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帶給孩子何種情感依戀關係?

你會帶給孩子何種情感依戀關係?

你會帶給孩子何種情感依戀關係?

三種依戀類型

小林看起來個性活潑,與朋友的關係也不錯,但她在戀愛上總是以失敗告終。她一年內要換幾個男朋友,每次都是她熱情地追求男友,剛開始她都很依賴對方,沒過多久又以分手告終。她頻繁換男友不是因為花心,而是因為男友大都受不了她,要和她分手。她極度渴望愛,卻總是不能如意。

小林委屈地說起其中一個男友的事:她對男友很體貼,男友中午不愛吃食堂的飯,於是小林只要有空會給他做飯送過去。男友開車去上班,頭天晚上她會查查汽油是否沒了,然後幫他加滿油,怕他遲到。

「我對他那麼好,可他從來都不知道體貼我。我有時打電話給他,他說一聲忙就掛了,根本不顧及我的感受。我感覺他根本不愛我。」

「他工作很忙,我就去他單位門口等他下班。有時打他電話他也不接,我拚命打電話給他,他就是不接,怎麼會忙成這樣?當然,我有時懷疑他腳踩兩隻船,所以會查看他的簡訊,甚至偷看他的郵箱。我們經常吵吵鬧鬧,最後他居然說受不了我,提出了分手。」

小林戀愛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她的戀愛模式受什麼因素影響?

小林和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早年是種什麼模式?實際上,她屬於典型的矛盾焦慮型依戀關係(具體解釋見表1–1)。

表1–1依戀類型

(續表)

小林的母親脾氣火爆,情緒不穩定,一會兒極冷淡,一會兒極不耐煩,一會兒又對小林疼愛有加。這樣的反覆無常,使小林也在愛與不愛之間矛盾,她在戀愛關係中必然會不斷尋找小時候從未得到的安全感,不斷地要求對方做出對愛的許諾和保證,並且總是試圖用生氣、吵鬧和威脅等手段來迫使對方關心自己,滿足她對安全感的要求。如果對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喚起她在童年時的不安體驗。可見,她將早期對母親的又愛又恨的情感轉移到戀愛對象的身上了。

你愛什麼人,你的愛情故事怎樣發展,早已深深地植根於你的童年經歷中。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其實是息息相關、絲絲入扣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你過去受了傷,就會極力想從當下愛的關係中得到加倍彌補,這樣,你的戀愛婚姻中便有可能出現傷上加傷的危險時刻。

人們總想從後續的生活中為其童年經歷的痛苦進行修復,這樣就會讓自己重新回到兒時生活的狀態,比如說,一個有著酗酒父親的女兒最後居然也找了一個酒鬼,因為她想在這種類似的生活情境中得到補償。這也就像我前面提過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和過去的原生家庭做告別的原因之一。

小林曾經有一個差點兒就走向婚姻的男友,他們兩人在心理需求上極其相似,男友在一個父母一直吵著要離婚的家庭里長大,也嚴重缺乏安全感。他們都屬於矛盾依戀型。小林和男友經常吵架,他們對對方的要求不斷升級,極力尋求對方的注意,而且兩人彼此都深深依賴。

這兩種類型的人在一起分手的可能性較小,即使分手也是藕斷絲連,要花較長時間。

小林還遇見過迴避型依戀的男友(具體解釋見表1–1),你能想象這樣一個男人和小林在一起的場景嗎?

一個不懂浪漫、表情木訥、不輕易表達感情的男人,和一個內心極度需要他人的肯定才能夠獲得一點兒自信的女人。

一個不願意對他人表達讚賞、態度淡漠,對自身的悅納程度不高的男人,和一個不知道怎麼珍惜自己,唯有用嘮叨或耍小性子來獲取注意的女人。

這個女人的內心雖然需要他人的讚賞和愛,但是她永遠得不到男人肯定的眼神和話語。男人無法理解這個女人「煩人」的背後其實是希望得到他的關愛。女人越是想要纏著這個男人,越是體驗到被拒絕。

一個人不斷地索求愛和關注,一個人嚴重缺乏表達愛的能力,最終導致他們分手。

以上這對迴避型和矛盾焦慮型的戀人最後還是會分手。

如果兩人都是這種淡漠的迴避型個體,那麼他們相結合可能不會像前兩種組合類型的人那樣經常吵架,但迴避型的兩人生活將會很平淡,缺少感情交流,互相不了解對方的心理需要,即使他們內心都很渴望愛情,也很難表達出來。

現在我們了解了兩種不安全的情感依戀模式:迴避型和矛盾焦慮型,還有一種健康的情感依戀模式就是安全型依戀類型。

「自信」和「信他」

建立親密關係的關鍵詞是「信任感」,即你是否相信自己有吸引力,會被他人喜歡或被愛?反過來,你是否也能真正喜歡上別人或愛上別人?這需要一種「愛的能力」。

你能想象一個在嬰兒期得不到父母對他深情投入的人,長大後會相信周圍的人愛他嗎?

一個不被父母愛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僅得不到父母的愛,而且他不會得到任何人的愛。相反,一個得到父母之愛的孩子長大后不僅相信父母深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

只有孩子在童年期與父母的依戀之情逐漸加深,並形成對自身的安全感,才能進而形成對周圍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自己未來的個性發展打好基礎。

兒童期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為什麼事情都和自己有關。因此,這個時期受到傷害的人,如前面個案中的小林,她的潛意識認為母親之所以對自己反覆無常,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她不相信自己有被愛的價值,她需要反覆地求證,卻永遠得不出內心的答案。

他不愛我,不是因為我不夠好、沒有價值,或者根本不值得被愛;

而是因為他害怕愛、不懂愛、不會愛、不能愛。愛情或親情皆然也。

用精神分析的心理療法來處理與不安全依戀相關的問題時,治療的重點就是找到來訪者早期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模式,把這種關係模式轉移到治療師與患者之間,從而創造一個理解和修通病人早年重要生活經歷的機會。

例如,一個從小被父母過於嚴格要求甚至體罰的患者,有時也會故意激怒治療師,想讓其發怒。患者可能說:「瞧,你和我的父母一樣,你也想打我吧。來打吧!」在此情況下,患者就是在對治療師重複他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模式。

想對早期的不安全依戀進行修復,治療師就要扮演一個好的「養育者」的形象,提供給患者足夠的關注和愛,讓他能夠依賴治療師,從而體驗到安全的依戀關係,重新構建一種更為健康有效的依戀模式,並將這種模式重新應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來看看你是什麼類型依戀的人,以及你成為父母后可能的養育方式。你無須對號入座,了解自己的傾向即可。

健康依戀需要情感基礎上的理性力量

初生的嬰兒,皮膚無比嬌嫩,粉撲撲的身體、肉嘟嘟的臉蛋、亮閃閃的眼睛,向你展露出這世界上最純凈可愛的笑容。

對著這樣一個嗷嗷待哺的、健康天真的寶寶,誰又不會油然而生出喜愛和親近之情呢?但是那可愛的寶寶背後還有另一面:

寶寶不明緣由地、沒完沒了地哭鬧,導致你已經很長時間沒能睡個好覺;

寶寶身體不好,讓你在半夜或者凌晨來回奔波於家和醫院;

在媽媽身體狀態不好,爸爸工作繁忙的情況下,他們對寶寶還能有多少長時間的耐心呢?

當你心力交瘁,同時還要處理婆媳關係、夫妻關係時,還能對寶寶全心地投入多少精力呢?

顯然,人不是神,很多研究資料都表明,抑鬱的母親和對婚姻不滿的父親,在寶寶發出信號時會做出更為遲鈍和微弱的反應。

如果把父愛母愛想當然地看作輕而易舉的事,那麼對於盡心呵護寶寶的父親母親是不公平的。看看下面的表1–2的A媽媽和B媽媽,她們照顧寶寶時有怎樣的不同?

表1–2A媽媽與B媽媽

寶寶和父母就像在跳雙人舞。在日常生活的不斷實踐中,雙親只有具備足夠的敏感度去感受寶寶的需要,才能逐漸成為協調性更好的「舞伴」。之後雙方都會對這種關係感到越來越滿意,最終彼此產生了強烈依戀。

表1–3是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影響依戀關係形成的六個因素。

表1–3影響依戀關係形成的六個因素

總言之,我們相信大自然已經為了人類得以存續,而對其情感的產生通過注入本能的力量加以催化,以便人類完成撫育任務。但人類同樣關注依戀的質量。想要彼此產生高質量的依戀,還需在情感之上加以理性的力量!這種力量的形成建立在不斷學習和自我調整的基礎上,建立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一種心靈的默契之上。

幸運的是,全世界處於安全型依戀的嬰兒比其他類型的嬰兒更多。

哪些人最不可能成為合格的父母呢?

小時候被忽視、被虐待、不曾感受到愛的人

不想生孩子的父母

人格有缺陷或精神有障礙的人,如抑鬱症患者等

在嬰兒面前,我能掩飾自己的不愉快嗎?

D,女,通過接受催眠回到9個月大的嬰兒時期,她能回憶出當時家裡的氣氛,並且能說出媽媽抱著她傷心地哭泣之類的具體場景。這聽起來更像是一個由自己投射出來的影像,但她能說出媽媽穿著什麼顏色、什麼樣式的衣服,和爸爸在外屋喝酒之類的具體細節。這些細節和事後她媽媽提供的事實回憶居然是一致的。

個人觀點

在心理學界,有些正統人士排斥催眠這種聽起來有點玄乎的技術,把它當作巫術,我個人認為大可不必,中國古人就提出了「巫醫同源」。甚至中醫里有祝由科,所謂祝由之法,即通過使用包括中草藥在內的材料,借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催眠在臨床上的確有效,而且這種方法可以向人展示另一種對世界和人生的感受,這個世界尚有很多神秘和未知,如果人類已經發現通往這些未知事物的屋子裡多了一扇窗口,我們為什麼要關掉它呢?

無論怎樣,我們要學會尊重面前的一切事物,不必把心理學或一些學科固執地放入某個所謂的科學框架里,凡事都去找一個貌似合乎理性的科學解釋。

有一些崇拜西方醫學的人士,如某位曾獲國際知名大獎的科學家對《周易》和中醫持否定態度,認為它們是沒有前途的理論。「隔行如隔山」,不知這位科學家對中醫真正了解多少,有多少發言權,他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所擁有的權威性和話語權是否也可延伸到所有領域?也許他是年事已高,因為人隨著年歲日增,大腦不斷地老化和衰退,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越來越低,理性思考在走下坡路,遂發表這種感情用事的言論。

從學科發展的現狀來看,西方科學體系帶來的認識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很多事物的價值永遠不可能在顯微鏡下得到衡量,在實驗室里發現的真理,不管這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有多大,它們的重要意義遠超過了科學實驗室所能檢測到的。

愛迪生說:「我們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事物的了解,還不到其百分之一。」

宇宙有太多的神秘和未知,我們的知識如此有限,人類的力量如此渺小,為什麼很多人要裝作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輕易地去否定很多事物呢?那樣的做法才叫「迷信」,是一種意識形態對另一種異己意識形態的無理排斥。

想象一下,有個弱小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再去哪兒,現在到底處於什麼情況。四周一片漆黑,對於他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創造一個「萬事通曉」的假象,是不是可以讓自己安心點?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覺得有所把控了?再或如,當他覺得自己擁有了堅定不移的科學精神,他是否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沒有一個理論的理解分析是完全正確的!

就像沒有一個人能聰明到永遠不犯錯誤。

這樣去理解事物的目的不是意圖陷入「不可知論」,而是「知無限」,不忙於固執地去否定萬事萬物。

此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這聽起來有點玄乎,無論你是否相信,至少它的確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參見「個人觀點」)

我們無法通過科學實驗證明寶寶能夠理解成人的喜怒哀樂,但處於某種壓抑氛圍下的寶寶,確實會有不安的感覺,比如某種被破壞的氣氛,會引起他的不適。人們通過催眠可以察覺一些往事的痕迹。某些人在被催眠之後提供的信息甚至詳細到讓人驚訝,就像上面的D。

國外曾經有過一則報道,講到某人只要一去浴室洗澡,或進入到悶熱的環境就呼吸緊張急促,感覺快要斷氣似的。他也做過很多檢查,然而沒查出器質性的問題。醫生通過對其催眠發現,他在胎兒階段7個月大時在媽媽肚子里居然有過同樣的感受!後來他媽媽表示,自己曾經在那個時候心情糟糕,不想要這個寶寶,明知在那時候用太熱的水洗澡可能造成寶寶窒息,仍故意為之。

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應過於迷信自己的掩飾能力而是要讓自己生活努力些,發自內心地笑出來。有的父母覺得儘管自己不高興,但在寶寶面前情緒控制得很好。然而嬰兒真的就無法識別他們的心情嗎?

微笑是一種雙向的信號。嬰兒向母親微笑時,母親也報之以相同的信號。雙方都給對方微笑作為回應,母子的紐帶在來往的雙向交流中緊密起來。你可能覺得,這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有些母親在激動、焦急、發火時,企圖掩飾自己的情緒,對嬰兒做出一副笑臉。她們以為這樣就不會影響嬰兒的情緒。實際上,這樣做有害無益。

我們在出生后的最初幾年裡對雙親的情緒變化最為敏感,只要他們情緒稍有變化,我們就會做出反應。特別是在我們學會說話之前,即我們還未受到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影響之時,我們對他們的表情、姿勢和聲音方面的細微變化都要比後來敏感得多。

例如,有一匹叫「聰明的漢斯」的馬,它不僅會數數,而且能對訓練員的舉動做出正確反應。事實上它的「聰明」就建立在敏銳的反應力的基礎上,它能對訓練人細微的體態變化做出反應。要它算數時,比如放5樣東西讓它數,它能用蹄子跺完5下后停住。這和訓練員的暗示無關,如果換個陌生人讓它數時,它同樣能算出來。因為在它用蹄子敲到至關重要的那個數字時,會察覺到在場陌生人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的一點兒緊張跡象。我們大家都有這種能力,即使進入成年之後也保存著這種能力(算命先生就是借用了這種能力來提高自己的正確率)。

而嬰兒在學會說話之前,這方面的能力比成年人要強。所以,情緒焦躁的母親不管怎樣掩飾,實質上是騙不了嬰兒的。如果她們掩飾真實的情緒,同時又偽裝出一種虛假的情緒,嬰兒會被兩種相互抵觸的情緒信號搞得頭腦混亂。如果嬰兒經常大量接觸到這樣的信號,就可能受到永久性的傷害,在日後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上遇到困難。

——摘自莫利斯的《祼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養
上一章下一章

你會帶給孩子何種情感依戀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