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成長早期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成長早期的影響
血緣關係不等於血肉之親,在孩子成長早期父母勿遠離
曾經有這樣一個家庭個案,父親對他兒子就是沒有感情,他知道這樣不妥,可是沒辦法。他兒子在斷奶后就被送到叔叔家長大,上小學二年級時才回到他身邊,錯過了父子感情培養的關鍵時期。當這位父親說起一直在身邊長大的女兒,則很是眉飛色舞,充滿父愛。
男孩的母親很溺愛他,但是或許內疚之情勝於母愛,於是她總是努力在物質方面盡量滿足孩子。這個孩子極度沒有安全感,存在自卑、內向敏感、社交障礙等問題,天天沉溺在網路遊戲的世界。而且,他的眼神總是帶著一種憂鬱之感,令人疼惜。
感情這事還真的不能勉強,即使孩子和父親有血緣關係,可是他們沒有內在聯結之情。這個男孩帶著這些心理問題去和雙親相處,他們之間的愛修通還有一段長路要走,讓人感到遺憾。
說起感情培養,我們通常認為它只存在於朋友或夫妻之間,有血緣關係的人也需要培養感情嗎?
是的,「依戀」這種情感關係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種雙向關係,即雙親一般也會對嬰兒產生依戀,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出的說法,叫「雙人舞」。
所以,孩子出生時還是應該由母親親自撫養,孩子12歲前父母親不要輕易遠離。工作太累可以讓老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或者請保姆等,都是可考慮的做法。這樣每天下班父母還是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孩子有盼頭,會期待晚上與父母的見面。
而且,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期是在孩子12歲之前,即依戀期。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其獨立意識與逆反心態決定了這一時期已經不是家庭教育的優勢時期。
在最重要的依戀期中,0~6歲又最為關鍵。可是,現在很多家長不太重視孩子依戀情感的發展。很多繁忙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他送回老家,由老人撫養。一年到頭,父母和孩子也見不了幾次面。等到孩子上學再接回來時,孩子和父母親可能會有終身的隔閡,而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時更難管教。
孩子能夠理解大人們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但他們不能夠理解的是:明明是自己的父母,卻長期不願和自己一起吃飯、一起玩、一起住。他們不知道父母何時會出現,何時又會像一陣風似的匆匆離去。
實際上這已經是某種形式上的遺棄。孩子到了6個月大,就會意識到自己與父母彼此分離,這使他們感覺無助。4歲以下的孩子,常可能出現害怕被父母遺棄的焦慮——這麼大的孩子依靠父母才能獲得生存,遭到遺棄就無異於死亡,所以他們害怕任何形式的遺棄。
「案例呈現」中的沙盤投射所表達的就是一種孩子被遺棄的感受。未能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不要奢望當有一天孩子回到身邊后再去做什麼可以彌補傷害,越懷著內疚心去處理關係問題越大,這已經不是正常健康的情感交流了。
如果在早年沒有良好的依戀關係,父母又缺乏正確的性格培養,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可能會出現逃學、撒謊、沾染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等問題。
這已經是在臨床上屢見不鮮的事實。統計數據顯示,70%以上的網癮患者在1~3歲時不和父母一方在一起生活,這就是早期依戀關係不安全所投下的陰影。
父母出外工作,會影響早期情感嗎?
經常有母親問我,孩子年幼時,媽媽是否應該出去工作。她們似乎總被內疚感困擾著。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你的答案。
那些願意待在家中的母親,她們願意且有能力那麼做,而那樣的確會養育出正常快樂的孩子。她們也充分享受與孩子互動的每一刻,她們不會捨得漏掉寶寶任何一個可愛動人的表情。
一個行事努力的媽媽,同樣會把養育當成工作,一絲不苟來對待,就像我開始強調的那樣:為人父母是種職業選擇,媽媽在家裡「上班」絕不輕鬆。所以前文說的「有能力那麼做」的媽媽,是指她會努力學習更多育兒知識,認真研究並做出對寶寶有益的事情。如根據寶寶的通便、胃口、睡眠等身體狀態,甚至氣候季節等情況,來調整他的飲食和生活作息等。
但如果媽媽討厭那樣做,她的痛苦則不會單獨來自疲勞,更多的是因為與外界的隔絕。她除了與嬰兒接觸外,還很想與其他人保持更多聯繫。這種情形只會使年輕的媽媽非常不願意待在家裡,讓她感覺不快樂,甚至沮喪。如果這樣還會對寶寶有利嗎?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在孩子最初成長的幾年裡,母親的陪伴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必需的。但也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表明,母親在外工作會帶來什麼問題。只要不出現上文所說的那種情況,變成甩手掌柜,在孩子面前長期消失不見,應該不會出現嚴重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對父母視自己的情況而定。重要的不是「外出工作」這件事本身,而是你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來做決定和投入養育。
所謂「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玄妙之處亦在於此。
依戀關係決定了成長的一切嗎?
我個人目前還沒發現有什麼神奇力量能大到足以影響一切,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去畫地為牢。事物從來都有兩面性,有陰有陽,交互作用,就像你喜歡一個能幹的人,但他可能脾氣很臭;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聽話,但他可能同時缺乏開拓性和獨立性。
早期的安全依戀不能確保在未來生活中有良好的適應;非安全依戀也不意味著生活質量註定很差。
處於不安全依戀關係的人往往會害怕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受傷害,但並不是說這樣的人註定會一輩子都在害怕中度過,生活註定不容易幸福,雖然他們有時可能會感到生活不如意,但他們不會和幸福絕緣,除非嚴重到一定程度。
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心理有障礙甚至病態的成功人士。就像很多藝術家,沒有一些缺陷甚至很難培養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如畢加索畫筆下的諸多歪斜的女性,來源於他扭曲的人格,有時為了達到繪畫效果,他甚至要把老婆暴打一場,看著對方痛苦不堪的模樣開始作畫,這樣的作品符合了特殊年代下人性所需的一種「墮落美」。
另外,一個家庭中所有孩子的依戀情況不盡相同,因為雙親對孩子的喜好程度有差異,當時所處的家庭情況、父母的工作壓力和身體的健康程度也有差異。而依戀在成長過程中也時有變化,如當媽媽再婚、家人重病或出現經濟困難等家庭變故發生時。
安全型的依戀不是無原則的一味溫柔
在孩子0~18個月的依戀期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更多地滿足孩子對依戀的需要。嬰兒需要安慰與愛撫時,母親應該立刻給予滿足,同時,母親對嬰兒發出的信號——比如表情——較為敏感積極,而不是遲鈍消極。
有些母親在這一階段做得較好,但是在接下來的階段往往會遇到問題,因為下一階段和前一階段是有些不同的,母親不僅要樂意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而且要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此時母親可能會過分呵護孩子,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動,生怕孩子出現意外。
她們總是在沖著孩子嚷嚷:「回來,那兒不能去」,「回來,在那兒會摔倒的」。這樣,她就關閉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門。
同時她們還可能妨礙孩子獨立性的形成。比如,母親把孩子交給保姆時不斷地說再見,以致本來很平靜的孩子被搞得焦慮起來。過度強調與孩子親近的父母,也在不知不覺中阻礙和剝奪了孩子獨立玩耍的機會。
她們這樣做,可能是出於愛護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於自己對遭受被孩子遺棄的恐懼和自己對孩子的依戀,她們不能忍受與孩子的片刻分離。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矛盾焦慮型依戀的母親身上。
這樣的母親好像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織了一張細密精緻的網,把自己過度地捲入孩子的世界中,鼓勵著孩子對她們全心依賴,逐漸讓孩子患上心理幼稚症。
在治療工作中,出現了當前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青春期無限延長」。有一樁個案,一個男士由爸媽和老婆帶著來接受治療,他的年紀都32歲了,也已結婚生子,但他卻長期沉溺網路,既不幹工作,也不撫養子女。他帶著文藝青年的腔調憤憤地告訴我:「我發現自己受騙了,生活根本不是他們說的那樣!」我笑著問他:「你打算原諒這群可惡的騙子嗎?」
「青春期無限延長」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幼稚症,表現為心理行為的兒童化,該疾病的出現原因是孩子在過度保護下長大而嚴重地以自我為中心,高度地在生活中依賴父母,沒有培養出獨立生活的能力。雖然他時刻準備著邁步走向社會,可是只要聽見外界有一點兒風聲雨聲,甚至不用說雷雨交加般惡劣,他就躲回家了。屋外正驟雨狂風,他手裡卻沒有一把遮風擋雨的傘,如何出去得了?
他內心自卑,過度依賴,害怕長大,誰讓人家從小就處於「風平浪靜」的舒適生活假象中呢?這麼多年的假象,怎麼能夠說破就破?
家境好點兒的孩子則容易好高騖遠。差點兒的工作不想做,好工作攀不上,就這麼拖著。有時他們上了班也不認真,掙點錢還不夠自己買名牌,月末還得管家裡要錢。每天不能缺勤不能睡懶覺,早出晚歸才掙點零花錢,實在是沒有動力做下去。就這樣一個月接著一個月地工作,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混出個頭呢?這也能解答為什麼有些網路遊戲那麼迷人。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武俠小說中,即使主角千辛萬苦奪得秘籍,要想獲得更高的功力也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方能修成正果。而很多網路小說和遊戲中都有捷徑,有時只需獲得魔法或寶器就可瞬間變成高手,這難道不是完全迎合了部分青少年眼高手低,卻認為成功唾手可得,不屑面對自己脆弱人生的心聲嗎?對他們而言網路遊戲比現實生活還要激動人心。
這樣的想法雖在童年時光顯得充滿想象力,比如日本動漫中的機器貓可以滿足人們的很多願望,人們還會為這等美事而憧憬。可到了青少年時期,不切實際地夢想成功果實唾手可得,則是心理幼稚的表現。(參見「案例呈現」)
除卻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型和溺愛型,就是封閉型,這種模型只重視智力投資和知識教育,忽視社會化學習和社會化教育。正如一些父母常言:「只要你能讀書,我砸鍋賣鐵都行。」「你學習成績好就行,別的都不用你管!」
無論怎樣,孩子的人生路最終還得讓他自己走,他不對自己負責,又有誰能對他負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