我會去。但是反對戰爭我是不會去的,因為只有你關注愛,你才能放大愛。」

網路成癮的生理改變

眾所周知,傳統遊戲或者自然遊戲都不同程度地要求遊戲者調動身體肌肉和器官進行各種形式的配合與運作,強調遊戲者的肢體協調性、平衡性與反應能力。而網路遊戲中的遊戲者只需要用一隻手移動滑鼠,或者幾根手指在鍵盤的小小空間上進行輕鬆彈擊,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遊戲操作。在整個遊戲過程中,玩家的「身體」基本上不用過多地參與到遊戲過程當中,只需面對屏幕保持一個一成不變的僵硬坐姿,由此便形成了一種「身體缺席」的狀態。

網路遊戲的「身體缺席」會激發一定的「遊戲癮」。當玩家們在網路遊戲過程中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他所有的神經反應都集中於遊戲情節對於大腦的刺激,對其餘軀體知覺刺激的反應都表現出相應減弱,此消彼長的身體狀態必然有助於玩家在遊戲時渾然忘我地投入。

這樣,玩家如果持續上網,大腦神經中樞會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導致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進而引起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這將會使免疫功能降低,誘發各種生理上的不適。根據臨床經驗,這樣的人群大致表現出以下幾種癥狀:腕骨髓道症、眼睛乾澀、緊張性頭痛、背痛、飲食不規則、不能處理個人衛生、睡眠及腸胃功能紊亂等。

此外,每個人的體內都會分泌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多巴胺有刺激愉悅中心,調節情緒,影響認知過程的作用,長時間上網會使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短時間內會令人高度興奮,但其後的頹喪感卻比之前更為嚴重。如同吸毒的人需要的劑量越來越大一樣,上網的人也需要越來越長時間的刺激,才能讓人體的這個「獎賞系統」分泌出足夠讓人興奮的物質,一些負性情緒狀態如抑鬱、不適感、焦慮的增加都與多巴胺的水平增加有關。

網路成癮還與腦的邊緣系統或大腦皮層某些部位五羥色胺(5–HT)功能失衡有關,因為5–HT在人體的主要作用與人類的情感、心境有關。由於5–HT中樞不同通路功能之間也有許多複雜的聯繫,所以網路成癮患者體內5–HT的改變也是複雜的。

成癮行為的慢性作用能夠對神經系統造成長期的改變,導致耐受和條件化等效應,並且影響自然獎賞效應。長期慢性作用使心理上感受到愉悅、快樂和滿足,漸漸地使生理上也產生一種依賴,所以,成癮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或身體病態,它與精神依賴和生理依賴密切相關,不過至於網癮與其他成癮行為如毒癮、酒癮,是否有著同樣的物質基礎尚無實驗證明。但根據臨床表現,大致可以得出和其他成癮行為相關的假設。

——摘自《網癮心理治療啟示錄》

同樣,揪著網癮高聲喊打,不如放大孩子們正面的能量。抱著更為中立的態度來對待成癮的人群,才能更具關懷力和說服力,而不是針尖對麥芒地指著他鼻子說:「你犯毛病了,你有病!」

說遊戲像海洛因,可能有點言過其實,海洛因有很強的生理依賴,而電子遊戲更多的是心理依賴。當然生理和心理之間並不能劃一條完全分明的界線,上網成癮的行為也許慢慢會對神經系統造成一些潛在的影響,使人在心理上感受到愉悅、快樂和滿足,漸漸地使生理上也產生一種依賴。即使長期的成癮會給生理上帶來一些變化,但並不足以說明這就是有些人越陷越深的根本原因。

那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樣的人成癮的可能性較一般人要大,會更容易受網癮問題的困擾。

易成癮人群

易成癮之青春期無限延長

青春期一般指十三四到十七八歲這個階段,它是一個人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有些人可能生理上已經成熟了,但心理上停滯在青春期,甚至是兒童期,沒有走上成年的路,勇敢地向青年期邁進。怎麼會出現心理和生理不相協調的情況呢?

迷宮和大山

成長道路上的人生之帆擱淺,主要原因可能是遇見了「迷宮」和「大山」。什麼是「迷宮」?迷宮是指某個人在年幼時遭遇了無法解決和釋懷的創傷和痛苦,心上仍舊帶著開裂的傷口,生活就會像迷宮,把自己給困住了,讓自己看不見前行的路。

早期成長中受過傷害的人之所以遇見「迷宮」,是因為他傷得太重了,爬不起來,或不甘心離開受傷的那個時刻。他拒絕成長,老在原地盤旋而放不下,沒有接受被傷的現實,總無休止地在潛意識裡希望傷痕恢復。事實上越不甘心,痛苦越不能得到解決,永遠把自己鎖在痛苦的迷宮裡。潛意識裡以為不學會長大,事情就還有轉機,事實上只是幻想。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固著」,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另一方面,什麼叫「遇見大山」?這是指某個人害怕成長所面對的責任和獨立,害怕去解決隨之而來的一系列人生課題。雖然這些課題不一定都是「難題」,但總之都是「題」,等待用一定的能力去解決。這些課題看起來像山,翻山越嶺當然非常困難。這樣的情況較多出現在從小被過度呵護和關注的人身上。

困在「迷宮」的人沒有能力長大,在「高山」腳下的人不願意長大。從而,他們的青春期都被無限地延長了。這些人賴著不肯負責任,都在迴避、逃避責任,希望自己最好永遠處在一種不必負責任的生活狀態中。遺憾的是,需要負責任的一天總會到來的。

長大成人不僅僅意味著失去童真,還意味著必須承擔責任,讓自己在紛亂的世事中變得足夠有擔當並堅強面對一切——這一點都不好「玩」。

所以流行歌里這麼唱道:「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願永遠都笨又傻。」

青春致病菌和青春有益菌

從目前的社會現象來看,中國有一群「kidult」(兒童「kid」+成人「adult」)——有著成人的軀體,但骨子裡卻拒絕長大的人。

有媒體稱,在中國以及其他經濟發達的東亞大城市裡,二十至四十歲的青年中,這種成年人兒童化的潮流正愈演愈烈。他們痴迷於卡通和遊戲,言行舉止兒童化,還逃避承擔傳統觀念要求的各項責任。

看看一些流行文化我們或許能對此獲得更多的感受。

知名女性品牌「安娜蘇」(AnnaSui)的風格就是用天真甜美的妝飾來反抗歲月的桎梏,在成人世界中表達少女般的古靈精怪。

奈良美智畫筆下那個眼神邪惡又天真的大頭娃娃,看過的人會被其既安靜又詭異的魔力所吸引。

卡通人物Mr.P,憑藉其惡搞、幽默、簡單的創意設計讓人印象深刻。趣味十足的卡通小男孩Mr.P儼然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新辭彙,被奉為創意惡搞文化之經典。我們不經意會在朋友的鑰匙或者杯子、檯燈等處看見它的身影。

三十多歲的大男人也一樣熱衷收集麥當勞的公仔、史努比的漫畫。

有沒有看過已婚的「老女人」,梳著可愛的小辮兒,穿著泡泡袖公主裙,卡通包上掛著粉紅大臉Kitty貓?

的確,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人們對青春的嚮往!

這樣的青春期延長和我們看見的網癮少年的青春期延長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一樣。一樣的只是他們都感染了「青春菌」,都帶著青春的天真,不一樣的是這種菌對有些人是有益菌;而對有些人正好相反,是致病菌。

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質,激活並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所以,在沉悶而厚重的現實生活面前採取青春式的天真樂觀與自我鼓勵,是一種如柳絮般輕盈的消解。

他們力求讓嚴肅的成人世界變成一個大遊樂場,他們自己依然貪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對新鮮事嗅覺靈敏,什麼都想看一看、試一試、玩一玩,搗鼓各種令人咂舌的新鮮玩意兒。

他們沒有危機感,不恐懼、不顧慮,就像從來沒有受過傷一樣,勇敢地去生活,彷彿從來沒有經歷過失敗一樣,勇敢地去戀愛,無視那些心理陰影。他們總像十八歲,喜歡自由自在,不在世俗面前舉手投降、輕易就範。

他們看上去永遠比同齡人更年輕,更容易快樂。不管多大年紀,他們總把青春的熱情和富有童趣的好奇投入工作和生活。這樣的青春理想主義者反而有種可貴的人生態度。雖然絕大多數這樣的人在常人看起來依然有些特立獨行,但實質上可圈可點,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易成癮之與父母關係緊張

當然,本章要談的是感染青春致病菌的人,和上述的感染青春有益菌的人有根本的區別。他們躲在青春的城堡里,青春期的依賴和叛逆表現出更為強烈的矛盾,這種矛盾直接指向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他們學校的老師。網路是他們發泄這種無法解決之生活矛盾的武器。

他們看起來總是輕易去傷害身邊的親人,但其實他們更容易被別人所傷。「互傷」是很多網癮少年的一個主要表現,表面上當他們看見父母流露出無奈和憤怒的表情時,會有種勝利者的洋洋得意,好似滿不在乎旁人對自己這樣的不肖子孫指指點點。其實故作瀟洒模樣並不能掩飾他們真實的內心:對與父母關係僵化的懊惱和沮喪,沉迷遊戲的疲憊和空洞,還有對那逃也逃不開、眨眼間說來就來的「未來」和「前途」的恐慌和緊張。

當然,如果你要是一臉無可救藥、緊張兮兮地警告他:「這樣下去,你完蛋了!」他絕對會一臉不屑地讓你閃一邊兒去,他不會讓你看到他的脆弱,儘管那顆心已經脆弱得像裂縫的玻璃,隨時要碎了,他也排斥這些讓他面子盡失的關心。

這就是青春期的敏感和固執,這就是為什麼少年們在處理現實難題時無法使出「軟勁」,只能死扛著硬頂著,《易經》中所謂的「曲則通」,那是成年人狡滑的智慧和哲學。

所以,我們不一定非要義正詞嚴地揭穿他的不堪一擊,一旦去和他認真起來,我們就已經輸了,他絕對和你摽上勁兒。

網癮少年中很多人多次離家出走,似乎這輩子最恨的人就是父母,恨不得再也不要看見他們。但所有這些人無論在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方面,都十分地依賴父母。

物質生活方面,他們自己也明白自己毫無疑問需要完全依賴父母,他們會經常伸手向父母要錢,經常坐在電腦前等著媽媽把飯送過來。但其實在精神方面,我們不了解,包括他們自己都不了解:這些外表叛逆內心脆弱的少年有多麼渴望來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可為什麼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種劍拔弩張的對立氣氛,而不是彼此需要的一派和諧呢?

因為,求之不得而生恨。他們覺得在無法解決的現實困難面前,從父母處得不到精神支持,而他們對此又是如此迫切需要。其實很多網癮少年對自己的現狀並不滿意,也渴望有種力量把自己從迷茫中拯救出來。

可對於他們真正渴求的支持,他們自己沒有學會表達。孩子不懂尋求幫助,父母也不懂得怎麼幫他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拚命地想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卻進不去孩子的心。

主要問題還是他們之間沒有交流通道,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情感交流習慣。可想而知,他們在成長的漫長歲月中已經錯失多少良機去「修路」,重新彌補又需要費多少精力呀,所以在培養孩子上,好關係的確勝過好分數。

做好心理準備吧,與青春期孩子的談判不會很快就達成一致,父母和孩子都要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出耐心,保持彼此的對話和愛,才會讓關係流通起來。

易成癮之經驗剝奪

我們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簡單的生活經驗: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你搭的是順風車,一腳油門到地方就下來了,下次你去那個地方,還是不識路。如果你自己拿著地圖,滿頭大汗地一路打聽,也許還繞了彎路,但你最終還是到達終點。相信經過這樣的過程,你下次去那個地方就會輕而易舉,因為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是你自己邁出來的。

要想收穫經驗必須身體力行。為了到達終點,看看你學會了什麼:

你學習了看地圖(查找知識,尋求理論);

你學習向陌生人問路(開始實踐,與人交往,解決問題);

你學習了雖中途迷路,但最終得以解決(克服困難);

最後你會有成功體驗,一種高自我評價:我不是個路盲,我有能力獨自行走!

在你成年後,覺得這不算個事,不就是找個地方嘛,但在你年幼時,你會為自己驕傲,不是有很多小學生會寫出「在暑假我獨自去了姥姥家」這樣的敘事文嗎?

生活當中有太多類似找路的經歷,因為只有腳踏實地的經驗積累,我們才能獲得生活上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如果這樣寶貴的經驗被人為剝奪,人們自然會失去邁步的勇氣和行走的能力。所有的能力不可能被替代,只可能去培養。

不要以為生活沒有獨立的孩子,會因為完全依賴於父母,而對他們全然感激。正相反,當他到了青春期,有了走向未來生活的衝動,那時他會覺醒,突然被自己的膽小和怯弱嚇了一跳,然後憤怒道:「為什麼都是你包辦替代,我什麼都沒學會!」如此狀況,他就形同「心理上的小兒麻痹」,雙腿無力,沒有走向未來的力量,也失去了最起碼的自由。

所以,看似情意濃濃的依賴到青春期會演變成為「相互敵對的依賴關係」,有時候媽媽會覺得很冤,不能理解:「我這樣關愛你,你為什麼還莫名其妙地突然發脾氣?」

我曾經治療的一個個案,真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往桌前一坐,拿起碗筷就開吃,在外吃自助餐,也是媽媽勤勞地去取食,大小夥子坐那兒等著,有一天正等著突然就大發脾氣,生氣地不吃了,把媽媽給愣住了,那少年說:「我好煩她!」

千萬不要以為依賴就是愛,這種誤會太常見了。包括在愛情中的年輕人,以為相愛就是誰也離不開誰,以為一個為了得不到愛而自殺的人就是情聖,實際上這種輕易放棄自己生命的人是病態依賴症患者。

在網癮少年中,被剝奪經驗的孩子許許多多,這些孩子有著共同的家庭背景:母親為孩子「自我犧牲」,孩子強烈地依賴母親,而父親角色不作為,呈缺席狀態。(這個話題在後文還有詳細的展開。)

母親的內心是孤獨的,孩子也是孤獨的,他們相互寄生、相互依賴,說句難聽的,他們似乎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孤兒寡母。母親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等到發現孩子到青春期時居然也不買自己的賬了,那種失落和痛苦可想而知。

她那看似無私的愛最後會叫她大失所望,給自己的人生也造成了一次重創。

這種破壞性的滋養和「自我犧牲」,不用腦子和非理性地一味給予,只會讓孩子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們在愛的時候,不光要用心,還要用腦。

這樣的媽媽有三種可能性,一是太勤快了,二是太能幹了,三是太溫柔了。這三種看起來都是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怎麼到這兒都成缺點了?請注意是不要「太……」,前面有個「太」字,「過猶不及」,勤快過頭了簡直是自虐,能幹過頭就是強勢為人生硬,溫柔過頭像糯米糖太膩味。在這些強大過人的特點的籠罩下生長起來的孩子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和學習的機會。「善良」過頭就會導致「惡」,因為你的「過度」會影響事物本來的「生態平衡」。

一個被剝奪了學習的人,沒有嘗過「經驗」滋味的人,永遠只能躲在角落怯生生地、一臉茫然地看著外面的世界,而他們的藏身之處就是網路和電子遊戲。

(續表)

(續表)

易成癮與缺乏自我認知

自我評價低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是怎樣看待自己的?你對自己滿意嗎?

你對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決定了你將怎麼樣對待和照顧自己,以及你是否真的愛自己。真正愛自己的表現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認真地去生活。這勢必要求你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狀態達到平衡。所以一個不願自律的人,必然是自我評價低的人。

如果長時間恣意妄為,就像一輛車沒有剎車只有油門,結果只能是失去控制,讓生活陷入困頓,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都受折磨。一個熱愛自己的人怎捨得讓自己如此不堪呢?

我們可以去看那些墮落在社會邊緣吸毒或打架鬥毆的青少年,他們從根本上不會認為自己作為一個人有什麼價值,自己年輕的生命又有什麼價值,所以自輕自賤地隨意地對待自己。

這樣的「無價值感」是怎樣產生的?主要是因為從小沒有享受到父母親的愛,覺得自己是個不重要的人。父母的愛應該是一份完整的愛,是來自父母親雙方的,任何一方都不應替代彼此來行使愛的職能。如果離婚了,把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的做法就是依然傾其所能去向孩子表達你的愛,儘力去保證某種意義上愛的完整性。

有愛的孩子才會樹立起自信,才有克服困難的底氣,而不會在成年後自暴自棄。所以網癮孩子都是在遇見實際困難后選擇更長時間地沉迷網路,網路遊戲強大的吸引力自不待言,可微弱的自制力完全反映出他脆弱的自信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才能讓他有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男性化的母親

很多事情如果我們內心沒有答案,可以試著從自然界尋找答案。萬事萬物都要遵循天地法則,天地一陰陽,物物一陰陽,女性屬陰,男性屬陽,他們有各自的屬性,在家庭中也承擔著和屬性相關的不一樣的功能。

母性功能代表的是包容、慈愛和寬柔。父性功能是權威、力量和現實。母親的任務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

所以傳統的男尊女卑是不合自然法則的,但如果女權主義者太過激進,恨不能扭轉乾坤,同樣有失平衡。任何一方妄自尊大都沒有意義。這兩種功能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平衡和諧,才能使正面積極的能量流動起來,不讓家變成一潭死水。

在臨床上,我們會發現一些具有男性特質的母親,這些母親彷彿是在女性的身體里藏著男人,行為過於剛硬,個人氣質像沙漠吹過來的風,不具一絲女性的柔情,對孩子沒有一種母性的情感流露。她的孩子沒有獲得應有的情感滋潤,內心比較乾枯,很難和旁人構建親密關係。同樣,如果父親過於陰柔,沒有男人應有的一些特質,同樣不能實現父性功能。

在任何時候,尊重事物的原貌,遵循自然法則,是一種更有益的態度。

缺席的父愛

父愛缺席是更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父親工作太忙而經常不在家,這樣在空間上的缺席很容易發生。然而要注意的是,缺席也可能是精神上的。缺席狀態不僅指的是人不在孩子身邊,還指心也不在孩子身邊。如前述個案E就處於這種狀態。

有時候,父親和孩子雖能天天見面,但二者沒有交流。父親在精神上和孩子相隔遙遠。網癮少年大多是男孩子,我的經驗是男孩子通常渴望有一位專註的、關心他的父親帶領他進入成人期。這階段,男孩子內心更渴望的是他父親,所以往往拒絕母性權威。

如果父愛缺席,這時青春期的孩子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一邊是長期依賴的母親自己意欲拒絕,而另一邊渴望的父親卻長期缺席,結果就只能是自己陷入無助的困境。

這樣的孩子不能獲得現實感,無法對自己正確地認知,沒有力量去應對現實的壓力,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向未來。現實感不強才更容易去認同網路中的虛擬世界。所有這一切都源於他沒有從家庭的父性功能中獲得力量!常與父親接觸的孩子,顯示出勇敢、堅毅、強悍等特徵,有更強的生命激情。

男孩的媽媽在孩子青春期時心裡會有些不好受,所以要做好思想準備,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男孩只有反抗女性權威,脫離對母親的依賴,與父親走得更近,才能成長為男人,才能實現對自我的認知,對自己真正的能力、現實的恐懼、自己的未來,有更清楚的認知,這一切重要的成長話題往往要靠父親引領著去往前探索。

在一些不幸的家庭中,如果父親真的沒有辦法參與教養,可以試著去找一個孩子能夠接納的親戚和關係近的男性朋友,而且是長期穩定的關係,如叔叔伯伯等,亦可由其替代發揮父性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到青春期男孩才需要父親的教養參與,而是對於他來說,在那個階段接受指教顯得尤為重要。6歲之前是教養的黃金期,是大腦皮層細胞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也是大腦可塑性最高的時期。此時,客觀現實在大腦皮層的烙印特別深刻,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的教養,後來的引導和矯正將事倍功半。

父愛不缺席的三大要素

父親不輕易拒絕孩子。做一個讓孩子容易接近的父親,因為只有孩子願意接近父親,才會坦誠與父親交流。這樣父親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並用合適的方法管教他。

如果在孩子想和父親說話或有求於父親的時候,父親總是說「一邊去,我正忙呢」,孩子就會漸漸失去接近父親的願望。也不要試圖去敷衍孩子,有事情想和孩子交流,就認認真真地交流,不要指望在短時間內就產生效果。

父親不會過於嚴厲、追求完美、輕視孩子。

有的父親雖然參與管教孩子,但是過於嚴厲,讓孩子感到害怕,也會失去孩子的親近。

父親要形成權威感,對孩子進行有效管理,需建立在能贏得孩子信任的基礎上。而不是父親自我感覺良好,高高在上,讓孩子高山仰止。即便是權勢傾人,對孩子而言這也不叫權威,是距離。

父親自我社會功能良好,這不是指個人事業有成,而是有正常的精神狀態,不厭世、不酗酒、不吸毒,或者沒有其他生存邊緣化問題。否則自顧不睱,何來健康的狀態去支持孩子的成長。

對於男孩來說,他們能從父親那裡模仿、學習「男子漢的氣概」;女孩則可從父親那裡學習與異性交往的經驗。

「父親雖然不能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德國心理學家弗洛姆

易成癮之缺乏友誼

人也許能忍受諸如飢餓或受壓迫等各種痛苦,然而卻難以忍受一種痛苦,那就是孤獨。一位在宇宙飛船上工作過很長時間的宇航員也曾說過,與孤獨相比,太空艙生活的種種困難和不便簡直算不了什麼,孤獨的確可怕!

人是群居動物,缺少與他人之間的聯繫會對身心兩方面的健康都產生不利影響。孤獨的人意志消沉,他們會忽略自我照顧。孤獨者的免疫系統更容易弱化,他們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攻擊。親密的朋友和家庭成員間,常會彼此鼓勵,促進健康的行為傳播和傳遞讓對方健康的信息(如健康飲食或鍛煉),並勸阻風險行為(如吸煙酗酒等),鼓勵對方必要時尋醫,或者一起去進行打球健身等活動,幫助不健康的一方康復。這些鼓勵健康的內容經常是好朋友間的話題。

人生的道路本來就孤單,如果再沒有幾個堅定親密的同行者,那將是別樣的冷清。

無論快樂還是痛苦,我們都希望有人和我們共同分享,有人彼此認同,有一個圈子或者團體讓我們能夠歸屬。

年幼的兒童,會僅僅因為知道對方名字,或者對方和自己一起玩玩具,就認定對方是朋友。從11~13歲開始,孩子就懂得朋友是能與他一起分享的親密的人,朋友在一起會彼此提供幫助,從而在心理上達到和諧,能夠分享自己的秘密和興趣,並互相認同等;而且他們可以意識到,友誼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才能形成,它是逐步建立起來的。在現實中,想找到幾個真心朋友沒那麼容易。現實中有很多因素,有很複雜的人際關係需要處理。

遊戲卻不一樣,在遊戲里找到一個朋友,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雖然很多人覺得遊戲里的友情都是假的,但其實遊戲的「友情體驗」是真實的,大家開心地聊,一起去闖關做任務,大家都是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兄弟」呀,這種友情也不會真正對現實生活造成什麼傷害,誰也不會欺騙誰(除個別騙錢騙色的網友),所以人們可以很開心地接受,然後很好地相處下去,什麼假不假,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裡空不空!

說簡單點,就是人都有惰性,容易做的事自然就喜歡做,既然網上交友容易那就在網上交。

父母之愛與朋友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逐漸淡化對父母的依戀,建立親密的友誼關係逐漸成為兒童的重要目標之一。父母之愛與朋友之情不是毫無關係的情感,它們之間呈現一種連續性。

研究結果顯示,母子依戀的質量可以用來預測兒童的好朋友數量和質量,兒童的日常生活有母親的大量參與,其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都由此習得,同時高質量的母子依戀培養了兒童樂觀、合群的性格特徵。而父子依戀則對友誼質量有影響,這提示人們,雖然在一般性的人際關係上,父親的作用不那麼明顯,但在涉及深層次的親密關係上,父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對父母信賴程度高的兒童,友誼質量的積極特徵多,更多地表現出與好友的親密、陪伴分享、肯定對方價值,並能順利地化解友誼中的不快。反之,友誼的積極特徵則少。

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父親對兒童友誼的影響,不是來源於直接的幫助和滿足,直接的干涉可能使兒童持有「仗勢心理」,而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父親和兒童的關係好,給他帶來心理上的支持可靠比對兒童直接幫助和滿足更為有效,比培養其自我約束能力更有意義。

易成癮之異想天開

「異想天開」一詞出自清代百回長篇小說李汝珍寫的《鏡花緣》:「這可謂異想天開了。」這是一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小說。作者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的幻境,有不死樹、不老泉水、與天同在的仙草,以及各路花仙,真可謂是高度奇幻的作品。

同樣也有這樣一類人,生活在這樣不存在、不可知的幻境之中,因為他們好幻想,不切實際,容易沉醉於「也許會一不小心中個五百萬大獎」「天上掉大餡餅」之類的想法,幻想自己是電視劇里的主角,幻想自己會武功,幻想自己有很多情人,總之,只要閑下來就幻想。

其實,完全拋開現實並過度寄希望於幻想,是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是因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慾望而產生的心理不平衡,沒有能力接受現實才幻想重重。

兒童期的孩子經常會用美麗的幻想彌補甚至超越並不可愛的現實,這是小孩能夠輕易忘記傷痛而持續成長的必需力量。成年的我們要想獲得快樂的法寶之一,就是自我暗示:「學會遺忘!遺忘那些受傷的感覺!」可處於童年期的孩子們不會刻意遺忘,他們扭頭就忘了剛才還被媽媽罵哭了,很容易就開心起來。

比如,他會想:「我生性弱小打不過班上身強體壯的大個子,怒氣沖沖的我拿娃娃撒撒氣,心情就會好了。」「我也可以拿著自己的玩具手槍「乒乒乒」掃射一片,好像頃刻間變成英勇的大將軍似的。」

就是這樣,遊戲以象徵性的表達讓人們本來在現實中的無助和挫敗感得到補償,使受到挫折的自我壯大起來,獲得一種幻想中的成功體驗。

所以從遊戲本身來說,它在每個孩子的兒童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之前也有所闡述。遊戲具有一種相對完美的象徵意義,所有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能力在遊戲中都能實現。

不難看出,在生活中不切實際的幻想,或在遊戲中完成的幻想,是兒童擺脫和表達不良情緒的方法。同理,沉迷電子遊戲是一個已經走過童年期但依然用兒童的思維方式的人進行自我表達的幼稚行為,成長中的成癮者依然指望著、幻想著用遊戲的無窮力量,把自己從煩惱中抽身而出,而不是發展出自我心智的成熟力量來克服生活的不幸。

這樣的人之所以容易成癮,是因為遊戲能讓他百分百地投入幻想和成全他的美夢。他不斷地在遊戲中尋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東西。

可惜的是,他們只有兒童期的幻想和少年期的夢想,就是沒有成人期的理想和為理想採取的不懈奮鬥。「人唯患無志,不患無功!」

不過有時,異想天開的人也能生出奇思妙想,會有創意無限的作品。人類一直需要幻想,但千萬不要讓幻想控制了我們的生活。人在成長時,註定要放棄無拘無束的自由,放棄無所不能的幻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養
上一章下一章

易成癮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