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國際交往中的禮儀
涉及到與外國商人交往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求雙方要熟習對方的特定風俗、禮儀、習慣等等。否則,極易產生誤會、尷尬或難堪。
對於此,可以事先通過翻查對方風俗習慣方面的資料,也可以通過詢問該國熟人或向熟悉此道的人打聽。
(1)跨文化交談中的禮儀語。
禮儀也是一種文化價值層面,這一層面以高度儀式化的行為和全無定式的行為為兩極而界定。在跨文化交談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禮儀語,都反映其民族文化的習慣。注意這些極常見極細微的事情,將會使交談更成功。
1)見面語。
見面語是熟人在路上相遇打個招呼,寒喧應酬。這是一種全人類性的禮貌習俗,但招呼的方式不同。中國人一般用這樣的方式:
「你去哪兒?」――「我出去一趟。」
「怎麼才回來?」――「車子太擠了。」
「買什麼去啊?」――「隨便看看。」
「飯燒好了嗎?」――「正在燒呢!」
「沖涼了嗎?」(在廣州一帶)――「還沒有呢!」
以上問者並非真想知道什麼,不過是一句脫口而出的招呼語。答者也是含糊的,即使對方不回答,而扯一句別的話,問者也不在乎。這一問一答的意思實際上跟「你好」是差不多的。如果遇上歐美人,也按照中國人習慣打招呼:
「Haveyoueaten?」(吃飯了嗎?)
「Whereareyougoing?」(你上哪兒去?)
對方將非常生氣,他們認為這種問法純粹是干涉別人的私事。對歐美人,你如果問他「飯吃了嗎?」他回答:「沒有。」你就應該請他吃飯,否則就會導致語言行為失禮,外國友人會想:你既然不存心請我吃飯,又有什麼必要問我吃飯沒有呢?這不是虛偽嗎?一位應邀在我國大學里講學的外籍專家,不滿地對身邊中方接待人員說:「你們一些人,總要干涉我個人行動,實在不能理解!」原來他把中國學生和他在校園路遇時的問候語「你上哪兒去,休假了嗎?」當成實務性的問話了,於是產生了中國學生喜歡干涉老師個人行動的誤會,反把學生的禮貌行為誤會為失禮的行為,這種誤會在大學里經常發生。
西方文化中,一般的招呼語是:「Howdoyoudo!」;當今美國口語中「Howareyoudoing?」(你好!)作為寒暄招呼用語十分普遍。這正如「Howareyou?」並非具體問身體究竟如何一樣,它就等於簡潔的「Hi"。有時也有意無意地談論一下天氣。除了用口語表達外,點一點頭,笑一笑或者做一個打招呼的手勢,也許更得體。
在泰國,人們見面,總是親切地相互問候「撒瓦迪!」(泰語「你好」)。問候時,雙手合十於胸前,低頭相敬。這種合掌禮在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三種:小輩見長輩時雙手高高舉起,舉到前額為限;平輩相見時雙手略為舉起,舉到鼻子高度;長輩對小輩還禮時,只需要舉到胸部的高度。當然,不管在何時何地,遇有他人向你合十致意時。你都應當合十回禮。否則,是失禮的。
在日本人之間,平常相互見面最普通的招呼語是「你早」、「你好」、「請多關照」、「再見」、「拜託了」、「失陪了」等。
在非洲,人們熱情好客,見面禮節頗多。兩人初次見面,凡是當時能夠想到的,幾乎都要問一遍。在茅利塔尼亞,見面不僅問人好,還要問對方的牛、羊和駱駝好不好。因為這是一個牧業國家,牲畜的興旺同人的健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稱呼語的使用受文化背景的制約是十分明顯的。各民族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稱呼習慣,能使交際對象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如英、美人習慣稱已婚婦女為「夫人」,未婚女子為「小姐」,在比較嚴肅的場合,一般統稱為「女士」。如果錯稱已婚者為「小姐」,一般會被諒解,因為,西方女性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愉快的錯誤」。但是,在日本,對婦女一般不稱「女士」、「小姐」,而稱「先生」,如「中島京子先生」。
在男士之間,一般稱為某某(姓氏)先生,對有學位、官職、軍銜的,則在先生之前冠以職銜,如「博士先生」、「部長先生」、「上校先生」,對於大使和**部長以上負責官員,在官銜之後往往會加上「閣下」兩字,否則會被認為失敬於對方。又如,「愛人」一詞,在我國一般專門指稱配偶。然而,在海外則理解為「情人」,所以,不能隨便使用這一稱謂。
此外,在和女外賓打交道時,要特別注意西方國家事事均以「女士優先」的禮儀習慣。婦女走進會見場所時,男人要起立。拜訪時,先向女主人致禮;告別時,先向女主人道謝。男女共餐時,應以女主人為主座論次;上菜敬酒時,應以先女后男為序。進門、登車時,男人通常要為女士開門。上樓、下電梯、進入會議廳要讓女士走在前面。離開某場所時,男人要幫婦女穿上大衣。尤其是在上層社交場合,更要注意「女士優先」的禮儀。
2)發問語。
在中國,一般熟人之間發問很隨便。比如,工資在中國差不多是公開的,同事或朋友掙多少錢一月,無須保密,即使問一下「你現在工資多少?」誰也不會見怪。但在歐美,這樣發問令人反感。他們覺得掙多少錢是他們的私事,對別人的私事是不應該亂打聽的。又如,日本人對朋友買的東西,一般不問「這個多少錢?」因為這是失禮的。如果他告訴了你價錢,你馬上說:「真便宜!」也是失禮的,因為日本人聽了這句話,會覺得你把他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力量看低了,他只會少花錢買廉價貨。而中國人一般聽了「真便宜」這句話,會覺得你在表揚他很精明,會買東西。如果聽到朋友說「太貴!」反而會覺得自己太傻了,不會買東西,上當了。
3)受禮語。
中國人受禮往往表現出不好意思,說些「不敢當」、「太客氣」之類的套話,並再三推卻。等送禮人走後,才將禮物看個仔細。如果當著送禮人的面就拆開來細看,或表現出欣喜的神色,會被視為貪心。而歐美人於受禮時若不是對禮物當即表示讚賞及表示感謝的話,送禮者就認為這份禮物不受歡迎,或者對方不接受自己的情誼。所以,不管受禮者是否真正喜歡別人送的禮物,一般都要邊看禮物邊說些「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太好了,我很喜歡它」等有禮貌的話。
4)宴請語。
按照中國的文化習慣,主人宴請客人時,總會客氣地說:「今天請各位吃便飯,沒有什麼菜,大家隨意吃,隨意吃!」這話,若對西方客人說,人家會覺得奇怪:既然沒有什麼菜,何必要請呢?甚至會懷疑主人故意怠慢。事實上卻是滿滿一桌的美味佳肴、名酒,當他們一飽口福之餘,心裡還會納悶:明明有這麼多好菜名酒,卻偏說:「沒有什麼菜」、「隨意吃」,這在他們看來是不實事求是的。
敬茶、敬酒和敬煙,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也有不同之處:
主人問:「喝不喝茶?」
客人道:「不用了,不用了,馬上走。」
主人說:「請吃糖。」
客人答:「不吃,不吃,不用客氣。」
當真是不喝不吃?往往不是,而是客套,是為了不要給主人添麻煩的表示。而主人呢?為了當個好的主人,往往不管你喝不喝茶,都請你喝;不管你愛吃不愛吃一概都請你吃。在這樣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習俗的基礎上,敬酒也是如此,儘管客人一再謝絕,不能再斟了,可好客的主人還是一個勁地說:「斟滿!斟滿!」這跟歐美人的習慣完全相反。在西方,當有人請你赴宴時,主人一開始就會當眾介紹:「這是本市最好的酒家做的最有名的飯菜。」在家裡待客,就會說:「這是我太太(或廚師)最拿手的菜肴。」意在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誠意的款待,和中國的宴請語正好相反。
所以,一般歐美人說不喝不吃是真的,不是客套。如果說,他不想喝啤酒想喝咖啡,會對主人直說:「給我一杯咖啡好嗎?」同樣,主人有時會主動向你徵詢:「喝點什麼飲料?」也不會有上述的勸酒勸茶的殷勤習慣。
以茶敬客,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習慣。一般以熱茶、滿茶敬客,而且給客人倒得越多越好。但日本人卻喜歡喝溫茶,一般以只倒八分滿為最恭敬。日本人不用煙待客,即使自己吸煙時,也是只自己吸,不敬對方。而且,在吸煙時應先徵得主人同意:「我可以抽一支煙嗎?」以示尊重。這使剛到日本的、會吸煙的中國人很不自在。而中國人看到對方會吸煙,即使自己不吸煙,一般也會拿出好煙招待,而且會一支接一支地遞過去。
送客時,在中國,主人總愛說「怠慢,怠慢」(意思:沒有什麼招待,對不起了)之類的話,即使自己對客人招待得已很周到也會這麼說。歐美人在這種場合,卻習慣說:「但願你在我這裡過得很愉快。」言下之意:「我已儘力招待你了」。
稱讚(感謝)與反應的語言表達,受文化的影響很大。例如,在**、澳門、新加坡等地,同桌就餐或飲茶時,無論是誰給對方斟酒倒茶時,對方都會把手指彎曲,以幾個指尖在桌面上輕輕地叩打,以示感謝。據說,叩指禮是從華人叩頭禮演化而來的,這一宴請禮儀形式,近年來在我國大城市的宴席上已流傳開來。按照中國人的心理與習俗,在親朋好友、家庭成員之間得到了幫助,一般很少說「謝謝」,說了反而有「見外了」之嫌。而"Thankyou」對英、美人來說,幾乎是常掛嘴邊。當客人們稱讚你、感謝你的時候,只需用「Thankyou」作答,而且簡單得體。
(5)禁忌語。
在各種文化中,都存在著一些禁忌語,雖無明文規定,但卻已約定俗成。如在中國,除了對「死」一詞的禁忌以外,親朋相聚,吃水果時,可以說「吃梨」,但不可說「分梨」,也不可將梨切開,因為「分梨」的諧音是「分離」。向外國朋友用英文介紹中國菜時,也要注意忌諱。如作為菜肴的「雞」,一般都說「chicken」,而不怎麼說」henf母雞)」,更不說「cock(公雞)」,因為」Cock"在英語俗語中就是上海方言中「**」的意思,是不上檯面的,所以必須忌諱。又如「海參」,英語至少有以下三種說法:
trepang
seacucumber
seaslug
對第種說法的釋義,英、美人不大用;第種說法,他們聽了會感到「噁心」;所以,一般採用第種解釋,即海黃瓜。這樣,就不至於影響他們的食慾。還有一種禁忌的原因是風俗。比如在中東國家,或對中東外賓,你不能用左手向他傳遞東西,更不能伸左手和他握手,因為中東人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如廁的,左手是不幹凈的手,這就是風俗所致。
(2)跨文化交談中數詞的運用。
在跨文化交談中,要注意三種類型的數詞運用:13、4和9、偶數。
1)13。
13.歐美文化認為它不吉利,對這個數詞噤若寒蟬,他們盡量避免與13打交道。在荷蘭,人們用「12號A」代替第13號房間或第13棟樓房;在英國的劇院里,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號座位;在法國巴黎的劇院,採用一種變通辦法――在12與14之間開一條過道;美國一些影院雖有第13號座位,但票價減半仍無人光顧等等。這些國家的人,忌諱13個人外出旅行,更忌諱13個人共進晚餐。因此,為了尊重這些風俗習慣,22層樓高的上海大廈取消了13層樓的名稱。同樣,在上海的國際飯店、錦江飯店也找不到「13層」的標記,一般都採用12跳到14的辦法。
歐美人忌諱13的原因有二:一是北歐神話中有這樣的傳說,有一次,天國為了追悼陣亡將士的英靈而舉行宴會,出席者共12人,突然間凶神羅基也闖進來,他是第13者。事後在座的最高之神奧丁之子――光神鮑爾德因此遭到不幸,眾天將也處處失利。二是與基督教創始人基督的最後晚餐有關。那次晚餐桌上,由於猶大(第13者)的出賣,耶穌被捕,而後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與此類似的是,有的西方人也忌。
特別是點煙時,當給第3人點煙時,他們往往會面呈難色,有的人甚至禮貌地拒絕。其歷史淵源出在1899年的一次歐戰中:晚上,許多士兵往往因為點火抽煙而暴露目標,而被對方擊斃的多為點第3根煙的人。因此,認為給朋友點第3根煙是不吉利的,在西方已形成一種忌諱習俗,當遇上這一情況時,在點了第二根煙后,要不嫌麻煩,把火熄滅之後,重新給第3個賓客點上。
2)4和9。
日本人忌諱4和9,原因是日語發音中的「4」的發音同「死」相似,而「9」的發音與「苦」相近。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請客送禮時,都喜歡送3、5、7等奇數的禮物。難怪曾有一位高爾夫球生產商把4個球包裝在一起對日本出口,結果遭致失敗。
3)偶數。
與日本相反,中國人喜好偶數,喜歡成雙成對。如「四大名旦」、「六喜丸子」、「八寶粥」、「十錦菜」、「十二生肖」等不勝枚舉。以北京城門為例:「天安門一地安門」、「天壇一地壇」、「東直門一西直門」等都是成對地出現。又如宴會的座位也都是4、6、8、10、12個人一桌,上菜也多為4、8、10個等,農村中則有「四碗八碟」的習慣。
在中國文化中偶數給人以協調、莊重、平穩、安心的感覺。於是,在喜慶節日,互相贈送禮品都喜歡成雙成對,認為偶數象徵美滿幸福,所以,我國民間熱衷「六六大順」,近年來更到處以「八八」象徵興旺大吉。就連中國的文學作品,凡是謳歌愛情的,多用雙棲偶居動物作比,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要數「鴛鴦」。「鴛鴦」古稱「匹鳥」,雌雄偶居不離,交頸而眠。
(3)跨文化交談中的體語。
1)握手。
握手,是一種見面時表示友好的動作語言。但如果不了解其文化的含義,將會產生不友好的結果。如在泰國,握手禮只在**官員和學者、知識分子中流行,但男女之間是不許握手的。對於這一點,在***教盛行的國家則更嚴格。在巴基斯坦、英國等地,如果初次遇上女士,經人介紹后,她不主動伸手與你相握,你不要主動先伸手。否則,就等於強迫對方與你握手,自然就有不恭之嫌了。有時,甚至會受到「抗議」。
在俄羅斯,表示友好、歡迎的禮節除握手之外,還有吻手。這在前蘇聯十月革命前較為盛行,目前只在盛大的節日或隆重的場合,偶爾使用,而人們之間最常用的禮節是擁抱。儘管西方人對較熟悉的客人、朋友報之以擁抱、親吻,但是其中方式也有差別:輩份高的人對輩份低的人,只吻後者的額頭;反之,則吻後者的下頜。而輩份相同的朋友、親人之間,只是以臉頰相貼,用手互拍後背。惟有情人之間,才能以嘴部親吻。故而,東方人對此,應當慎加區別,切忌越度。
日本是以鞠躬代替握手的。鞠躬時頭越低,越是表示有禮貌。不但在和熟人打招呼或告別時要鞠躬,而且在向對方表示感謝、致歉和提出要求時也要鞠躬。《現代》周刊調查了日本成年人鞠躬的次數。例如,某一個大製造廠業務部門的僱員,在一天里鞠躬竟達123次,在東京一家寺院里的僧侶說,平均每天他要鞠躬150次。長途列車上的列車員,每檢查一張車票就要鞠一次躬,可見其每天鞠躬次數是何其多。而一家百貨公司開電梯的姑娘.每天競要鞠躬2500餘次。《現代》周刊發現婦女比男子鞠躬的次數要多35%,在路上和鄰近的街道上,當熟識的人走到20米以內時,就開始鞠躬。他們還計算婦女鞠躬所佔的時間是1-4秒,比男子多0-5秒。
2)手勢。
人們在交談或講話時,總離不開手勢動作的配合,而同一個手勢在不同的國家,所表示的語義並非是完全一致的;同一個意思,不同的文化又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如「手心朝下伸出向人招手」這一手勢,在中國是表示「請人過來」的語義;而在英國是表示「再見」,他們要招呼人過來,是手心朝上的招手;而在日本,這一手勢也許會遭人白眼,因為日本人是以此召喚狗的。中國豎起大拇指,指尖朝上,表示「好」與「妙」;西方人則把拇指朝下,表示「壞」與「差」。中國人用手指指自己鼻子,表示「我」;西方人大多數用手指指自己胸膛,才是表示「我」。又如,用手勢來表示「自殺」的意思,在美國是用一隻手指指著太陽穴;在日本是用手指向肚子;在新幾內亞,則將手架在脖子上。
3)身體接觸。
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觸及,哪些部位是觸摸的禁忌區,各種文化都有一定的規定。如在泰國,人們在公開場合互不接觸身體,特別是頭部,頭部是神聖的,觸及這個地方就是一種罪過。對***來說,聳肩是兄弟般關係的一種表示。在美國,對未婚的異性朋友,輕輕拍肩表示嬉戲和友誼,緊握和擦碰含義,一般是模糊的。在東方文化中,一般對不大熟悉的人,特別是異性,是忌諱身體接觸的,不然,給人一種輕佻和對人不尊的感覺。
4)目光接觸。
在人際交往中,目光接觸的含義很深刻。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大約用30%――60%的時間跟別人以目傳情。估計有10%~30%的目光佔有大約1秒鐘的時間。有關研究揭示出美國人運用目光接觸的特點:
我們更傾向於在聽講時,而不是在說話時,來注視我們的傳通夥伴。作為說話者,我們搜索詞句,經常地看著空間,彷彿詞句鐫刻在外部什麼地方似的。
我們從某一傳通對象的信息中得益愈多,我們對他或她的注目就愈久。
我們力圖跟別人建立聯繫的目光接觸的數量,部分地取決於我們對其地位的感知。研究者聲稱,當跟某些被認為是地位高的人們講話的時候,我們力圖運用中等的乃至強烈程度的目光接觸。但是當我們與一個地位低的人談話時,就很少努力去保持目光接觸了。
倘若有人盯視著我們一次長達十秒鐘以上,我們就會感到十分不自在起來。「瞠目注視,以壓倒對方的威風」是具有某些科學根據的。
5)微笑。
微笑,在絕大多數文化中,都是友好、禮貌的表示。例如,擁有100億美元的美國企業家薩姆沃爾頓,每當他的一家新連鎖店開張,他都要親自率領全體員工舉起右手宣讀誓詞:「我從今天起,只要顧客在我面前10米之內的地方出現,我都要迎著他的目光,朝他微笑,向他致敬。」
但在日本,微笑並不一定表示愉快,也可以表示尷尬或哀戚,甚至用微笑來掩飾憤怒和厭惡。1941年,日本特使與美國國務卿赫爾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之後,面帶微笑,告辭而去。參加會談的美方人員看到日本特使的愉悅神情,都認為未來的美日關係將是令人滿意的。可不多久,就爆發了日機突襲珍珠港事件。如果當時的美國官員對所謂的「JAPANESESMILE」(日本式的微笑)有深切的了解,或許珍珠港事件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