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櫻草菲菲,蒼鳥齊飛,看起來今天是個不錯的好日子,可街上一行百十人的白衣隊伍還是顯得異常的扎眼。
李曄看見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孩童正蹲在勾欄外的地上獨自玩耍著,便也湊了過去。
「哎,小孩,你怎麼穿的真奇怪,我從沒見過這麼穿的人?」
他問正在用手中的草跟划著不知道是什麼的白衣孩童。
穿麻布衣裳的孩童抬起頭,隔著高高的勾欄看見了李曄,那是個衣著鮮亮艷華,氣質高雅的孩童,舉止投足間帶有隱隱的王者之風。
「我也不知道,是大人們讓這麼穿的,我們全家都穿了,又不光是我一個。」
說完繼續低著頭玩著草根畫畫。
「你在畫的什麼?」
「我在畫大鳥,一隻很大的大鳥,展開翅膀很大的那種,還能飛好遠好遠的呢。」
李曄哈哈大笑,笑這個鄉村野夫的孩童的孤陋寡聞。
「那叫大雁,可曉得嘛?它會每年都飛回長安兩次,我都能看到它們高高的從宮宇上飛過,阿娘(1)帶我每次都看,不知道今年看不看的到,好像到處都在著大火,煙了了的,真煩人。」
李曄看孩童沒有理他,有些失落,於是繼續問道,「你家大人呢?」
「他們走在前面,我在等我阿姐,還有阿爺。(2)」
正在說話之際,過來一個金戈鐵甲的左牛衛禁軍士兵拽起白衣孩童就走,「我說怎麼少了個小的,還在這玩耍,差點讓你漏網了,再晚就追不上你阿爺的魂魄了。」
孩童既沒有叫,也沒有哭鬧,被拖拽著后衣領,他也只是靜靜的看著高高勾欄上發獃的李曄問了最後一句話,「你叫什麼名字,等我回來再找你玩可以嗎?」
李曄喊到,「我叫李曄,他們都喊我曄兒,你也喊我曄兒就行,我會等你,不過你得先換身衣裳,不然我家你可進不來。」
孩童被拖走後,李曄回頭問身邊的宮人,「大蛤蟆,他們為什麼拖他走?」
宮人賠笑道,「我的壽王殿下哎,你就別問了,趕緊走吧,大家(3)還在含元殿等著咱們呢?咱們可萬萬不可讓大家等的焦急了,那壽王您自然是不會怎木樣的,可奴婢我這顆腦袋就搬家不可了,求求您了,這就動腳吧。」
李曄嗯了一聲,轉身離去。
但李曄不知道的是,這一走,和那個剛剛有了約定的孩童從此竟是天人永隔,再也不可能玩耍了。
那宮人回頭看著樓下被帶走的孩童留下的腳印,心裡哀嘆道,「這個陸刺史也是時運不佳,非薦了這麼一個如此手濕的太醫來,這回可憐自己也被牽連上了,看來以後薦舉誰都不能薦舉太醫了,這叫前人流血我看書,吸取教訓吧。」
適時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67年四月),其父懿宗愛女衛國文懿公主也就是同昌公主死於韋家駙馬府中五年後,由於其母是號稱長安第一美人都郭淑妃,懿宗疼愛不已,但女大不中留,不得已嫁進了名門之後——新科進士韋保衡府中。但由於長期養尊處優,無一處體力費耗之處,反而不斷的得病,日漸消瘦。懿宗著急,韋家比懿宗還著急,花錢找了無數名醫,吃了無數名貴珍禽異獸製作的「良藥」,就練懿宗從宮中派來的許多太醫也都苦著臉的束手無策。
懿宗大怒,並喝斥道,再治不好愛女,會讓這些太醫及其家人都去陪葬。這可嚇壞了太醫們和眾多大臣,大家上疏紛紛苦勸,但懿宗全都不以理會。當然,如果真理會了,他也就不會是懿宗了。再多的黃金和珠寶也買不來愛女的半點芳華,同年,衛國文懿公主不幸離世。
懿宗從此性情大變,這次倒是做到了說話算話,不但把那些太醫及其家人紛紛下獄就連曾經引薦了太醫的潭州刺史陸選文一家也都牽連在內,拿下並帶往京師問罪,並在幾年後全部問斬於街市。雖未死於懿宗年間,卻都是懿宗的遺旨所被遵從的結果。
從此,本來就已經亂的不行的唐朝又加了一把大火,各地藩鎮紛紛作亂,大有再現安史之亂之時勢。
後唐僖宗於文德元年(公元888年)駕崩,其弟就是那個曾經和孩童有過約定的壽王李曄,在大宮人楊恭復的扶持下即兄位為帝,是為昭宗。
這天,是昭宗上殿大議事的第四天,經過了前三天亂鬨哄的各種反鎖禮儀后,發誓重新樹立大唐風威,重回巔峰的李曄辦的第一件事便是給懿宗時期被冤殺的各位大臣翻案,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曾經見過的那個白衣孩童的約定,雖然只有寥寥數語,短短几分鐘的聊天時間,卻帶給李曄長期以來的一塊心病,那就是父皇欠下的債我能還則換,不能換則罷,為了中興我一定要儘力而為。
他看看下面還竊竊私語的大臣們,咳嗽一聲,大臣們似乎並不買這位新皇帝的賬,還在說著話。這時立在旁邊的大宮人楊恭復也咳嗽了一聲,奇迹出現了,下面正在聊天的大臣們紛紛閉上了嘴。
李曄看看楊恭復,心裡不大舒服,慢慢說道,「咸通年間出了很多冤案,都是父皇受奸人蒙蔽所致,如要中興大唐,必須首先要正人心,正人心正是要從把這些受蒙冤之人起始,死去的加封官爵給後世子孫,活著的可以立即入朝為官。」
左班宰相孔瑋上前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曄點點頭。
孔瑋說到,「陛下,那如果被冤殺的是整門呢?又該拿什麼給他們?」
說這話時,孔瑋自有著他的小算盤,當年咸通同昌公主慘案牽連那麼多人,他是給懿宗反對過的,但無濟於事。這次正好逮著機會了,他定會緊緊抓住翻案的良機,以證明自己當初的正確性。
李曄沒有說話,低頭想了半天,反而問旁邊的楊恭復,「這樣的情況多嗎?有多少家人是這樣?」
楊恭複眼珠一轉,「陛下,其實也不太多,當年聖皇時期政治開明,人心所向………」
李曄不耐煩的擺擺手,「你直說有多少就行了,我對父皇的了解要比你多。」
楊恭復紅著臉想了個數字,「陛下,大概被整族發配的有三家太醫,被滅門的有兩家,一家是鄭太醫,另一家是潭州刺史陸選文一家,僅此而已。」
李曄苦笑道,「好啊,好一個僅此而已。」
註:(1)阿娘:唐時母親的稱呼。
(2)阿爺:唐時父親的稱呼。
(3)大家:唐時,宮人對皇帝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