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五章 第四節 理解

30第五章 第四節 理解

第五章學習做父母

第四節理解

兒童在認知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思維和認知跟成年人都不一樣,他們跟成年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情緒反應也不一樣,只有理解並接納這一點我們才能夠更加貼近理解孩子的行為

消極封閉的家長不喜歡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沒興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他們只習慣於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孩子。當孩子不能如其所願時,就經由主觀判斷輕易給孩子「定罪」,完全不知「換位思考」為何物。

這類父母不愛孩子嗎?不,他們會認為自己愛得投入了一切。但這種愛盲目、任性而自私,表現為非愛行為,從而與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馳。親子雙方都因這種沒有理解的愛而痛苦,孩子在獨立生活前只能被迫接受,而父母也將會因為孩子的不理解而萬分苦惱。

很多成人的心靈已經麻木,記不得童年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和願望。想真正讀懂孩子,就要拿起書,學習兒童成長規律和兒童心理學知識;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教育趨於理性,思維更具前瞻性。當親子之間出現問題時,家長如果不明所以,就真誠地問問孩子的想法。

了解自己的孩子是科學教育的前提

只有父母積累了一定量科學的教育理論知識,對自己有了較為準確的認識,清楚自己孩子所具有的一般孩子的共性和他自己獨有的個性后,才具備了正確教育孩子的條件。

父母對孩子的能力、性格、氣質類型等基本情況有了明確的認識,才不會用偏離正常發展規律的過高或過低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對孩子的理解始於襁褓期的照料,通過親密育兒方式,使父母得以理解嬰兒發出的信號,這是孩子生命之初得到的理解,有利於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並通過這種方式,促進親子之間的相互理解。

在孩子逐漸長大后,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有共同的話題才能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父母要知道孩子平時聽什麼歌,看什麼節目,喜歡哪位藝人,最要好的朋友是誰,除了學習外還有什麼喜歡的活動。

即使心中不喜,也不要出言否定孩子的喜好,心態開放的父母更可以參與到孩子間流行的遊戲中,融入孩子的社交圈,讓父母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變為一起打怪的「戰友」,拉近關係的同時還可以在孩子需要時給予指導。

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親子之間的矛盾,很多都是因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家長們用身高體力優勢挾制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一些人看待孩子的方式,是把孩子當寵物、植物,或者是私有財產,而不是一個擁有尊嚴和個性的「人」。

很多成人對孩子缺乏耐心,衡量孩子行為的標準,是「有沒有給父母添麻煩」——不願意自己玩,總是粘著父母就是不乖,晚上不睡拽著父母陪就是不聽話——完全不考慮孩子是不是在向吝於表達的父母索取愛;不睡覺是因為一整天沒見到父母,想跟爸爸媽媽親熱一下捨不得入睡,或者是白天看護人為了省力而讓孩子睡了太多的覺,導致晚上睡不著。

無知的父母只是自以為是地要求孩子如何去做,甚至認為單方面的立規矩是為了孩子好,完全不考慮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

成人和幼兒認識世界的方式不一樣,要充分了解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甚至是潛意識中的需求。用成人的判斷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很不恰當,因此要求父母能夠放低視線,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有一個父母們耳熟能詳的案例,講的是在迪士尼樂園,孩子哭鬧,父母不知道這麼有趣的地方孩子為什麼不喜歡,當他們蹲下時才發現,在孩子眼中只能看見大人的腿。這個故事意在提醒成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如果能夠做到努力去理解孩子,學會傾聽,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不去壓制和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動輒說教,那麼孩子也會習得同樣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隨著理解能力的發展,也會開始主動去理解父母。

肯定孩子的感受

吃飯時我們覺得溫度正好的飯菜,小滿有時會說「燙」,而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回答「不燙啊」,這就是對待孩子過於隨意了。孩子的感覺神經才投入使用沒多久,比成人的要靈敏,成人覺得不燙的食物,孩子還難以下咽。自從認識到這個問題后,在小滿說燙的時候,我就會回答:「哦,你覺得燙啊,那我們等一下再吃。」並時常提醒家人,不要不假思索地否定孩子的話。

孫瑞雪老師在她的書中多次提到,要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年幼的孩子語言發展跟不上思維,遇事說不出來,急躁憋悶下只能以發脾氣的形式來表現,這時要求父母有敏銳的感知力,認真觀察,關注孩子,了解哭鬧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原因,幫孩子說出他說不出來的話,為他的感覺和情緒命名,這樣可以起到疏導不良情緒的作用,孩子體會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愛,日後面對類似的情況也就有了應對的能力。

在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得差不多時,鼓勵孩子用語言來代替哭泣表達訴求。

接納情緒

很多教育書籍中都提到了共情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中國傳統習慣中,比較排斥激烈的情緒反應和表達,崇尚平和、不慍不火。因此在這種氛圍中,所有人都要壓制情緒,並且訓練孩子從小就要合乎「禮儀」要求——孩子難過時要求他保持平靜,孩子生氣時要求他理智,孩子委屈時要求他道歉——長久地壓抑情緒,造成了很多的身心問題。

孩子需要通過體驗情緒來促進心智的發展,每一次強烈的情緒體驗都有助於孩子認知事物、總結經驗教訓,有助於以後遇到同類事情時做出恰當的分析和反應。能夠釋放自己的情緒會讓人有「自由做自己」的內心安全和平靜感。

孩子出生後到一歲多只有初級情緒,比如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到了兩歲左右,孩子就出現了次級情緒,比如害羞、尷尬、內疚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出現嫉妒等更為複雜的情緒。

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就要先從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在不影響孩子的前提下,要把自己的情緒調節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如果父母因為孩子哭鬧而聲色俱厲地發怒,只會讓孩子哭鬧得更凶,或者在驚恐中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宣洩情緒時,父母要更給他接納、共情和安慰。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共情,不要問孩子為什麼,否則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可以在遇到類似情況時給孩子說明「那個孩子摔了一跤,他一定嚇了一跳。」

小滿兩歲左右,不開心不高興時,會眯起眼睛,嘴角下拉,趴在地上,臉貼著地一聲不吭。我們不去打擾她,她一會就會轉移注意力,做別的事情了。

爸爸出差回家后,小滿會又蹦又跳又笑,打開電子琴跳一會兒舞,先釋放喜悅和興奮的情緒,然後才讓爸爸抱抱。我們就看著她開心,跟她一起笑。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含義

孩子都是有思想的,不同尋常的舉動一定有其背後的原因,當孩子有奇怪的言論時,父母要沉著冷靜,讓孩子把話說完;孩子發脾氣哭鬧時,父母不能只是把「止哭」作為目的,而應該在關心和理解的基礎上,了解哭鬧的背後原因。孩子也許是想要探索世界而被阻撓了,父母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干涉孩子;幼兒哭鬧也許是累了、餓了、困了,或者是在索愛和求關注。任性和叛逆並不是天生的,是因為家長的不理解和誤解將孩子逼得任性叛逆了。

在孩子行為不當時不能盲目懲罰,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如果孩子是出於好心,一定要肯定和讚揚他的善意,並鼓勵他繼續做下去,然後再引導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動機是錯的,就要明確指出錯在哪裡,幫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也可能通過不良行為來達到擁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目標,這四種不良行為是:尋求過度關注、權利鬥爭、報復和自暴自棄。這四種不良行為,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仔細討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
上一章下一章

30第五章 第四節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