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墨子》

12.《墨子》

12.《墨子》

【點擊作者】

墨子(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春秋末戰國初魯國人,原是手工工匠,善於製造守城器械等,學過儒學,后創墨家學派。《墨子》是闡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

【情節濃縮】

《墨子》原有71篇,現存33篇,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後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第二,天志明鬼。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僅決定自然界星辰、四時、寒暑等的運動變化,還對人世間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對於鬼神,墨子不僅堅信其有,而且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也會賞善罰暴。

第三,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於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他還認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尚賢是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為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

第四,節用。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像古代大禹一樣,過著極為儉樸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下面是非常有名的《墨子·公輸》一篇的簡介:

工匠公輸般,為楚國製造了一種稱為用於攻打敵國城牆門的兵器雲梯,雲梯造好之後,楚國將準備攻打宋國。

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后,來拜見公輸般,希望能夠阻止這場戰爭。但是公輸般卻說他已經答應了楚王。

墨子又拜見楚惠王:「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里,土地並不好,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麼要扔了自己繡花綢袍,去偷人家的一件舊短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不慌不忙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楚王為他們準備了道具,包括城牆、守城的器械、雲梯及其他攻城的兵器。公輸般模擬攻打宋國的城牆,結果任由他多次改變攻城的戰術,都被墨子抵擋住了,公輸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還有餘。

此時,公輸般想殺了墨子,但墨子說他已將守城方法傳給了弟子,即使殺了他,也不能攻入宋國的城門。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只好決定不進攻宋國了。

【作品賞析】

《墨子》內容廣博,較多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來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由於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成了重邏輯的傳統,並由後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墨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從宗法奴隸制下解放出來的小生產者階層的二重性,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青少年名著快讀1000部
上一章下一章

12.《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