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好父母

成為好父母

成為好父母

先與自我對話

如果父母之愛不善加利用,可能會造成這份愛的質量有所降低。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帶來影響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你的環境條件和個人特點。

你的經濟拮据嗎?

住房擁擠嗎?

身體健康嗎?

你覺得自己小時候幸福嗎?

你容易悶悶不樂、情緒低落嗎?

你們夫妻之間恩愛嗎?

寶寶降生后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多嗎?

你們起初想要這個孩子嗎?

你認為寶寶是生不逢時嗎?

如果以上問題的回答有一半是負面的,就要引起你的關注了。

儘管我們不能斷言:惡劣的環境條件一定會導致母愛的缺乏,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母愛的力量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發揮,就像發芽需要適合的溫度一樣。

從自我行為中發現童年的痕迹

我在工作中遇見了這樣一對母女:女兒對媽媽充滿怨恨,媽媽則哭訴,女兒曾讓她跪在家門口的馬路中間。人來人往,媽媽覺得很羞恥,只能把頭深埋下來。這時,女兒立即衝過去,扇了她兩耳光,厲聲說:「把頭抬高跪正,誰讓你低下頭!」於是,媽媽只能照做,跪了一上午。

這實在令人無法理解吧。那麼,讓時光倒流到女兒童年的時候,她的爸爸長年在外工作,而且有了外遇。她的媽媽性格暴躁易怒,打罵孩子是家常便飯,掃帚、板凳、筷子、碗等,通通都是她打女兒的工具。

有一次,好不容易爸爸回來了一趟,買了精緻的禮物送給女兒。媽媽卻把看起來極其誘人的禮物放在桌上,讓女兒坐在一米遠的椅子上,故意讓她眼巴巴盯著那禮物,只許看,不許摸,更不許拆,就這樣折磨著她。女兒實在忍不住,咽著口水,蠢蠢欲動,抬起屁股準備看一眼禮物。突然,「嗖」的一記耳光從天而降,孩子臉上立刻出現了幾道紅印,只見媽媽痛斥女兒:「讓你動!有本事你再動,看我不打斷你的腿!」到最後,女兒也不知爸爸買了什麼送給她。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和女兒的地位發生了這麼大的反轉呢?女兒漸漸長大了。有一天,媽媽拿著晾衣竿準備抽打女兒,人高馬大的女兒迅速奪下晾衣竿,同時反扣住媽媽的手說道:「臭婆娘,讓你再敢打我!」

這對母女看起來匪夷所思,這位母親性格的確易怒,在常人看來她的做法已經有些變態了。她何至成為這樣?她真的那麼厭惡自己的親生女兒嗎?

這位母親的直接刺激事件是與丈夫感情不好,丈夫在外做生意,有了外遇,想和她離婚,她就是不離,不甘心便宜了別的女人。她沒有力量去接受丈夫有外遇的事實,越不面對現實,她的心裡越痛苦。在漫長的等待和失望中,她所有正常的情感都被扭曲了,變成怨婦加棄婦,最後成了悍婦,孩子便成了她的出氣筒。

當女兒渴望禮物時,她對女兒的折磨,已經被她想象成她在懲罰那個負心漢。抽打女兒時的快感被無意識地變成在報復無情的丈夫。

這個女兒沒有得到雙親之愛,她當然也沒學會怎麼去愛,她從媽媽身上學會的是暴力、憤怒和抑鬱,她從爸爸身上學會的是淡漠和疏遠。所以,成年後的她如法炮製地對待媽媽。

那這個女兒如果將來也生了一個女兒,又會怎樣呢?她的婚姻生活會順利嗎?

擺脫成長的陰影

如果這個女兒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沒有及時得到修正或治療,那麼等她有了孩子,也許會用和媽媽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人生。我們可能會發現歷史居然驚人地相似,不幸也許會再次降臨到這個女兒身上。

有些喜歡對孩子施展拳腳的爸爸會這樣說:「我從小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不也好好的?怎麼這小子……居然敢不聽話了!」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大人有理,以至於有時壓抑了心中微弱的反抗聲。我相信這種在暴力中成長的男性起初被打時也不可能是心甘情願的,但慢慢就認同了體罰的方式。

但是,有些人卻能夠自悟,努力地不讓過往的傷害繼續干擾和打亂他們接下來的生活。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成長經歷,那麼你會想去改變,這個改變可能是艱難的,你必須自己創造出一個為人父母的榜樣。

你可能會感嘆:「我不願意像我父母那樣做,但為什麼我總是在做同樣的事情?」

你意圖重新書寫你的童年經歷,如同打破一個養成多年的惡習。習慣的力量都是非常強大的,熟悉的行為模式讓你無法自拔,它還會讓你放棄改變的意願。

因為,你的童年經歷無論快樂與否,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它已經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尤其那些在小時候被忽視、受虐待的孩子,往往都想改變以前的痛苦。他們常常會許下美好的願望,發誓不讓自己的子女受到他們曾遭受的傷害。

可是,當他們的孩子生氣煩躁,沒有百依百順時,這類父母很可能感覺自己再次遭受了情感挫折(就像童年渴望親情時的受挫感),他們會減少和回收自己的情感,甚至可能忽視或虐待他們的子女,或者表現得情緒不穩定,在虐待和溺愛之間來回變化。

當然,如果你喜歡父母親養育你的方式,他們就是可接受的榜樣,你會用他們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子女。而你也是幸運的,因為你心中有父母之愛的力量。

那麼,不幸的成長經歷真的如此沉重,非要我們用餘生去背負,而且還有可能傷害下一代,並且改變起來如此困難嗎?

「再見」行動,告別原生家庭

如果你想更輕鬆地上路,去做一個成熟的成年人,去做成熟的父母,那麼你首先需要告別的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你要和自己的父母說「再見」——這不是要你和他們斷絕關係,你只是在內心宣布獨立。

25歲的阿哲坐在我的辦公室里說:「我早就和我父親說再見了,我父親在7年前就和我斷絕關係了,而且我也不想和他聯繫,我和他沒什麼關係了。」

不,這絕不是「再見」。阿哲的情況實質上和依賴的情況一樣,他並沒有完成離家的過程。他叛逆性地斷絕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實際上在情感上還是與原生家庭緊密結合在一起,不過不是以依賴的方式,而是以痛苦、怨恨的方式或帶著隱藏的憤怒和憎恨,這樣的負面力量很強大。

健康的關係,永遠是一種平衡的關係,它既不會緊密到讓人窒息,也不會疏遠到完全分離。

「再見」行動怎麼去做呢?

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坐下來和你的父母好好談一談,告訴他們你的生活和你的決定。不過,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如果你無法做到,那麼你可以採取下面的方式。無論如何,你最好完成這個傾訴的步驟。

在心理輔導中,我們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幫助你完成:

你坐在一把椅子上,然後在對面擺上一張空椅子,讓椅子面向你。想象你的媽媽就坐在那張椅子上,好像她就在你面前一樣,告訴她你成長過程中所有的感受:痛苦、歡樂、驕傲、沮喪。然後再想象你爸爸坐在那椅子上,繼續採用這樣的方法完成這一步驟。

這時候,你可以放聲痛哭,讓悲傷淹沒你……

你也可以破口大罵,把憤怒發泄出來……

只要不是裝得無動於衷,怎樣都好。

如果你的父母已離世,你可以去他們的墓地,傾訴真實的情感,這對長期受壓抑和受傷害的心靈有很好的療效。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寫信。有些人無法當面表達感受,那麼可通過寫信的方式,盡情釋放和宣洩出自己所有的感受和痛苦。信件不一定要立即寄出去,你可以在你的心情已經平復許多的時候再把信寄出去。

誰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或多或少都有些傷痕,而且父母有時也無法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這不是因為父母想刻意傷害子女,而是因為他們也是普通人,並不完美,也會犯錯。

在你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你心中的上帝。那麼,當我們以某種方式和父母在情感上告別後,又該用什麼來填補心中父母角色的空缺呢?

對於心理嚴重受傷的孩子,當他們覺得完全依靠個人力量很難改變過去時,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機構。

其實,對於童年生活在痛苦、受虐或其他不健康的家庭關係中的人來說,用正確的方式和原生家庭道別是一件非常艱難甚至無法做到的事。他們會說:

「沒必要吧!我已經走出來了!為什麼還要去回憶這些痛苦的往事?我已經忘了,為什麼還要攪進去?」

其實,他們潛意識並不想離開原生家庭,因為離開就意味著再也沒有機會「修補」過去了。或者是他們內心還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或者不甘,所以無法輕易放下「恨」,放下「委屈」。

雖然「離開」很痛苦,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擺脫過去的陰影。你的內心才能更為強大,重獲自由。

當你不再執著於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

(續表)

拿出勇氣,開放心態,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如果你已經是孩子的父母,在看這本書時,你發現自己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或者你的另一半做得不好,那麼不要指責自己或指責別人——花費時間在指責上只會讓你失去效率。那什麼是有效率的想法呢?我們可以這樣思考:

◆現在你在什麼地方?你在做什麼?正在發生什麼?你想去哪裡?你想改變什麼?

◆和你的愛人一起,找個安靜的地方,拿出筆來回想一下你們自己的童年經歷……

◆寫下至少5個對你有幫助的家庭經歷……它們為何對你有幫助?

◆再找出5個你認為糟糕的家庭經歷……為什麼你認為這些經歷很糟糕?

◆再讓對方重複上述行為。

◆由對方來指出你在養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且分析這些行為從何而來。

◆什麼引導你做出不當的行為?

◆列出你們試圖改變的部分,想想看,可以用哪些行為來代替呢?……

◆雙方簽訂口頭或書面協議。

◆如果執行中重蹈覆轍,那麼雙方都有權利和義務提醒對方,使改變越來越有成效。

當你在這樣做的時候,千萬不要藉此攻擊伴侶,試圖為教訓對方找些合理論據,說明對方如何不對。這樣做沒有意義,沒有結果,大家應該就事論事,表現得平靜且智慧些。

假如我們想改變,就尋找一些辦法讓這些改變運作起來,如一些類似以上的分析和思考,不要再去糾結誰是誰非這樣沒有建設性的問題。

過去的事,故意犯錯也好,無意犯錯也罷,當下,你只管丟棄它!

雖然放下過去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只要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他就隨時都可以改變自己,去挑戰熟悉和習慣的強大力量,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當我說起勇氣,請不要立刻展開一個勇士的身軀和豪言壯語、無所畏懼、堅強果敢之類的聯想。勇氣是心裡有恐懼、有疑惑,還有痛苦,但你還是繼續向前。一個什麼都不知道害怕的人,不是勇士,八成是腦袋進水了。

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但凡事抱著開放的心態很重要,不要用各種條條框框去把自己限制住了。不做限制,你才會發現世間有無限可能性,「一切皆有可能」。這才是希望所在。

你要先敞開內心,去接納或包容四面八方的聲音,有足夠的信息量,才能聽見屬於自己的聲音,從中找到能裝進自己生活的滋養物。最終合適與否,你就得仔細問問自己的內心了。

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之間的最初關係,構成了未來所有關係的起點。

——約翰·鮑爾比,依戀理論之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養
上一章下一章

成為好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