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御史面彈
不等秦頌開口陳述,便有一位御史台官員站出來高聲反對。
「啟奏陛下,臣有本彈劾翰林學士秦頌!」
大殿內的許多官員紛紛側目,心中暗想,終於要撕破臉開戰了。
這是迄今為止,秦頌遭遇到的第一次彈劾,而且還是在大朝會這種百官齊聚的場合。
趙構的臉色變得有些陰沉,他盯著殿中侍御史羅汝楫,開口問道:「不知羅御史因為何事而彈劾秦翰林?」
羅汝楫直視著趙構,朗聲說道:「臣彈劾翰林學士秦頌三宗罪名!其一,好大喜功,不憫惜國用財力;其二,勾連邊將,破壞文武相制規矩;其三,貪財好色,利用職務便利以權謀私!」
御史台的官員,主要職責就是劾察百官,挑官員的各種毛病和不足。
宋代的監察機關沿襲唐制,御史台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掌糾察官邪,肅正綱紀大事則廷辯,小事則奏彈」。
在官職設置上,御史大夫由於官高因此並不實授,通常只作為加官授予朝臣,用以表彰其功績或勤勉,因而御史中丞便成為了御史台的最高長官,掌判台政。
御史台下分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分置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監察御史六人。
在分工上,侍御史在元豐改制前例兼知雜事的差任,以御史台副長官的身份,輔佐御史中丞處理台務。元豐改制始命侍御史不兼知雜事的職務,但是仍然保留其御史台副長官的身份,專門掌貳台政。
殿中侍御史領導殿院,「掌以儀法,糾百官之失」。監察御史則統率察院,「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糾其謬誤,大事奏劾,小事則舉正」,監察御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負責對吏、戶、刑、兵、禮、工的監察。
上到宰相,下到百官,沒有誰在做官的時候可以避免遭受御史的彈劾。這是皇帝賦予御史台的權力,也是朝堂政治鬥爭的主要途徑。
羅汝楫擔任殿中侍御史已經四年,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他還將在這個位置上面再干二十多年……
秦頌被羅汝楫彈劾之後,面色平靜,並不急於開口為自己辯解,而是眼觀鼻,鼻觀心,讓別人「盡情發揮」。
「亂匪孔彥舟率眾襲擾淮南東路時,秦頌身為欽差,強令所過州縣將大小船隻悉數徵調……瓜洲之戰,雖然解決亂匪,但所耗甚巨,若是各路軍隊紛紛效仿,敢問以大宋之財力物力,經得起幾把火?」
「秦頌身為天子近臣,時常出入大內皇宮,卻與神武衛中軍統制楊沂中私下交往甚密……秦府落成之時,各路軍中皆有重要將領前往道賀,長此以往,敢問各路軍馬是聽樞密院調遣指揮,還是聽從翰林院的調遣指揮?」
「秦頌當初在保靖軍中擔任長史之時,曾利用職務之便,流連成都城內的賭檔、青樓和酒肆,並以千貫資財為青樓女子贖身,如今更是成為他的侍妾……岳家軍張憲利用來臨安辦差之際,向秦頌贈一絕色女子,秦頌並未拒絕……秦頌利用在外替朝廷辦差之便,創立楚州商會,私下勾連韓家軍和楚州當地官員……」
羅汝楫的彈劾,顯然做足了功課,每一條都有具體的內容,而且並非空穴來風,可謂是「拳拳到肉」,毫不留情。
當羅汝楫大聲陳述的時候,秦頌並沒有去聽他具體說了些什麼,因為同樣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便會有不同的解讀。
秦頌是在琢磨羅汝楫這個人,他在腦海中仔細的搜索和回憶,終於想起了一些內容。
前世,杭州西湖之畔的岳王廟內,跪在岳飛墓前的是四尊銅像,分別為秦檜夫婦二人,以及張俊和万俟楔。
不過,在朱仙鎮岳飛廟裡前跪著的銅像卻是五個人,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個,還要加上一個羅汝楫!
羅汝楫是秦檜的人,他不僅參與了陷害岳飛的案子,而且彈劾廢黜了岳飛的不少幕僚以及大理寺欲輕判岳飛的數名官員,劉子羽也是被他彈劾罷官。
秦頌心中暗想,看來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掩蓋了岳飛的光芒,所以將「火力」吸引了過來。
羅汝楫彈劾完畢之後,立即有十數名職務中等的官員站出來附和,在羅汝楫指出秦頌的「三宗罪名」之上或是補充,或是深挖細究,毫不留情!
大宋朝堂上面的規矩,並非只有御史台的官員才可以出班彈劾或者檢舉揭發其他官員,而是所有站在朝堂上面的官員都可以相互彈劾和揭發,不僅可以彈劾百官,而且可以彈劾皇室宗親,甚至包括皇帝本人。
御史進行彈劾的方式主要有露章面劾和封章奏劾兩種。所謂露章面劾,也稱「面參」或「仗彈」,即在朝會中面對朝廷大員在朝堂上當眾宣讀彈文。
所謂封章奏劾,又稱狀彈,即彈劾者將被彈人罪狀寫入章疏,密封後轉呈皇帝。由於封章奏參保密性強,內容不易外泄,因此一般糾彈多以封章行之。
就彈劾者的名義而言,一般不以監察機關的名義,而以御史個人名義。這樣彈劾又分為連名彈劾和一人獨參兩種形式。
凡彈劾對象品階較高,案情較大,往往聯名奏彈,以給被彈劾者和皇帝施加壓力。
仗彈常在皇帝坐朝時,對著儀仗宣讀彈文,以示威權,兼含警戒百官之意。
羅汝楫在大朝會上發起對秦頌的仗彈,又有十數名官員附和,這屬於非常給力的打臉行為,如果看做是兩方交戰的話,等於是一上來就沒有任何試探和留手,直接發出了大殺招!
因為突然發生的當面彈劾,讓原本輕鬆的朝會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剛才,秦頌自告奮勇站出來想要替朝廷打理黃金債券發行之後的商業事務,皇帝尚未表態,秦頌還有許多話沒有來得及說,就被羅汝楫打斷,雖然他沒有明確反對秦頌接手黃金債發行的後續事務,但隨後十幾名官員的附議,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
假若羅汝楫彈劾秦頌的三宗罪名全部成立,那就不是簡單的罰俸訓誡,而是要徹底罷官,甚至是貶謫流放。
到了那種地步,秦頌還有什麼資格接手一千萬貫黃金債券的肥差?
趙構隱隱有些煩躁,他對於羅汝楫當面彈劾秦頌的三條罪狀,心裡有自己的判斷,並不覺得秦頌有什麼過失和罪責。
首先,在趙構心目中,秦頌從進入翰林院以來,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謹慎和低調,絕對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
瓜洲之戰,秦頌雖然有些獨斷專行,而且花錢如流水,但事情辦得相當漂亮和解氣,就算事後秦頌沒有向趙構獻上發行黃金債券的理財妙計,趙構都不會在這件事上追究秦頌任何責任。
只用兩百萬貫,便解決了孔彥舟和他率領的三萬嫡系部隊,這是非常划算的一筆人頭生意啊!
大宋自立國以來,花在平叛和剿匪方面的錢財何止億貫,哪一次有秦頌在瓜洲處理的如此乾脆徹底?哪一次有如此的震懾力度?
羅汝楫在彈劾時認為若是各路軍隊紛紛效仿,大宋的國力遭不住幾把火燒,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但其實經不起仔細推敲。
像孔彥舟這種膽大妄為的匪首,這麼多年來也就冒出來一個,再經過秦頌的暴烈手段處置,今後誰還敢冒然的脫離大部隊深入到大宋腹地搞破壞和襲擾?
就算真的還有,如果誰能像秦頌這樣乾淨利索的放火,將敵軍徹底消滅,大宋也能支撐得起。
人不是野地裡面的草,今年燒乾凈,明年就能再長出來。如果每年能夠燒死幾萬偽齊和金國的部隊,十年之後大宋就能收復喪失的所有國土!
其次,羅汝楫彈劾秦頌勾連禁軍統領楊沂中和邊將,意圖不軌,這也有些牽強附會或者說無事生非。
大宋的國策確實是以文制武,或者說以小制大,但並沒有哪一條規矩或者是法條規定文官不可以跟武將私下有所交往。
秦頌從一開始露頭,便是在西路邊軍之中,這些年立下的功勞也是以戰功為主,像他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能跟各路將領搞好關係,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至於秦頌跟楊沂中關係好,這也是趙構默許的,甚至有些還是趙構特意安排的。
在趙構心目中,楊沂中是他最可信任的護衛統領,而秦頌是他的軍師,這兩人如果不能同心同德,必然會出現各種內鬥,到時候趙構就要面臨留下誰在在自己身邊的難題。
楊沂中的祖母是秦頌所救,而秦頌當時與楊家人沒有任何的交集,這隻能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連老天爺都有意讓秦頌與楊沂中交好,皇帝又怎麼會阻止呢?
至於羅汝楫最後彈劾秦頌貪財好色,還在楚州成立了商會斂財,趙構更是覺得這是捕風捉影的惡意中傷。
秦頌貪財?迄今為止,趙構還從來沒有懷疑過秦頌在錢財方面有什麼貪慾,因為秦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跟貪不沾邊!
秦頌好色?秦頌到現在只有一妻一妾,而且秦頌的那個妾,至今還是處子之身。這樣的人,會是好色之徒?
放眼整個朝堂,趙構相信沒有哪一個人比秦頌更加潔身自好。包括他,皇帝本人,在這方面都羞於跟秦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