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臟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做臟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做臟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生活小場景

昊昊今年剛好3歲,是一個貪玩的孩子,平時很不注重衛生,為此爸爸媽媽很煩惱。

有一次,昊昊在客廳里玩玩具,一邊玩,一邊拿起桌上的葡萄就吃。媽媽看見了,呵斥道:「昊昊,沒洗手不能吃葡萄,怎麼這麼不講衛生呢?」

昊昊就像沒聽見似的,繼續玩玩具。這可把媽媽氣壞了。

不僅如此,不管是在外玩耍還是吃飯前,昊昊都不愛洗手。即便在媽媽的強制下也是隨便一衝,敷衍了事。

不管是採用哄的辦法,還是吼罵的方式,都沒能讓昊昊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小故事·說道理

孩子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貪玩,喜歡到處摸摸碰碰,但是又經常不洗手,尤其是喜歡用臟手拿東西吃,一叫他們洗手就開跑……這讓父母很頭疼。

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不愛洗手的孩子很容易生病,對孩子的健康也非常不利。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養成洗手習慣十分重要。父母們反覆跟孩子強調,飯前便后要洗手,戶外活動回來后要洗手,畫完圖畫要洗手……

然而,一切的囑咐,在孩子遇到好吃的、好玩的時就會瞬間忘記,或者撒謊說洗過了,或者隨便沖一下。這時父母們總是很煩惱,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呢?

其實,孩子不愛洗手是正常的,一方面是孩子沒有衛生觀念,對細菌、病毒之類的沒有概念;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一旦受到其他東西的誘惑,就來不及洗手。

那麼,孩子不愛洗手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如果你還在煩惱,不妨和孩子多一些親子閱讀的時間,試試故事的影響力吧!眾所周知,孩子都愛聽故事,他們會把自己想象成故事裡的主人公,或者把書中的主人公當作自己的榜樣,向他們學習。

日常一些有關愛衛生的科普讀物或繪本就很適合講給孩子聽,比如,全球洗手日5周年特別出版的《小手歷險記》,目的就是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懂得洗手的重要性。書中的故事以小手去找胖香皂為線索,記述了小手一天的旅程。父母可以用輕鬆的語氣向孩子描述小手見到胖香皂洗手后的快樂。

此外,父母們還可以給孩子講述《不洗手的猴子》的故事。

不洗手的猴子

在動物幼兒園裡,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他們開開心心地在一起玩耍。其中小猴子同學不講衛生,每次吃飯都不洗手,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都很討厭他。

每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排好隊,一個個洗乾淨小手。只有小猴子不洗手,吃飯的時候,還總是喜歡在其他小朋友的碗里抓來抓去。

小兔子急得哭了起來:嗚嗚……嗚嗚……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哭鬧起來。

這時候,山羊老師走了過來,說:「小猴子,你天天不洗手,還把小朋友們欺負哭了。你這個不愛乾淨的搗蛋蟲,同學們都不歡迎你,看來應該把你送回家去。」

小猴子說:「老師,我只是覺得這樣很好玩,沒想欺負小朋友啊!」

山羊老師接著說:「你不愛乾淨,別人可愛乾淨哦,你把臟手伸進小朋友的飯碗里,大家都很討厭你。」

小猴子聽了山羊老師的話,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其他小朋友一同把手洗得乾乾淨淨,小兔子和其他小朋友也不再討厭小猴子了。

故事中,小猴子作為幼兒園的一員,由於不愛洗手,不講衛生,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他。通過這樣的對比,告訴孩子不要學小猴子,同時也向孩子傳達不講衛生是不受歡迎的信息。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在意識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有改變的可能。

除了講故事,遊戲也能很好地引導孩子愛上洗手。父母可以藉助故事,研發出相關的遊戲,比如《小手歷險記》中,小手和胖香皂是最好的朋友,他們每天相互擁抱,而且小手還要給胖香皂唱兩遍《祝你生日快樂》,胖香皂才能安靜地睡覺……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這些故事情節,和孩子玩類似的遊戲,比如一起洗手、一起唱歌,洗完手互相聞一聞,等等。這些遊戲都能很好地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父母們趕緊試一試吧!

教養小貼士

一般來說,正確的洗手方式為:打開水龍頭后,先用流動的水沖洗手部,然後用洗手液或兒童香皂均勻塗抹,使手掌、手背、手指、指縫等處都沾滿泡沫,接著反覆搓揉雙手及手腕部,時間不少於30秒,同時要特別注意清潔指甲等部位的污垢。最後沖洗時應雙手下垂,指尖向下,以利於手上的泡沫順著流動的自來水沿手指衝下,直到沖乾淨為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聰明媽媽的故事教養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聰明媽媽的故事教養法
上一章下一章

不做臟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