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道可道
第三章
道可道
石猴站在一座橋上,驚魂未定的他還在想著:這橋,是鐵板橋還是奈河橋?
身後嘩嘩的水聲提醒他,他依然活著,在這個西遊的世界里。
橋長三丈,石猴一步一步走過,每走一步,他的心靈都經受著巨大的震撼!
道!
誰的道?
一字一句刻在了石猴的心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石猴前世也曾讀過些經史子集,已經聽出這聲音所讀的竟是老子的《道德經》。老子,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的道,怎會在這裡出現?
石猴心中疑雲未散,一本《道德經》已盡數傳完,他心中也彷彿多了一些東西。
一種語言難以描述的感覺,熨帖得很、舒服得緊。
這感覺,又是什麼?
立刻又有聲音告訴了他答案:「八十一章《道德經》,平添三千造化,可造之材,難得,難得,呵呵……」
這感覺,是造化?石猴回憶《西遊記》中文字,造化二字可是頻繁出現,想來不會是壞事。
這聲音仍未結束,又是道!
這次又是誰的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比丘。住於竹林。是諸比丘……」
「今見世間導,令我開慧眼。為說清凈法,去離一切著。今遇天人尊,令我得無生。願將來獲果,亦如兩足尊……」
這一大段的佛經,石猴聽得雲里霧裡,他哪裡讀過這樣艱深的佛學典籍,不過每聽完一段便在心中道一聲「阿彌陀佛」罷了。
聽著聽著,石猴漸漸被這卷經文所感染,也逐漸明白了這經文的意思。原來這經文竟是佛陀的自傳,將佛陀過去與現世諸多事迹敘述詳盡。
石猴聽了許久,若有所悟。他將前世那許多過往與佛陀對比,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話:一個人不可能喪失過去和未來——本來就沒有的東西,有誰能從他手中奪去呢?
西遊這個世界,在自己前世看來,自然是虛幻的,而如今,自己前世那個實實在在的世界,反而看不見摸不著,成了遙遠的回憶。這兩個世界對比,對現在的石猴來說,顯然眼下的更為真實,現實。
前世猶如一個夢境,除了那些有用的記憶,還有什麼是自己需要的呢?
想著想著,石猴的心情豁然開朗。
一個人會愛上一隻飛鳥,但下一刻你便看不見他,這隻飛鳥對這人來說,其意義只存在於精神當中而已。
這段經文足足傳了兩個時辰,石猴意外地發現,自己在這兩個時辰中,竟連一步也未邁出去。橋下流水彷彿凝滯了一般,但仍在極為緩慢地流動。
這是一種強烈的時光錯亂感,一念中有數十剎那,一剎那又有九百生滅,哪個是快,哪個又是慢呢?快慢生死,存乎心而已。
終於,經文讀完,石猴感覺自己腦袋裡有一種清清朗朗的感覺。過去、現在、未來……
「汝等當知。過去種因。經無量劫。終不磨滅。我於往昔……四卷《過現因果經》,平添六千造化,不錯不錯。」
聽這聲音,對石猴頗有讚許之意。
石猴彷彿陷入了一個謎題當中,他迫不及待想要騰出時間,好好理一理腦子裡難解的疑團,可這聲音從始至終都未停過,讓他無暇分心。
緊接著傳來的,又是道!
這次,是誰的道?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逍遙遊!
《逍遙遊》在石猴的前世流傳甚廣,他也頗為喜歡,雖然不能盡數背誦下來,但也深知莊子那顆嚮往自由的心。
九萬里的情懷蕩漾於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於自然,終成南華經。曳尾塗中,逍遙一游於塵世……
在這如同幻象般的水簾洞中,身後是嘩嘩瀑布流水,面前是夢幻般的仙家洞府,耳邊傳來琅琅的清音,聽得是無比自由奔放的《逍遙遊》……石猴一顆心彷彿要飛了起來。他前世讀這《逍遙遊》也不下百遍,卻從未有過如此感覺。
三十三篇《逍遙遊》讀完,石猴恰好走過了三丈長的鐵板橋。站在橋頭,石猴還在回味《逍遙遊》的餘韻,久久不動。
那聲音也半晌不語,許久才嘆了一口氣道:「一卷《逍遙遊》,生出九千造化,汝之天資不可限量,福兮禍兮?且自珍重吧。」
石猴神思飛揚,正在馳騁九天,被這聲音一下子喚了回來,立刻發問道:「你是誰?」
千丈方圓的水簾洞,空蕩蕩的,哪裡有人?
石猴向洞內走去,正如心中所料一樣,一面石碑立在洞中,上書十個大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洞內桌椅碗盆皆為石質,生活用具一應俱全。
這時,石猴想起一事。自己進洞不知多久,外面的猴群不知走了沒有?
他旋即走出洞去,一躍而出,現身在斷崖之上。
眾猴仍在,見石猴自流水中一躍而出,心中都是大驚。
石猴想了想,此處還是按照劇本演吧,於是高喝一聲:「大造化!大造化!」果然,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
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箇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眾猴聽得歡天喜地,叫道:「還是你先進去,你先進去!」
石猴重又躍入水簾洞中,幾隻膽大的猴子便跟了進來,不過半個時辰,千餘只猴子已盡入洞中,仍不覺絲毫擁擠。
這些猴子見洞內無數好玩的物事,爭來奪去,鬧成一團。
石猴躍至當中的石椅上坐定,高叫一聲:「且都停下!」群猴這廂都停了手,鴉雀無聲。
「爾等可還記得,當初已說定,哪個若尋到溪流的源頭,便拜他為王,我如今尋得此處,非但找到源頭,且為大家尋了這樣一個洞天福地,教我族類從此不再受風雨之苦,何不拜我為王?」
眾猴一聽,皆拜倒在地,俯首帖耳,就連那四隻老猴亦不例外。
適才在那斷崖之上,眾猴都眼見石猴腳下一滑,便墜了下去,但竟有如神助般憑空飛起,消失在瀑布之中。想起石猴所說的「我便是來做這花果山之王的」,再加上石猴從仙石中所生,便都對石猴有了些許敬畏。
石猴見眾猴歸順,心裡了卻了一件大事。他將群猴分成四隊,分別由四隻老猴管轄,教他們采果汲水、摘花扯藤,將水簾洞內布置得花團錦簇、五彩繽紛。
安置好了群猴,石猴自己尋得一間石室,關上房門,開始思索這水簾洞的奧秘。
水簾洞內有碑文有家當,顯然不是天生之物。石猴適才指揮小猴清理洞府時,發現石灶內居然有未滅的火灰!靈智未開的猴子尚可理解為天造地設,但石猴在前世乃是讀透西遊的人,他自然會想得更深一步。
水簾洞不僅不是一個天然的洞府,而且還是有人住過的,這洞府便在石猴跳入的前一刻人去洞空,顯然,這是送給石猴的一份大禮。水簾洞洞主與給自己傳道之人極有可能便是一人,這人究竟是誰?這個洞府是專門為我而開啟的嗎?
留下一個洞府,又傳給自己三種截然不同的道法,石猴似是得了不少好處,但石猴知道,這個水簾洞乃是美猴王的根基。將天宮鬧得一塌糊塗的齊天大聖便是從這裡起家,一步一步壯大勢力,然後與天宮抗衡的。
從現代社會穿越而來的石猴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猴王看似表面風光,實則也受了不少苦難,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折磨、禁錮自由的取經之路、讓他寢食不安的頭上緊箍、各懷目的的取經人……
這一切,不都是由大鬧天宮開始的嗎?而水簾洞,在這其中的作用絕不可小視。如果沒有水簾洞,石猴不得稱王,如何能生出海外尋仙之念,更談不上龍宮取寶、大鬧地府天宮了。石猴越想越覺得此事蹊蹺,但又理不出個頭緒來。
他自到了花果山以來,已有近月時間,前世近二十年的記憶漸漸都已遠去,只覺自己能來到這讓自己魂牽夢繞的神仙世界,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莫大福分。
而穿越成西遊的主角——孫悟空,更是正遂了自己心愿。這一個月的時間,他已徹底接受了自己變身為猴的事實,二十年現代社會的所有羈絆一下子煙消雲散,只有「天高任鳥飛」的豪邁心情。
到了水簾洞,對於整個西遊故事來說,也就算是剛剛掀開幕布的一角而已,便是這一角內透出的風景,也足以讓石猴提起了十二分的好奇心。
水簾洞、傳道人、水簾洞、傳道人……即使在夢中,石猴還在不知不覺念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