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春風化雨(一)

第二十五章 春風化雨(一)

大成子的爸爸王世川,這輩子置辦的第一輛運輸工具,是架雙輪的架子車。

土地到戶的這年秋天,他和兩個侄子王家軍、王家兵兄弟,放開手腳做起了木材販運的生意。

原來兩天一趟的扛樹買賣,太苦太累也掙不了幾個辛苦錢。

王世川索性舉全家之力,去縣裡買回輪胎軲轆,請老木匠量身定做了一架寬大的木板車。

這種造價三百元左右的運輸工具,在1979年的農村,也算是把全部身家都壓進去的大件了。

當年的農民創業者們,很多都是從拉板車做起,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金色大道。

《平凡世界》里的孫少安,正是靠騾子板車,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有了架子車之後,王家叔侄的木材生意從此鳥槍換炮,每趟幾十根杺條、十幾方杉木的運力,掙錢的速度也快的流水一般。

所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大的歷史意義,是解放了生產力。

王世川這樣的農民伯伯不用再每天上工,去從事低效率的農田勞作了。

農閑時節出門務工經商,在家搞特色養殖,或者重拾各種祖傳的老手藝,都有了充足的時間和人身自由。

各顯其能發家致富,開始成為這一時期鄉村生活的主旋律。

一個農家如果沒有出門打工的子弟,也不搞點副業,僅靠著幾畝田過日子,在那個農業稅很重的年代里,生存依然艱難。

而且隨著社會的全面開放,鄉村生活中的日常開銷也越來越多。

婚喪喜嫁、人情往來、物質文化生活方面的更多追求,都需要一定的收入基礎作為保證。

據一些老農民回憶,土地到戶兩三年後,農村的貧富差距就開始出現了。

有些農家的日子,還不如在大呼隆、自留地的年代。

一樁生意能否成功,往往取決於三個要素:資本、貨源和買家。

有廣闊的市場需求而缺少貨源和資本投入的現象,即為經濟學上所定義的賣方市場和資本短缺。

貨源供給嚴重不足,買家憑票、拼關係、憑計劃才能買到商品,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樣的市場就是賣方市場。

百分之幾十、幾百的資本收益率,人們只要有積蓄、能夠籌集到資金、搞到銀行貸款,敢於投資創業,擺個地攤都能暴富的年代,就是資本短缺的年代。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社會,賣方市場的大環境和資本短缺兼而有之。

那個時候的草根創業者,成功率可以達到99%,王世川這樣目不識丁的農民,發財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個時候雖然還很窮,但市場上幾乎啥玩意都缺。

化肥農藥、鋼材水泥、家用電器、外匯圖書,都是緊俏貨。

當時的生產廠家,基本沒有市場營銷的概念,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組織生產、擴大生產能力,生產多少都能買的出去,根本就不愁銷路。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資本短缺的煙雲早已散去,我國已進入了全面資本過剩的時代。

資本收益率跑不過銀行理財,個人創業投資的風險空前增加。

有錢階層買房產大白菜一樣,都不願投資實體經濟了。

有些行業的投資收益率,甚至干不過通貨膨脹。

所有這些,都是資本過剩的具體表現。

一個社會太有錢了沒地方花也會出亂子,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大宗商品泡沫、貨幣的空轉等等,都會白白消耗幾代人艱苦創業積攢下來的寶貴財富。

所以才有了偉大的「一帶一路」戰略,為民間資本的輸出保駕護航,把我國過剩的資本和生產能力引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合作共贏。

通過「供給側」改革,大力培育發展5G、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新的基礎經濟,來創造出新的社會需求,突破買方市場的瓶頸,保住我們社會就業和發展的基本盤。

1979年的那個冬天,王世川叔侄的木材生意順風順水,正是因為資本、貨源、買家三要素,他們都具備了。

籌三百元的巨資,投資運貨的架子車,其他村民沒有這個實力和膽量,他們做到了。

前幾年偷偷進山扛樹的年代,與山民們結下的深厚交情,使他們的木材貨源有充分保障。

與他們有過交易的木匠不下百十位,木材杺條市場的交易日漸興隆,也使他們運回的杉木不愁銷路。

所以當油坊生產隊其他的老少爺們,還沉醉在土地到戶的自由狂歡之中,隆冬里睡懶覺,成日成夜的追看鄉村小戲,或者無所事事訪親走友的時候,王世川叔侄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原始積累。

年底分紅,叔侄三每人分得了兩千元的紅利。

生產隊掙工分的年代,一個壯勞力十五年的工分折現,也沒有這麼多啊!

媽媽衛蘭手捧著這筆巨款,一時驚慌失措了起來。

「世川!這些錢都是正路上來的吧?」

「每分錢都是汗水砸來的,你就放心的花吧!嘿嘿!」

王世川開心的脫下硬邦邦的棉襖,抱起了搖籃里的旺孩。

大別山腹地的柳沖連接山外的那條五十里崎嶇山路,人力拖拉的載貨板車在上面走過一趟,也是脫層皮啊!

他這禦寒的棉襖,早已被汗水浸濕過無數次了。

「一個月一千塊,一年一萬二,這麼多錢怎麼花啊?世川,不會再有運動了吧?」

衛蘭從未見過這麼多錢,也還沒有銀行信用社存錢的概念,只能反覆數著這一摞鈔票,絞盡腦汁的計劃著這筆巨款該如何使用,該藏在什麼地方。枕頭下面還是木櫃底層,或者是縫進被褥裡面。

已經是寒假了,王家成同學這時正在突擊寒假作業。

隔壁的槽坊生產隊小年後會唱三天三夜的《河神》,他與剛子、狗蛋他們早已約好,到時一道過去戲耍。

花鼓戲《河神》的台詞這些娃們一句也聽不懂,他們感興趣的是那種人山人海的熱鬧,以及戲台周邊的各種小吃。

甘蔗、瓜子、花生糖,爆米糰子、紅糖燒餅,這些多年未見的鄉村零食,與絕跡許久的花鼓戲一樣,如同春雨過後破土而出的新芽一般,再次以喜慶的面目呈現在人們的視線里。

戲台上六十多歲的男旦十月紅正在歪歪唧唧的哀怨不休,媽媽衛蘭和王家莊子的阿婆阿嬸們聽的如醉如痴。

大成子他們總會饞貓一般蹲在劉麻子的燒餅攤前,看著一鍋鍋焦香四溢的燒餅從下鍋到出鍋、再到售罄的全部過程。

五分錢一個,沒有人計算過劉麻子和他的閨女一天一夜賣出去多少塊燒餅,應該是個很驚人的數字吧。

他這趕戲場的燒餅攤,儘管毫不起眼,但不出兩年的時間,或許就可以掙出個「萬元戶」來。

「婦道人家的見識,呵呵。這點錢買輛拖拉機就全沒了!把咱家這土坯房推倒,翻蓋四間磚牆瓦頂帶院牆的大屋,我至少還要掙三年才夠!」

王世川接過媳婦遞給的新棉襖套在身上,樂呵呵的轉到大兒身後看他做作業,一邊計劃著這筆款子的用途。

經他這麼一算計,錢還真是禁不住花了。

「如今蓋公家那樣的瓦房不違反政策吧?」衛蘭滿心歡喜的問丈夫,還是有點疑慮。

女人天生就愛數錢,說話間的功夫,這兩千塊十元、五元、兩元面值的鈔票,她已來來回回數過三四遍了。

「不違反,我們國家今後的政策就是讓老百姓發家致富過好日子!肥西那邊今年到處都在翻新房,前幾天我們放回的一百根杉樹杺條,全被官亭的一戶人家買走了!」

「看來這世道真的變了!我們家今年雙喜臨門,日子終於有盼頭啦!」

媽媽衛蘭淚水婆娑的嘆道,她說的另一件喜事,就是成子老爹「右派」平反這件家族的大事。

「成子,期末考了多少分?」

王世川不再和衛蘭寒暄,關心起兒子的期末成績。

「語文85,數學80,都及格了!」

大成子信心滿滿的把成績單遞給了爸爸,兩門課全考及格,全班中上游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這個小學渣的自我預期了。

「不錯不錯!我家兒子開竅了!哈哈哈!」

聽了兒子的成績之後,王世川真是比掙了兩千塊的巨款還要高興。

他深深的知道,沒有文化的自己這輩子已走不了太遠的路了。

農家子弟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爸!你講過的,兩門都及格有獎勵!」

大成子直勾勾的盯著媽媽衛蘭的錢袋子,錯過了今天居功求賞的好機會,再問媽媽要鈔票可就難了。

「有賞,當然有賞!十塊錢夠不夠?」

爸爸王世川笑呵呵的騰出手來,從媽媽的錢堆里撿了兩張五元的大鈔,扔給了大兒。

「世川你勺吧?給小孩這麼多錢?成子快拿來!給你換兩張一塊的!」

衛蘭驚愕看著丈夫,沒想到他對兒子的獎勵這麼慷慨。

爸爸的獎賞已經到手了,豈能再收回去!

大成子不顧媽媽的怒喝,抱著鈔票奪門而出。

兩天後槽坊生產隊的大戲開場,劉麻子的燒餅攤,十元巨款能買兩百個燒餅,那可是真正的解饞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歲月流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歲月流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春風化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