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謀攻篇

03 謀攻篇

03

謀攻篇

一單元謀攻,最好是不攻而下

打仗不是為了殺敵,因為殺敵要付出代價,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曉之以利害,讓他投降,全城、全人、全財、全貨盡歸於我。

27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註釋

①軍:與下文旅、卒、伍都是古代軍隊編製。「軍」是一萬二千五百人,「旅」是五百人,「卒」是一百人,「伍」是五個人。

譯文

孫子說:戰爭的法則是,讓敵國不戰而降是上策,攻打敵國使它投降,次一等;使敵軍完整投降是上策,擊破敵軍就次一等;保持敵軍全旅完整是上策,擊破就次一等;保持敵軍全卒完整是上策,擊破就次一等;保持敵軍全伍完整是上策,擊破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能不交戰就讓敵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歷史故事

酈食其說降齊國

酈食其是劉邦手下的一位謀臣,經常幫他出謀劃策並出使各國諸侯。其中,他說服齊國歸順劉邦就是一大功績。當時,劉邦與項羽互相爭奪天下,他們各自也收服了一些諸侯。其中的燕國和趙國已被劉邦打敗,酈食其就毛遂自薦去遊說齊王歸順。

酈食其見了齊王田光,便展開了他的遊說。他詳細分析了劉邦與項羽的種種優劣對比,最終說服了齊王。齊王於是撤除了齊國的守備,而酈食其也主動留下做了人質,每天與齊王談笑風生。

酈食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說客。酈食其少時家境貧寒,好讀書,被當地人稱為「狂生」。劉邦率軍經過他家鄉時,訪求當地豪傑,酈食其從此跟隨劉邦,並出了很多好計策。

華杉詳解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這又是孫子的「求全」思想。

把敵人圍起來,讓他認清形勢,主動投降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敵人做困獸之鬥,我方攻城就肯定會付出代價,還可能只得到一個破城。更何況戰場上什麼都可能發生,我們也未必能勝利。

酈食其說服齊國主動歸順,就是全國為上。可惜,後來韓信不服他的功勞,突然發兵攻打齊軍,將齊國一鼓而下。齊王以為酈食其出賣了自己,把他扔鍋里活活煮死了,而齊王自己也在戰亂中被殺。韓信的作為,就是「破國次之」。我們要解決問題時,應該參考酈食其,具有宏觀概念,從生活習慣、學習方法這類大方向入手。方向正確了,結果才會正確,否則把精力花費在錯誤方向的細節上,不僅大大浪費時間,還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這段講的是戰鬥編製。這就是說,從「軍」到「伍」,不管到哪一級,都要求全,以不戰而勝之為妙。

所以百戰百勝不是什麼好事,這一點,孫子在前文也說過。因為每一次戰勝都有代價,有消耗。百戰使人民疲勞,將領也容易驕傲,對方憋足了勁要雪恥,可能下一仗就翻盤了。而且都百戰百勝了,還在打,可見勝的質量不高,沒解決問題。因此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就算要打,也要一戰而定。百戰百勝,那本身就是問題。

名家註解

謀攻

曹操註:「欲攻敵,必先謀。」

王皙註:「謀攻敵之利害,當全策以取之,不銳於伐兵、攻城也。」

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曹操註:「興師深入長驅,距其城郭,絕其內外,敵舉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敗而得之,其次也。」

28上兵伐謀

原文

故上兵伐謀。

譯文

因此,上等的用兵策略是破壞敵人的謀略。

歷史故事

折衝樽俎

折衝,是古代一種戰車,叫折衝騎。樽俎,是酒器。折衝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席談判中制敵取勝。這個成語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晏嬰的故事。

晉平公想攻打齊國,派范昭為使去刺探。齊景公設宴招待范昭,范昭先是要喝齊景公杯中的酒,後來又提出讓齊國奏成周之樂,這些都是挑釁齊國的舉動。他的這個心思被齊相晏子和太師識破,遭到了強硬的拒絕。於是范昭回到晉國后,就回報晉平公說:「齊不可伐。我想侮辱他的國君,被晏子識破了。想犯亂他的禮儀,又被太師識破了。齊國有賢臣啊!」

晏嬰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又稱晏子,在齊國曆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他機智善辯,以有政治見地、外交才能聞名於諸侯。

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國第二十六代君主。齊景公是齊國在位時間非常長的一位君主,他雖然喜歡享樂,但手下也有慶封、晏嬰這樣的能臣。所以齊景公在位時,齊國國政比較穩定。

華杉詳解

「上兵伐謀」,很多人以為是說,打仗要用計謀。其實,計謀雙方都有,雙方都是謀定而後動,所以「上兵伐謀」是說要破壞敵方的計謀。把敵方的謀解決掉,他就動不了了。

折衝樽俎就是典型的「上兵伐謀」,孔子讚歎這件事,說:「不越樽俎之間,而折衝於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

另外,還有一種「上兵伐謀」比較極端,就是把主謀殺掉。比如東漢時寇恂討伐高峻,高峻派他的謀士皇甫文做使者來謁見。寇恂二話不說就把他殺了,給高峻送去一封信,說你的軍師無禮,已經斬了。你要投降就趕快,不投降就固守吧!高峻即日就開城投降了。

諸將看不懂,問寇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為什麼您一斬了他的使臣,他就連滾帶爬地投降了呢?」

寇恂說:「留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就是說,皇甫文是高峻的軍師,高峻派他來,就是來查探虛實,回去定計決策的。放他回去,他就能給高峻定計;把他殺了,高峻就沒了主意,也沒了膽量。這也叫上兵伐謀。

只不過寇恂的案例是一個特殊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敵人可沒這樣送上門的機會,還是要注意分析判斷,以破壞敵方計謀為主。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已經沒有那麼多「敵人」,也沒有「敵人的計謀」要破壞,但還是要掌握「上兵伐謀」的思路。遇事多動腦筋,想好計劃,具體做起來就容易多了。

29其次伐交

原文

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譯文

其次的用兵策略,是破壞敵人的外交;再次是進攻敵人的軍隊。

歷史故事

智降英布

英布原來是項羽帳下的將領之一,被封為九江王。

楚漢相爭時,項羽曾多次徵調英布的軍隊,英布總是敷衍。項羽因此怨恨英布,屢次派使者前去責備英布,英布就越發恐慌。正好劉邦想拉攏英布,英布便有些傾向於降漢,但還猶豫不決。

後來,劉邦又派隨何出使淮南,說服英布背叛項羽。隨何就對英布說:「您和項王都是諸侯,卻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認為楚國強大,可以把國家託付給他。可項王多次命令您出兵,您卻不配合,這是臣子應該做的事嗎?」接著,隨何又逐條分析項羽和劉邦的優劣,最後說:「我請求您歸附漢國,劉邦一定會分割土地封賜您,何況您還有這淮南。希望您認真地考慮。」

英布聽得心動,幾乎被隨何說服了。恰好這個時候,楚國的使者也在淮南,正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布出兵。隨何當機立斷,直闖進楚使的住處,一屁股坐在楚使上座,喝道:「九江王已經歸漢,還發什麼兵?」楚使大驚,要走,英布也愣了。隨何再喝一聲:「不能讓他走,殺了他!」英布此時被逼得沒有退路,知道不能讓使者回去向項羽告狀,只得依了隨何,斬了楚使,率軍歸漢。

英布

秦末漢初名將。英布最初是項梁的下屬,項梁死後,成為項羽的將領。由於多次不執行命令,英布恐遭項羽怨恨而背楚投漢。漢朝建立后,他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華杉詳解

「伐謀」,是伐掉敵方的計謀,從根兒上把他的念頭伐掉了,以致敵人發現條件不具備,風險很大,勝算不多,就放棄了自己的計劃。「伐交」,則是破壞敵人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我們在合作中,會碰到能合作的人與無法合作的人。盡量聚集能合作的人,又不讓那些不能合作的人與別人合作,是競爭中一種常見的手段。

中國歷史上講的縱橫捭闔,就是干「伐交」的活。戰國時期,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就是「伐交」。蘇秦合縱,要六國合力抵抗強秦,讓秦國十五年不能東進。張儀連橫,遊說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可以說,關於「縱橫」的許多歷史典故,都是典型的「伐交」案例,我們在後文中還能看到。

而隨何智降英布的例子,是直接殺掉了他國外交使節,就像前文「伐謀」中主動殺掉主謀一樣。英布本來就被項羽怨恨,楚國使節一死,他恐怕更會被項羽懷疑。隨何就這樣斷了他的後路,讓他不得不投向劉邦。

可以說,「伐交」也算是一種有效的戰爭手段,雖然比「伐謀」次一等,可也避免了大戰的損耗。只有「伐謀」「伐交」都弄不成,那才不得已動刀兵。所以姜太公才說:「爭勝於白刃之前,非良將也。」就是說,不得不到戰場上兵刃相向的將領,都不算良將。

30其下攻城

原文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註釋

①修櫓轀:櫓,大盾。轀,一種四輪的攻城車輛。

②距堙:土方工程。古代作戰中堆土為坡,可以登高和守城的士兵作戰。

③蟻附:士兵多如螞蟻,攀緣城牆而上。

譯文

下之策就是攻擊敵方的城池堡壘。攻城是不得已的辦法。為了攻城,修造盾牌、製作攻城車等器械,要三個月才能完成;堆積攻城的土山,又要三個月才能完成。這時,將帥已經焦躁憤怒了,就驅趕著士兵像螞蟻一樣去爬城,往往會死傷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攻不下來,這便是攻城的災害。

歷史故事

玉璧之戰

玉璧之戰,是南北朝時期東魏與西魏的一場戰役,是東魏丞相高歡為了打開西進道路,奪取戰略要地玉璧城的戰鬥。但這場攻城戰最終以高歡慘敗,憂憤成疾而結束。

當時,高歡率重兵抵達玉璧城下。他命人在城南筑起土丘,企圖居高臨下,破城而入。西魏守城的是大將軍韋孝寬,為了防備高歡,他就在城內高樓上連接縛木,晝夜瞭望。高歡又命士兵在城南挖地道,在城北再築土山,想雙管齊下。韋孝寬則讓部下在城內挖掘塹壕,然後在裡面儲備大量柴草,等敵兵挖入城內,就擒殺或燒死。高歡還命人製造堅銳的戰車,韋孝寬便讓人縫製帷幔,緩衝戰車的撞擊。高歡又準備大量松竿,要燒掉帷幔,韋孝寬就命人製作鐵鉤,火竿一到,就用鐵鉤將它切斷,不讓火燒到帷幔。

在這場戰爭中,高歡還用了水攻、離間和人質威逼等方式,卻始終不能攻下玉璧。結果苦戰月余,東魏死傷的士兵達七萬餘人,高歡也因惱羞成怒而病倒,只好退兵。兩個月後,高歡就病死了。

高歡

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北魏末年,高歡參加起義軍,先後歸順過葛榮、爾朱榮等勢力,最後在爭霸中勝出,以大丞相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幾年後,高歡另立新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

韋孝寬

南北朝時期傑出軍事家、戰略家。北魏分裂后,韋孝寬被西魏權臣宇文泰重用。玉璧之戰中,他處於劣勢而獲勝,使東魏、西魏實力此消彼長,粉碎了東魏想要滅亡西魏的企圖。

華杉詳解

孫子的思想一貫是贏不贏先別說,關鍵自己先別輸。勝了敵人不等於贏了,如果我在戰勝的過程中損失太大,那隻能算慘勝,甚至只能算兩敗俱傷。真正的勝利是不僅戰勝敵人,我自己也變得更強了,否則就是得不償失。

攻城就是個很容易兩敗俱傷或慘勝的事。攻城是個慢功夫,如果大將性格急躁,搞「蟻附」戰術,士兵死了三分之一,還攻不下來,那是災難性的。除了玉璧之戰,攻城不撥的案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攻盱眙。當時士兵輪番攀登,退後者殺!結果攻了一個月,士兵屍體堆到城牆那麼高,死者過半,拓跋燾還殺了自己的先鋒官高梁王,城還是沒攻下來,拓跋燾只得飲恨解圍而去。

攻城對古代所有將領來說,都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尤其是規模比較小的城堡。小城不像大城,大城規模太大,兵力分散,不容易防守得面面俱到。小城各種守城手段齊全,內部人員足夠輪替,要攻下來,只能拿人命硬拼,或者靠長久的包圍。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提防對方援兵斷了自己的後路。所以對孫子來說,攻城總是非常慘烈的,是下策的下策的下下策。

二單元「謀攻」的方法

謀攻就是謀全,自己不損失,敵方資產也不破壞,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戰,非攻,非久。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戰而毀人之國。

31以失敗為前提來思考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註釋

①頓:通「鈍」,挫傷,文中指軍隊受挫。

譯文

因此,善於用兵的人,不用硬打就能使敵軍屈服,不用強攻就能奪取敵方的城池,不用長久作戰就可消滅敵國。一定要用全勝的計謀爭奪天下,這樣,軍隊不會受損,而勝利可以完滿取得。這才是謀攻的原則。

歷史故事

張儀戲楚

有一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擔心齊國的盟友楚國會幫齊國,於是便派張儀遊說楚懷王。張儀到了楚國,騙楚懷王說,只要他跟齊國絕交,秦國就願獻六百里地,並與楚國結為兄弟國家。楚懷王受此誘惑,兩次派使臣與齊國絕交,甚至辱罵齊王。可事後,張儀卻只給了楚國六里地。

楚懷王這才知道自己受騙上當,大怒之下,發兵攻秦。然而少了齊國的支持,楚國最終大敗而歸,從此迅速衰落。

張儀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據說張儀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他後來周遊列國,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並得到秦惠王的賞識,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高超的外交計策,促使各國與秦國交好。

楚懷王

戰國時期楚國國君。楚懷王繼位早期頗有政績,他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擴充疆土,但是晚年被秦國矇騙而被扣留於秦國。在扣留期內,他拒不割地,使秦國既不能得地,又沒能找到借口攻打楚國。而楚懷王三年後客死於秦國。

華杉詳解

孫子的思想是,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慮風險,二是考慮代價,第三才考慮利益。這個過程中,有兩樣東西最能驅使人犯錯,一是利益誘惑,二是焦慮。

楚懷王就明顯地被利益誘惑了,他一點兒沒懷疑過秦國示好背後的用心,也沒考慮與齊國絕交的風險,僅僅為了空口無憑的六百里地就與盟友斷交,這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人們常說見利忘義,其實更普遍的情況是「見利忘害」,看到一點兒利益,就難免「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結果為了小利而受害。

那如何避免因為利益或焦慮而出錯呢?就是以失敗為假設前提來考慮問題。

我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以成功為假設前提,因為我做一件事,是為了把它干成。那我思考、分析、判斷、謀划、決策,都是圍繞如何能成功,這不是很自然嗎?不教我們怎麼成功,那還算兵法嗎?可《孫子兵法》的出發點就不是這樣,它處處以失敗為假設前提,首先假定這事會失敗,其思考、分析、判斷、謀划、決策,都是為了避免失敗,減少代價,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用計、等待——等待一戰而定。

很多時候,做事也是一樣。有的人能專註、堅持、默默無聞,二十年磨一劍,最終把事情做成功,這種人不一定特別有大智慧,只是一個「失敗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覺得是風險,他首先假設幹不成,只有他已經干成的事,他才認為能繼續幹下去,最後成了集大成者。而另一種人是今天乾乾這個,明天乾乾那個,見到什麼都覺得是機會,不能錯過,最後什麼也沒幹成。我們做事,當然要學習前者,先不要想得太美,考慮好失敗的可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樣做事才更保險。萬一真失敗了,也不至於驚慌失措。

32集中優勢兵力和分兵作戰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註釋

①十則圍之:十,泛指很多。如有絕對優勢的兵力,則圍困敵人。

②倍則分之:兵力一倍於敵人,分散敵人再打。

譯文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可以進攻;有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

歷史故事

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戰役是發生在明朝與后金努爾哈赤之間的一場大戰,在這場戰役中,后金就是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以少勝多,連破三路明軍。

后金經常騷擾明朝邊防,又打敗了同族的葉赫部。葉赫部向明朝求援,明朝就決定大舉討伐,以圖徹底消滅努爾哈赤。

當時,明軍商議兵分四路,分進合擊,圍剿后金都城赫圖阿拉。明軍的總兵力超過十萬,遠遠多於整個后金的兵力。面對這種形勢,努爾哈赤沒有分兵迎擊,而是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策略,集中優勢兵力逐一擊破。於是,努爾哈赤親率六萬八旗兵,首先迎戰明軍主力的西路軍,攻破明軍的薩爾滸大營。首戰告捷后,努爾哈赤又利用時間差,依次打敗了明軍的北路和東路。

這時,坐鎮瀋陽的明朝總指揮楊鎬,其實還保留了部分兵力,但當他聽聞三路喪師后,沒有做出任何迎戰打算,還急令南路的明軍火速撤退。南路明軍撤退時,沿途聽到山上后金兵的鳴鑼聲,還以為是后金的追兵,倉皇跑竄中居然自相踩踏,死傷千餘人。至此,薩爾滸戰役落下帷幕,成為明清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努爾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開國之君。努爾哈赤出生在一個小部落酋長的家裡。他的父親和祖父在明軍的戰亂中被殺,努爾哈赤以此為契機,走上了起兵的道路。他統一了女真,建立后金,先後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戰勝明軍,為清軍入關奠定了基礎。

華杉詳解

孫子是非常強調兵力原則的,有絕對優勢兵力才能開戰,十倍優勢才打包圍戰。杜牧註解《孫子兵法》說,「圍」是四面壘合,不僅要戰勝敵人,而且不能讓他逃跑。所以如果兵不夠多,就有缺漏。

曹操註解說:「以五敵一,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如果我方有五倍優勢才進攻,怎麼攻呢?以三倍兵力為正兵出戰,留兩倍兵力做預備隊等待。比如西魏時獨孤信攻打涼州:獨孤信派遣將領們在夜晚攻打城的東北角,自己則統率壯士襲擊城的西南角,一夜就攻克了涼州城。

「倍則分之」,如果兵力是敵人的兩倍,則優勢不夠大,還要想辦法。至於怎麼辦,杜牧認為是「分敵人」,曹操認為是「分自己」,其實這兩種分法都沒錯。分敵人,就是讓敵人在本來就比我方少的情況下,還要再分兵,他的兵就更少了,也更容易戰勝。分自己,就是要分「奇正」。而且曹操講得很具體,分多少都講了。如果我眾敵寡,挑寬敞地方跟他打;若五倍於敵,則三正二奇;三倍於敵,則二正一奇。正兵攻其前,奇兵攻其後。

這裡大量涉及正兵、奇兵的概念,會在後文的《勢篇》中再具體講。努爾哈赤就是分敵人的戰法,而且還是明軍自己主動分的。本來明軍的兵力是遠遠多於努爾哈赤的,可分成四路后,每一路的兵力就比努爾哈赤的總兵力少了,結果失去了優勢,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33認輸的智慧

原文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註釋

①堅:固守。

譯文

如果與敵人兵力旗鼓相當,就要設法擊敗敵人;如果比敵人兵力少,就設法擺脫敵人;如果比敵人力量弱,就避免決戰。所以力量弱小的一方如果頑固硬拼,必然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歷史故事

李陵孤軍入匈奴

在西漢對匈奴的作戰中,李陵算是西漢一位比較有名的將領。可惜他最終兵敗被俘,不得不投降匈奴。

原本,漢武帝是派李陵押送糧草的,可李陵不願意只負責運輸隊,他想獨當一面,於是提出自己可以只用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漢武帝被他的勇氣所感,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派另一位將領路博德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隊。但路博德卻上奏武帝,說現在正是匈奴牛肥馬壯之時,不宜開戰,最好等到春天再和李陵一起出擊。武帝見到奏書大怒,以為是李陵後悔了,才指使路博德上書,結果把路博德派到了別處,只讓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出擊匈奴。

後來,李陵遭遇匈奴主力三萬多騎兵,雖奮力頑抗,殺敵千人,但是匈奴援軍越來越多,李陵只好且戰且退。最後,李陵軍戰到赤手空拳,只能把車輪斬斷當成武器。李陵自覺無顏回去見武帝,就想自殺,被部下勸阻后,他便與十多名壯士一道突圍。匈奴數千騎兵在後緊追,李陵窮途末路之際,只得下馬投降。他的部下四散逃命,五千人的部隊逃回塞內時僅剩下四百餘人。

李陵

西漢時期將領,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像祖輩一樣,他善騎射,愛士卒,頗有美名。但在隨漢武帝出征匈奴時,因寡不敵眾而投降。漢昭帝繼位后,朝廷有意讓李陵回歸,但李陵已在匈奴生活近十年,最終他沒有回漢朝,老死匈奴。

華杉詳解

孫子是極其保守謹慎之人,先勝后戰,沒有勝算就不打。所以只要兵比敵人少,就不跟他打。李陵挑戰了孫子的這一條,可惜沒挑戰成功。他雖然以區區五千人殺了很多匈奴士兵,可終究架不住敵人數萬兵力。

這一點似乎跟我們平時宣揚的價值觀不一樣,我們津津樂道的都是以少勝多,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也有很多,怎麼能因為敵人多就不打呢?可實際上,以少勝多自古以來都是小概率事件,正是因為很稀少,才被到處宣傳,被一代代地記錄下來。三千年的例子累積起來,看著就好像很多了。而那些「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的將領,沒人記錄,因為逃跑有什麼好宣揚的呢。因此,孫子講不要以卵擊石,可歷史上對《孫子兵法》做註解的十一位大師,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找到不以卵擊石的戰例!因為史書上沒記載逃跑的例子。只有張預註解說:「若我治彼亂,我奮彼怠,則敵雖眾,亦可以戰。」很多人看到這條,就以為自己能做到「則敵雖眾,亦可以戰」,沒看到前面還要「我治彼亂,我奮彼怠」。事實上,每一個以少勝多的例子後面,都有無數的偶然,少一個都不行。

這裡舉一個「逃跑成功」的案例,但這不是一場戰役。明代的王守仁,被譽為千古聖人,立下很大的學問和功勛。但當錦衣衛為了陷害他,做出種種喪盡天良的事來挑釁和構陷他的時候,他全都忍了。因為不忍的人都粉身碎骨了,救不了任何人,這就是我們說的忍辱負重。王守仁認輸了,等到輸得不能再輸,剩下的就是贏!

我們當然都想贏,但是要懂得認輸。考試失利,被別人批評,受到嘲笑……不要太在意。輸了,生活還會繼續,坦蕩看待輸掉的,保住和擴大贏得的,就可以了。

名家註解

敵則能戰之

曹操註:「己與敵人眾等,善者猶當設伏奇以勝之。」

不若則能避之

張預註:「若我治彼亂,我奮彼怠,則敵雖眾,亦可以戰。……若吳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萬眾,謝玄以八千卒敗苻堅一百萬眾,豈需逃之乎?」

34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原文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註釋

①隙:不和睦。

②縻軍:縻,牽制。牽制軍隊。

③亂軍引勝:搞亂軍隊,導致敵人取勝。

譯文

將帥,是國家的輔助。輔助得周密,國家就強盛;輔助有隙,國家必然衰弱。

君主可能對軍隊造成的危害有三種:其一,不應進軍時下令進軍,不應退兵時下令退兵,這是牽制軍隊。其二,不懂軍中事務卻干涉軍政,這會使士兵迷惑。其三,不懂得軍事的權謀而干預指揮,這會使將士疑慮。軍隊既迷惑又疑慮,諸侯就會乘機為難我們。我軍自亂陣腳,就會引得敵人勝利。

歷史故事

潼關之敗

潼關之戰發生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因為唐軍這一戰的敗北,直接導致長安失守,唐玄宗不得不逃到四川。

當時,唐朝軍隊大敗叛軍史思明部,安祿山腹背受敵,已經有了放棄洛陽的打算,形勢開始對唐軍有利。可唐玄宗因為一個值得懷疑的情報,就讓守潼關的大將哥舒翰出兵,和叛軍決戰。哥舒翰堅持勸諫,認為潼關太重要了,不能輕易出兵。唐玄宗不僅不聽,反而嚴詞苛責哥舒翰,催促他出關迎敵。哥舒翰只好「慟哭出關」,結果果然中了叛軍誘敵之計,二十萬大軍僅剩幾千人生還。

哥舒翰

唐朝名將、軍事家。哥舒翰是突厥人。最初,他在與吐蕃的戰鬥中表現優秀,從此走上軍人生涯。哥舒翰治軍有方,軍令嚴明,很有威望。可惜在安史之亂中,他被逼出兵,兵敗后被安祿山俘虜,為叛軍殺害。

唐玄宗

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勤於政事,任用賢臣,開創了唐朝的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唐玄宗逐漸鬆懈,開始寵信一些奸佞小人,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華杉詳解

這段話里的「周」和「隙」,有三層意思。

第一,「周」是才智俱備,能力全面,「隙」則是能力有欠缺;第二,「周」是行事周全,「隙」則是有缺漏;第三,「周」是周密,「隙」則是泄露於外,讓人家看到了虛實,鑽了空子。

我們學習、做事也是一樣,要周全、周密,不要留下漏洞。有一個地方沒考慮到,有了「隙」,就容易全盤皆輸,這也叫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那就可惜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知者不為罪」,大錯!不知就是最大的罪!領導者如果不知,怎麼擔當管理事務的責任?孫子的這段話就是這個意思:雖然你是皇帝,是領導,但你不知道的事就不要管。

「不知」的第一條,就是不知道軍隊的一進一退,都關係著生死存亡。唐玄宗不知道不可以出戰,非要哥舒翰出戰,結果全軍覆沒,丟了潼關。

第二個「不知」,是不懂得軍隊事務,卻要參與軍隊管理。杜牧舉了周亞夫軍細柳的例子。漢文帝視察慰勞三軍,到別人軍營,門衛都直接放行,到了周亞夫門口,卻被攔了下來。兵士說軍營中只聽將軍之令,不聽天子之令,文帝嘆服不已,就在車欄杆上向將士們點頭致意。不過這個例子是多虧文帝性格寬厚,要是遇到性格霸道的皇帝,可能就不是這個結果了。

第三個「不知」,是不懂得軍隊的權變,卻要參與軍隊的任命。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長平之戰。趙括只會紙上談兵,卻被任命為趙軍主帥,斷送了趙軍四十萬人的生命。

這三個「不知」都是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講國內的事歸主君管,但軍中的事歸將軍管,不能由國君遙控。可是這個建議只是給皇上立個規矩,皇帝也不一定聽。作為臣子,只能盡量啟發他,他不聽,臣子也沒辦法。如果不顧皇帝的命令,自己就性命難保,還怎麼保家衛國呢?所以皇帝可以不懂軍事,將軍卻要懂些政治,懂得和皇帝相處的方式。

名家註解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張預註:「仁義可以治國,而不可以治軍;權變可以治軍,而不可以治國。」

三單元判斷勝利的條件

孫子有知勝之道,但這不是制勝之道,而是孫子「勝可知而不可為」思想的延續,即不指望在戰場上靠運氣獲勝,而是在必勝條件下一戰而定。

35判斷可戰與不可戰

原文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譯文

所以,在五種情況下可以預知戰爭的勝利:知道何時可以作戰、何時不能作戰的人,會勝利。

歷史故事

鄴城之戰

袁紹死後,曹操趁著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與袁尚內鬥之時,準備發兵平定他們。

鄴城是袁尚的城池,當時袁尚正出征討伐袁譚,曹操便乘虛而入,進軍鄴城。曹操在城外砍伐樹木、挖壕溝,還把河水引入壕溝,完全斷絕了鄴城內外的聯繫,將整座城牢牢地包圍了起來。袁尚得知這個消息后,只好率軍援救鄴城。當時曹操的將領們認為,袁尚的軍隊都是思歸之軍,為了回城必會拚命作戰,不如暫避鋒芒。曹操卻說:「袁尚如果從大路來,我們應當避開;如果他沿著西山來,我們就能擒獲他。」將領們不知其故,問曹操這是什麼原因。曹操就說:「他若從大道來,那是堂堂正正,無所畏懼,必有奇變,不可攻擊。他若是順著山根溜過來,躡手躡腳,那就是心中無數,手上無力,自然可以攻打。」

結果袁尚是順著西山而來,曹軍一番交戰後,果然包圍了袁尚的營寨,大破敵軍。

袁尚

袁紹是漢末群雄之一。他出身名門,在討伐董卓時,曾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一度勢力強大。袁尚是袁紹最寵愛的兒子,在袁紹去世后,他繼承了父親的官位和爵位,因此招來長兄的不滿。兄弟兩人經常爭鬥,最終被曹操乘隙而入。

華杉詳解

孫子在《謀攻篇》里講了五個知勝之道,第一條,就是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動手之前,我要知道能不能贏。

這就對判斷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怎麼知道自己必勝呢?要是每次我認為能贏的時候就真的贏了,那我不成了神仙。

其實現實生活中,必勝往往不可知,必敗則是可知的。比如跑步比賽前,我沒有好好練習,那麼我是能僥倖贏呢,還是有很大可能輸呢?曹操就有這個判斷力,這是建立在他豐富的行軍打仗經驗之上的。但我們普通人判斷力就沒這麼高了,不僅不高,很多時候,人們還喜歡一廂情願。西方有句諺語說:「我們相信一些事情,不過是因為我們希望它是真的。」假設一廂情願的因素在我們的判斷里佔三分,那麼,當你認為有幾分把握的時候,先自己減去三分,再想想還剩幾分把握。如果我好好練習了,有十分的把握能贏,那減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們的判斷是準確的,那就有50%的概率獲勝,那贏面已經非常大了。

所以千難萬難,判斷最難。而且在我們判斷時,還要記住: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也就是說,是不是戰前做好了判斷,戰後結果就一定準呢?實際上未必。打仗是打完就有勝敗,生活和學習卻不是!很可能我們錯誤的判斷,要潛伏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惡果,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即使我們做到100%的努力,才只有70%的成功可能。那若是做不到100%的努力,甚至都不努力的話,又有幾分成功的可能呢?

36你能帶多少兵

原文

識眾寡之用者勝。

註釋

①眾寡:眾,大軍。寡,小部隊。

譯文

懂得多兵的用法,也懂得少兵的用法的人,會勝利。

歷史故事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出自韓信的一句話。

有一天,劉邦跟群臣討論誰誰誰能帶多少兵,韓信就說自己帶兵是「多多益善」。這是說,再多的兵韓信都能帶。於是劉邦反問他:「既然你能帶比我更多的兵,那為什麼要為我效命呢?」韓信忙解釋:「皇上您雖然不善於指揮士兵,卻善於指揮將官。而且皇上您指揮將官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

韓信

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韓信出身平民,早年落魄,在秦末群雄並起中曾投靠過不同勢力。最終得蕭何重視,推薦給劉邦。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讚譽為「兵仙」「神帥」。

劉邦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出身農家,在秦末亂世中逐漸壯大,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戰勝了最大的敵人項羽,統一天下。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對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華杉詳解

「識眾寡之用者勝」是「知勝五道」的第二條。《孫子兵法》這句話的信息量很大,概括說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知道需要用多少兵。

前文提過匈奴單于冒頓寫信輕薄呂后,樊噲激情演說:「給我十萬兵馬,橫掃匈奴!」大家都附和要打,季布大喝道:「樊噲可斬也!當年高祖三十萬大軍還在白登被圍,樊噲比高祖還厲害嗎?」呂后冷靜下來,給冒頓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信,還是決定和親友好。

二是知道能帶多少兵。

這就是韓信「多多益善」的典故。韓信打仗的本事為什麼比別人都大?他的超級強項就在「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句話裡面。能帶多少兵不光要看打仗的能力,更需要管理和組織動員的能力。前面說的王翦,帶六十萬兵在敵境內駐紮,一年不打仗,天天開運動會。這六十萬小夥子擠成一堆,一年不幹活,還沒出事,這就是管理的大本事。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想一想,我能帶多少人的團隊?管幾個人的小組和幾十人的班級,不是一回事。管理小組我可以一個一個看著,和每個組員直接交流。管理整個班級,我不可能每個人都看得到,不能對每人都重複一遍命令,但還要讓他們集體配合我,聽我指揮,確實很需要才能。可惜人們往往只看到韓信的謀略,因為那裡面有故事,有談資,男女老幼都愛聽,廣為流傳。而組織、動員、管理的事講起來枯燥,人們聽不懂,也不愛聽。

三是知道兵怎麼帶,怎麼用。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是說給他一百萬兵,他能跟帶一百人一樣方便。這就涉及一套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這個問題在後面的《形篇》《勢篇》《虛實篇》還會提到。

37真正上下一心

原文

上下同欲者勝。

譯文

全軍上下一心,有共同慾望的,會勝利。

歷史故事

孫權抗曹

在前文赤壁之戰的故事裡,曹操對東吳下的戰書,讓許多東吳大臣心生怯意,有意投降,後來是周瑜給孫權分析了曹軍的幾大弱點,才堅定了孫權聯劉抗曹的決心。不過,同樣勸孫權不要向曹操投降的還有一個人,就是魯肅。

當時,以老臣張昭為首的眾多臣子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兵強馬壯,不是東吳能抵擋的,還不如像劉琮那樣投降,何況曹操待劉琮也不錯。魯肅則趁孫權上廁所的時候,跟上去,說:「剛才我觀察眾人的議論,只會貽誤了將軍,因為他們可以投降曹操,將軍您卻不可以。」孫權問他為何,魯肅就說:「我們做臣子的,換個主公還是一樣做官,家財利祿都有保障。您降了,做什麼官呢?」這是說,魯肅原本就是臣子,曹操能容得下他繼續當臣子,但孫權是主君,曹操肯定容不下曾是主君的人當臣子。所以臣子們能投降,孫權卻萬萬不能投降。

孫權對魯肅的看法大為贊同。後來,他就當著大臣們的面,拔出佩刀砍向自己面前的奏案,砍斷了奏案的一角,說:「將領官吏們有膽敢再說投降曹操的,就與這個奏案一樣!」最終統一了軍心,與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

魯肅

東漢末年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家。魯肅少年時就喜讀書、善騎射。東漢末年,他對社會動蕩深有感觸,其後便與周瑜結為好友,投奔了孫權。魯肅輔佐孫權盡心儘力,赤壁大戰後,孫權就常把他比作東漢開國元勛之首鄧禹似的賢臣。

華杉詳解

《孫子兵法》的第一章里曾講過,人民與君主同心同德,是發動戰爭的基礎。「上下同欲者勝」是類似的道理。

「上下同欲者勝」要如何做到呢?

首先,要承認上下不同欲。我知道不同,我才能想辦法同。上下不同欲,就是韓非子說的「君臣異利」。君和臣的利益不一樣,所以東吳才會有那麼多大臣願意投降曹操,因為他們的利益和孫權不一樣。上下不同欲怎麼辦呢?韓非子的意見是,「君臣互市」,就是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勵機制。君臣之間不要講感情、報恩、愛戴之類,但每個人必須忠於自己的責任,忠於職守,這樣就自然能做到「同欲」了。

不過,道理人人知道,如果沒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現實生活里,人們都要求別人同自己的「欲」,很少有人願意同他人的「欲」,配合別人的想法。《左傳》說:「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什麼意思呢,就是讓自己的心愿跟隨大家的心愿,那樣行事就可以成功;如果讓大家的心愿跟著我個人的心愿走,則很少能夠成功。所以,我們可以把「上下同欲者勝」這句話改一下,叫:同他人之欲者勝。

這就是利人等於利己的道理。比如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更愛自己的親人;如果能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理解老師對我們的督促和批評;如果能站在同學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能與同學相處更愉快。

38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

原文

以虞待不虞者勝。

註釋

①虞:預料、預備、防備。

譯文

以隨時準備好的軍隊,對抗沒有準備的軍隊,會勝利。

歷史故事

楚軍破吳

春秋時期,吳楚兩國長期爭奪霸主之位。有一次,楚國派兵攻打陳國,而吳國派兵去救援。

楚、吳兩軍相距有三十里,而此時已下了十天十夜大雨,晚上都看不見星星,漆黑一片。楚軍左史倚相就斷定,這種惡劣天氣,吳軍肯定會來偷襲。於是楚軍列好陣勢,時刻戒備,結果吳軍果然來了,見楚軍嚴陣以待,知道自己偷襲不成,只好轉頭撤離。可一等吳軍走遠了,倚相就判斷吳軍此時肯定防備鬆懈。於是楚軍急行軍三十里偷襲吳軍,順利破之。

倚相

春秋時期楚國賢臣,史稱左史倚相。倚相在楚靈王、楚平王在位時,他頗受楚國君臣的尊敬,每每解答別人的疑難問題,都見解準確,因此被讚譽為楚國之寶。

華杉詳解

《孫子兵法》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意思是,不能料定敵人不會來攻擊,要有做好「他來我也不怕」的準備。所以即使下了十天的大雨,楚軍還要列陣以待。

那萬一吳軍不來怎麼辦,不是白準備了嗎?我們經常聽見人說:「我白準備了,白浪費了。」這個觀念就是兵法要反對的。倚相併非料事如神,料定吳軍一定會來,他只是做好了準備。吳軍若不來,士兵們頂多抱怨一下;可吳軍來了,他就名垂青史了。我們兩千多年後還能知道這事,可見這樣的事是很少發生的。《兵法百言》:「寧使我有虛防,無使彼得實嘗。」寧可我白準備,也不能在敵方萬一來了時,讓他得手。

其實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準備,可能都是「白準備」。因為準備是為了以防萬一的,這就證明一萬次里,只有一次能用上,剩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都是「白準備」了。有一家公司,每次開大會都會有一個安全官先做半小時安全介紹,講逃生門在哪兒,防火面具在哪兒,滅火器在哪兒,如何自救、互助及急救,等等。這喋喋不休的半小時安全課,每個人都聽過幾百遍了,得浪費多少時間。但這才是真正認識到「以防萬一」!防的就是萬分之一!比如很多時候,闖紅燈都沒出事,可只要一萬次里有一次意外,性命可能就沒了,這個後果我們誰都承擔不起。

「以虞待不虞者勝」還有一個理解,就是「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人生就是不斷地準備著,機會來的時候,我要都準備好了。

成果的到來只是一瞬間,之前99%的工作都是在做準備,這個道理太深了。我們看看身邊成績優異、屢屢成功的同學,是不是都是準備充分的人?所以我們應該懂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把精力和關注點投入到不斷的耕耘中,為未來做準備。

39君主與將領懂得配合

原文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註釋

①能:才能。

②御:駕馭、控制。

譯文

將領有才能,且君主不會隨便干涉其行動的,會勝利。這五條,就是預知勝利的方法。

歷史故事

對陣五丈原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與魏國的司馬懿在五丈原相持不下。諸葛亮為了讓司馬懿應戰,就天天羞辱他,據說還送他女人衣服。魏國將士受不了,甚至認為司馬懿膽小,群情洶湧,個個要戰。司馬懿說:「好吧,我即刻向皇上請旨出戰。」於是送了一份請戰書回魏國。魏明帝曹叡卻不許司馬懿出戰,還派了大臣辛毗來做司馬懿的軍師。諸葛亮來挑戰時,如果司馬懿想帶兵出擊,辛毗就立於軍門,宣旨說:「敢問戰者,斬!」司馬懿就不出兵了。

蜀國將領姜維見此,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司馬懿不會出戰了。」諸葛亮卻說:「他本來就不想打,所以送請戰書給天子。他要是能制我,還用向天子請戰嗎?」諸葛亮看穿了司馬懿只是和魏明帝一起演了一場戲,用來平服那些對不出戰不滿的將領。

因為司馬懿堅持不出戰,蜀軍在五丈原也一直沒打起來。之後不久,諸葛亮就病死在五丈原了。

司馬懿

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司馬懿曾長期韜光養晦,後來被曹操徵召。因為輔助曹丕,司馬懿開始受到重用,並一步一步成為魏國權臣。最終,在魏國第三代皇帝登基后,司馬懿發動兵變,控制了魏國軍政大權,成為西晉的奠基人之一。

華杉詳解

古代拜大將於太廟,有一套授權的儀式。國君會親手將象徵征伐敵人與統御下屬的鉞給大將,說:「從是以上至天者,將軍制之。」這個鉞是一種大斧,實際不是兵器,而是刑具。國君給將領鉞,就意味著將領上管天,下管地,全部權力都授權給他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法天天講這條,人人都認為這是對的。但這句話其實是一個理想狀態,很少成為現實。對於大將來說,戰場上瞬息萬變,當然不能事事請示皇上。但皇帝也要關注內政外交,他把軍隊大權都交給一個外人,能不派監軍已經不錯了,怎麼可能真的不管不問。「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國君處在生死存亡中,不能要求他不發表意見,不干涉行動,因為他需要時時刻刻做判斷。

所以國君要剋制自己,學會適當放棄自己的判斷。魏明帝就配合了司馬懿,滿足了司馬懿的要求,而前文「潼關之敗」里的唐玄宗就干涉了哥舒翰,何況唐玄宗自己的判斷又不對。因為他的判斷不理性,帶著很大的情緒:是不接受失敗,不接受委屈,馬上要干一場得解脫。結果哥舒翰出關,全軍覆沒,長安失守。

其實,只要不是馬上見死活,一輸就無法翻身的仗,君王不妨放棄自己的判斷,讓將領自己干去。既然哥舒翰苦苦諫爭,就聽他的,再多守半年又有什麼關係?至於大將,也不要把君王伸過來的手擋回去。平時,可以讓君王隨時插手,也可以對君王不設防。這樣,在將領堅持自作主張、不讓他插手的時候,他的堅持會更有說服力,君王才比較能聽他的。這其實也是人與人的一種相處方式,同學們如果想反對別人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不妨也試一試這種方法。

40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註釋

①殆:危殆,危險。

②一勝一負:或勝或負,無必勝之把握。

譯文

所以說,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敵方而了解自己的,勝負概率各半;不了解敵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戰都有危險了。

歷史故事

隋煬帝征高句麗

隋朝初建之時,東北的政權高句麗就屢屢騷擾隋朝東北邊疆。到隋煬帝繼位之後,就準備遠征高句麗。

隋煬帝第一次征高句麗時,勞役甚急,遠征直接、間接的參戰人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然而這一次遠征因隋煬帝指揮錯誤,最終大敗而歸,隋軍人員物資都損失慘重,國內也漸漸開始發生農民起義。可是隋煬帝沒在意人民的怨氣,沒多久又開始遠征高句麗。這一次隋軍與高句麗相持不下,雙方都傷亡慘重。一年後,隋煬帝第三次征高句麗,士卒在路上不斷逃亡,國內已經大亂。雖然,最終高句麗主動投降,可天下已民不聊生,到處都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朝的統治至此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在位期間,很具有雄心壯志。他修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功績,但過多的重大行動嚴重消耗了國力,最後引發全國範圍的起義,導致隋朝崩潰滅亡。

華杉詳解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可能是《孫子兵法》里最著名的話之一。對這句話,我們關注的往往是「知彼」,認為「知己」是理所當然的,現實卻未必是這樣。很多時候,問題就出在「不知己」上,就是沒有自知之明。

我們用「知勝五道」一條條去評估隋煬帝。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第一次遠征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出現農民起義。這就是一個信號,表示內政出現了問題,可隋煬帝不知道。

「識眾寡之用者勝」。遠征從戰略上就有問題,戰術也不明智。隋軍行軍緩慢,消耗過重,水陸兩軍缺乏密切協同。

「上下同欲者勝」。從大臣、官兵到全國人民,沒一個人支持遠征高句麗。

「以虞待不虞則勝」。高句麗偏安東北,以逸待勞。隋軍則是長途奔襲,物資運輸不堪重負。加上高句麗氣候寒冷,嚴重影響軍隊作戰能力。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隋煬帝次次御駕親征,統兵過死,嚴重壓抑諸將組織、指揮才能的充分發揮。

所以這五條,隋煬帝一條也不及格。他已經不是知己不知彼的問題,而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實在沒有不亡國的道理。

《謀攻篇》全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03 謀攻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