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虛實篇
03
虛實篇
一單元在有虛有實中戰鬥
不要試圖去「解決」自己所有的虛,要學會「在有虛有實中戰鬥」;學會「不試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永遠在問題中前進」,這就掌握了虛實的精髓。
13以逸待勞
原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註釋
①佚:通「逸」,安逸。
②趨戰:文中指被動地快速奔赴戰場。
譯文
孫子說:凡先到達戰地等待敵人的軍隊,就安逸;后趕到戰地而倉促應戰的軍隊,就疲勞。
歷史故事
晉陽抗周
南北朝時期,北方被魏國統一,稱為北魏。北魏末期,高氏和宇文氏分別篡奪了北魏的政權,將魏國分成了北齊和北周。為了爭奪權力,北齊和北周之間經常爆發戰爭。
這年,北周聯合突厥,又一次發起了對北齊的進攻。由於北齊兵馬未整,北齊的武成帝就想往東逃跑。當時,北齊大將段韶在晉陽守城。天上下著大雪,積雪很深,當斥候(偵察兵)報告周軍離城還有二里時,齊軍諸將都想出擊。段韶卻提出自己的意見,他認為雪天並不適合衝鋒,也不適合敵人的步兵,所以不如列陣等待,以逸待勞。
不久后,兩軍交戰,齊軍果然大破周軍。
段韶
鮮卑人,北齊開國功臣。段韶是跟隨北齊奠基者高歡最早的臣子之一。他善於御下,深受士兵愛戴;又因富有計謀,性格溫和、謹慎,從而輔佐了北齊七任君王,出將入相,功勛卓著。
華杉詳解
《虛實篇》與前面的《形篇》《勢篇》,是講作戰的三篇。先是《形篇》講先勝后戰;然後《勢篇》講以正合、以奇勝,排兵布陣;再之後,《虛實篇》講避實擊虛。這就是三篇的邏輯順序。
「虛實」需要注意的,是敵人有虛實,我也有虛實,敵人有弱點,我也有弱點。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實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備好,一點兒都不虛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備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備不好,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注意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以逸待勞就是一個節省我方精力的好辦法。先抵達戰場的人,可以閑逸地等敵人來,都休息得比較好,精力充沛,有利地形也佔了,得了地勢。後來的人呢,好地方被對方佔了,又長途奔波而來,馬上就要接戰,這就比較勞累。這一點很好理解,就像咱們參加其他城市的學生活動,坐火車、住酒店可能要花幾天時間,當地的學校卻只要等著就好了。
所有的好事都落在我們身上是不可能的,但人們就喜歡這個假設,所以我們時常有些一廂情願的痴心妄想。比如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人快我變」。這是不承認自己有弱點的狂妄之言。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比他優,別人優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還能變,這怎麼可能呢?如果能做到這樣,兵法也沒有用了,不需要學什麼避實擊虛,因為我任何地方都是「實」,去攻擊敵方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擊卵。而正常的戰略是什麼,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無」。無論怎樣防備,雙方都有弱點,但我可以設法讓敵人的弱點暴露出來,甚至主動製造敵人的弱點,然後避實擊虛。
所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人快我變」是一句瘋話。弱項就是弱項,我們應該坦然地承認自己有弱項,因為我們誰都不是神,我們只是人。那麼,如果我想提高自己,有效的方法是盡量揚長避短。雖然人們也讚揚取長補短,但把所有短處都補上,是不可能的。
14為自己創造主場
原文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註釋
①致:在文中指調動。
譯文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調動敵人而不會被敵人所調動。
歷史故事
耿弇滅費邑
耿弇是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大將。劉秀消滅了南方和北方的割據力量后,只要再拿下山東的張步,就有望統一天下。於是,他派遣耿弇前去討伐張步。
張步號稱有幾十萬大軍,而耿弇兵力較少,所以他決定智取。
攻打巨里時,守城的將領是張步手下大將費邑的弟弟費敢。耿弇用了細作戰術,故意散布他三天後要攻打巨里的消息,又多伐樹木,揚言填壕攻城。過了幾天,有敵方的降兵說,費邑聽說耿弇攻打巨里,準備來救。耿弇便嚴令軍中加緊修備戰具,裝作三日後要攻城的架勢。再假裝放鬆看押,讓那個降兵跑掉,向費邑報信。費邑聽了降兵的消息,信以為真,果然按期來救援巨里。沒想到的是,他見到的是已經佔據了高地的耿弇軍。耿弇分兵三千人守巨里,自率主力設伏,大獲全勝,斬了費邑。
耿弇
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他跟隨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名列劉秀麾下最倚重的「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耿弇極其擅長圍點打援和聲東擊西,他對這些戰術的應用,成為軍事界學習的典範。
華杉詳解
「致人」,就是讓敵人來;「致於人」,就是到敵人那兒去。耿弇攻打巨里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調動敵人援軍來,然後半途伏擊他。
張預註解孫子的這句,說:「致敵來戰,則彼勢常虛;不往赴戰,則我勢常實。此虛實彼我之術也。」也就是說,通過調動敵人,形成彼虛我實之勢。
杜佑註解也說:「兩軍相遠,強弱相當,彼可歷險而來,我不可歷險而往。」這一點,契合了上一篇「以逸待勞」的方法。耿弇兵力本就偏少,所以他更要想辦法引誘費邑遠途奔來,而不是主動迎上去。
關於「致人而不致於人」,曾國藩曾有一句解,叫「喜主不喜客」。這跟足球賽一樣,主場有優勢,客場則先弱了三分,所以要想辦法讓自己打主場,對方打客場。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環境會影響我們,比如學業壓力、社交關係。如果我們想減少消極、負面的影響,應該怎麼做呢?那就要增強我們自身的能力。前文講「先勝后戰」的時候便說過,只要扎紮實實地努力干,我們就立於了不敗之地。
15總讓敵人處於客場
原文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註釋
①利之也:用利益引誘敵人。
②害之也:設法妨害敵人。
譯文
能使敵人自己進入我預定的地域,是用小利引誘它;能使敵人無法到達預定地域,是製造困難妨害它。所以,如果敵人休整得好,就設法使它疲勞;敵人糧草充足,就設法使它飢餓;敵軍駐紮堅守,就要使它移動。
歷史故事
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是指春秋時期魏國與齊國的一場戰爭,又稱桂陵之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前文馬陵之戰之前,兩場戰爭都是孫臏與龐涓對戰,且都以齊國獲勝為結果。
當時,魏國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兵分兩路,一路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孫臏認為魏國主力在外作戰,國內一定防務空虛,建議齊軍直接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
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結果龐涓果然丟掉輜重,輕裝急行,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則帶領齊軍主力在桂陵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這一戰,使齊國與魏國的矛盾越來越深,於是爆發了之後的馬陵之戰。
龐涓
戰國初期魏國名將。傳說龐涓與孫臏曾是同窗同學,龐涓因為嫉妒孫臏,所以陷害孫臏,導致他受刑殘疾。龐涓在桂陵之戰中被俘虜,又被釋放。幾年後,在馬陵之戰中,他又中了孫臏的誘敵計謀,戰敗自殺。
華杉詳解
《虛實篇》講什麼?曹操說,講「能虛實彼己也」。作戰必須以我之實,擊敵之虛,那就需要調動敵人,讓他化實為虛。讓敵人來,我打主場,他打客場。
怎麼能讓敵人自己來呢?就是「利之也」。前文李牧戍邊,十年不出戰,憋了單于整整十年!然後挑日子出城誘匈奴,佯敗退走,牛羊丟得漫山遍野都是,單于激動得忘了兵法,傾巢來搶。李牧設伏兵,大破單于十萬騎,痛得他幾年都不敢再來。這麼簡單的當,單于為什麼會上?可能是太激動了,十年哪!十年沒搶到一隻羊,沒打上一場仗,單于已經快瘋了,於是控制不了自己,沒辦法呀!
那如果不想讓敵人來,就「害之也」,或把他調離戰場。所以孫臏攻擊大梁,讓龐涓顧不上趙國,必須去救他自己的急。
「故敵佚能勞之,安能動之」,就是要想辦法讓敵人疲於奔命。前文說過的吳國一年就出兵七次,不斷騷擾楚國,就是這個戰術。隋朝滅陳,也用這辦法。每當陳國農熟、快收莊稼的時候,隋朝就厲兵秣馬裝作要開戰。等陳國緊急動員完畢,它又不打了,反覆折騰,搞得陳國人心力交瘁。
至於「飽能飢之」,還是隋朝滅陳的例子。江南氣候溫暖潮濕,茅草房多;蓄積物資也不是用地窖,而是用茅草房架起來。隋朝就派出若干小分隊搞破壞,到處因風縱火,你蓋起來他再燒,搞得陳國民窮財盡。
這幾條策略,都是想盡辦法製造敵方的虛,而敵方之所以能被調動,也是領導者太激動了,一激動,什麼兵法都忘了。單于就想著搶牛羊了,龐涓就想著回援了,忘了過程中可能暗藏的陷阱。我們要從他們的前車之鑒中學習:不要衝動,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認為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那樣就容易咬到別人給我們下的鉤,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二單元避實擊虛的技巧
敵人有虛有實,我也有虛有實,作戰必須以我之實,擊敵之虛,那就需要調動敵人,讓他化實為虛。
16出其不意
原文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註釋
①不趨:趨,急救。來不及救援。
②趨其所不意:向對方想不到的地方急進。
譯文
要進攻敵人來不及救援的地方,要急攻敵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軍千里而不疲睏,是因為行進在沒有敵人設防的地區。進攻必然得手,是因為攻擊的是敵人不注意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牢固,是因為扼守的是敵人不會進攻的地方。
歷史故事
魏滅蜀之戰
劉備、諸葛亮、司馬懿先後過世后,蜀漢仍是後主劉禪在位,魏國則由司馬昭掌握實權。司馬昭看出蜀漢百姓疲憊,財力將盡,就想派大軍伐蜀。這次魏軍的主帥是鍾會,其下還包括鄧艾、諸葛緒等將領。
蜀漢多是地勢險峻之地。蜀漢的軍隊在姜維的帶領下,佔據天險劍閣,致使鍾會的大軍久攻不下。另一邊,鄧艾卻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時,率軍向南,從一條叫陰平的小路偷渡過劍閣,又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在高山深谷中行軍,鄧艾多次陷入困境,尤其當部隊走到馬閣山時,完全沒有路了,鄧艾便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
最後,鄧艾率軍出其不意地,一路殺到成都,迫使劉禪投降,蜀漢就此滅亡。
鄧艾
三國時期魏國的將領、軍事家。鄧艾出身貧寒,默默無聞二十年後才當上一個小官。後來他受司馬懿賞識,得到重用。鄧艾既擅長軍事,也擅長內政。他多年負責曹魏的西邊戰線,防備蜀漢,最終也是由他率先攻入成都,使蜀漢滅亡。
華杉詳解
我們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在《孫子兵法》看來,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想不到,也不讓別人知道」。除了鍾會、鄧艾滅蜀漢的戰役外,還有一場滅蜀之戰,也體現了對這一點的運用。
南北朝時期,坐擁四川的武陵王蕭紀和梁元帝爭奪政權。北魏看到機會,將領尉遲迥說:「蜀與中國隔絕百餘年矣,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師之至。宜以精甲鐵騎星夜奔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必向風不守。」其後,尉遲迥從散關進軍,圍成都五個月,果然平定了巴蜀。李白曾有詩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越是在這種險地,就越需要有出其不意的智慧。
人們常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不可能,因為敵人也會打出這樣的標語。那麼,怎樣才能攻無不克、攻而必取呢?只有一個前提,就是對方沒防備,沒防守。還是拿足球賽來說,如果前面有後衛堵著,再好的足球名將也不容易射門命中,一定是來回倒騰,令對方出現空當了,然後一擊命中。而作為防守方,怎樣才能保證守得住呢?那就是敵人不進攻的地方,我也要嚴密防守。敵人攻東,我若不守西,那他聲東擊西時就糟糕了。
西漢周亞夫平七國之亂時,就有這樣的例子。周亞夫守昌邑,叛軍奔城東南角來,他卻下令重兵嚴防西北。過了沒多久,叛軍精銳果然是主打西北。周亞夫有了防備,叛軍攻不進去,只得撤退,周亞夫趁機出城追擊,大破之。
名家註解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曹操註:「使敵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17神出鬼沒
原文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註釋
①微乎微乎:微妙莫測。
②司命:文中指主宰。
譯文
所以善於進攻者,敵人不知道怎樣防守;善於防禦者,敵人不知道該怎樣進攻。(虛實之道)太微妙了,微妙到看不出一點兒形跡;(虛實之道)太神奇了,神奇到聽不出一點兒聲息,所以成為敵人的主宰。
歷史故事
白馬之戰
白馬之戰是官渡之戰中的一場戰鬥,而官渡之戰又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戰役。這一戰結束后,曹操奠定了他統一北方的基礎。
白馬之戰發生在曹操和袁紹之間,這兩個人是當時北方最大的勢力。為了爭奪北方的統治權,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進攻曹操的根據地許都。曹操的很多下屬都認為袁軍太強大,無法抗衡。曹操卻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剛愎自用,所以決定集中兵力抗擊袁紹。
戰爭初期,袁紹為保障主力渡過黃河,首先派顏良進攻白馬。白馬是黃河的重要渡口,曹操為爭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親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這時,曹操的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曹軍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也就是先率兵至延津,偽裝成渡河攻打袁紹後方的樣子。曹操採納了這一建議,袁紹果然分兵,向西援助延津。此時,曹操便趁機率輕騎,並派張遼、關羽為前鋒,向白馬急行軍。關羽迅速逼近顏良的部隊,衝進萬軍之中殺死顏良並將其斬首,袁軍潰敗。
白馬之戰初勝后,曹操又計謀百出,最終在一系列勝利下擊潰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荀攸
東漢末年的謀士。荀攸是曹操首席謀臣荀彧的侄子,在曹操征討呂布、對戰袁紹的過程中,他的計謀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曹操稱讚。他還勸諫曹操接納張郃等投降的將領,這些將領之後也都為曹魏立下功勞。
華杉詳解
當我進攻的時候,敵人看不懂我要攻哪兒,所以不知道怎麼安排防守。好不容易看懂了,安排下去了,又中了我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當我防守的時候,敵人看不懂我哪兒實哪兒虛,無法定計攻打,好不容易看到我的破綻了,攻上來,又中了我的埋伏。
這就是虛實之道。要獲勝,就得避實擊虛,讓對方找不到我的虛。每當他確信找到了,卻是我最實的地方。而當我進攻的時候,總能調動對方露出空當來,一下子衝散他。
做到這一步,我們就神了。
可是,如何做到別人聲東擊西的時候,我不上當;我聲東擊西的時候,敵人聽我調度呢?這就是經驗問題、感覺問題。用我國古代大學者王陽明的「心學」來解釋,就是知行合一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三十六計里的「聲東擊西」,但真上了戰場,東邊沖啊殺呀鋪天蓋地來了,我怎麼知道他要擊西?萬一他是裝著聲東擊西的樣子,實際就是要擊東,或者擊北擊南呢?
所以兵法都讀過,甚至都會背,但掌握多少是另一回事。就比如光會背公式和概念,這不算真學會了。每個人讀書,都是讀到自己能對應上的內容。對不上的,我們很容易不理解,而且意識不到自己的無知,還以為自己全知道。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他不但不知道自己沒掌握兵法,還以為自己全掌握了,結果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
所以我們知道聲東擊西嗎?我們不知道!
因為光知道這個概念,不算知道。要上了戰場,不管對方聲東聲西,我一眼就能看出他哪兒虛哪兒實,要奔哪兒去,我才真正知道聲東擊西。
這就是知行合一。
學習知行合一,首先就要明白,自己不是全知道了。
儒家說,聖人因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為知之,所以不知。意思是,聖人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注意警醒,觀察學習提問,然後就能全知道了。小人因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不觀察,不學習,不提問,結果就永遠不會知道。
學習兵法,也不能保證一定打勝仗,書里的內容要時時放到實踐中去琢磨,才能提高。這就是知行合一,太微妙了,所以孫子說「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他也沒法跟我們說清楚。
名家註解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曹操註:「情不泄也。」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
何氏註:「孫子論虛實之法,至於神微,而後見成功之極也。」
18撤退和追擊都是大戰術
原文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註釋
①御:防禦。
譯文
進攻時對方無法防禦,是因為衝擊了敵人的虛隙;撤退時對方無法追擊,是因為迅速得讓敵人趕不上。
歷史故事
舒鳩之戰
春秋時期,吳楚之間發生過很多次戰役,前文里的許多例子都是出自這兩國,舒鳩之戰也是其中之一。
舒鳩原是楚國的一個屬國。晉國聯合諸侯國伐齊的時候,吳國是晉國的盟友,而楚國是齊國的盟友,所以吳國就教唆舒鳩背叛楚國。後來,楚國質問舒鳩為何背叛。舒鳩的公子說,自己的國家並沒有背叛,為表示誠意,還希望能與楚國結盟。但楚王不相信他,仍要攻打舒鳩,被令尹勸阻道:「舒鳩要跟我們結盟,我們如果討伐它,就是討伐無罪之人,不如暫且放過它,看他們以後的表現。如果他們還背叛,我們也師出有名。」楚王接納了建議,沒有懲罰舒鳩,可舒鳩卻真的再一次背叛了楚國。這次,楚國打定主意要消滅舒鳩了。
楚國要消滅舒鳩,吳國就要救援舒鳩,兩國軍隊在離場相遇。當時,楚國是分左右兩軍前進,但這兩軍被吳國切斷了聯繫,無法互相支援。不久,楚國右軍被吳國殲滅,左軍也受到吳軍的壓制。左軍將領子強為了挽回劣勢,將左軍主力放在部隊的後面,自己則率少數部隊在前面,誘擊吳軍。吳軍登高望之,發現楚軍人少,又沒有大部隊殿後,便貿然發動了攻擊。結果陷入楚軍的埋伏,遭左軍主力伏擊,大敗而歸,楚軍隨後便攻滅了舒鳩國。
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先秦時代,長江流域被看作蠻夷之地,楚國也國力貧弱。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楚國在楚成王在位時開始崛起。經過吳起變法后,又進一步壯大,在楚宣王、楚威王時達到鼎盛,疆域遼闊,是爭奪霸主之位的有力強國。
華杉詳解
曹操對孫子這句話的註解是:「卒往而沖其虛懈,退又疾也。」他本人在戰鬥生涯中,就演繹過這一句兵法,而且一仗就把正反案例都示範了,那就是征張綉之戰。這場戰鬥,我們後文還會詳講。
撤退是一個大戰術,一定是輜重在先,精兵在後。不過宋朝有個將領畢再遇,他在撤軍時想出了一個超級創意,叫「懸羊擊鼓」。他撤退前,在軍營里把羊吊起來,兩隻前蹄放在戰鼓鼓面上,羊難受掙扎時,前蹄一個勁地刨,就會擊出鼓聲。對壘的金兵天天聽見宋軍營里鼓聲震天,但越來越弱,稀稀拉拉,奇怪怎麼回事,摸過來偵察,才發現軍營里只剩羊,宋軍早就撤走了。
追擊也是個大戰術,我軍在戰爭時期的「三猛戰術」就是一種追擊戰術,即猛打、猛衝、猛追。集中一點,聚實擊虛,猛打猛衝。只要看見敵人退,就猛追,這時候不要等命令,也不要再做什麼準備;也不要怕己方人少,不要怕情況不清楚,不要怕對方有沒有埋伏,追就是。甚至也不要先報告上級,先追,一邊追,一邊再派人回來報告。但這種戰術是建立在戰前準備充分的基礎上,也就是孫子說的「先勝后戰」。因為有了「先勝」的條件,所以才敢猛打、猛衝、猛追。
我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需要窮追猛打的情況,但見好就收,懂得在合適的時候撤退則值得學習一番。因為失誤往往就是在貪圖太多、不懂停手的過程中產生的。吳軍本來已經佔有很大優勢,但它貿然追擊,轉勝為敗,這值得我們警醒。
19讓敵人疑神疑鬼
原文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註釋
①乖其所之也:乖,違背、改變。指改變敵人進攻的方向。
譯文
所以我方想跟敵人戰鬥時,敵方雖然高壘深溝,還是不得不與我方戰鬥,那是因為我方攻打它必須救援的地方。我方不想跟敵人作戰時,就是在地上畫條線防守,它也無法同我作戰,那是因為我方誘使敵人背離了它要前進的方向。
歷史故事
空城計
空城計來源於小說《三國演義》,雖然真實性值得懷疑,卻是非常經典地利用「虛實之道」戰鬥的故事。
諸葛亮北伐時,因為馬謖失守街亭,司馬懿趁機率領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城池蜂擁而來。這時,諸葛亮守城的兵馬只有一萬人,毫無抵抗能力,司馬懿若攻城,定可一鼓而下。於是諸葛亮鎮定自若,大開城門。司馬懿一看,覺得很不合理。一方面,他懷疑諸葛亮是在虛張聲勢,嚇唬自己;另一方面,他又擔心諸葛亮是將計就計。結果,在諸葛亮到底有沒有埋伏這點上,司馬懿永遠沒法猜對。再說諸葛亮為人謹慎,不會讓自己陷入險境,所以還是有伏兵的可能性大。司馬懿最終還是選擇撤退了。
司馬懿
三國時期曹魏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司馬懿曾長期韜光養晦,後來被曹操徵召。因為輔佐曹丕,司馬懿一步一步成為魏國權臣。最終,在魏國第三代皇帝登基后,司馬懿發動兵變,控制了魏國軍政大權,成為西晉的奠基人之一。
華杉詳解
「攻其所必救也」這點,前文已經講過圍魏救趙等多個例子,這裡不再詳說。這裡我們主要講講「我不欲戰」時的情況。
曾國藩曾經說過,守城最好莫過於「妙靜」。怎麼個妙靜呢,就是當敵軍在城下鼓噪時,我方不做任何反應,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回應。守城的人在後面躲著,也不在城垛上出現。敵人看到這種情況,輕易是不敢架雲梯往城牆上爬的,因為敵人往往會先看我們的動作,再制定下一步動作。我們沒有任何動作,甚至連個人影招呼都沒有,他們就興奮不起來了,再鼓噪幾次,自己沒意思了,就走了。
再說曹操。有史學家說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編的,但趙雲卻有個真實的「空營計」。當時,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趙雲守別屯。他帶幾十騎出營查看地形時,忽然遇到曹操大軍,趙雲且戰且退,曹操大軍一路追來。趙雲退回營中,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一看,頓時面臨A、B兩個選項:
A.趙雲是「乖其所之,使敵不得與我戰也」,是裝神弄鬼想把我嚇走。
B.趙雲是「利而誘之,伏而擊之」,派小股部隊佯敗誘我來,然後設埋伏消滅我。
那麼,趙雲到底是嚇唬他還是埋伏他呢?曹操繼續用《孫子兵法》的方法來思考:今天這一仗不是我計劃中的,是趙雲安排的,如果不碰見他,我根本不會到這兒來。所以他為主,我為客;他為實,我為虛。應該選B。
結果曹操就退兵了。可見實際情況往往是偶然的。
但我們不能說曹操的分析是錯誤的,他的分析完全正確,決策也是完全正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我們不能以一次得失來評論決策。領導者一天要做出無數決策,很多都關係著生死存亡,影響深遠。想要所有的決策都正確,是不可能的。現實是什麼呢?是用成功彌補失敗,用正確抵消錯誤。曹操雖然這次選錯了,但這無傷大雅。
名家註解
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曹操註:「乖者,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也。」
20隱藏自己,暴露敵人
原文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註釋
①故形人而我無形:形人,暴露行跡。無形,看不到行跡。使敵人的行跡暴露,隱蔽我方的行跡。
②約矣:有限。
③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我方所進攻的地方,敵方不知道。
譯文
使敵人的行跡暴露出來,而隱藏我方的行跡,就能夠集中我方兵力而使敵人兵力分散。我軍兵力集中於一處,敵人兵力分散於十處,我軍就能以十倍於敵的兵力打擊敵人,於是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那麼與我軍交戰的敵人就少了。敵人不知道我們所要進攻的地方,這樣它就要處處防備。敵人防備的地方越多,那麼我方所攻擊的敵人就少了。所以,注意防備前面,後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備後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備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備右翼,左翼的兵力就薄弱。處處防備,就處處兵力薄弱。兵力少,是由於處處防備敵人;兵力多,是由於迫使敵人分兵防我軍。
歷史故事
李密逐鹿中原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立,李密就是其中的一位。李密最先投奔的是農民起義軍瓦崗寨。之後,他逐漸取得了瓦崗寨的領導權,並在戰爭中不斷壯大實力,成為擁有三十萬軍隊的一方諸侯。
當時,隋朝大臣宇文化及把正在巡幸南方的隋煬帝勒死了,立秦王楊浩做了傀儡皇帝,擁兵北上。留守東都洛陽的朝臣們就立了另一個傀儡皇帝越王,和宇文化及爭奪統治權。為了加強自己這一方的實力,洛陽的朝廷就徵召附近的李密勢力,想利用他去消滅宇文化及。李密前有宇文化及,後有洛陽朝廷,為避免腹背受敵,便暫時接受了洛陽的冊封,先與宇文化及交手。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糧少,他就假裝不敵,謊稱要和宇文化及聯合。宇文化及大喜,就等著簽和約了,可其實李密是拖時間,等宇文化及把糧食吃完。宇文化及也不注意省著點兒吃,因為他認為和李密聯合后,就可以吃李密的。結果等宇文化及糧食消耗殆盡,兵士大半逃亡,他的手下只得紛紛投了李密,宇文化及就敗了。
李密
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李密出身世家,在隋朝末期的亂世中,他成為當時農民起義軍中戰力最強的「瓦崗軍」首領。李密率領瓦崗軍屢敗隋軍,是逐鹿中原的競爭者之一。但由於瓦崗軍內訌,損失慘重,李密後來投降了李淵。
宇文化及
隋朝將領、隋末叛軍首領。宇文化及是隋煬帝的重臣,他在隋煬帝南巡時被推舉為叛軍首領,殺死隋煬帝。但由於宇文化及本人能力不強,隋軍在他的帶領下連連戰敗。最終,宇文化及被唐軍和另一個割據勢力竇建德夾擊,戰敗而死。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一大段話,首先是講偵察:讓敵方暴露出實情來,對他一目了然。
這裡的偵察,不是盲目調查,而是有目的的驗證。拿破崙打仗,戰前他會反覆思考,腦海里演習各種情況。我怎麼樣?敵人會怎麼樣?敵人會在哪兒設營?在哪兒設伏?在哪條路線行軍?等等。到了戰場,他不是派偵察兵簡單偵察一下敵情,而是明確地告訴每一名偵察兵,具體去哪裡看有沒有敵人。也就是說,拿破崙的偵察不是漫天撒網的偵察,而是直接派人去具體地點和路線,驗證或推翻他的判斷。
「我無形」,則是隱蔽自己的行動和意圖,讓敵方看不出我的軍形,不知道我的虛實。這樣他就要處處分兵來防備我,而我能集中兵力對他虛的地方,所以我專而敵分。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糧草的問題后,就隱藏了己方的實力,引誘宇文化及暴露自己的短處。如此「形人而我無形」,這才取得了勝利。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很好理解,因為在前文的《謀攻篇》學過:「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總之,一定要兵力占絕對優勢才能打。雙方兵力相當怎麼辦呢?那就靠虛實:避實擊虛,讓敵人分兵備我,他分散,我集中,攻其一點,就以十擊一了。
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我們對敵方虛實一目了然,能集中兵力;而敵人不知道我會從哪兒來,不知道交戰地點在哪兒,他需要分兵防備的地方就多,防得越多,能投入與我戰鬥的兵力就少。所以他加強前面的防備,後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後面的防備,前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左面的防備,右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右面的防備,左面的防備就弱了;前後左右到處都防備,則前後左右到處都弱了。
「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這是最本質的道理。我們做事也是一樣,只能選一頭,不能哪頭都想占。哪頭都想占,最後就一頭也守不住。但是人們往往喜歡面面俱到,佔了一頭,就想占另一頭,最後全丟了。所以有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名家註解
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梅堯臣註:「他人有形,我形不見,故敵分兵以備我。」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杜佑註:「我專為一,所以人多,敵分為十,所以人少。」
張預註:「我能見敵虛實,所以不勞多備,故專為一屯。彼則不然,不見我形,故分為十處。」
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杜牧註:「所戰之地,不可令敵知之。我形不泄,則左右、前後、遠近、險易,敵人不知,亦不知我從何處來攻,何地會戰,故分兵轍衛,處處防備。形藏者眾,分多者寡。故眾者必勝也,寡者必敗也。」
三單元虛實之變的要義
《虛實篇》的要義,是調動來調動去,都是我實敵虛。敵人在變化,我也因敵而變,能根據敵人的變化來制勝的,那就叫用兵如神。
21何時、何地開戰,我來給敵人選
原文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
註釋
①度:推斷。
②越人:本書是孫子寫給吳王的,當時吳越爭霸,所以書中的越人即指敵對的一方。此處泛指敵人。
③奚益:奚,何。何益於。
④無斗:不能戰鬥。
譯文
能預期在哪兒打,在什麼時間打,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以和敵人交戰;既不能預料交戰的地點,又不能預料交戰的日期,就會左軍不能救右軍,右軍不能救左軍,前軍不能救后軍,后軍不能救前軍。何況遠在數十裡外,近在幾裡外(怎麼來得及自救)?
依我分析,越國的兵雖多,對勝敗又有什麼補益呢?所以說,勝利是可以造就的。敵軍雖多,(我們)也可以使它無法(與我方)戰鬥。
歷史故事
周亞夫平劉濞之亂
漢景帝時期,有七個封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這七個諸侯國中,以吳王劉濞的實力最強,是叛軍的首領。漢景帝就升周亞夫為太尉,領軍平叛。
吳王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有漢景帝親弟弟劉武的封國梁國。叛軍擊敗梁軍,梁王劉武每日都派使者求援。周亞夫卻深溝高壘,不理不睬。梁王向漢景帝上書,漢景帝也派使臣命令周亞夫去救援,周亞夫還是見死不救。
其實,周亞夫是趁著叛軍和梁王苦戰時,悄悄斷絕了叛軍後方的糧道。劉濞知道周亞夫劫糧后,便來打他,周亞夫卻高掛免戰牌,不出擊。終於,吳兵糧草沒了,只好撤退,這下周亞夫的戰日到了。他將反攻地選在了淮北,因為此處平地多,有利於打追擊戰。周亞夫揮師追擊,大破吳軍。
周亞夫
西漢名將。周亞夫善於領軍治兵。在吳楚七王之亂中,他僅用三個月平叛,拯救了立國不久的西漢王朝,為西漢立下汗馬功勞。但因為性格耿直的緣故,周亞夫後期被漢景帝逐漸疏遠,甚至被懷疑謀反,絕食而死。
華杉詳解
整個平定吳楚之亂,只用了三個月,可謂神速。君臣上下、三軍將士都佩服周亞夫深謀遠慮,算無遺策。
這真是因為周亞夫神機妙算嗎?可以這麼說,因為先知戰地地形,又知道什麼時候、在哪兒和敵人遭遇,則可以千里期會,到那兒去埋伏敵人。如果敵人先到,佔了有利地形,那我也可以不去,讓他空等一場。
那麼反過來,不知道敵人何地會兵、何時接戰,則「所備者不專,所守者不固」,忽遇勁敵,倉促應戰,左右前後都不能相救,何況前軍后軍首尾相距數里數十里呢?故事裡的戰例,吳王劉濞的戰地、戰日都是周亞夫給他挑的,他自己一無所知,如何能不敗?
所以說,勝利是可以人為取得的。孫子在《形篇》里說「勝可知,而不可為」,這裡又講「勝可為」,矛盾嗎?不矛盾,因為孫子的語境不同,針對的情況不同。如果我方資源足夠,或者耗得起時間,這就是「勝可知,而不可為」,要穩紮穩打地來。但如果像周亞夫這樣,朝廷資源有限,叛軍勢如破竹,那就必須跟他干一場,不能讓他進都城,這就只能是「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
我們處理問題時,也要學會分情況來看:如果時間精力都足夠,就穩紮穩打,拼的是毅力和實力;如果需要緊急處理,就盡量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佔得先機。這就像賽跑一樣,長跑冠軍一開始都不會衝到第一位,而是跟在別人後面,保留體力,最後才衝刺。短跑選手卻一開始就爭取衝到第一位,防止被別人擋在後面。
22「知彼」的戰術要點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註釋
①策之:策算,分析。
②作之:觸動,文中指使敵方行動。
③形之:查明。
④角之:較量,文中指通過戰鬥偵察。
譯文
所以要籌算一下計謀,來分析雙方誰得誰失;要調動敵人,來了解敵方行動的規律;要觀察情況,來摸清地形的有利與不利;要稍微戰鬥一下,來探明敵人哪方面佔優勢、哪方面佔劣勢。
歷史故事
司馬懿平定遼東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在五丈原之戰後,他又被派去平定反叛魏國、割據遼東的公孫淵。
當時,司馬懿的軍隊人數遠遠不及公孫淵,公孫淵的軍隊則連營數十里,阻擊司馬懿。司馬懿設疑兵牽制敵軍,自己悄悄率精銳繞過遼河防線,直接圍了公孫淵老巢襄平。公孫淵被迫回援,退回了襄平城固守。
這時正是七月雨季,連續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司馬懿卻按兵不動。部下都很奇怪,因為遠征對軍隊不利,應該速戰速決才對。司馬懿就說,自己糧食充足,而公孫淵快沒糧了,所以和他耗比速戰速決更好。果然,等雨終於停了后,襄平城內已無糧草,好多敵將投降。司馬懿這才攻破襄平,斬了公孫淵,平定遼東。
公孫淵
三國時期遼東的割據軍閥。公孫淵的祖父是遼東太守,他後來奪取叔叔的地位,治理遼東,並受到魏明帝的封賞。但公孫淵不久后又和東吳結交,還與魏國派來徵召他的官員發生激戰,最終導致魏明帝派遣司馬懿討伐他。
華杉詳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在戰前的「知」,就是《計篇》里說的「五事七計」。「五事」即道、天、地、將、法;「七計」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這些,講的是比較自己和敵方的政治面、資源面、實力面和戰略面。而上了戰場,如何在戰術層面知彼呢?孫子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內容。
「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就是「策度敵情,觀其施為,計數可知」,即分析敵我雙方計謀,推算誰得誰失。
「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就是激敵人一下,看他哪兒動哪兒靜,便知他虛實,這就像我們說的火力偵察。魏武侯問吳起:「兩軍相遇,我不知道對方將領能力大小,怎麼辦?」吳起就說:「派小股勇士銳卒攻擊他,一交手就佯敗而退,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如果他們追擊我軍,假裝追不上,見到我們丟棄的兵器、旗幟、財物,假裝沒看見,那就是智將。如果他們傾巢來追,旗幟雜亂,行止縱橫,又貪利搶東西,那就是將令不行,可以馬上對他發起攻擊。」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就是讓敵人現原形,讓他暴露出軍形來,在他進退之際,我們就知道他所據之地的死與生了。上一句說的「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就是讓敵人暴露的方法之一。
「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是以我之有餘,角量敵人之有餘;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也就是角量雙方的人數、糧草、裝備,敵方人比我多,糧草比我充足,裝備比我強大,我就不要輕易攻擊。一定要避實擊虛,避堅攻脆,避難攻易。司馬懿平定遼東,便是一條量敵之計。
無論是戰前的「知彼」,還是戰鬥開始后的「知彼」,孫子無不在強調,了解自己比了解敵人更重要。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太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身上,反而看不清、不反思自己的優缺點。這在競爭中,是十分重大的失策。
名家註解
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孟氏註:「策度敵情,觀其施為,計數可知。」
梅堯臣註:「彼得失之計,我已算策而知。」
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杜牧註:「角,量也。以我之有餘,角量敵人之有餘;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
23勝利不一定能複製
原文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註釋
①形兵:形,故意表現出的假象。兵,用兵所表現出的形態。
②深間:深藏的間諜。
③錯勝於眾:錯,放置。將勝利置於人之前。
④不復:不會重複。
譯文
所以,偽裝佯動運用到極致,就能看不出形跡。看不出形跡的話,即使有深藏的間諜,也無法探明底細;即使有高明的敵人,也想不出對付的辦法。根據敵情而取勝,把勝利擺在眾人面前,眾人還是看不出來怎麼勝的。人們只知道我方克敵制勝的辦法,卻不知道我方是怎樣靈活運用這些辦法的。所以每次取勝,都不是重複老方法,而是根據不同情況,變化無窮。
歷史故事
王陽明平寧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同時他還是位軍事家,曾經帶兵平定過寧王朱宸濠的叛亂。
當時,寧王大軍已經包圍了安慶。安慶一破,叛軍順長江而下,南京就是寧王囊中之物。而進了南京,寧王就有稱帝的資本。何況在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個混世魔王,大臣百姓都不喜歡他,寧王只要能到南京稱帝,不愁沒有人支持。
王陽明手中只有一點兒臨時拼湊起來的兵馬,不能與寧王正面作戰,他便決定運用「知戰之地,知戰之日」的戰術。那麼在哪兒打呢?寧王在猛攻安慶,當然應該去救安慶。但是去了也未必救得下來,於是王陽明決定賭一把:他去攻打寧王老巢南昌,賭寧王會放棄安慶,回師來救。這樣,王陽明就可以在寧王回援的半途——鄱陽湖設伏兵,和他決戰。但是這個計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寧王不回來救怎麼辦。安慶比南昌重要得多,寧王不一定會回來救援。但王陽明賭寧王沒這個智慧和魄力,他賭贏了。寧王捨不得自己的老巢,明軍一進南昌,他馬上放棄已經接近崩潰的安慶,回師南昌。兩軍也果然是在鄱陽湖遭遇,結果惡戰下來,寧王被擒。
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又名王守仁,他年少有志,能文能武。既能領軍剿匪、平叛,又能著書立說,創立了儒家的一個著名流派——心學。他的思想對現代,尤其是日本和東南亞都有較大影響。
華杉詳解
前一篇講司馬懿征遼東的故事時,司馬懿的部下陳圭不懂他為什麼安然不動,所以問他,上次他平叛是急行軍,這次平叛為什麼要緩緩圖之。
可見,大家都看見司馬懿怎麼取勝的,但他是如何根據對方的兵形來因形制勝的,大家就不知道。等下一次敵形又不一樣時,我因形制勝的方法又不是這回這個了。所以取勝的方法是不會重複的,而是因形而變化無窮。
這就是所謂的「學我者生,像我者死」。我看見人家是怎麼取勝的,學得一模一樣,最後卻落得慘敗。為什麼?因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王陽明是根據當時的條件情況,才不救安慶而打南昌的,等我做的時候,所有條件情況都變了。而且我所看到的別人的勝利,不是孤立的,還有其他前提條件配合。如果這些前提我都沒有,以為別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虧了。
比如前文里講韓信背水一戰。他把一萬人布陣在水邊,讓士兵沒有退路,他們就會殊死作戰,就能戰勝二十萬人。我也照學,就能勝了嗎?沒準再多打一會兒,我的一萬人就被人消滅了。或者對方高喊繳槍不殺,就有人要投降了。
韓信還有兩千奇兵突入趙軍營寨,這才是關鍵。我們都學會了「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但我們敢背水布陣嗎?王陽明賭寧王會救南昌,我處在那種境地,我敢賭嗎?
所以大家表面看見的、討論的,都不是關鍵的原因。我們學習別人成功的例子,關鍵看兩條:一是當時的前提、條件、情況;二是別人長時間的功力積累。這兩條要是我們不具備,就只能學個熱鬧,學個皮毛,當然是白搭。
還有一點,兵法要反著學,要多往壞處想,別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學怎麼算計別人,而是要學會不被別人算計。不要老想著我「無形」,要反過來,每讀一句,都把自己設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誤導,不要輕舉妄動,先保住自己,再去琢磨別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讀書也一樣,總是想當然地把自己帶入勝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緒,是人天生的習慣。要注意反過來,把自己假設成失敗一方的角色,多想想如何避免失敗,才更能學到東西。
名家註解
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杜牧註:「此言用兵之道,至於臻極,不過於無形。無形,則雖有間者深來窺我,不能知我之虛實。強弱不泄於外,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謀我也。」
24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註釋
①兵形:用兵的方式、規律。
②制流:制約流向。
③五行:金、木、水、火、土為五行。中國古代認為五行相生相剋,均不能獨勝。
④四時:春、夏、秋、冬。
⑤月有死生:指月有盈有虧。
譯文
用兵的方式就像水,水的流動規律是避開高處向低處流;作戰的規律是避實擊虛。水根據地形來制約奔流的方向,作戰根據敵情來決定製勝的方案。所以,作戰沒有固定的方法,就像水流沒有固定的形態。能依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是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剋)沒有哪一個固定常勝。四季(更迭)沒有哪一個季節能固定不變。晝有短有長,月有圓有缺。
歷史故事
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晉楚爭霸中的一場戰役。
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文公重耳,他曾受到過楚成王的恩惠,所以說過:「如果以後我能做晉國的國君,若我們兩國之間發生了戰爭,我就主動先退九十里。」於是兩軍相爭時,晉文公便叫晉軍後退,這讓楚軍統帥子玉變得更加輕敵狂傲。
等雙方交戰時,晉軍分成兩路,分別裝作戰敗撤退。子玉果然中計,對自己潰敗的右翼軍置之不理,只顧猛追敵人的「敗軍」,結果兩路部隊都被打敗。晉軍進佔楚軍營地,勝利班師。
重耳
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重耳做公子時,他的繼母向父親進讒言,使重耳被迫逃亡在外。歷經了十九年的流亡,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繼位,成為晉文公。他文治武功卓著,與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並稱為「齊桓晉文」。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一段話,可看作是對《虛實篇》的總結,《虛實篇》到此結束。《虛實篇》的要義,曹操註解說:「能虛實彼己也。」調動來調動去,都是要我實敵虛,這就是用兵如神。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里,專有一篇講虛實。李世民說:「我讀所有的兵書,沒有超過孫子的。《孫子兵法》中,又以《虛實篇》為首。用兵能識虛實之勢,則無往而不勝。諸將人人都會說避實擊虛,但是到了戰陣,卻沒有能看得出敵方虛實的。結果不是調動別人,是反被別人調動。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靖回答說:「識虛實,要先懂奇正。諸將大多不知道以正為奇,以奇為正,怎麼能識別實是虛、虛是實呢?奇正,就是用來致敵之虛實的。敵實,我必以正;敵虛,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敵軍虛實,也不會打。」
李世民說:「以奇為正者,敵以為我是奇,而我卻以正擊之。敵以為我是正,而我卻以奇擊之。這樣敵勢常虛,我勢常實。」
李靖最後總結說:「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
「致人而不致於人」和前文的「因敵制勝」,是一對辯證關係。致人而不致於人,是我調動你。做到極端,就是「我不管你怎樣,我只管我怎樣」。因敵制勝,是根據你的調動來決定我的調動。但這樣做,容易出現一個情況:就是我看到的敵形變化是人家騙我的;我看到的虛,恰恰是人家的實。這個危險性非常大,非常人可為。
李世民非常人,他的戰績也足可以稱神。不過我們學習兵法,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是神,不可能調動來調動去,都是我實敵虛,而更可能是我虛敵實。然而,連用兵如神的人都還要學習苦熬和等待,要守得住寂寞,熬得住耐性,確保先勝后戰,贏了再打。我們作為一般人,就更應該加倍謹慎。這樣,才算沒白看《孫子兵法》。
名家註解
夫兵形象水
梅堯臣註:「水趨下則順,兵擊虛則利。」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
梅堯臣註:「應敵為勢。」
曹操註:「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
《虛實篇》全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