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五章 第五節 尊重
第五章學習做父母
第五節尊重
尊重是需求層次中第四層的需要,孩子在得到尊重的基礎上發展自尊心、建立自信心。生活中受到尊重,孩子才會尊重自己,並學會尊重他人。我們處於信息時代,現在的孩子更加早慧,很早就表現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個性及自尊心,孩子會更早地感受是否被尊重,去判斷這個成人是否值得被尊重。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興趣、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情緒。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就是說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選什麼興趣課、選什麼學校和專業,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專制;因為孩子不夠成熟,所以父母要做好引導工作,給孩子充分解釋各個被選項,並和孩子充分討論協商,而不是說一味順從孩子,不溺愛。
尊重孩子的話語權,是指孩子說話時父母要注意傾聽,給予回應;孩子也有權為自己辯解,父母要認真聽取孩子的解釋;無論孩子幾歲,與他相關的決定都要讓孩子參與決策。
尊重孩子,從嬰兒期開始,按需餵養,尊重孩子的需求。
尊重孩子,從蹲下說話開始,居高臨下地與孩子交流,會讓孩子備受壓抑,即使是關心,也讓孩子不舒服,甚至逆反,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孩子。在孩子語言能力沒發展好時,不能嘲笑孩子而學孩子說話。
人格平等
中國傳統中,要孩子懂禮貌,主動向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問好,臨走時要再見,教育專家李躍兒做過調查,絕大多數孩子對這件事都痛苦萬分。害怕陌生人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本能,父母卻強迫孩子主動去跟對孩子來說的陌生人打招呼,而有些成人還表現得居高臨下,嘻嘻哈哈,又是逗弄又是擰臉蛋。這對弱小的孩子來說是什麼體驗?晚上會不會做噩夢?動物尚且知道保護幼崽,做父母的一定不能為了面子而犧牲孩子。
正確的做法是,成人蹲下身來,跟孩子平等地打招呼,或者父母為雙方平等地介紹。
還有一些無知的父母不選擇教育孩子的時間和地點,當眾說教甚至是責罵毆打孩子,不知是為了滿足潛意識中令人臣服於自己的權威感,還是控制不住情緒當場發作。這種不佔天時地利人和的行為,施予方是發泄爽了,而孩子的自尊心已經碎成了渣。
允許孩子說「不」
小巫在他的書中寫道:明智的父母會理智冷靜地接受孩子提出的不同意見,哪怕就是一個小小的「不」字。孩子將來怎樣跟他人平等相處,怎樣提出不同見解,怎樣協商、談判、討價還價,怎樣面質、辯解、堅持立場,怎樣妥協、讓步、兩全其美,都首先在童年時期,在跟父母的相處當中得到培訓和鍛煉。
父母接納孩子的個性,鼓勵孩子發表意見,耐心的跟孩子講道理、平等的協商,就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未經允許不要隨便觸摸孩子
孩子與人交往時,不接受親吻擁抱和肢體接觸,並不代表不「禮貌」。
孩子的身體不屬於別人,包括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和老師,他們的身體只屬於自己,告訴孩子,永遠不需要用身體去取悅他人。
強迫孩子接受親昵的舉動,給孩子的信息就是:
你的感受是不被尊重的,反對也沒有人在乎,你只能忍受自己討厭的身體接觸。
更可怕的是,如果有一天,心懷不軌的人要傷害孩子的身體時,他們已經被「訓練」得不會反抗和拒絕了。絕大部分兒童性侵案件都是熟人作案,親戚、老師、鄰居.......這些平時可以親吻擁抱的人,也許瞬間就變成了惡魔,毀掉孩子的一生。
父母們一定在孩子年幼時就告訴他們:「你的身體只屬於自己」。這已經超出尊重的範疇,上升到孩子自我保護的高度了。而從需求層次論來說,安全更是最基礎的需要。
杜絕戲弄孩子
尹建莉老師對於「逗」和「捉弄」有明確的解釋——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經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讓自己和孩子同一角度,一起躲貓貓、做鬼臉、玩遊戲,讓孩子開心,這些都是使孩子開心的「逗」。
捉弄孩子,則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他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成人拿著準備給孩子的東西卻不痛快給他,而是提條件要求孩子說句甜言蜜語,或者嚇唬孩子取樂,這就是捉弄孩子。
一次在外面吃飯,鄰桌有個兩歲左右的男孩,家裡人不停地逗弄他「你不餓吧?回家吧。」「今晚跟姑姑(客人)睡好不好?」逗來逗去把孩子惹急了動手打奶奶,他奶奶就打他的手來「教育」他。一頓飯吃下來,整個一部反面案例合集。
有些成人會惡趣味地要搶走孩子的心愛之物,孩子信以為真,急忙保護自己的財產,這時對方又會說孩子「小氣」,父母礙於面子可能不置可否或一起奚落孩子,這種情況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堅定地說:請不要這樣逗孩子。也不能隨便跟幼兒開玩笑、說反話,比如說孩子「丑」、「傻」,他們還不明白玩笑的含義,經常會當真並受到傷害。如果孩子真的不漂亮不聰明,就更不能這樣說。
我小的時候堅決不同意爸媽再要孩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周圍成人灌輸的觀念,有了弟弟妹妹的話,爸爸媽媽就不愛我了。這種玩笑是最殘忍最混賬的。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不知道還要有多少孩子會遭受無知成人這樣的「逗弄」!
現在社會上還有一股很不好風氣,把自家孩子被成人戲弄、屢次出錯、傷心懊惱的視頻傳到網上大眾消遣。因為孩子幼小就無視他們的肖像權和人格尊嚴,父母帶頭踐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孩子心中,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殘忍和冷酷。大多數孩子的心靈都是細膩敏感的,被父母為代表的成人世界多次傷害后,輕則沒有了自尊自暴自棄,重則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孩子是從父母身上學習與人相處的方式,不尊重孩子的父母將來也很難得到孩子的尊重,由此也可以明白,網上那些層出不窮的虐待視頻也不是無端出現的了,種惡因得惡果。
尊重孩子的意願
小滿兩歲左右時,因為酸奶放久了,我不讓小滿再喝就倒掉了,她賭氣一中午都不吃我的奶,只跟著姑奶奶。以後我都注意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別人給孩子的零食,是否收下要徵詢孩子的意見。
家宴時,父母長輩如果請孩子表演節目助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能強迫,孩子不願意時也不可批評孩子。
不要以自己的經驗來否定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說不冷,那就相信他自己的判斷,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穿什麼衣服,培養獨立,避免形成依賴性。
尊重孩子的隱私
不把孩子的隱私當笑話講給親戚朋友。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保守孩子的秘密,也不強迫孩子說出不想公開的秘密。
在孩子青春期時,會有自己的小世界,不再對父母無話不談,這時有的父母會通過偷看孩子日記、郵件、通話記錄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近況和思想。
這是極其危險的方式,因為這種行為是對孩子隱私的踐踏,如果孩子恰恰處在叛逆期,會使親子關係急劇惡化。
父母不可以對孩子監管和干涉過度,想要了解孩子就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學會如何傾聽,給孩子以信任和理解,取得信任后,在孩子自願情況下,自然會和父母進行溝通交流。同時要進行安全教育,教孩子保護自己,學會辨別危險,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幫助和引導。
尊重孩子朋友
歡迎孩子的朋友來做客,不要流露對孩子朋友的不滿,維護孩子的面子,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尊重父母的朋友。
教孩子尊重別人
1.不傷害別人
2.尊重別人說「不」的權利
3.能夠接受別人與他分開
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平等對待,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能做的事,孩子應得到的是同等的尊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