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五章 第九節 關注精神世界
第五章學習做父母
第九節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孩子區別於小動物,是因為有精神層面的需求。只注重物質忽略精神,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精神上不滿足,孩子就會對物質貪婪,要給予孩子精神食糧,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帶領孩子追求文化、智慧、精神享受,如果孩子精神空虛,就會拿無聊的東西來填補。
孩子的感受被父母注意到,同時給予了解及照顧,孩子將來就能擁有健康的人格。有一些高學歷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多關注其行為和學習成績,比較不重視孩子的內心;而一些低學歷父母,出於愛和對孩子內心感受的關注,卻會給予孩子支持、尊重和自由發展的空間。我的婆婆雖然學歷不高,但她性格很好,很謙虛,很尊重生命,給予了兩個兒子真愛和自由成長的空間,所以培養出來的兩個孩子人格和心理都比較完善。
讓孩子感受到幸福
父母希望孩子幸福,這是最基本的目標,然後才是孩子的發展、特長發揮、潛力的開發。而這些又反過來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因之滿足了孩子的自我實現需要。
孫瑞雪老師提倡的蒙氏教育法主張讓孩子充分感受這個世界,由感覺而上升到智慧,認為一個人的感覺越細膩,生命狀態越好。
當人的內心感覺幸福時他的生活就會充滿歡樂。幸福是一種個人體驗,是一種身心愉悅和滿足的感覺,現代人太忙碌了,只有停下腳步,審視內心,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成人已經麻木,而當孩子們俯身去看每株小草,每隻小蟲時,也請父母們停下腳步,和孩子一起發現這個世界的美。
「幸福的秘訣就是活在當下,要在生命旅途中盡情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受每一分快樂,而不是腳步匆匆奔至終點時,才發現幸福被甩在身後,永遠地錯過了。」
所以我們帶著小滿下雨天踩水,下雪天玩雪,充分體會生活的樂趣。
小巫書中提出了首要幸福感和次要幸福感的概念,首要幸福感來源於父母對自己的愛的確認,次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快樂。
給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注,給予孩子理解、尊重、信任、交流和陪伴。父母在家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創造一家人的歡樂時光和積極的家庭氛圍,給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間和時間,教給孩子新技能,在成就感中體驗幸福,關注孩子的情緒,給予讚賞和鼓勵。
讓孩子追尋自己的興趣愛好,伴隨一生的興趣愛好直接影響孩子的幸福度。在節日給孩子精心準備的禮物,驚喜的同時也讓孩子體驗到幸福快樂。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幸福,首先父母要讓自己覺得幸福,準備一個精美的小本子,把感覺開心幸福的事情都記錄上去,盡量忘掉不開心的事,讓每一天都過得快樂。當遇到不可迴避的困頓時,把小本子拿出來翻一翻,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期望,克服暫時的低潮。那些美妙的快樂時光,是精神成長的源泉。如果實在心理問題嚴重無法自己調節,請抓緊去聽聽講座或者看心理醫生。不要用成人世界的煩惱去打擾孩子無憂無慮的快樂,不要把生活的壓力過早灌輸給孩子。
適當關注
小滿的手腕劃破了,趕快來告訴我「破了」,還撇嘴憋紅了眼圈可憐巴巴的望著我。小滿姑姑和哥哥一起過生日,小滿不是大家的焦點,當切完生日蛋糕后,小滿就開始各種求關注,一會讓我抱,一會要爸爸抱,一會又讓奶奶抱。
我們一家人一起看《歡樂喜劇人》,小滿自己在旁邊一直對我們說話,我意識到她在求關注,趕快把她抱在懷裡,過了一會她就掙脫懷抱自己去玩了。
得到關注不夠的孩子會想法設法尋求別人的關注,在人多的場合容易把握不住分寸,因此應該給孩子創造一些獲得關注的機會,比如生日、節日時的聚會活動。
過了行走敏感期的孩子總想要成人抱著,這時很多成人會認為孩子不願意走路是撒嬌任性懶惰,而且孩子越來越大,父母也抱不動了。於是以「你長大了,不能抱了」為由而拒絕。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部分是通過「求抱抱」來滿足感情上和心理上的需要。確立了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愛和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后,孩子就會開始走向獨立。我們應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實在抱不動就跟孩子商量,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理解的。
小滿要求抱抱時,我們都盡量滿足,等我們跟他說「累了抱不動了」,讓她自己走,她有時會下來,有時會很貼心的給我們捶捶背捏捏胳膊。在石子路、小木橋等比較有趣的路時,小滿會要求下來親自走一走。
小巫在《跟孩子劃清界限》中舉了這樣的案例:
布萊澤頓醫生曾經做了一個實驗,要求母親都故意不給孩子任何注意力,只是面無表情地對著孩子坐上3分鐘。結果,20秒之內,嬰兒們就開始絞盡腦汁讓媽媽關注自己。他們容光煥發地微笑,或嗓子里發出咕咕嘎嘎的聲響,而後哼哼兩聲。還會裝出更大的微笑,發出更大的聲音。嬰兒也許會咳嗽、打噴嚏,有些嬰兒甚至會幹嘔。他們簡直不相信媽媽還是不理自己,於是再三再四地表演,企圖讓媽媽跟自己玩兒。如果媽媽還是板著臉沒有反應,有的嬰兒或許就放棄了,縮成一團,或者乾脆閉上眼睛,彷彿睡著了就可以把媽媽擋在腦外——這一切都是母親改變了僅僅3分鐘的慣常行為所造成的!當媽媽最終恢復常態,跟孩子玩兒的時候,嬰兒往往加倍回應,表現得尤為高興。布萊澤頓醫生還觀察到,如果母親一向對嬰兒的反應比較積極,孩子就會把對媽媽的關注轉移到對周圍事物上。
只有關注被滿足了孩子才會把注意力轉向探索世界和自我成長上去。如果一直得不到正面反饋,孩子會放棄努力自暴自棄,如果父母不能給予孩子正面行為予以回應,孩子就會通過不良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小滿為了引起注意,把沙發墊子扔得到處都是;在自己會用勺子吃酸奶的情況下,仍然要求我「喂一下」。
索愛
有時孩子會要求抱抱,有時會通過莫名的哭鬧、發脾氣,甚至是一些退化行為比如尿褲子、要求喂飯等來索取愛,父母要反思是不是最近給的愛不夠,導致孩子用各種方法來求證父母的愛,因此,父母要經常親吻、擁抱孩子,讓孩子安心,鞏固孩子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