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作戰篇
02
作戰篇
一單元不宜長期用兵
把《作戰篇》排在《計篇》後面,是《孫子兵法》的邏輯順序。先是算「五事七計」,看有沒有勝算。勝算在握,決定打了,再接著算。算什麼呢?就是算要花多少錢。
19打仗不是打兵馬,是打錢糧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註釋
①馳車千駟:馳車,輕車、戰車。駟,四匹馬拉的車。
②革車:輜重車,用來裝糧食、戰具、炊具、衣服等物資。
③饋糧:饋,運送。運送糧食。
④膠漆:古代用膠和漆保養武器,文中指製作、維修兵器的材料。
⑤奉:供給。
譯文
孫子說:凡是興兵作戰的規律,要動用輕車一千輛,輜重車一千輛,士兵十萬,還要能向千里之外運送糧食。那麼前方和後方的開支、招待外交使節的花費、作戰器材的補充、車輛甲胄的修護,每天都要消耗千金。這些都齊備了,然後才能調動十萬大軍行動。
歷史故事
清軍入關
在清朝取代明朝之前,突破山海關一直是一步關鍵的戰略。其實,清軍進入中原的路並不只有山海關一條,但在沒攻破山海關之前,清軍一直不敢揮師南下。其原因之一,就是戰爭的花費問題。
清軍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軍隊,以騎兵為主,如果不走山海關,那其他通道都在山區。騎兵無法在山區里快速賓士,等於沒有高速移動的優勢。第二,游牧民族的糧草主要靠邊進攻邊搶掠獲得,所以清軍早期對明朝邊關的進犯,都是短期的戰爭,以搶奪物資為主。如果不走山海關,而在崇山密林里行軍,沒有百姓和村莊可供搶掠物資,後方的補給跟不上,清軍就根本不可能長期作戰。第三,山海關是入關最短的路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清軍繞開山海關進入中原,山海關的明朝精銳可以和中原明軍反過來包圍清軍,讓清軍無路可退。
正是因為這樣算賬,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君主都對山海關無可奈何,二十多年不能南下。直到明朝被李自成的起義消耗了大量力量,再加上山海關將領吳三桂投向清朝。清軍才最終拿下山海關,十幾萬軍隊得以進入中原,建立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開國之君。他在薩爾滸之戰中擊敗明朝三路大軍,重創了明朝的軍力。
皇太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之子,自幼隨父親征戰。他正式建立「清」的國號,在與明朝的松錦大戰中擊潰了明朝防線,使清軍入關勢在必得。
華杉詳解
孫子對戰爭的計算,主要就是對錢糧的計算。正是這樣的計算,使他提出了不能長期用兵,而最好速決的作戰思路。那麼孫子具體是怎麼計算的呢?以下這段內容就是孫子列出的清單。
孫子的時代,馬鐙還沒有發明,人騎馬廝殺不穩當,所以中原基本沒有騎兵,多是戰車。《司馬法》說,一輛戰車配備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總共七十五人。所以「馳車千駟」就是七萬五千人的部隊。而一輛革車配十個炊事員,五個保管員,五個管養馬的,五個管砍柴打水的,共二十五人。所以,一千輛革車是兩萬五千人,再加上「馳車千駟」,就是「帶甲十萬」。
這麼大的部隊,還要「千里饋糧」,所以古代打仗,運糧是個大事。比如西漢要遠征匈奴,出發時十車糧食,運到前線只能剩兩車了。這是因為有四車被運糧部隊在去的路上吃掉了,還要留四車在回來的路上吃。可見若沒有大量的糧草,一來,軍隊在前線沒有糧食吃;二來,還可能在回程的路上餓死。而且十車剩兩車還是樂觀的估計。李筌註解《孫子兵法》說,千里之外運糧,得「二十人奉一人」——就是費二十人的口糧,才能運夠一個士兵的糧食!
再加上迎來送往的使者賓客、車甲器械的修繕、膠漆之材的成本,大家足可想象一場戰爭背後的花費到底何等巨大!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孫子第一篇里「兵者,國之大事」的說法。
《孫子兵法》第一篇講實力對比、風險評估,第二篇就講費用預算、資源保障,這和我們工作的先後順序真是一模一樣。所以這篇《作戰篇》,看似與現代生活無關,其實仍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名家註解
作戰
曹操註:「欲戰,必先算其費,務因糧於敵也。」
張預註:「計算已定,然後完車馬,利器械,運糧草,約費用,以做戰備,故次計。」
20久戰得不償失
原文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註釋
①用戰也貴勝:作戰求速勝。
②屈:不能伸張,指窮盡。
③久暴師:暴,暴露,指軍隊長期在外。
譯文
用這樣的軍隊作戰,要求速勝。作戰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軍隊疲弱,士氣銳減;攻城就會力竭;如果軍隊長久在外,必使國家財用不足。
歷史故事
窮兵黷武的漢武帝
漢武帝之世被稱為「盛世」,在他之前的文景之治則是「治世」。所謂治世,就是休養生息,稅收極低。煮海造鹽、開礦煉鐵,甚至開銅礦鑄錢全部自由。文景之治就是這樣的治世,所以經過文景兩代皇帝后,西漢國庫的錢財糧食堆得裝不下,錢都沒地方花。可這樣巨大的財富,卻在漢武帝一朝就被揮霍殆盡,因為漢武帝在位時,正是西漢與匈奴作戰最猛烈的時期。
漢武帝對匈奴總共發動了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三次大的遠征,連續征戰八年,且每次軍隊數量眾多。雖然西漢最終取得了戰爭勝利,徹底消除了匈奴對西漢的威脅,但是也將國家逼到了破產的邊緣。為了充實國庫,漢武帝開始由朝廷壟斷鹽鐵製造。此外,他還隨意加稅,下令全國人民對沒如實交稅者相互舉報。這一下子,官吏勒索之風盛行,沒虛報的,也被誣成了虛報。到漢武帝晚年,在空前巨大的政治壓力下,他給全國人民寫了一份檢討:「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意思是說,我即位以來,所作所為狂妄悖亂,讓天下的百姓愁苦,我追悔莫及。從今天開始,凡是那些傷害百姓和花費巨大的政策和項目,全部停止!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的罪己詔:《輪台罪己詔》。
漢武帝
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學家。漢武帝在位期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軍事上都有很大建樹,歷史影響深遠。但晚年也因崇信方術、窮兵黷武等引發統治危機。漢武帝時期是漢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有很多爭議。
華杉詳解
戰爭是為了獲利,如果打的時間太長,消耗太大,就得不償失了。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作戰就是深刻教訓。
可在我們的歷史教材和電影電視里,漢武帝的形象一直是相當高大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也很令人激動。但研究一件事,還要多角度地去思考,在輝煌的對匈奴作戰背後,是從國家到民間的全國破產。
在中國的歷史上,好日子常常就用治世和盛世來命名。治世就是文景之治或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簡單說,就是自由和自治社會。政府不干預民間文化經濟和生活,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而那時候禁止的東西極少,比劉邦的「約法三章」多不了幾條。人們對盛世津津樂道,卻不知道治世才是人間天堂,盛世對於百姓來說,反而可能要家破人亡。
所以孫子的偉大,就在於雖然他是兵家,卻不會拚命鼓勵主君打仗,從而為他自己建功立業。恰恰相反,孫子拚命勸人別打,因為他是真正的智者,而且是真正的仁者,是負責任的人!
漢武帝的身上,有振興國家的一面,也有好大喜功的一面。同學們也可以多找找他的生平和事迹,想一想你對他如何評價。
21用兵需求速決
原文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註釋
①殫貨:指物資耗盡。
②拙速:文中指老老實實求得速勝。
譯文
如果兵疲氣挫,物資窮竭,列國諸侯就會乘你的危機而起兵進攻,到那時,再有智謀的人也束手無策。所以,用兵只聽說過老實地速決,沒見過持久地賣弄巧計的。
歷史故事
吳軍入郢
在前文「柏舉之戰」的故事裡,吳軍利用疲勞戰法打敗楚軍,隨後就攻陷了楚國首都郢都,楚昭王逃亡了。這是春秋戰史上第一次有諸侯國國都被攻陷。
吳軍進入郢都后,紀律鬆弛。吳王闔閭貪戀楚國財富與女色,數月不歸,且放縱軍隊在郢都胡作非為。
這時,楚國大夫申包胥逃到了秦國,向秦國求救。申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晝夜痛哭,令秦哀公十分感動,說:「楚王雖殘暴,但有這樣的臣子,怎能不保存楚國呢?」於是,秦哀公就派出軍隊援救楚國。另一方面,越國看闔閭軍隊待在楚國,國內空虛,就「乘其弊而起」,發兵攻吳。闔閭和秦軍作戰不利,他的弟弟夫概起了異心,也「乘其弊而起」,偷偷溜回國自立為王了。就這樣,闔閭不得不趕忙回吳國平叛,攻擊夫概。夫概失敗后,率本部投降了楚國。
所以在這場吳楚之戰里,吳王闔閭雖然打了個空前的大勝仗,卻不能見好就收,差點兒覆滅,大傷元氣,什麼利益都沒有撈到。
申包胥
春秋時期的楚國大夫。申包胥和伍子胥是昔日好友,伍子胥幫助吳國攻入楚都郢,申包胥就向秦國求援。秦國一開始不答應,申包胥便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申包胥也因此被看作中國的忠賢典範。
華杉詳解
孫子這篇兵法原本是寫給吳王闔閭的,不過闔閭發動的吳楚之戰卻成了一個反面案例。這場戰爭並沒有為吳王帶來什麼利益,那當初為什麼要開戰呢?這說明人們有時候做事,總是會忘了最根本的目的。
從打仗來說,「拙速」就是準備要慢,動手要快。比如發起總攻擊要慢,要在查清敵情、地形,選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做好準備后再發起進攻。而一旦進攻,就要善於出其不意,長途奔襲;追上敵軍后,進入戰鬥的各項準備也要快;突破敵軍時,快速擴張戰果,使敵軍無法恢復防禦;敵軍潰退後,要猛追到底,使敵軍無法逃跑和重新組織抵抗。
孫子認為巧的東西長久不了,往往只能成功一次。就像時尚服裝只能流行一季或一年,而普普通通的白襯衣卻能一直穿下去。
對於孫子的「拙速」理論,晚清名將曾國藩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拙速」就是「不疾而速」。「不疾」是從大的時間概念來說,人生道路很長,我們應該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積累,每天進步一點點兒。「速」則是從爆發的概念來說,如果十幾年我們都認真學習了,那麼最終那一下子,我們就能厚積薄發,超過所有人。這就是所謂的功夫都在平時,都在基本面。
22先考慮避害,再考慮趨利
原文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註釋
①國利:對國家有利。
譯文
長期用兵而對國家有利的,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歷史故事
三家滅智伯
春秋時期,晉國有四大家族,分別是智氏、韓氏、趙氏和魏氏。
四大家族中智氏最強,智氏的宗主智伯做了晉國執政。他先後找過韓、魏兩家索要土地,兩家迫於智氏的權勢,都獻上了自家的土地。智伯志得意滿,又找趙家的趙襄子要地。這回要的,是趙家最好的地,而且是趙家祖先宗廟所在之地。趙家無論如何也不能給,於是智家和趙家就開戰了。
智伯聯合韓、魏兩家伐趙,但韓、魏兩家因土地被強佔,早對智伯不滿。最終,兩家反而被趙氏說服,陣前倒戈,不僅殺了智伯,還分了智伯的土地,最後把整個晉國分割成了韓、趙、魏三國。
智伯
春秋末期晉國執政大臣。智伯名智瑤,他與魏、趙、韓三家的土地紛爭,緣於智伯為增強晉國實力,以身作則向國君獻出萬戶封邑,而其餘三家並不願配合。智氏敗亡后,晉國三分,中國從此由春秋進入戰國時代。
華杉詳解
智氏這個例子,是杜佑註解《孫子兵法》時舉的。他說:「兵者兇器,久者生變。若智伯圍趙,逾年不歸,卒為襄子所擒,身死國分。」就是說,智伯圍攻趙國三年都沒成功,這才生出變數,偷雞不成蝕把米。可其實,智伯是個文武全才的人,他的政治、經濟實力都遠超另外三家。如果他攻打趙氏時,能等待時機,周密準備,三家可能就真被他一舉拿下了。晉國可能就成了智國,沒有後來三家分晉的事。但夜長夢多,兵久弊生,反為三家所害。
所以,孫子認為先能避害,然後才可趨利。因為利今天沒有,明天還可以再圖,而害卻可能讓一個人徹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趨利重要得多。
但為什麼我們的趨利意識總是優先於避害意識呢?主要還是因為僥倖心理,認為今天沒複習完,還有明天;這次沒考好,還有下次。但是時機不等人,在關鍵點上失利后,重新再來的代價往往要大了很多。
工作、學習有時候和打仗一樣,是變數很多的事情,甚至可能比打仗的變數還多。因為打仗主要就是兩方打,不是你勝就是我勝。而學習和工作是跟很多人競爭角逐,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也許我們信心滿滿,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對此,我們不能抱著「成功了是因為自己偉大,失敗了是因為環境變化」的心理。因為環境沒義務配合我們,失敗的首要原因是自己出了問題。
名家註解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賈林註:「兵久無功,諸侯生心。」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李筌註:「利害相依所生,先知其害,然後知其利也。」
二單元算好戰爭成本
《孫子兵法》反覆算戰爭的賬,就是強調戰爭很貴,人很貴,馬很貴,牛很貴,糧很貴。戰爭成本很高,打不起!那如果有一個辦法能把某一項成本大幅降低,不就天下無敵了嗎?
23把戰爭成本降低,就能提高勝算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註釋
①役不再籍:役,兵役。不一再徵兵。
②糧不三載:三載,指多次。不多次運輸糧草。
③因糧於敵:糧草依靠從敵國徵用。
④貴賣:物價昂貴。
⑤百姓: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貴族有姓,所以「百姓」指百官及其親屬。
⑥丘役:同「丘甲」,指徵收賦役。
譯文
善於用兵的人,兵員不用多次徵調,糧食不用多次運輸。軍用從國內取得,而糧草補給從敵國那裡徵用,所以糧秣就可滿足了。國家之所以因軍隊出動而貧困,就是由於長途運輸,長途運輸,百官及其親屬就會貧困。而且軍隊集中的地方物價昂貴,物價昂貴,就會使百官及其親屬財物枯竭,國家財物枯竭,就會急於加重賦稅和徭役。
歷史故事
魯作丘甲
「財竭則急於丘役」中的「丘役」,是春秋時魯成公制定的丘甲制。
魯成公是魯宣公的兒子,魯成公年幼登基,一上台就制定了按丘徵收軍賦的稅法。古代的軍賦制度原來是以一甸為徵收單位,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魯成公為了防範齊國,臨時增加了軍賦,不再以一甸為徵稅單位,而改以每丘為徵稅單位,所以稱為「丘甲」。
古代徵兵制度,按土地和人家來計算,《司馬法》說:「六尺為一步,一百步為一畝。一百畝為一夫,三夫為一屋,三屋為一井,四井為一邑,四邑為一丘,四丘為一甸。」所以一丘就是四分之一甸,用一丘來負擔原來一甸的賦稅,就等於人民的稅收上漲了四倍。
所以大家都認為魯成公亂來。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的《春秋》還專門記載這件事,譴責魯成公制定的這個丘甲制度。
魯成公
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魯成公即位時還很年幼,直到長大成人,一直受到以季文子為首的三桓家族挾制。魯成公比較出名的事,是多次跑到晉國去結盟,結果都無功而返,讓魯國人覺得丟臉,史載「魯諱之」。
華杉詳解
這段話可以分成四部分來看。
「役不再籍」就是一次徵兵就解決問題,不要仗打了一半,人打沒了,又回國徵兵。「糧不三載」的要求就更高了。是指出征的時候帶一次糧食,回來的時候再送一次糧食給軍隊路上吃,而中間就吃敵人的。這句話就是指一次把事情做對,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不光打仗如此,我們平時學習也要爭取把問題收集起來,一次性摸清,而不要零零散散的到處都是,這樣才不容易遺漏。
「國之貧於師則遠輸,遠輸則百姓貧」是說,古代打戰時,運糧食要靠人去運、靠牛拉車。這樣一來,農夫和耕牛都要離開農田,沒人耕地,百姓就不得不貧困了。齊國名相管子就算過一筆賬,說運糧行程三百里,國家一年的存糧沒了;行程四百里,兩年的存糧沒了;五百里,則全國人民都要餓肚子。所以諸葛亮北伐時,他得攢三年糧食才能北伐一回,魏國也把他這糧食賬算得一清二楚,知道他下回什麼時候來。每次他來,魏國就堅壁高壘,不跟他打,時間一到,他糧食吃完了,只好自己回去了。
「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是說,部隊駐紮的地方因為人多,周圍的物價就會飛漲上去。比如清軍為圍困太平軍的金陵城,就在金陵周圍設江北、江南兩個大營,一圍就是好幾年。那周圍茶樓酒肆、煙館妓院繁榮得不得了,物價飛漲,周圍的老百姓也得跟著忍受那麼高的物價,他們的錢就不夠用了。
「財竭則急於丘役」就是魯成公的故事。因為防衛的需要,魯成公改變稅制,讓老百姓的負擔一下子增加了四倍。
《孫子兵法》反覆算這些賬,就是強調戰爭成本很高,打不起,所以歷代名將都會想方設法來減少自己這一方的成本。
24吃自己的,不如吃敵人的
原文
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註釋
①公家:諸侯公室。
②破車罷馬:罷同「疲」。戰車破損,馬匹疲憊。
③戟楯蔽櫓:戟,古代兵器名。楯通「盾」,盾牌。蔽櫓,大盾牌,戰車上的防護器械。
④丘牛大車:輜重車和拉大車的牛。
⑤務:務必。
⑥鍾:和下文的石都是古代計量單位。
⑦萁稈:萁,豆秸。牛馬的飼料。
譯文
國力耗盡,財物枯竭,國內家室空虛。百官的家產要耗去十分之七;諸侯公室的耗費、車輛損壞、馬匹疲勞、甲胄弓弩、戟盾、蔽櫓和運輸的牲畜及車,也要耗去十分之六。所以高明的將領,力求用敵人的物資來補充自己。吃敵糧一石,抵得上本國的二十石;吃敵人一石草料,抵得上本國的二十石。
歷史故事
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
成吉思汗名叫孛兒只斤·鐵木真,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是蒙古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的尊號,意思就是稱讚他是一個如同海洋一樣偉大且強大的帝王。
成吉思汗立國后,勢力日漸強盛,建立了強大的騎兵和有力的作戰手段,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經二十餘年與西夏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最後消滅了西夏。西夏之後,成吉思汗又將目標對準了金國,開始了蒙金戰爭。在不斷征戰的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成吉思汗四處掠奪工匠藝人,往往每攻克一座城,就掠奪數萬工匠。隨後,成吉思汗又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成吉思汗發明了「箭速傳騎」,使蒙古騎兵日行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大增,有「蒙古旋風」之稱。便是以這股「旋風」,成吉思汗又向西征討,先後消滅了西遼、花剌子模、欽察騎兵和斡羅思諸公國等勢力。在他逝后,他的兒子們繼續對外擴張政策,使蒙古帝國的版圖一直遠達東歐。
成吉思汗
大蒙古國可汗,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幼年時,父親被殺,部族離散。他經過不斷努力,不僅重組了自己的部族,還一步步統一蒙古。他最終建立大蒙古國,並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了大片疆域。
華杉詳解
孫子在《作戰篇》里,強調了用各種手段減少己方的消耗,吃敵人的就是一種有效方法。
為此,孫子算了一筆賬,即為什麼食敵一鍾,相當於自己的二十鍾。因為二十鍾是運一鍾糧食到前線的成本!靠牛車千里運糧,比人行軍慢得多,還要勞民力役,要運糧部隊保護。出發時運兩萬一千鍾糧食,運糧部隊去的路上吃掉一萬三千鍾,到前線交接一千鍾,再帶七千鍾回來路上吃,不然就餓死在半路回不來了。這筆賬就這麼算出來了!
孫子說的二十倍,還只是春秋時期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為當時基本是在平原打戰,戰區屬於已開發地區,成本就低一些。秦攻匈奴時,命天下運糧,從山東開始運,每三十鍾糧,運到前線就剩一石。這麼算,成本就不是二十倍,而是二百倍!漢武帝通西南夷,數萬人運糧,也是十幾鍾糧,運到前線才剩一石,這是一百倍的成本。後來西漢征匈奴,征西南夷,都需要翻山越嶺到不毛之地,運糧成本就更高了。
而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在糧食上的成本領先就是關鍵。游牧民族,在草原上趕著牛羊走,每天喝羊奶牛奶,吃羊肉牛肉,牛羊一邊走還一邊生小牛小羊,所以他的部隊就不需要後方運輸。到了前線,打下城池,就吃敵人的,這是他的軍隊能馳騁那麼遠的關鍵因素。孫子的要求:「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成吉思汗都做到了。
25激怒與利誘的妙用
原文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註釋
①貨:用財物獎賞。
譯文
要想士卒奮勇殺敵,就要激勵他們;要想將士奮力奪取敵人資財,就要獎勵他們。
歷史故事
田單守城
田單是齊國即墨城的守將。當時齊國被燕國打得大敗,即墨的原守將陣亡,於是大家又推舉了田單。
為了擊退燕軍,田單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放大齊國人的憤怒,好化悲憤為力量。於是他就散布謠言,說齊國人最怕燕軍掘他們的祖墳。燕軍上了鉤,果然在即墨城外到處掘齊國人祖墳,又把屍體燒掉。齊國人在城牆上看見了,每個人眼睛都恨得噴出火來。田單見士卒都很憤怒,便率軍出城作戰。齊國人殺紅了眼,大破燕師。
田單
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原本只是管理市場的官員,因在燕國攻齊中表現優秀,收復失地七十餘城,因此被拜為相國。後來,田單受到齊王猜忌,又投奔趙國,在趙國出將入相,被封為都平君。
華杉詳解
軍隊開出去,必須給士兵一個殺敵的理由,這就要利用人的感情。對此,孫子認為有兩種感情可以讓人忘記生命危險:一是憤怒,怒氣上來,就什麼也不顧;二是貪婪,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先講怒,怒就是同仇敵愾。
田單守即墨就是利用了齊國人民的憤怒。當這種憤怒深入每一個人內心的時候,不僅軍隊能同仇敵愾,敵人的間諜也沒法滲透到我們的後方來了。
再講賞,曹操註解《孫子兵法》時,就說:「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
我們常說什麼部隊軍紀好,什麼部隊軍紀不好。其實軍紀好與不好,都在於主帥的戰略目的。軍紀好,秋毫無犯,那是為了爭取人心,是有政治目的的;軍紀不好,燒殺搶掠,那是激勵士兵的機制。比如一個城久攻不下,城裡人死守不投降,這時就沒必要對敵人秋毫無犯了。為了先完成勝利的任務,主帥就會激勵士兵:「破城之後,大掠三日。」士兵們自然就瘋狂了。
這種允許搶奪的命令,有時甚至是皇帝公開宣布的。宋太祖伐蜀,攻打四川的時候,趙匡胤就下令:所得州縣都歸我,倉庫財貨全部賞給士卒——「國家所欲,惟土疆耳」。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后,也是搶光了財物,為毀滅證據,還一把火將天王府燒了。慈禧太后心裡很清楚,但問也不問,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所以可以看到,古今名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捨得給大家分錢。最典型的,就是把搶來的敵人或民間財物全部分給兄弟們,自己分文不取。因為他自己不參與分,覺得分得不公平的人也沒話說,大家就都願意跟他打仗。這種激勵機制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考試排名次、評選三好學生,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激勵。這樣,就提高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名家註解
故殺敵者,怒也
杜牧註:「萬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之以勢使然也。」
取敵之利者,貨也
杜牧註:「使士見取敵之利者,貨財也。謂得敵之貨財,必以賞之,使人皆有欲,各自為戰。人知勝敵以厚賞之利,則冒白刃、當矢石而樂以進戰者,皆貨財酬勛賞勞之誘也。」
26吸收對方,為我所用
原文
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註釋
①民之司命:司命,古代的星名。人民命運之所系。
譯文
在車戰中,凡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就獎賞最先奪得戰車的士卒,更換敵戰車上的旌旗,讓我方的士兵和俘虜來的士兵夾雜乘坐;優待俘虜,供養他們。這就能既戰勝了敵人,又使自己日益強大。
所以,用兵速勝有利,拖延長久則不利。因此,懂得用兵的將帥,是民眾命運的掌握者,也是國家安危的主宰者。
歷史故事
劉秀降銅馬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以致天下大亂,劉秀以劉氏皇族的身份投身到起義之中,與群雄爭霸天下。
當時,在河北州郡有銅馬、高湖、重連等農民起義軍,他們攻城略地,互相爭戰。其中以銅馬軍勢力最強大,有十幾萬之眾。劉秀想要平定河北,就要攻打銅馬軍。面對銅馬軍的屢次挑戰,劉秀堅守不出,這樣對峙了一個多月,銅馬軍糧食吃完,趁夜逃走,劉秀便率軍追擊,大破銅馬軍。
銅馬軍向劉秀投降時,其他幾支農民軍趕到,與未降的部分銅馬軍聯合,再次挑戰劉秀。劉秀又一次擊敗了他們,還將他們的大小首領都封為列侯。可是投降的銅馬軍眾人很是不安,因為他們之前降過一次,又叛,又被打敗,最後又降,所以他們覺得劉秀不會信任自己。劉秀也知道他們的心思,就僅率十餘騎,親探銅馬大營,展示了以命相托的絕對誠意。降將們感激涕零,說:「蕭王(指劉秀)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劉秀把自己的一顆赤心放到別人肚子里,這是多大的誠意呀!這就是成語「推心置腹」的由來。
劉秀得到了銅馬軍十幾萬的兵力,兵勢大振,為之後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秀
東漢王朝建立者。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少年時,正逢王莽篡立新朝時。當時天下大亂,劉秀也隨兄弟起兵。經過十幾年的統一戰爭,劉秀最終平定天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時代。
銅馬軍
新莽末年河北的農民起義軍。當時河北起義軍眾多,沒有形成統一的力量,其中以銅馬軍最強大。後來銅馬軍被劉秀收編,成為劉秀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劉秀本人也因此得到了「銅馬帝」的稱號。
華杉詳解
懂得如何賞賜將士和安撫投降兵士,也是降低戰爭成本的一項手段。
「賞其先得者」,就是賞奪得第一輛戰車的士卒。因為先得者往往是最積極的人,他先發動,大家才跟著一哄而上。攻城也是一樣,第一個登上敵方城牆的人一定要重賞,這樣才能人人奮勇爭先。而對主帥來說,看清楚誰第一個搶到車、登上城牆,和指揮戰鬥同樣重要。因為他如果搞不清楚該賞誰,下回就沒人奮勇爭先了。
所以古人用兵,必使車奪車,騎奪騎,步奪步,這就是一個考核標準:戰車部隊一定要奪得對方的戰車,騎兵要奪對方騎兵的馬和裝備,步兵要繳獲敵方步兵武器,這才能記功領賞。沒有奪得敵方資源,光是殺敵戰勝,那不算功勞。
那打敗敵方,俘虜了敵方士卒之後呢?孫子說「卒善而養之」,就是要對他們好,爭取讓他們加入我軍,為我所用。
孫子能這麼想可不容易,因為古代殺俘虜很普遍。試想一下我們俘虜了幾十萬人,不好控制,不敢信任,還得管他們吃喝,所以往往一坑了之,就像秦國在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萬那樣。而孫子的思想是「求全」,如果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那不是勝,是兩敗俱傷,只不過對方敗得更慘而已。保全自己之餘,最好把敵人也保全,才是「勝敵而益強」。孫子的整個軍事思想,就是這樣慎戰的思想、不戰的思想和速戰的思想。劉秀就是按孫子的這個思路做的。
把這一思想活用在生活中,就是追求雙贏。跑步比賽,只能有一個第一名,那我們是不是要把他絆倒,好讓自己得第一呢?不,我們應該從提高自己做起,讓我們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就是良性的競爭。
名家註解
兵貴勝,不貴久
曹操註:「久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
《作戰篇》全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