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細說天津人的「衛嘴子」

第一節 細說天津人的「衛嘴子」

「京油子」、「衛嘴子」,是中國人對北京人和天津人的總體界定,基本上就是兩個城市人文現象的區分,它把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性格特點做了最根本的概括。是「衛嘴子」,那就一定是愛說。這一點沒錯兒,天津人是愛說,街頭巷尾,常見到一些孩子們在一起,也不做什麼遊戲,也沒有什麼事情要做,就是湊到一起說天道地,一個接著一個地說,說起來沒完沒了。再大一些,一群一群的青年人,也是愛說,常聽見老人們問孩子:「你幹嘛去?」要出門的孩子就回答老人說:「我找誰誰誰說說話去。」你進了商場,售貨員們更是一堆兒一堆兒地說個沒完沒了,有時候就是顧客來了,她們也懶得答理,你喚得急了,她比你還要著急,最後說不定還衝著你喊一句:「你忙的是嘛?沒看見我們正說著話嗎?」再後來,老了,退休了,那就更是整天整天地跟一群老人們湊到一起說話了。如果有人做一個統計,一個天津人一生說話的時間在他全部生命中到底佔多大的比例,那一定是個驚人的數字。天津人的愛說話,自然有它的原因,這首先是由天津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天津地處九河下梢,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和永定河在天津匯合成海河流入大海,此外還有子牙新河、獨流鹼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流入天津。在陸路交通還不發達的過去,天津有了這九條大河,那就已經是一個八萬民眾聚會的地方了。這許多天南地北的人聚到一起,第一件事,就是要互相溝通,用什麼溝通?自然是用語言。這一下,天津人就要說話了,先要說說自己是從哪裡來,再要說說自己的家鄉是個什麼樣子,然後再聽你說說你們家鄉是什麼情形,還要聽你說說你為什麼到天津來,這樣你說我說,綜合到一起,那就是天津人一起在說。九河下梢,八方居民雜處,天津人需要相互溝通,需要自我表白,需要申訴,所以天津人就需要不停地說。在這一點上,天津人和北京人不同。在北京,全都是老門老戶,人們每天見面,只要是點一下頭,就算是把一切該說的全說到了,沒有說到的,彼此也就無須再問了。而上海人則又是一種活法兒,上海人怕別人對自己的事情知道得太多,所以上海人一不需要述說,二又不能詢問,這樣彼此就免去了好多的話,相互匆匆地見上一面,能看上一眼,也就是夠交情的了,多說了,就沒意思了。天津人的自稱「衛嘴子」,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天津人見多識廣。天津是一個開放城市,小時候,常聽見市井間的城市民謠,那沒有腔調的民謠里唱著:「你吃過洋白面嗎?你喝過自來水嗎?你打過特律封(telephone)嗎?你坐過四輪電嗎?」由此,人們不難看出天津人的見識確實比外地人要多得多。洋白面,自然就是進口的白面,那時候天津來面鋪賣的是美國「兵船」牌的進口面,還不是後來以加拿大小麥為原料在國內加工製成的麵粉;四輪電就是有軌電車;特律封是電話;自來水么,那就沒有什麼新鮮的了,但是,這也和喝大河裡的水不同,仍然是一種區別。天津衛有這麼多新鮮事,見到外地人,天津人能不向他們炫耀炫耀自己的見識嗎?所以,和外地人在一起,天津人就是愛說,天津人成堆地的地方,那就更是說得沒完沒了。這樣,天津人就落了一個「衛嘴子」的綽號,應該說是名副其實。天津人成為「衛嘴子」的第三個原因,那就是天津人說完的話,隨後自己也就忘掉了。九河下梢么,大家在船上說的話,說完之後,開船走了,誰也不會去調查咱然也就不怕有人追究。天津人什麼都敢說,說過之後,一走了之,就是有人調查出真相來了,再找這個說話的人,你也是找不到了。所以,天津人有一句老話,叫做「那兒說,那兒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天津人對於自己說的話,從來不負任何責任。說到什麼地方,就是什麼地方;說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你們誰也別和天津人「較真兒」,天津人說的話,水分多。於是,很容易的天津人就給人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大江南北,舉國上下,都覺得天津人說話不牢靠;但是對於天津人自己來說,語言的含金量其實並不很重要,語言真正的價值在於它的能量,說白了,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死人說活了。若能說活,這就是語言的力量;說不活,語言就毫無意義。天津人真的能把死人說活了嗎?其實也未必。追溯歷史,幾位大說客,沒有一個是天津人。諸葛亮舌戰群儒,那是一個能把死人說活的人,可他是山東人。戰國時代的張議主張「連橫」,可他是山西人,而另一個主張「合縱」的蘇秦則是河南人。縱然,那時候的中國版圖上還沒有天津這麼一個地方,可是到後來有了天津,也未見得天津出過哪個有名的說客。直到明清時期,在談判桌上和洋人們交涉的時候才見到了一個天津人。由此可見,天津人所謂的能說,不過就是些「閑白」罷了,真正關乎人類前途、國家命運的話題,天津人一向談不來。天津人常說自己說的話「沒正文兒」,也就是告訴我們其實天津人的愛說,只不過就是說些沒有多大用處的閑話罷了。那麼「衛嘴子」又有什麼價值呢?如果是做生意。當然也做不成大生意,真正的石油、軍火生意,天津人是做不成的。但是做小本生意,天津人是高手。過去天津有一種職業叫「路合」,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經紀人」,天津人最多;全中國的皮包公司,天津人開的恐怕只比上海人少一些;再有就是不為人道之的不軌行為了,那就是只靠嘴皮子做的生意,也就是「坑蒙拐騙」了。直到現在,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是幾個人湊到一起說起來沒完沒了的,那一定是天津人;而一些人圍在一起,大家聽一個人說話的,那個說話的人也一定是天津人;火車上、輪船上、旅館里,只要有了天津人,就一定是熱鬧非凡。所以,「衛嘴子」有「衛嘴子」的價值,可以活躍氣氛,可以促進友誼,可以使人們相互信任,更可以使人們感到開心。長途旅行,能夠和天津人結伴,那是一種福氣,無論是多遠的路,只要天津人一「白話」,不多的時間,就到地方了。到這時,你真捨不得和這位天津人分手,要想再聽他「白話」一段,那就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了。天津方言天津人性格上的爽朗、樂觀、滿不在乎,通過天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特色辭彙比較多,說起來也特別熱鬧。有天津人在場聊天,場面一定會很熱鬧。天津是移民城市。相傳移民者大多明代朱洪武的江淮兵,加之天津在清代又是淮軍的大本營,所以天津話的發音及辭彙,受蘇北江淮一帶的方言影響較大。天津話的齒音字較多。例如,上網叫做「桑(四聲)網」;手機叫「叟機」等等。還有許多發音特點就不多說了。許多人說天津話很俗,小市民味特重。可是哪種方言又沒有小市民味呢?語言本身就是大眾的。過去天津衛的老腔調是有些粗俗,包括許多天津特有的「津腔」――「你介寺敢罵」(你這是幹什麼);「咱介不寺沒銀耐嗎」(咱這不是沒人愛嗎);」油泥嘛絲兒,你管鑿嗎」(有你什麼事,你管得著嗎)等等。成了外地人挖苦天津人的笑料。現如今這種純正的「津腔」,在四十歲以下的人群中,已經很難聽到了。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說一口稍有津味的普通話。老天津話受江淮影響的同時,也受著老北京方言的影響。至今有許多天津方言與北京方言是通用的,尤其是口語。過去就聽說過「說衛(天津衛)話,帶京腔」的說法。例如,惹禍了都稱「捅簍子」;上當了都說「冤大頭」;特別令人討厭的人都稱其為「狗食」;不男不女的都叫做二尾(讀乙音)子;更多的是「老謠」(不可信的事)、「磕膝蓋」、「窩囊廢」、「能耐梗」、「廢物點心」等等,舉不勝舉。天津話是真的很難聽嗎?其實不然,如果天津經濟、文化、城市建設等方面,在國內首屈一指,甚至在國際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不但沒有人拿天津話當笑料,反過來就該流行天津方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魅力中國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魅力中國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節 細說天津人的「衛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