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海德格爾

11.海德格爾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也是存在主義哲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析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並影響了葛達瑪、漢斯尤納斯、列維納斯、卡爾洛維特等眾多哲學家。

他的哲學主題,並不是揭示人的行為或是解析人的心理,而是通過確立我們通常所說的存在的最本質的東西來闡明存在這個概念,而這,無疑是哲學的真正任務。

海德格爾生平

1889年9月26日,馬丁海德格爾出生於德國巴登邦梅斯基爾希的一個天主教家庭。

1903~1906年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學讀書。17歲時,進入弗萊堡人文中學就讀。一次,他從一個神父那裡借到布倫坦諾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意義》一書,從此他對「存在」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

1909年,剛滿20歲的海德格爾中學畢業,進入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一年後學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

1913年,在施奈德、李凱爾特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16年,海德格爾獲弗萊堡大學講師資格,與任弗萊堡大學哲學教授的胡塞爾首次見面。1919年,擔任胡塞爾討論班助教。1922年,擔任馬堡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29年,應馬克斯舍勒之邀在科隆康德協會上作題為《此在與真在》的演講。

1927年,在胡塞爾主編的《哲學和現象學研究年鑒》第八期上首次發表《存在與時間》。1928年,胡塞爾退休,海德格爾接任弗萊堡大學哲學講座教授。次年7月24日在弗萊堡大學禮堂作題為《形而上學是什麼》教授就職講座。同年12月,出版了《康德和形而上學問題》一書。

1933年,出任弗萊堡大學校長一職。一年後,海德格爾辭去了弗萊堡大學校長職務。

1935年,在弗萊堡藝術科學協會作題為《藝術作品的本源》的演講。次年,在羅馬作題為《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的演講。

1943年,創作《追憶》,載於克盧克霍恩編緝的《荷爾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文集》中。同年,《真理的本質》一書出版。次年,出版《荷爾德林詩的闡釋》。

1945年,海德格爾被佔領軍當局禁止授課。自此一禁就是6年,這6年的時間裡海德格爾沒有踏上過講台。

1946年,為紀念里爾克逝世二十周年創作了《詩人何為》。第二年創作了《田間小路》、《從思的經驗而來》,並出版了《柏拉圖的真理學說》。

1950年出版了《林中路》一書。1951年10月在比勒歐作題為《人,詩意地棲居》的演講。

1953年,海德格爾出版了《形而上學導論》。次年,相繼出版了《演講與論文集》和《什麼召喚思》。1956年,出版了《走向存在問題》。

1957年,在弗萊堡大學一般研究班上作題為《思想原則》的5次演講。12月和次年2月在弗萊堡大學一般研究班上作題為《語言的本質》的3次演講。

1958年,3月在法國埃克斯作題為《黑格爾與希臘》的演講,5月在維也納城堡劇院黎明慶祝節上作題為《詩與思――關於斯退芬格奧爾格的「詞語」一詩》的演講。次年1月在巴伐利亞美術學會上作題為《走向語言之途》的演講。

1960年7月,作題為《語言和家鄉》的演講。次年出版了《尼采》兩卷本。1962年4月,前往希臘旅行。同年出版了《物的追問――康德先驗原理的學說》和《技術和轉向》。

1967年4月,在雅典科學和藝術學院作題為《藝術的起源和思的使命》的演講。不久出版了他的新作《路標》。兩年後,出版了《面向思的事情》。1970年,出版了《現象學和神學》。1975年,出版了《現象學的基本問題》。1976年,出版了《邏輯學――真理問題》。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爾逝世,5月28日葬於其家鄉梅斯基爾希。

海德格爾著作

海德格爾的著作有:

《存在與時間》(1927)

《存在與時間》是海德格爾的代表著作,1926年寫成,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在《存在與時間》中,海德格爾對日常語言中的「是」或「存在著」的意指提出詰問,並重新提出「存在的意義」的問題。

要理解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需要對海德格爾的思想淵源有一定的了解。從海德格爾的思想淵源來看,其《存在與時間》中的方法是來自於胡塞爾和狄爾泰的「解釋學的現象學」,而《存在與時間》的實質內容就是來自於克爾愷郭爾的「生存主義」。

《林中路》(1950)

《林中路》是海德格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視為現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經典作品,是進入海德格爾思想的必讀之作。它彙集了作者20世紀30~40年代創作的幾篇重要文章,幾乎包含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的所有方面。這些文章初看起來是很難以統一的。而這也可以說是本書的一個特點,正如本書書名所標明的:《林中路》,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歸。

《走向語言之途》(1958)

這裡譯出的《走向語言之途》系海德格爾全集之第12卷,是海氏後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所收錄的共6篇文章,都是作者在20世紀50年代做的演講報告,集中地呈現了他後期的語言思想。這本書是海德格爾關於語言的一個演講集。

《尼采》(1961)

尼采是19世紀後期著名的德國哲學家,近百年來對他的思想內涵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從20世紀初期起,尼采就對中國新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王國維到魯迅都曾為他的學說所傾倒。

上帝死了嗎?傳統的道德只是「一種有用的錯誤」?是「權力意志」造成了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嗎?科學知識有哪些局限性?人類的進化是已經完成了還是剛剛開始?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尼採的哲學提出來的。尼采對於我們現今的時代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他對人類的心理、道德、宗教及權力均頗有洞察力:他預見了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符號論和後現代主義。這些都清晰地寫在他的文章里。

本書是海德格爾的重要著作。在上卷中,作者按哲學門類探討了尼採的主要思想;在下卷中,作者探討了尼採的形而上學與歐洲的虛無主義。

《路標》(1967)

本書是海德格爾晚年自編的論文集,彙集了海德格爾自1919年至1961年間所出版的重要文章14篇,特別可以呈現海德格爾在近半個世紀的思路歷程。在此書中,讀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海德格爾本人的存在思想之進程和海氏對西方「存在歷史」的獨特的清理、批判。本書書名亦已明示,它包含了海德格爾在「存在」問題之追問的道路上的各個標記――「路標」。

《面向思的事情》(1969)

《面向思的事情》一書,內容包括海德格爾晚年的3篇演講稿和一次討論班的記錄稿。篇幅雖小,但屬於海德格爾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書的書名體現了海德格爾思想的一個淵源。「面向思的事情」顯然是承接胡塞爾「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爾一生以「存在」為「思的事情」;而在本書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視為海德格爾存在之思的一個深化。

《現象學的基本問題》(1975)

本書是海德格爾1927年在馬堡大學開講座課時的講義。全書詳細研究了《存在與時間》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問題,通過提出作為一切存在領悟之境域的「時間」,來回答引導著此在分析論的、對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式的追問、使讀者真正了解到現象學之基本問題的實事內涵與內在體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上一章下一章

11.海德格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