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章 伯顏進入臨安城
宋廷有旨命吳堅為左丞相,常楙為參知政事。日午宣詔慈元殿,文臣只到了六人。不久后,常楙又潛逃了。接著聽說嘉興知府劉漢傑已經舉城投降了蒙古軍隊,安吉州戍將吳國定也向蒙古軍隊輸款。知州趙良淳與提刑徐道隆先後死了,各處關隘的士卒潰散。太皇太後日夜惶惶不安,便想向蒙稱臣,上表乞和。
陳宜中面露難色,太皇太后凄然說道:「如果能保存社稷,稱臣也不足惜。」於是派遣監察御史劉岜到蒙軍上表稱臣,獻上蒙主尊號,表示願意每年上貢銀絹二十五萬,只是乞求保存境土。伯顏還是不肯答應,認為宋朝君臣必須投降。劉岜無奈回報,太皇太后召集群臣會議。
文天祥請求命令吉王、信王出鎮閩、廣,徐圖恢復。商議還是沒有決斷。宗室大臣都答應了文天祥的意見,閉幕會晉封吉王趙昰為益王,出判福州,信王為廣王,出判泉州。陳宜中率領群臣入宮,擋面請求遷都。太皇太后不肯答應,陳宜中於是大哭請求,於是朝廷命收拾好,準備出發。
到了夜裡,陳宜中沒有里覲見。太皇太后勃然大怒道:「我本不欲想遷斗,經過大臣固請,才有此命令。哪知他竟來騙我?」於是她脫簪珥拋擲地上,閉目而泣。其實陳宜中也並非當面欺軍,不過因為諸事倉皇,來不及預奏時期,才有這般失誤。過了一夜,聽說伯顏到了皋亭山,阿剌罕、董文炳各軍齊會,前鋒直抵臨安府北新關。文天祥、張世傑聯名上請,願移三宮出海,自己決定跟隨大哥背城一戰。陳宜中覺得是一個危事之際,入定秘謀,竟然派遣監察御史楊應奎帶著傳國璽及降表,去了蒙古軍營。
伯顏借受了璽表,讓楊應奎回去,令人傳話給首相陳宜中,要他出城商議投降一事。不料陳宜中竟在夜裡逃歸。張世傑、劉師勇等人因為朝廷不戰即降,憤憤入海。蒙古派遣都統卞彪勸說張世傑投降,張世傑割斷了卞彪的舌頭,磔又殺死了他兒子子。劉師勇憂患成病,縱酒而亡。
太皇太後到了此時,只好把出降的做了下去,於是命文天祥為右丞相,與左丞相吳堅偕赴元軍,會議降約,文天祥即與吳堅同行。等見了伯顏,文天祥進言道:「北朝如果以宋為與國,請退兵平江或嘉興,然後議歲幣與金帛犒師。北朝能全師而還,最為上策。如果一定要毀掉宗社,恐怕淮、浙、閩、廣,你們還沒有攻下,兵連禍結,利鈍難料,請執事詳察!」伯顏因他語言不遜,留置於軍中,只派遣吳堅回都。
伯顏當即改臨安為兩浙大都督府,命將忙兀台以及降臣范文虎入城治事。他再命張惠、阿剌罕、董文炳、張弘范、唆都等人,封了府庫,收集史館禮寺圖書及百司符印告敕,罷來官府及侍衛軍,接著有索要宮女內侍及諸樂官,宮女大多赴水死節。
太皇太后命賈餘慶為右丞相,劉岜同簽書樞密院事,與左丞相吳堅,簽書樞密院事家鉉翁等,並充祈請使如元,先到伯顏軍營。伯顏引文天祥與堅等同坐,賈餘慶話多諂諛,文天祥怒斥賈餘慶賣國,並責備伯顏失信。呂文煥從旁勸解,文天祥起身呵斥呂文煥說道:「你家受國厚恩,卻不能以死相。」並祈請派使者北行,一面進駐錢塘江沙上。錢江本有大潮,每日兩詞。臨安人指望著波濤大作,一洗而空。誰知潮竟三日不來,輿論以為天數,自然相繼咨嗟罷了。
伯顏聽說益王、廣王已出臨安,又派遣范文虎率兵南追。駙馬都尉楊鎮本來隨二王同行,他得報之後,反而馳回臨安,與二王作別說道:「我將死在該處,以緩追兵。」途中遇著范文虎,假稱二王已去就鎮。范文虎於是擒住他回去報告。伯顏進入臨安城后,建大將旗鼓,率左右翼萬戶巡城,觀潮浙江。又登獅子門覽臨安形勝,部分諸將抓住福王與芮,從紹興來到。伯顏好言撫慰,令他隨帝趙顯及全太后,入覲元都。他遣使入宮宣詔,免牽羊系頸禮。德祐二年,伯顏劫持宋帝趙顯以及全太后,並福王趙與芮,沂王趙與猷,隆國夫人黃氏,駙馬都尉楊鎮等,一起北去。
趙顯被虜,了除了全太后、福、沂二王及隆國夫人、駙馬都尉以外,庶僚謝堂、高夢松、劉褒然暨三學生等都跟著北行。太學生徐應鑣和兩個兒子徐琦、徐崧,及以及一個女兒元娘,都投井殉難。太皇太后謝氏因為得病,不能行走,暫留臨安。
伯顏留下阿剌罕、董文炳等經略閩、浙,自己劫持趙顯等人北去。時知信州謝枋得蒙兵逐走,竄往建寧山中,他的妻子都被抓,江東陷沒。制置使夏貴又舉淮西投降,知鎮巢軍洪福為夏貴所殺。只有淮東、真、揚、泰各州,還是對不起宋土。
孫虎臣已經憂死,李庭芝、姜才、苗再成等人各死守不去。文天祥與他的侍客杜滸等十二人,於夜間逃入真州。苗再成出來迎接他,高興得流著眼淚說:「兩淮的士兵足可以興復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協力。」文天祥問道:「這個計謀是從哪裡來的呢?」苗再成回答說道:「現在先約淮西兵趕赴建康,他們必然全力以防禦我們淮西的士兵。指揮東面各將帥,以通州、泰州兵攻打灣頭,以高郵、寶應、淮安兵攻打楊子橋,以揚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領水軍直搗鎮江,同一天大舉出兵。灣頭、楊子橋都是沿長江的脆弱之軍,又日夜希望我們軍隊攻來,攻打他們,定會很快取勝。一齊從三個方向進攻瓜步,我自己率兵從長江水面中以較少的士兵佯攻,雖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預料到這一點。瓜步攻下后,以東面的軍隊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脅浙江的後退之路,那麼元軍的大帥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對此大加讚揚,隨即寫信送兩個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聯絡。
文天祥沒有到的時候,揚州有逃跑歸來的士兵說道:「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進入真州來勸說投降。」李庭芝信以為真,認為文天祥勸降來了,派苗再成迅速殺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殺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壘外,把制司的文書給他看,把他關在門外。好久以後,又派兩批人分別去窺測證實天祥是否是來勸降的,如果是勸降的就殺了他。兩批人分別與天祥談話后,證實其忠義,都不忍心殺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護送至揚州,四更鼓響時抵達城下,聽等候開城門的人談,制置司下令防備文天祥很嚴密。
文天祥與隨從聽說后,相互吐舌,於是向東入海道,遇元軍,躲入四圍土牆中得以免禍。然而,因為飢餓而走不動路,於是向樵夫們討得了一些剩飯殘羹。走至板橋,元軍又來了,眾人跑入竹林中隱伏,元軍進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滸、金應帶走了。虞候張慶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兩度挨箭,文天祥兩次都未被發現,得以脫身。杜滸、金應拿出身上的金銀送給元軍,才被放回,雇募二個樵夫抬著坐在籮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郵,泛海坐船至溫州。途中他聽說益王趙昰已嗣立福州,改元景炎,於是從溫州再行航海,奔赴福州。
原來益王趙昰與弟弟廣王趙昺,渡浙南行,由趙昰母親楊淑妃,以及淑妃的弟弟亮節。還有俞修容弟弟俞如珪,及宗室秀王與檡,擁護同往,途中為蒙軍追趕,徒步行走于山中七日。幸虧有統制張全率領數十騎衛士,同往溫州。
宋臣陸秀夫、蘇劉義等人也接踵前來,議召陳宜中於清澳。張世傑於定海,遣使去訖。不久陳、張都到,因此奉益王趙昰為都元帥,廣王趙昺為副,發兵除吏。又命秀王趙與檡為福建察訪使,先入閩中,撫吏民,檄召諸路忠義,同謀興復。閩人頗多響應。於是陳宜中等人奉二王至福州,立益王趙昰為帝,改號景炎元年,尊楊淑妃為皇太妃,同帝聽政。遙上趙顯尊號為恭帝,加封廣王昺為衛王。
朝廷加授陳宜中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李庭芝為右丞相,陳文龍、劉黻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簽書樞密院事,蘇劉義主管殿前司。命令舊臣趙潽、傅卓、李班、翟國秀等人分路出兵,並改福州為安福府,溫州為瑞安府,按例大赦天下。這日,有一個很大的聲音出於府中,驚壞了許多奴僕。
過了幾日,文天祥來謁見。廷議以李庭芝扼守淮東,不便來閩,右相還是虛席。因此朝廷授文天祥為右相,兼知樞密院事。
文天祥不喜歡陳宜中,固辭不肯接受,於是改授樞密使,都督諸路的軍馬。文天祥請求返回溫州,以圖進取。偏偏陳宜中想倚用張世傑,收復兩浙,以補前愆。因此他特命文天祥開府南劍州,去經略江西。江西由吳浚出兵,克複了南豐、宜黃、寧都三縣,翟國秀也進取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