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證之於愛》

998.《證之於愛》

以色列

998.《證之於愛》

【點擊作者】

大衛·格羅斯曼(1954~),以色列最著名的當代作家與新聞記者之一,他創作過6部小說,10部兒童故事和兩部報告文學。《證之於愛》已被譯成23種文字。

【情節濃縮】

小說共分為四部分,主要圍繞故事敘述者莫米克的生活體驗。第一部分「莫米克」講述的是他在耶路撒冷的童年以及他對於「納粹野獸」的探詢,這一切都是由莫米克爺爺安舍爾·沃瑟曼的到來而引起的,安舍爾是德國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該部分通過小男孩的視點來展開,寫作風格呈現出意識流特色,展示了小男孩無拘無束、天真、率直的想法以及他對周圍世界的直接感受。

在第二部分「布魯諾」中,成年的莫米克成為一名以色列作家,他延承了童年時期的敏感,但是更加多疑而悲觀。故事糾結著莫米克自身和波蘭作家布魯諾的生命體驗,由絢麗的句子構成,彷彿是對喬伊斯的一種戲謔模仿。布魯諾跳入了波羅的海,並且神奇地從死亡中逃脫出來,最後,在海的愛撫中,他竟詩性般地變成了一條鮭魚,重新生活在一個被剝奪了記憶的世界中。這部分的語言雖然很難懂,可是行雲流水的靈動感加強。作者甚至信馬由韁、一氣呵成,幾段幾段都沒有標點符號,而且不斷改變敘述者和視點,令讀者如墜入了一種迷宮狀態。不過,儘管不甚明了常常出現,可是那沁人心脾的詩意和海洋的氣息撲面而來,令人迷惑般沉醉。

第三部分「沃瑟曼」是關於安舍·沃瑟曼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歷。沃瑟曼身陷當時的德國集中營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刀槍不入,無法被害。但是,對於沃瑟曼,生命最痛苦的是他無法死去。後來,集中營的德國軍官尼格爾命令他講述故事,並因此來獲得被殺的機會。沃瑟曼講的故事其實一半是神話、一半是寓言,它打破了想象和真實的界限,促使尼格爾重新審視自己的納粹信條,使他無奈地意識到,自己通過傾聽故事,被人性感染了。這裡,作家或許在提請大家注意歷史真實的荒謬性,同時,他又證實了敘述的力量,因為只有敘述才能使讀者審視歷史,但又超越了歷史。

第四部分「卡齊克生平之百科全書」是通過百科全書的條來講述卡齊克的人生,這也是小說題目「證之於愛」的來源。該部分的寫作是碎片式的,故事支離破碎地按希伯來語字母次序排列重組,讓人們在「后大屠殺時期」尋找「愛」。因此,整部分是對愛的解釋和在愛的語境中給故事以解釋,也同時為前三章情節中的細節給補充和加以腳註。其實它也是全書的高潮部分,因為當所有的解釋要相互錯綜交叉,無窮遞進時,前三章的聯繫也逐漸水落石出。

【作品賞析】

全書的題眼是永恆的主題——愛,而愛竟然要在死亡、瘋癲、錯亂、麻木、屠殺、慾望、權勢中蔑視一切地重構起這個文本和實在的世界。證一切於愛中,作家彷彿悖義地用「愛」來詮釋可怕的大屠殺,力圖以最強烈的反差來突出人類對愛的無比渴望和缺失。從愛的詞條去解釋一切,其實也揭開了整部小說的錯綜結構:故事套故事,正如詞條可以相互解釋與引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上一章下一章

998.《證之於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