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艦隊橫空出世
第五艦隊橫空出世4月第一周的一個清晨,空氣清新,碧藍的海面風平浪靜。像以往一樣,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上將和參謀長斯普魯恩斯少將以不疾不徐的步伐走在從駐地前往辦公室的路上。尼米茲平時話不多,斯普魯恩斯更不輕易開口。尼米茲忽然轉頭問參謀長:「最近艦隊高級將領將有一些變動,中太平洋艦隊需要一位指揮官,我想讓你去。」話到這裡,他停頓了片刻,像是在試探對方的反應。看到斯普魯恩斯不接話茬兒,他接著說:「可惜的是,我更需要你留在這裡。」
「沉默的勇士」斯普魯恩斯一向喜怒不形於色,他以和緩的語調微笑著回答:「是呀,戰爭是件大事情。我個人非常希望再和日本人打一仗,但你需要我留在這裡,我只好服從。」這種以退為進的回答方式非常藝術,既表達了對出任艦隊司令官出海打仗的渴望,又給司令官決策留下了餘地,進退自如。
第二天早晨,在同樣的散步時間,還是那條小道,尼米茲似乎突然下定了決心,他告訴自己的參謀長:「昨晚我徹夜都在思考人選問題。雷蒙德,你真走運,我最後還是決定讓你去。」
尼米茲想讓斯普魯恩斯去的地方到底是哪兒呢?
就在瓜島戰役進入最後收官階段之時,羅斯福與丘吉爾攜一眾幕僚在非洲海岸舉行了卡薩布蘭卡會議。英國人的關注點在歐洲,金上將高調提出的太平洋戰略讓他們大吃一驚。金指出,遠東地區盟軍向日本發起反攻的路線有6條。
一是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一線。但是北太平洋氣候嚴寒,風大浪急,時有大霧瀰漫,不利於投入大部隊作戰,且對日本維持戰爭的生命線起不了太大作用,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解決戰爭。這條線路似乎不太可取。
二是以蘇聯的遠東地區為基地發起反攻。這條路線似乎也不行。只要蘇聯西線戰場仍處於德軍的強大壓力之下,斯大林是不會貿然參與對日作戰的,借用基地也不行。
三是以中國為基地發起反攻,現在看來也不太可能,因為存在無法克服的補給困難。況且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見得靠得住。
四是東南亞的緬甸。這顯然也不太現實,因為英國人被趕得很遠,他們已退過了印緬邊界。況且丘吉爾對在遠東發動大規模進攻缺乏興趣,讓他反攻緬甸還推三阻四。當然最後這句話是金在心裡說的。
五是沿新幾內亞島的西南太平洋戰線。目前麥克阿瑟和哈爾西正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配合下與日本人打得不可開交,那裡的形勢正朝著有利於盟軍的方向發展。
六是以珍珠港為基地的中太平洋戰線。
金最後指出,在瓜島和巴布亞戰役行將取得勝利之際,日軍南太平洋軍事重鎮拉包爾已經成為盟軍下一步需要奪取的首要目標。在這一任務完成之後,盟軍的下一個目標是菲律賓。在英國人的一片驚愕之中,金上將繼續侃侃而談:根據以上分析,要收復被日軍佔領的菲律賓可能的行軍路線只有兩條,直接橫渡中太平洋,或沿新幾內亞和棉蘭老島軸線發起進攻。
英國人顯然被金拋出來的一系列重磅炸彈給炸暈了,他們在喝了口咖啡後進而提出:盟軍的主戰場在歐洲,1943年在遠東的軍事目標僅限於拉包爾和緬甸兩地。金鐵青著臉告訴自己的盟友,必須將馬紹爾群島納入1943年的太平洋戰略。緬甸戰役在11月前註定無法展開,如果盟軍在中太平洋再無動作,整整半年時間將被白白浪費。馬歇爾立即對金表示支持,提出盟軍在太平洋採取的軍事行動不會削弱對德作戰的兵力。
2月9日,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艦隊總司令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定期例會上,對太平洋戰局進展緩慢感到煩躁的金向尼米茲提出了兩大問題:既然哈爾西的部隊已經得到了適當加強,為什麼不能直接進入布干維爾島西北的布卡航道?尼米茲回答說,進攻那裡超出了盟軍陸基航空兵的支援範圍,還要越過日軍兩個空軍基地,盟軍交通線將受到嚴重威脅。金接著說,日軍撤出瓜島就是為了更好地加強其他地方,他們會不會在吉爾伯特群島、埃利斯群島和薩摩亞群島一線派出重兵,威脅至關重要的美澳交通線?他建議尼米茲拿下吉爾伯特群島,徹底消除這一威脅。
尼米茲答覆說,日軍在馬紹爾群島駐有強大的空中力量,吉爾伯特群島處於這些陸基戰機的打擊範圍之後。美軍即使能夠在吉爾伯特群島登陸,也不一定能守得住。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去佔領這些島嶼,最後還要被迫撤出,是不值得的。但尼米茲告訴金,他已派出海軍陸戰隊在埃利斯群島的富納富提修建機場,以阻擋日軍在那一方向的任何攻勢。
接下來金的一番話讓尼米茲心花怒放。金指出,再過幾個月,將有數艘新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衣阿華」級戰列艦,以及為數眾多的巡洋艦、驅逐艦、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陸續裝備太平洋艦隊,要求尼米茲就沿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展開研究,制訂詳細的作戰計劃。尼米茲向金提出,能否再給一些重型轟炸機?金答應努力給予協調,畢竟那是人家馬歇爾和阿諾德管轄範圍內的事。
對金主導的中太平洋進攻戰略,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毫無疑問是麥克阿瑟。老麥提出,美軍針對馬紹爾群島和加羅林群島的軍事行動無法取得陸基航空兵的支持,動用大量海軍艦艇勢必造成資源浪費,最終導致事倍功半。他繼而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規劃:盟軍一旦佔領拉包爾,沿西南太平洋進攻將是一條最佳路徑,可以取道新幾內亞北岸和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展開攻勢。這些任務將主要由他的陸軍完成,海軍只承擔把陸軍部隊運送到戰區、炮擊岸上目標、保護海上交通線及補給輸送等任務。麥克阿瑟進而說明,實施這一戰略存在以下諸多優點。
一、能夠充分利用盟軍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業已建立的軍事基地。
二、能夠在澳大利亞與中太平洋的日佔島嶼之間建立一條防線,切斷中太平洋與東南亞和本土日軍的聯繫。
三、這是一條始終可以得到陸基航空兵支援的進軍路線。
四、這條路線上島嶼較大,盟軍能夠獲得足夠機動空間,迂迴日軍重兵防守的據點攻佔其防禦薄弱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1943年3月12日,由馬歇爾和金共同主持的太平洋作戰會議在華盛頓召開。前文提到,三大戰區司令官尼米茲、麥克阿瑟、哈爾西以公務繁忙為由一個沒來。尼米茲派出了參謀長斯普魯恩斯少將,麥克阿瑟則以參謀長薩瑟蘭少將和第五航空隊司令官肯尼中將為代表,哈爾西派出的是戰區陸軍司令官哈蒙中將和參謀長勃朗寧上校。會上,薩瑟蘭將麥克阿瑟的上述意見原封不動地做了彙報,立即引起了以金為首的海軍眾將領的不滿。
3月21日最後一天的會議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總統特別軍事顧問萊希上將主持,代表陸軍的馬歇爾、阿諾德和代表海軍的金悉數到會。會議決定:推遲南太平洋戰區、西南太平洋戰區對拉包爾鉗形攻勢的有關作戰,北太平洋戰區收復阿留申群島。就在會議即將結束之時,之前幾乎沒有發過言的斯普魯恩斯突然張開了嘴。他代表尼米茲向會議提出了沿中太平洋向日軍發起進攻的建議。這顯然是金的意思,只是通過尼米茲授意,用斯普魯恩斯的嘴說出來而已。
金立即接過了這一話題。他說,如果不進攻或者至少在1943年內不進攻拉包爾,將太平洋艦隊主力放在南太平洋意義不大,他們在中太平洋是可以而且能夠大有作為的。如果只是讓它們為沿新幾內亞—棉蘭老島軸線推進的陸軍提供一些輔助服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金進而提出,陸基飛機的活動範圍同樣有限,那條路線上島嶼面積較大,日軍部署兵力相應較多,遭到的抵抗一定很激烈,付出的傷亡也會更大。這條路線的側翼和後方都會暴露在中太平洋日軍面前,進攻態勢並不理想,只能採取步步為營的戰略逐步推進,其攻擊速度可想而知——後來事實證明了這點,即便使用了「蛙跳」戰術,麥克阿瑟從巴布亞推進到最西端的比亞克島也用了近兩年時間。金說,如果僅沿南太平洋一個方向發起進攻,日軍就能輕易判斷出盟軍的進攻目標,從容布防,給盟軍的進攻帶來更大難度。地面部隊在推進時受到瘧疾和其他熱帶疾病感染的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金最後說,如果從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就可將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攔腰截斷,切斷日本本土與南洋資源地區間的海上交通線,這對日本是致命的。中太平洋上所要奪取的大多是相距遙遠、面積較小的珊瑚礁或島嶼,即便日軍在島上嚴密布防,也會因面積太小缺乏縱深,彼此因距離遙遠難以相互增援,更易為美軍各個擊破。這條路線與美軍後方基地珍珠港路程較近,能節省部隊與運輸船隻,有利於儘快結束戰爭。理論上講,以艦載機為主要攻擊武器的航空母艦具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在蒼茫的大海上,以它們為核心組成的特混艦隊神出鬼沒,走位飄忽,可以尋隙在敵人防線的薄弱處形成重點突破,日軍對此是防不勝防的。
斯普魯恩斯立即和總司令唱起了雙簧,提出日本聯合艦隊在瓜島戰役後行動自由,已經對珍珠港構成了現實威脅。這雖然有點兒危言聳聽,但可能性並非完全不存在。斯普魯恩斯進而提出,將從南太平洋調回、奪取阿留申群島后返回以及新建造的艦船合兵一處,組成一支龐大的艦隊,在短期內迅速奪取日軍盤踞的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能徹底解除日軍對夏威夷的威脅,美澳交通線的安全也同時有了保證,對麥克阿瑟和哈爾西的作戰也間接提供了支持。
金立即接過了話頭:「在現階段,日本人仍然可以從太平洋的任何方向發起進攻,我們的艦隊僅僅投入南太平洋,是否就能徹底擊敗敵人呢?我們必須將太平洋戰場視為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制定戰略。」
這畢竟屬於重大戰略方向的調整,不是在這裡隨便說說就能決定的。於是馬歇爾和金表示,參謀長聯席會議在未徵得英國人同意之前,不能批准對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的進攻計劃。但尼米茲可以就上述作戰進行研究。一向刻板的金這次戲演得的確不錯,這事他早就給尼米茲布置過了。從會議結果看,金的戰略無疑佔了上風。
表面上看是進攻路線之爭,實際上,反映出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深刻矛盾。如果沿西南太平洋發起攻擊,那裡的島嶼普遍較大,唱主角兒的肯定是負責地面進攻的陸軍,海軍只不過干一些護航、運輸、海空火力支援等邊套活兒。而中太平洋島嶼很小,只需要小規模地面部隊,取勝的關鍵是奪得作戰區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海軍肯定是第一主力。因此,爭論雙方分別得到了陸海軍頭面人物——馬歇爾和金的鼎力支持。但馬歇爾畢竟具有傑出的戰略眼光,他後來漸漸轉而支持海軍的中太平洋戰略。至於阿諾德,他竟然意外「叛變」了陸軍,成了海軍戰略的有力支持者。阿諾德對海軍下一步將要攻佔的馬里亞納群島「垂涎六尺」,他手中已經有了一種叫「超級空中堡壘」的新式武器。B-29重型轟炸機如果從塞班島或提尼安島起飛,就能直接對日本本土發起無限制轟炸。
自1898年美西戰爭以來,美國海軍就面臨防守或在丟失后如何收復菲律賓的難題。事實證明,海軍認為開戰之初菲律賓將會淪陷的預言是完全正確的,即使舉世公認的戰術大師麥克阿瑟也守不住。直接橫渡中太平洋是一條最佳的進兵路線,這是美國海軍早已達成的共識。因為沿這條線進攻對日本的威脅最大,將導致他們不得不分兵把守彼此相距很遠、無法相互支援的諸多孤立據點。戰爭爆發以來,航空母艦已逐漸體現出越來越大的價值,重點在於它強大的攻擊性和良好的機動性。更重要的是,陸上進攻容易使日軍判斷美軍的進攻方向,從而展開積極防禦。而以航母為核心編成的特混艦隊神出鬼沒,可以尋隙實施重點突破,迅速把戰火燒到日本近海,迫使日本聯合艦隊進行決戰。如果美軍在決戰中獲勝,就能直接對日本本土發起進攻。這一點,別說是金和尼米茲那樣的正宗上將,連老酒這冒牌中尉都看得出來。老酒竊以為,麥克阿瑟極力反對,更多是出於個人考慮。以他出色的戰略眼光,心中肯定也是贊成中太平洋路線的。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開戰之前,美國海軍已經訂購了22艘新型航空母艦。從1943年中期開始,它們將陸續交付使用。換句話說,用這些無堅不摧的進攻利器去干一下支援陸軍的雜活兒,別說軍方,就是美國的納稅人也不會同意的。
返回珍珠港之前,斯普魯恩斯順便到聖迭戈,視察了準備參加進攻阿留申群島的作戰部隊。他同負責訓練的霍蘭·史密斯海軍陸戰隊少將交換了意見。斯普魯恩斯對霍蘭印象頗佳,認為他是一名敢打敢沖的猛將。一戰老兵霍蘭·史密斯1882年4月20日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一個律師家庭,從亞拉巴馬州立大學畢業后不久就加入了海軍陸戰隊。一戰期間,在歐洲作戰的他曾獲得法國戰爭十字勳章。作為兩棲戰專家,霍蘭1937年3月被任命為海軍陸戰隊總部作戰訓練總監。作為海軍陸戰隊元老,他是最早接觸兩棲登陸作戰的。早在1939年,他就已經帶領陸戰一師的前身陸戰一團在關塔那摩開始相關作戰訓練了。
就像日本海軍驅逐艦「雪風」號一樣,霍蘭同樣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祥瑞」,有他參與的作戰陸戰隊肯定死人多多。二戰爆發時,史密斯任陸戰第一旅旅長,不久晉陞少將出任陸戰一師首任師長——范德格里夫特和魯普圖斯分別是第三和第四任師長。霍蘭脾氣暴躁,對工作拖拉、笨拙無能的表現極為反感,因此獲得了一個唬人的綽號「號叫的瘋子」。據說這一雅稱來自他名字開頭的兩個字母「H.M」。
3月15日,金對美國海軍艦隊進行了重組,太平洋地區的艦隊均被授予奇數番號。分別是哈爾西的第三艦隊、卡彭特的第七艦隊和中太平洋的第五艦隊。尼米茲想讓斯普魯恩斯去的地方正是那兒。
了解美國海軍的軍官都知道,即將從各大船廠開出來的那些航母和新型戰列艦,以及眾多巡洋艦、驅逐艦和輔助艦隻,未來都將加入這支艦隊。到1943年秋天,這支艦隊將至少擁有11艘快速航空母艦、8艘護航航空母艦、5艘新式戰列艦、7艘老式戰列艦、9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66艘驅逐艦及36艘運輸艦、貨船、商船,且很快會有更多的夥伴前來加入。這顯然是一支作戰艦艇最多、活動範圍極廣、世界海軍史上最強大的艦隊。其指揮官擁有巨大的權力,同時將作為擊敗日本的主帥名垂青史。後來事實的確證明了這一點,最終出任艦隊司令官的斯普魯恩斯,成為二戰傑出的名將之一,又有多少人知道後來官至太平洋艦隊副總司令的陶爾斯呢?
毫無疑問,這是每一位有事業心的海軍軍官寧願付出一切代價去爭取的職位。由於這支艦隊的攻擊核心是航母艦載機,為數眾多的「遲到的老哥」認為,年輕的校級飛行員顯然不具備競爭這一職位必不可缺的資歷,這一職務無疑將由他們中的某人出任。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先驅者之一,1911年26歲就第三個取得海軍飛行員證書的現任太平洋艦隊航空兵司令官約翰·陶爾斯中將,呼聲最高。
與此對應,該艦隊下屬幾支分艦隊司令官的職務同樣炙手可熱,如航母艦隊司令官、兩棲艦隊司令官和兩棲作戰部隊司令官等。毫無疑問,航母艦隊司令官要由會駕駛飛機的人擔任,兩棲艦隊司令官要從現有海軍將領中選拔。由於兩棲作戰部隊至少要擔負中太平洋半數以上的登陸作戰,指揮官將從海軍陸戰隊或陸軍中產生。
尼米茲自有他的獨特見解。在他看來,中太平洋部隊並非只有海軍航空兵,兩棲艦隊、地面部隊及後勤補給同樣不容忽視。他更傾向於起用一位有海軍航空兵指揮經驗,同時熟悉海軍和陸戰隊諸兵種,具備出色組織協調能力的軍官出任這一重要職務。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了並非海軍航空兵出身的斯普魯恩斯,於是就出現了兩人散步時的那一幕。
4月8日,尼米茲寫信給金:「鑒於第五艦隊正在不斷得到加強,我傾向於任命斯普魯恩斯出任艦隊司令官,同時晉陞海軍中將。」在同一封信上,他根據「他們的長處和可能性」,按順序提出了一份以查爾斯·麥克莫里斯少將——在北太平洋和細萱戊子郎打科曼多爾海戰的那位——為首的五人名單,作為新任參謀長的候選人。
像當初中途島海戰前毫無徵兆地接替哈爾西出任第十六特混艦隊司令官一樣,斯普魯恩斯對天上突然掉下來的餡兒餅頗感驚訝。這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他將統率整個中太平洋地區的美軍部隊。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是如此信任,授權他自己挑選手下的得力幹將。「如果能挖到哈爾西將軍的牆腳,我將任命特納少將為兩棲艦隊司令官,霍蘭·史密斯少將為兩棲作戰部隊司令官。」至於第五艦隊參謀長人選,他選擇了老朋友查爾斯·穆爾海軍上校。兩人的友誼可以追溯到1913年。當時斯普魯恩斯在驅逐艦「班布里奇」號上擔任艦長,穆爾是他的輪機長。
54歲的穆爾是一位方位測定專家,以嚴謹細緻並善於起草作戰計劃著稱,目前他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一名普通參謀。此前,他曾是一艘巡洋艦的上校艦長,因艦隻意外擱淺被解除了職務。因為具有突出的戰略計劃能力,他被安排到華盛頓出任閑職。斯普魯恩斯在與人交談時,表現得非常出色,思維敏捷,但他缺乏將那些複雜的、冗長的思路轉變為現實作戰計劃的能力,或者是不屑於去做。這些正是邏輯性很強的穆爾的拿手戲。犯過錯誤的人,一般很少能再有機會晉陞將軍,斯普魯恩斯知道穆爾在華盛頓混得不太如意,迫切希望能有所改變。所以,當他寫信給穆爾請他出任自己的參謀長時,後者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天資聰穎、精力充沛的特納和斯普魯恩斯關係密切。早在一戰之前,他們就曾共同在「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上共事。在海軍軍事學院,兩人做過三年的同事兼鄰居。膝下無子的特納,非常喜歡斯普魯恩斯的兩個兒子,一有空就逗他們玩。雖然兩人性格截然相反,但彼此欣賞對方的才智。
在令人痛心的薩沃島海戰之後,特納曾一度備受指責。雖然最終結論尚未做出,但由阿瑟·赫伯恩海軍上將牽頭的調查小組已宣布對他免予處分,因為那次悲劇的責任「應該由大家共同分擔,單獨指責任何一名軍官都是不公平的」。一向以嚴厲著稱的金這次網開一面,他破例出面為特納和克拉奇利進行開脫:「這兩人雖然身處窘境,但已竭盡所能,利用了他們能夠利用的一切手段。」或許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在這場幾乎波及全球的戰爭中,迫切需要特納這種才能非凡、精力旺盛的人物。這一法則同樣適用於在中途島海戰中表現欠佳的米切爾,兩人都得到了鹹魚翻生的機會。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遠到開戰之初的金梅爾、肖特,近到弗萊徹、諾伊斯等人,他們只能選擇淡出我們的視線。根據斯普魯恩斯的推薦,尼米茲答應立即向金推薦特納。但對霍蘭·史密斯,他還需要仔細斟酌一下。
因為斯普魯恩斯不太了解海軍航空兵,尼米茲向他推薦了經驗豐富的查爾斯·波納爾少將——他是「企業」號航母的第二任艦長——出任快速航母艦隊司令官。除了上述力量,為第五艦隊提供幫助的還有一支精銳之師,由隸屬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的所有陸基戰機組成,司令官是約翰·胡佛海軍少將。
對沿中太平洋向日軍發起進攻,尼米茲可謂未雨綢繆。早在瓜島戰役激戰正酣的1942年底,他已下令美軍從薩摩亞北上,進至鄰近的埃利斯群島,在距離吉爾伯特群島核心島嶼塔拉瓦環礁僅1300公里的富納富提島,修建機場、碼頭、營房等設施。此舉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日軍偷襲盟軍南太平洋海上交通線,另一方面也是為下一步進攻做準備。
1943年1月和2月,陸軍第七航空隊兩次派戰機飛臨吉爾伯特群島上空進行航空拍照。4月,隨著富納富提機場投入使用,陸軍第七航空隊B-24重型轟炸機隨即進駐,初步具備了向吉爾伯特群島和諾魯島投彈的能力。
4月18日,尼米茲下令將進駐富納富提機場的陸軍第三七一、第三七二轟炸機中隊合編為第十二轟炸機大隊,陸軍第七航空隊司令官威利斯·黑爾少將親臨現場指揮作戰。4月20日,黑爾出動22架B-24長途飛行1600公里,對駐諾魯島的日軍發起了攻擊。儘管遭到日軍航空兵和地面炮火的雙重攔截,美軍依然頑強地向島上投下了28顆454千克炸彈和45顆227千克炸彈。諾魯島機場跑道和地面設施遭到嚴重破壞,跑道北端的油庫中彈起火。次日,黑爾本擬派5架B-24前往空襲塔拉瓦環礁,不料日軍戰機主動前來攻擊,1架正在裝彈的B-24中彈爆炸,周圍5架飛機受傷。黑爾只好取消了當天的空襲行動。
4月22日,12架B-24轟炸機首次空襲了塔拉瓦環礁。美軍投下的炸彈準確命中島上日軍的兵營、油庫,誘發大火。此後幾周,美軍對吉爾伯特群島的馬金、塔拉瓦、阿帕瑪瑪等主要島嶼進行了多次空中偵察,取得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在華盛頓,有關反攻日本路線的爭論仍在持續。在綜合各方面意見之後,參謀長聯席會議不顧麥克阿瑟的堅決反對,提出了一個有利於海軍的妥協方案。開闢中太平洋軸線,以此作為反攻日本的主要方向。同時考慮到澳大利亞方面的意見,加之盟軍南太平洋部隊已在追擊退卻之敵,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為了配合中太平洋攻勢,盟軍應沿新幾內亞—棉蘭老島軸線繼續向前推進,雙管齊下。因戰場形勢變幻莫測,參謀長聯席會議沒有過早做出最後決定,以使這項計劃具有一定靈活性。
這樣,尼米茲沿中太平洋的行動就與麥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的進攻形成了一個新的鉗形攻勢,比目前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針對拉包爾的鉗形攻勢更大,作戰區域更廣闊。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從兩個方向向西推進,雖然會使日軍處於內線作戰的有利地位,但美國新型航空母艦的威力足以將其抵消。況且,中太平洋攻勢既可掩護新幾內亞—棉蘭老島軸線的側翼,也將使日軍分兵防守,處於顧此失彼的尷尬境地。
既然出現了兩大進攻方向,太平洋戰場統一指揮的問題就被又一次提出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進攻配合得更加密切。一些海軍軍官認為,既然中太平洋被確定為主攻方向,西南太平洋部隊處於配合作戰的次要地位,由負責中太平洋方向的尼米茲上將出任盟軍太平洋戰區最高統帥,理所當然。誰都知道,這一安排肯定會使麥克阿瑟暴跳如雷,他的資歷比尼米茲老多了。
在美軍高級將領中,馬歇爾可能是唯一能夠指揮他們兩人的人,或者取代這兩人統率整個太平洋戰區的盟軍部隊。麥克阿瑟連馬歇爾的賬都不買,肯定不會聽金的。我們知道,後來羅斯福連歐洲主戰場的「霸王行動」都捨不得放馬歇爾走,更不要說相對次要的太平洋戰場了。最後,華盛頓做出決定,仍由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分頭指揮,在華盛頓的統一協調下向前推進。
6月1日,尼米茲到舊金山與金進行兩個月一次的例行會晤。會議首先聽取了洛克威爾少將關於阿圖島作戰的專題彙報。金通報了盟軍「三叉戟」會議精神,重點是會議通過的《戰勝日軍的戰略計劃》。1943年至1944年,盟軍除將阿留申群島的日軍趕走,還將分兩路向菲律賓的棉蘭老島推進。第一路在佔領或癱瘓拉包爾之後,麥克阿瑟上將統率南太平洋部隊沿新幾內亞北部海岸向棉蘭老島推進。第二路由尼米茲上將率中太平洋部隊橫渡太平洋,經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向東進攻,首選進攻目標為馬紹爾群島。
金最後指出,尼米茲今後有權調動美軍中太平洋的所有部隊,不需要事先請示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對尼米茲之前的請示,他也在會上做出了明確答覆,同意斯普魯恩斯出任第五艦隊司令官,同時晉陞海軍中將,同意特納出任兩棲艦隊司令官。金說,如果尼米茲提名霍蘭·史密斯為兩棲作戰部隊司令官,他也同意。一向吹毛求疵的金,似乎一下子變得有點兒通情達理了。
報請羅斯福總統首肯之後,金很快下達了正式任命。在中途島戰役整整1年後,1943年6月19日,斯普魯恩斯晉陞海軍中將。
那天下午,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信號桿上升起了一面三星將旗。當時,斯普魯恩斯要去參加一個海邊聚會。下車時,他突然發現,司機已在車輛保險杠上換上了一副表明三星中將的車牌。海軍軍官以敏銳的洞察力,預測到金一定會批准斯普魯恩斯的晉陞,提前把這些都準備好了。
尼米茲告訴金,他計劃回珍珠港後去一趟南太平洋,視察哈爾西部隊「腳指甲」行動的準備情況。霍蘭·史密斯立即表示,非常願意陪司令官一起去,看看那些他訓練出來的陸戰隊員。尼米茲表示歡迎,他想利用機會考察一下斯普魯恩斯推薦的這個人。6月7日,當尼米茲帶著霍蘭回到珍珠港時,他高興地看到,第一艘27000噸級的「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已經停在那裡了。這艘船是他在外出時到達珍珠港的。
雖然塊頭比「列剋星敦級」略小,外形也不如後者優雅,但「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結合「約克城級」的使用情況,為適應實戰需要量身打造的,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和結構設計。航空汽油的裝載量達到了880270升,超過「列剋星敦級」76%,航速32節,通常載機90架——最多可達100架。新航母配備了出色的損管控制設備、最先進的對空搜索雷達及眾多博福斯高炮。隨後,由「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改造而成,排水量11000噸,可裝載24~30架艦載機的「獨立級」輕型航母也將陸續來到珍珠港,其航速達到了驚人的34節。
美國已全面進入了戰時體制,其規模經濟效應進一步凸顯出來。到這年秋天,將有9艘快速航空母艦加入太平洋艦隊,其中4艘是最新型的「埃塞克斯級」,5艘是輕型的「獨立級」。與1942年底「企業」號獨撐危局的窘境相比,美軍可謂鳥槍換炮,舊貌換新顏。與此同時,美國海軍根據此前在大西洋上以商船改成航空母艦為船隊護航的經驗,開始利用自己充沛的貨輪資源,改造出數量龐大的「護航航空母艦」。這種航母因速度慢、載機少,參加海上戰鬥的能力稍弱,但承擔為兩棲登陸部隊提供空中保護,對登陸灘頭實施火力支援的任務,還是綽綽有餘的。後來,當哈爾西借用的英國皇家海軍航母「勝利」號結束任務,途經珍珠港回國時,發現那裡停滿了兩隻手的手指頭都數不過來的嶄新的航空母艦。英國水兵終於明白美國人為什麼不需要他們了。
為新航母護航的是5艘新出廠的新型戰列艦,以及多達三位數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僅1943年下半年,美國就有大大小小逾500艘艦艇下水。羅斯福總統嚴令唐納德,1943年必須製造出不低於2400萬噸的貨輪。因為船舶數量急劇增加,釀酒廠甚至來不及生產足夠的瓶裝酒,來滿足船隻下水時舉行的擲瓶禮——老酒覺得這種說法有些吹牛了。由於潤滑油幾乎全被分配到作戰部隊使用,得克薩斯州的博蒙特船廠只好尋找替代品,用熟透的香蕉給滑行台的軌道潤滑。
航母數量不斷增加,需要攜帶的艦載機就更多,而且內在質量有了大幅提高。「地獄貓」和「海盜」取代了之前表現尚可的「野貓」,前者是頭一批比最新型零式戰鬥機還略勝一籌的艦載戰鬥機。儘管因裝甲和自密油箱導致機體較重,靈活性不如對手,但它的飛行速度、高度及火力、抗擊打能力均優於零戰。機翼龐大笨拙的「海盜」時速超過400海里,但它視野小,降落速度太快,不太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然而,在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手裡,它們取得了一系列顯赫的戰果。格雷戈里·博英頓少校是海軍陸戰隊的王牌飛行員,他總共擊落了22架日機,其中大多數使用的是同一架「海盜」,在中國飛虎隊服役期間就曾擊落日機6架。隨著新式魚雷機「復仇者」大量裝備,在中途島海戰中導致眾多年輕飛行員失去生命的「蹂躪者」已不見了蹤影。但並不是所有新型飛機都會受到歡迎,雖然SB2C「地獄俯衝者」比備受稱讚的SBD「無畏式」速度更快,作戰半徑更大,攜帶炸彈更多,將作為海軍一線俯衝轟炸機逐步取代「無畏式」,但因操作性能不夠穩定,為大部分飛行員所詬病。他們氣憤地將這種飛機稱作「畜生」。
第五艦隊的核心打擊力量就是以這些快速航母為主力編組的第五十八特混艦隊。它的主要任務是殲滅敵軍水面艦艇,為登陸作戰提供支援,諸如為封鎖登陸地域實施遠程突擊,在登陸部隊上陸前對登陸地段實施航空火力準備,對登陸部隊實施戰術支援,對威脅兩棲作戰艦船的空中和海上敵人進行截擊等。
這支艦隊通常被編成4個大隊,每個大隊一般轄大型航母和輕型航母1~2艘——總數一般為3艘——如此,一個大隊就有200架左右作戰飛機。按照半數出擊、半數整備的模式投入戰鬥,足以形成一個百架飛機組成的攻擊機群。這種航母大隊一般配備快速戰列艦1~2艘,由巡洋艦3~4艘、驅逐艦12~15艘擔任護航。當特混大隊處於巡航狀態時,驅逐艦負責外圍反潛警戒。當出現空襲危險時,驅逐艦則加入由戰列艦和巡洋艦組成的內層環形警戒幕。這些航空大隊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既能與其他部隊協同作戰,亦可單獨執行作戰任務,還可從中抽調部分艦隻,編成水面艦艇突擊隊執行特別作戰任務。雷達性能的不斷提高和通信手段的日臻完善,使其自衛能力有了大幅提高。為數眾多的油輪、補給船,將隨艦隊一起行動,使之成為海上浮動的航空基地。第五艦隊因此成為迄今海軍歷史上威力最大、自給能力最強的一支艦隊。
「三叉戟」會議之後,參謀長聯席會議責成其下屬機構——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對馬紹爾群島作戰出具計劃綱要。該委員會經認真研究后,建議先奪取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沃特傑、馬洛伊拉普環礁,繼而奪取埃尼威托克環礁,隨後佔領威克島和吉爾伯特群島,最後向西可進攻日本聯合艦隊的核心基地特魯克,向北可奪取馬里亞納群島的關島、塞班島和提尼安島。第一步針對馬紹爾群島的作戰計劃投入兩個師的地面部隊。
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僅有4個師。陸戰一師和陸戰二師分別在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那裡,陸戰三師7月15日剛剛抵達南太平洋,準備發起布干維爾登陸作戰。以陸戰三師第二十三團為基幹組建的陸戰四師還在本土的加利福尼亞整訓,年底之前無法參戰。因此該委員會建議,在阿留申戰役結束之後,將陸軍第七步兵師替換分別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休整的陸戰一師和陸戰二師,由他們擔綱對馬紹爾群島的作戰。
部隊大規模換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馬紹爾戰役在10月打響,兩個陸戰師與第七步兵師的換防8月初就應該展開,這意味著麥克阿瑟和哈爾西聯手發起的「車輪行動」只有陸戰三師可供使用。該委員會建議,在馬紹爾群島戰役進行期間,盟軍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暫取守勢,將戰線維持在魯塞爾群島、伍德拉克島、基里維納島和布納一線。
這一建議立即遭到了馬歇爾、麥克阿瑟和哈爾西的一致反對。兩大戰區已經快半年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了,這意味著在1943年,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幾乎無事可干。陸軍部提出,基於政治或軍事考慮,兩大戰區對拉包爾的鉗形攻勢一刻都不能拖延。從政治上講,停止進攻勢必引起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盟國的憂慮。就軍事而言,將使日軍預測到盟軍會在其他地區發動進攻,馬紹爾群島甚至緬甸作戰都會因此受到影響。參謀長聯席會議聽從了陸軍的意見,同意哈爾西和麥克阿瑟的行動不受中太平洋攻勢的影響,命令該委員會按戰役發起日為11月或12月重新制訂計劃。尼米茲同時受命制訂戰術計劃提交華盛頓審議。
雖然避免了受尼米茲指揮的「恥辱」,但華盛頓將中太平洋作為主攻方向還是讓麥克阿瑟大為不滿,況且那裡的作戰還要抽調他的人馬。在發給華盛頓的電報中,他說自己的戰線才是對日作戰的「主要戰場」,計劃中針對馬紹爾群島的行動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牽制性進攻」。如果將陸戰一師從他的戰區調走,「在我看來,將瓦解盟軍在西南太平洋的攻勢」,「對馬紹爾群島的牽制性進攻當然會對西南太平洋的主攻有所幫助,但他們需要的部隊應該從華盛頓調集,而不是削弱我的軍事力量」。
最後,老麥總結說,華盛頓犯了戰略方向錯誤。日軍在中途島的慘敗,就是用航母艦隊進攻防禦堅固的海島將會得到何種結果的最佳例證,沿中太平洋進攻最終必將走入死胡同。雖然內心可能贊成中太平洋戰略,那個方向速度更快是顯而易見的,但麥克阿瑟必須據理力爭。否則,到戰爭結束時,他可能僅僅是「新幾內亞的征服者」,而不是「馬尼拉的解放者」,他曾在公開場合說過「我會回來的」。
華盛頓不認可麥克阿瑟的說法,但也決定不再從他的戰區抽調部隊,那勢必冒拉包爾作戰受挫的風險。為解決進攻馬紹爾群島兵力不足的問題,一些人開始考慮更換進攻目標。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進而提出了早已擬就的備選方案——吉爾伯特群島和諾魯島。除海上兵力之外,奪取上述目標只需一個師加上一個團就夠了。
要說這美國人的組織結構真夠複雜的了。華盛頓還有一個叫「聯合戰略調查委員會」的組織,其地位僅次於參謀長聯席會議,由斯坦利·恩比克陸軍中將、拉塞爾·威爾遜海軍中將和穆爾·菲厄查爾德陸軍航空兵少將組成。6月28日,他們提交的一份報告為確立中太平洋的優先戰略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該報告的主要觀點是:從中太平洋發起進攻,能最大限度發揮美國海軍的優勢,作戰成功將確保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安全,縮短西南太平洋盟軍的海上交通線。建議1943年底前對馬紹爾群島和加羅林群島發起攻擊。
萊希上將一直是麥克阿瑟忠實的支持者。6月29日,當聯合戰略調查委員會的三位成員彙報研究結果時,作為主席的萊希破天荒第一個發言:「你們的意見根本不值得考慮。如果美軍的戰略向中太平洋傾斜,將與現行政策和預期計劃完全相反。」
金顯然不會高興,他立即針鋒相對地提出:「我的意見恰恰相反!正如三位將軍所言,在西南太平洋步步為營,幾乎『一英寸一英寸』地推進,太過費時費力。奪取拉包爾固然重要,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東京。從中太平洋發起進攻,奪取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才是最佳進軍路線。」
出乎預料,馬歇爾和阿諾德兩位陸軍將領完全站在了金的一邊,中太平洋作為主攻方向的論調明顯佔了上風。會議責成三人將意見稿提交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進行深入研究后再提出決策建議。
7月19日,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交了一份更加詳細的戰略分析報告,在強調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戰區對拉包爾鉗形攻勢繼續進行的同時,列舉了在中太平洋發動攻勢的具體理由:能夠令日軍分散空中力量;可以在日軍地面和空中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最大限度地發揮美國海軍的優勢;可以擴大盟軍對日軍的打擊面,必要時海軍能夠通過中太平洋支援索羅門群島的作戰。後來在哈爾西遇到困難時,中太平洋快速航母艦隊果真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報告建議首攻目標為吉爾伯特群島和諾魯島。
在珍珠港,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同樣對華盛頓提出的第一個目標馬紹爾群島進行了詳細研究。作為一戰之後國際聯盟交由日本的託管地之一,日軍從1935年就開始禁止任何外國人進入此地。
從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日本人對這一地區的封鎖程度。美國著名女飛行員、女權運動者阿梅莉亞·埃爾哈特1937年曾駕駛她的洛克希德Vega5B型飛機(綽號「小紅巴士」)嘗試做環球飛行。和杜立特類似,埃爾哈特是美國多項飛行紀錄的保持者——第一位獲得十字飛行榮譽勳章、第一位飛越美國、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連第一夫人埃莉諾都是她的鐵杆「粉絲」,曾提出拜她為師學習飛行。7月2日,在飛離萊城之後,埃爾哈特並未如期抵達豪蘭島,在造夢之旅中神秘失蹤。根據航線和通信記錄,美國方面判斷飛機是在飛抵日本南洋諸島時失蹤的,隨即出動以「列剋星敦」號航母為核心的艦隊進行搜救。日本方面雖然派出了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海洋調查船「甲州」號配合行動,但禁止美國人登上他們管轄的任何島嶼。美國耗資400萬美元的搜救行動最終一無所獲,官方只好在1939年宣布埃爾哈特不幸遇難。此事在美國引起了極大轟動。
對女飛行員的神秘失蹤,美國國內各種猜測都有。有人說埃爾哈特在飛臨南洋諸島時偶然發現了日本軍用機場等敏感設施,飛機被日軍擊落後,人被處死。還有人說當時她沒被處死,而是被押往東京,長期囚禁在皇宮裡,直到戰爭結束前才被秘密處死。其實這回日本人真被冤枉了。2012年,美國「國際歷史飛機回收小組」在水下發現了埃爾哈特的飛機殘骸,位置在吉爾伯特群島一帶。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日軍對南洋諸島的封鎖幾乎達到了密不透風的地步。
自從開戰之初哈爾西對馬紹爾群島實施「打了就跑」的襲擊之後,盟軍再未進入那一帶海域。據美軍情報機構推測,日軍在那裡至少有6處機場。僅憑推測是無法制訂作戰計劃的,盟軍迫切需要從空中偵察敵軍的防禦設施、近島水深、珊瑚礁分佈、灘頭坡度、潮汐等情況,只有陸基戰機才能完成所需的大量照片拍攝,因為派航母去危險太大,潛艇拍照因視野不足而效果不佳。美軍在附近沒有機場可供陸基戰機飛赴馬紹爾上空進行拍照。
太平洋艦隊航空部隊參謀長福雷斯特·謝爾曼少將——在瓜島巡航時丟掉「黃蜂」號的那位——提出一個解決辦法:把威克島打下來,一來為當初犧牲和被俘的陸戰隊員報仇,二來不就有了可以為拍攝馬紹爾群島照片提供方便的機場了嗎?斯普魯恩斯不予贊同,認為威克島交通不便。那裡雖有一個機場,卻沒有適合船隻停泊的深水區,缺乏作為海空基地的價值。無論現在或是將來,威克島都不是保衛盟軍交通線所必需的。
除了缺乏必要情報,地面兵力不足同樣是個大問題。現有兵力無法同時對誇賈林、馬洛伊拉普、沃特傑、米利和賈盧伊特五大目標發起兩棲登陸。雖然預計屆時會有新航母加入,但1943年夏季前後,誰也不清楚如何使用艦載機去對付日軍陸基戰機,那些初涉戰場的年輕飛行員能一下子進入狀態嗎?如果快速航母艦隊兵分五路為五支登陸船隊提供支援,因戰場距日軍重兵囤積的特魯克很近,他們可能會被兵力集中的日軍聯合艦隊各個擊破,犯下山本在中途島類似的兵家大忌。最重要的是,此時美軍缺乏真正的登陸攻堅戰經驗,之前的登陸大都是在不設防或防禦薄弱的海岸進行的。中太平洋部隊初出茅廬的水面艦艇和兩棲登陸部隊,急需一場牛刀小試,磨合技戰術和新型武器的前哨戰。斯普魯恩斯的最後結論和華盛頓不謀而合,在1943年暫不適宜直接對馬紹爾群島發起進攻。
但馬紹爾群島是必須加以攻佔的。斯普魯恩斯進而提出,對它的進攻應該像對拉包爾那樣,逐步接近,使美軍陸基戰機能夠進行充分的空中偵察,並與航母艦載機協同作戰。他選擇的目標是馬紹爾群島東南方向的吉爾伯特群島,並將之稱為攻打馬紹爾群島的踏腳石。
其理由如下:
一、盟軍在吉爾伯特群島以東的英屬埃利斯群島富納富提島、東南菲尼克斯群島的坎頓島建有機場,駐紮在那裡的飛機可以直接飛到吉爾伯特群島上空。如果在塔拉瓦以東560公里的納諾美亞環礁、以南960公里的努庫費塔烏環礁建立戰鬥機機場,就可為富納富提的轟炸機提供護航,駐貝克島的戰鬥機也可為坎頓島機場提供補充。上述陸基機場對吉爾伯特群島形成了合圍,對美軍來說,這種進攻態勢實在再理想不過了。
二、相比馬紹爾群島來說,日軍在此地的防禦相對薄弱,可以確保首戰必勝,為今後的作戰積累經驗。
三、吉爾伯特群島本身具有重大價值。塔拉瓦機場可以當作航空基地,潟湖內可以停泊戰船,可以以此作為下一步進攻馬紹爾群島的出發基地。
四、奪取此地可以確保珍珠港及美澳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正像金剛開始提到的那樣。
五、和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一戰後一直被日本託管不同,吉爾伯特群島戰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戰後才被日軍佔領。美軍可以從盟國那裡儘可能多地收集到有價值的情報。
尼米茲對這一建議深表認可。根據華盛頓的要求,7月初,圍繞上述意見制定的作戰方案迅速上報參謀長聯席會議。
綜合太平洋艦隊的意見,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覺得,去那麼多船和人就拿一個目標實在寒酸,面子上也不太好看。就像當初中途島戰役前軍令部要給山本五十六加上一個阿留申群島那樣,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建議將塔拉瓦西南700公里的諾魯島同時列為攻擊目標,戰役發起日暫定為1943年12月1日。
7月20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再次召開研究太平洋戰略的專題會議。主持人萊希老調重彈,強調中太平洋作戰將面臨諸多無法克服的困難,勢必妨礙麥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的軍事行動。金很不高興:「針對吉爾伯特群島的作戰,對麥克阿瑟百利而無一害。我們在戰爭之初就訂購了22艘航空母艦,它們會陸續投入使用。讓這些進攻利器單純去支援陸軍沿新幾內亞—棉蘭老島的作戰,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馬歇爾立即進行了補充:「沒錯兒!如果以這些航母為核心,在中太平洋的廣袤水域對日本聯合艦隊實施打擊,就能不斷擴大我們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即使沒有陸基航空兵的支援,一樣能夠有效保護我們的交通線,對麥克阿瑟將軍的幫助只會更大。」
坐在一邊的阿諾德頻頻點頭。他想在最短時間內奪取馬里亞納群島,以便出動B-29對日本本土發起空襲,避免自己的陸軍航空隊在打敗日本的戰爭中淪為看客。雖然一開始他曾考慮將這一基地選在中國,但那裡的機場難以獲得足夠補給,且極易遭到日軍的地面攻擊而被放棄。平時一般不發言的阿諾德慷慨地表示:「為了表示我們的支持,陸軍航空兵司令部將再派出4個重型轟炸機中隊,協助海軍對吉爾伯特群島的作戰。」雖然貴為總統特別軍事顧問兼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阿瑟的鐵杆粉絲萊希瞬間變成了孤家寡人——當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當天會議結束之後,金立即向尼米茲傳達了最新作戰命令,同意他和斯普魯恩斯提出的方案,在攻打馬紹爾群島之前先取吉爾伯特群島和諾魯島,作戰發起日為11月15日,戰役代號「電流行動」。
看到新命令中無端被加上了諾魯島,斯普魯恩斯不禁皺起了眉頭。他認為以美軍目前的實力,無法兼顧距離較遠的兩大目標。況且諾魯島距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特魯克很近,登陸作戰遭到反擊的可能性極大。海岸陡峭的諾魯不是環礁而是一個真正的島,周圍沒有適宜船隻停泊的海灣,可供登陸的灘頭狹窄,物資卸載非常困難。日軍佔領該島之後,一直採掘島上豐富的磷礦運回本土當作肥料。島中間有一座很陡的山,從航空照片判斷,日軍早已在那裡築好了大量工事——島上眾多天然洞穴和日軍採礦留下的礦洞稍加改造就會成為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加上島嶼面積較大,奪取此處至少需要一個整師的兵力。拋開美軍目前兵力緊張的客觀因素,即使有一個師也沒有足夠的運輸船運送。斯普魯恩斯認為將諾魯島改為塔拉瓦以北的馬金島更好,那裡日軍建有水上飛機基地。況且馬金面積較小,防禦薄弱,投入一個團的兵力足矣。
尼米茲認可斯普魯恩斯的意見。不過華盛頓的指令剛剛下達,立即提出反對面子上有點兒說不過去。於是他告訴斯普魯恩斯:「你的意見不無道理,我可以找機會反映。在新命令下達之前,仍按現在計劃進行準備。」斯普魯恩斯只好暫時擱置個人意見,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去。
「電流行動」需要儘快確定參戰地面部隊。7月22日,金再次向馬歇爾提出,將正在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準備參加「車輪行動」的陸戰一師、三師調回中太平洋,參加「電流行動」,因為他們的本職工作就是兩棲登陸作戰。此舉遭到麥克阿瑟和哈爾西的雙雙反對,這兩個師下一步作戰任務分別是新不列顛島的格羅斯特角和布干維爾島的托羅基納角。斟酌再三,馬歇爾在7月29日答覆金,陸戰一師、三師暫不調動,依然執行原來的任務。作為補償,可以將駐珍珠港的陸軍第二十七步兵師編入第五兩棲軍,參與下一步的「電流行動」。雖然第二十七師缺乏兩棲登陸經驗,但此時距開戰還有三個多月,補課時間是很寬裕的。
馬歇爾史無前例地將陸軍一個整師交給海軍指揮,這讓金心裡非常舒坦。於是他下令將第二十七師編入第五兩棲軍,歸霍蘭·史密斯少將指揮。同時被編入的還有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守備營和陸軍的一個營,加上其他輔助部隊共約7600名兵員。說句題外話,老酒倒認為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過於謹慎了。換成日本人,別說是吉爾伯特和諾魯,有這麼多兵力他們可能直接就沖著馬紹爾群島去了。
一個陸軍師換一個陸戰師——就多了一個戰字——金上將看似並沒吃虧,他當初提出調兩個師的意思其實就是調一個師。但陸軍第二十七師開戰前後一直在西海岸執行警戒任務,官兵缺乏實戰經驗,兩棲登陸作戰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他們的作戰能力與在瓜島淬過火的陸戰二師不可同日而語。正鑒於此,在最終攻擊目標分配上,霍蘭·史密斯將他們用於日軍防禦相對薄弱的馬金環礁,如此塔拉瓦這塊硬骨頭只能由從惠靈頓出擊的陸戰二師去磨牙了。
7月30日,斯普魯恩斯精心挑選的參謀長穆爾上校抵達珍珠港。隨後一段時間,作戰處處長福雷斯特爾上校、後勤處長伯頓·比格斯上校、通信處長阿姆斯特朗中校等骨幹軍官陸續到位。這個參謀班子僅是哈爾西參謀人數的一半。根據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的指示,第五艦隊參謀部迅速開始緊張的作戰計劃制訂。
8月5日,尼米茲宣布第五艦隊正式成立,同時任命斯普魯恩斯中將為司令官。據一位司令部的參謀記述:「將軍認為,現在把雷蒙德派出去是合適的,他們兩人處處不謀而合。」接替參謀長職務的是最近從阿留申群島調回的「歌劇幽靈」查爾斯·麥克莫里斯少將。同斯普魯恩斯之前一樣,新參謀長和尼米茲同住在一幢宿舍里。麥克莫里斯性格怪異,與他的前任截然不同,但尼米茲善於與頻繁更換的同事相處。作為司令官,他不必遷就下屬,但這正是傑出領導的高明之處。
斯普魯恩斯終於如願以償,再次棄岸登船了。在擔任太平洋艦隊參謀長的13個月里,他和尼米茲配合默契,建立了深厚的個人友誼。「為尼米茲做事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在寫給瑪格麗特的信中,他這樣說,「我期待著通過學習他的言行和處事方式,讓自己更會忍耐和更寬容,他是我見過的最親切、最通情達理的人之一。直到現在,他還充滿著一個海軍軍官必須具備的激情、勇氣、樂觀和信心。」在信的末尾,他寫道,「經過1年接觸,我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他很好地詮釋了廣開言路、集思廣益而後成大事的含義。」英雄總是惺惺相惜呀!
對斯普魯恩斯的正式任命最失意的莫過於陶爾斯。退而求其次,他還想去指揮那些航空母艦。但就在第二天,8月6日,尼米茲宣布波納爾少將出任第五十八航母特混艦隊司令官,把陶爾斯徹底拋到蘿蔔地里去了。
正式任命下達之後,8月9日,斯普魯恩斯率參謀長穆爾對參戰各部進行了巡查。在視察坎頓島和富納富提時,他們與胡佛、黑爾共同研究了兩棲部隊在登陸作戰中必須跨越海島附近珊瑚礁的問題。在努美阿,他們同哈爾西上將和參謀長卡尼進行了磋商。卡尼非常坦誠,但無法提供更有價值的東西。哈爾西負責的是一個戰區,斯普魯恩斯只是一支艦隊的指揮官,兩人的業務截然不同。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地理條件差異較大,後者島嶼較大且相距較近,日軍可以從容迂迴或逃跑。前者一系列小島相距遙遠,無處可逃,島上的日軍一定會死戰到底,中太平洋美軍部隊勢必會遭到更頑強的抵抗。
隨後,他們從新喀里多尼亞飛往紐西蘭,視察了擔負進攻塔拉瓦艱巨任務的陸戰二師。作為海軍陸戰隊的主力部隊,陸戰二師下轄第二、第六、第八等三個步兵團,炮兵第十團,工兵第十八團,外加一個坦克營、一個醫療營和一個兩棲登陸車營,加上其他輔助部隊,共有兵員18088人。
兩人與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少將進行了交流。戴著一副無框眼鏡的朱利安看上去鎮靜、斯文、謙遜,換上西裝就會變成一個有學問的大學教授。他已有34年的從軍經歷,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曾在海地和尼加拉瓜參加叢林作戰,因此獲得海軍十字勳章,是陸戰隊中少有的富有實戰經驗的高級軍官之一。朱利安早就開始研究兩棲登陸戰術。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就在負責陸軍和陸戰隊的兩棲訓練。他和陸戰二師經歷了瓜島的磨礪。既然更富經驗的陸戰一師被麥克阿瑟扣住不放,進攻日軍重兵盤踞的塔拉瓦環礁就只好由他擔綱了。
史密斯向司令官和參謀長提出,經歷了瓜島之戰後,他的師補充了大批新兵,老兵也沒有在塔拉瓦這種珊瑚島上作戰的經驗。目前戰前訓練急需兩棲作戰艦艇,特別希望能多配備一些水陸兩棲車。這種登陸工具用途廣泛,既能划水,又能爬礁,每小時在陸上能跑24公里。斯普魯恩斯答應盡量給予解決。在返回珍珠港途中,兩人順便視察了瓜島,隨後去了薩摩亞,穆爾的父親曾在那裡當過40年的州長。之後他們去了聖埃斯皮里圖,同特納的副職、負責塔拉瓦作戰的南部戰鬥群總指揮哈里·希爾海軍少將進行了交流。8月22日下午,斯普魯恩斯與穆爾回到珍珠港,13天總行程19000公里。
尼米茲一向對人寬容厚道,但對婦女和戰爭的關係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從不歡迎女性到他的戰區來,不管是女演員,還是家屬——戰爭期間,從未見過凱瑟琳來珍珠港探親。如果有人提出派女性到珍珠港工作,他總是一口回絕,末了撂下一句話:「如果形勢變得對女性相對安全時,我會及時通知她們來的。」
任何事情都有例外。8月中旬的一天,尼米茲收到了羅斯福總統寫來的親筆信:「親愛的切斯特,埃莉諾很想到太平洋去。我不同意她去。如果你也不同意,請來信告知。」第一夫人此行的目的是代表紅十字會到戰場慰問將士,特別是那些傷病員。
一貫講政治的尼米茲只好打破慣例,違心地用溢美之詞「盛邀」埃莉諾前來「視察」。8月23日清晨6時,埃莉諾隱秘飛抵希卡姆機場。駐地司令官沃爾特·瑞安少將計劃在家中請她用早餐,他還請拉馬爾派幾位將軍的大廚前來幫忙,其中有斯普魯恩斯的大廚佩得洛。早餐之後,一些人拿著遠航俱樂部的會員證請羅斯福夫人在上邊簽名。佩得洛沒有會員證,他就拿上岸證請她簽名。萬一佩得洛被衛兵盤問,羅斯福夫人到珍珠港的消息會很快傳開的。
當天晚上,尼米茲在寓所宴請羅斯福夫人。席間,他與第一夫人親切交談,表現出男主人應有的禮貌。尼米茲充分發揮他幽默開朗的天性,很快消除了眾人間的生疏感。埃莉諾也向大家講述了一些她和總統之間鮮為人知的趣事。晚宴氣氛既輕鬆又融洽。
一邊作陪的斯普魯恩斯——他頭天剛從南太平洋回來——對總統夫人印象深刻:「我很榮幸能坐在她的身旁。她容貌嫵媚,為人真誠,態度隨和,富有幽默感。我們隨便問她什麼問題,她都願意公開她的看法。她的確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連斯普魯恩斯這樣的老實人都會說謊,要知道,用「嫵媚」來形容埃莉諾的容貌似乎不太恰當。
隨後就有了埃莉諾的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之行,由哈爾西和艾克爾伯格盛情接待。當她途經瓜島,再次回到夏威夷時,尼米茲高興地陪她乘自己的專用汽艇環遊珍珠港。知道第一夫人要來,艇上的水兵精心擦洗了遊艇,還給紅木甲板重新上了新油漆,他們頗為自己的準備自豪。但埃莉諾顯然並未注意到水兵為她做的這些精心準備,她的高跟鞋很快將新油漆踩得斑斑點點。尼米茲是個細心人,當他看到艇員因為自己的傑作被破壞而故意做鬼臉時,立即設法分散第一夫人的注意力,使她專註於艇外的美麗景色。
特納少將火線離開新喬治亞島戰場,返回珍珠港,8月24日,尼米茲宣布由他出任司令官的第五兩棲艦隊正式建立。特納將指揮第五艦隊所有運輸船、貨船、登陸艇、掃雷艇等艦艇,配屬給他的還有老式戰列艦、護航航空母艦及部分巡洋艦和驅逐艦。
特納到來,立即在瑪卡拉帕總部颳起了一陣旋風。參謀長穆爾在日記中寫道:「特納來了,秉持著一貫的嚴厲作風。但我很慶幸他能來到這裡,因為他擅長調兵遣將,我對此感到非常欣慰。我們幾乎無話不談,但凡遇到那些他不願與斯普魯恩斯交流的話題,他總是第一時間來找我商量。」特納疾言厲色,令出必行,哪個軍官當著他的面弄錯了事實,那他只能祈禱上帝的保佑了。副司令官希爾少將如此形容自己的上司:「他絕不容忍出現任何差錯,並且會對犯錯者進行嚴厲斥責。他不僅嚴於律己,對待部下也十分嚴格。對於任何反對者都態度強硬。」斯普魯恩斯如此評價這位海軍軍事學院的鄰居兼同事:「那些令我頭疼的大量細節問題,他處理起來卻得心應手。」連金都說:「人們只要遇到麻煩,就會去找這個狗娘養的傢伙。」
隨後,霍蘭·史密斯少將抵達珍珠港,特納親往機場迎接。在這種場合,特納表現得非常斯文,史密斯也同樣彬彬有禮。可兩位個性倔強、粗魯、愛好嚷嚷的老將,一旦在一起工作,就會表現出他們被叫作「恐怖特納」和「號叫的瘋子」的本性。對兩棲作戰該怎麼打,該由誰指揮,兩人想法截然不同,此時的熱情不過是假象而已。9月4日,尼米茲宣布,由霍蘭·史密斯出任司令官的第五兩棲軍正式成立。
上述高級職務的任命引發了一系列扯皮事件。有人非議,海軍航空兵只任命了波納爾和胡佛二人。同時第二十七步兵師已受命頂替陸戰一師參加戰鬥,陸軍卻沒有一名軍官得到任命。在珍珠港,海軍航空兵的發言人當屬陶爾斯,而陸軍的發言人則是羅伯特·理查森中將。
此前迪洛斯·埃蒙斯中將回國履新。到麥克阿瑟那裡晃悠了一圈,不願屈就,理查森到珍珠港接任了埃蒙斯的職務。艾克爾伯格這才到了西南太平洋,進而給巴頓騰出了位置。在以海軍為主的珍珠港,理查森的處境註定會非常尷尬。尼米茲只讓他負責中太平洋地區陸軍步兵、航空兵的訓練和行政工作,並不參與指揮作戰。後來一系列事實證明,當初他還真不如去西南太平洋,好歹還能撈上幾仗打打。
讓理查森氣憤的是,陸軍航空兵竟然要由海軍的胡佛指揮,而陸軍一個整師則要接受海軍陸戰隊霍蘭·史密斯的指揮。他認為這兩名軍官都不懂陸軍的作戰條令,讓他們指揮陸軍純屬瞎扯淡,這些部隊毫無疑問都應該歸他指揮。在他的強烈抗議下,尼米茲勉強任命黑爾出任胡佛的副手,但拒絕對拉爾夫·史密斯少將第二十七步兵師的指揮關係做出調整。
前來湊熱鬧的人還真不少。在海軍部任職的哈里·亞納爾上將——當初批准卡爾森去蘇區視察的那位,現在早已退居八線了——跨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直接給下屬各部隊司令官和海軍航空兵軍官發去信件,徵求他們對使用航空母艦和艦長任命的意見。遠在南太平洋作戰的弗雷德里克·謝爾曼少將也來湊熱鬧,提出目前海軍作戰的組織編製和戰術方法早已過時,在包括海軍航空兵在內的所有混合部隊中,非航空兵出身的指揮官都應立即由現役航空兵軍官取代。這不僅是針對斯普魯恩斯,連尼米茲都捎帶上了——簡直是找死的節奏啊!
失意的陶爾斯可算找到了眾多同盟軍。當尼米茲徵求他對快速航母艦隊的使用意見時,陶爾斯以書面形式正式回復,航空母艦是艦隊先鋒,可以攻擊陸上和海上的任何敵人,應為艦隊的其他艦艇和兩棲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因此各艦隊司令官均應由航空兵軍官擔任,或者在他們的參謀部里配備航空兵軍官擔任高級職務。之後,他明目張胆地說,第五艦隊司令官應該是他,而不是斯普魯恩斯。可能覺得光推薦自己不太好意思,陶爾斯提出了另一個候選人菲奇中將。最後他說,退一萬步講,至少第五艦隊的參謀長應該由航空兵軍官擔任,穆爾同樣沒有飛行員證書。
陶爾斯在指揮問題上與亞納爾的亦步亦趨,令尼米茲非常生氣。他把陶爾斯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聲明除了斯普魯恩斯,沒有人能出任第五艦隊司令官,請他不要再指手畫腳,妄加議論。灰頭土臉的陶爾斯只好寫信向華盛頓的亞納爾哭訴:「直截了當地說,他說我是胡說八道!」
這邊葫蘆還沒按下去,那邊瓢又漂起來了。作為陸戰一師的首任師長——范德和魯普圖斯不過是第三、第四任而已——霍蘭·史密斯具有長期從事兩棲作戰訓練和演習的經驗,他和特納在決定海軍陸戰隊由誰指揮、指揮哪些部隊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爭吵。特納認為,部隊在艦上或登陸艇上時應該歸他指揮,部隊作戰訓練、演習和實戰都應如此。霍蘭·史密斯對特納對艦隊的指揮權沒有異議,但堅持地面部隊自始至終都要接受他的指揮——要不讓我來幹什麼?
兩人都是火暴脾氣,嗓門一個比一個大。霍蘭·史密斯大聲咆哮道:「我不要什麼指揮權,也不要當什麼指揮官!給我一支槍,我作為一名士兵去打仗,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多殺幾個日本佬!」
特納立即反唇相譏:「槍,你自己身上就有,還等我把你分到連隊去嗎?想走,你儘管走好了,恕不遠送。」特納的話還真有毛病,此時陸戰二師遠在紐西蘭惠靈頓,讓一大把年紀的霍蘭去陸軍第二十七師,人家年輕的連長還不一定要他呢——他打仗跑不快,還要派專人去保護他。
對兩位少將的爭吵,上校穆爾顯然無法解決,只好將問題交給中將斯普魯恩斯。這位最後來了個折中,部隊訓練期間由兩人共同指揮,在海上和登陸過程中由特納指揮,登陸部隊在島上建立指揮部後由霍蘭指揮。聽起來就費勁,更別說具體執行了。仗打起來時,各階段就那麼好區分嗎?人在岸邊,一隻腳在水裡,一隻腳在岸上,歸誰指揮?問題看似得到了暫時解決,但在具體執行中,兩人一定還會大吵大鬧的。
兩位少將的問題還好解決,但人家理查森也是中將,況且涉及敏感的軍種問題,非常棘手,斯普魯恩斯只好將理查森要求插手指揮的問題提交上將尼米茲仲裁。尼米茲的回答毫不含糊,參加「電流行動」的所有地面部隊從訓練到作戰全部歸霍蘭指揮。
理查森對尼米茲的答覆大為不滿,直接把狀告到了華盛頓。人家馬歇爾在關鍵問題上還真不護短,他直接回電理查森並抄送尼米茲:「你是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的陸軍顧問,工作應該由你和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共同商定,最後決定權在後者那裡。」當初馬歇爾讓理查森去澳大利亞他不去,後來托陸軍部部長史汀生的關係到了夏威夷,老酒猜測馬歇爾對他的印象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心有不甘的理查森這才閉嘴到一邊涼快去了,但他堅信自己最適合指揮遠征部隊。雖然同尼米茲依然保持著表面上的良好關係,但他繼續以挑剔的眼光注視著霍蘭的一切行動。這些指揮和軍種間的矛盾猶如埋下的地雷一樣隨時可能爆炸。如果第五兩棲軍在前線遭遇失敗,高興的怕不是只有日本人,理查森和麥克阿瑟肯定也會幸災樂禍的。
8月11日至24日,美、英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了代號「四分儀」的軍事會議。根據會議精神,金在9月1日正式向太平洋艦隊下達命令,向日軍盤踞的吉爾伯特群島和諾魯島發起進攻,戰役發起日為11月15日。
新作戰命令依然包含諾魯島,對此不太高興的斯普魯恩斯叫來了特納和霍蘭。在看了諾魯島的航空照片之後,霍蘭感到這個地方十分討厭。他甚至懷疑陸軍第二十七師能否攻下這座島嶼。霍蘭進而提出,要把陸軍第二十七師和陸戰第二師全部送上岸,現有運輸船和登陸艇絕對不夠。況且從地理位置來看,拿下諾魯島對美軍的下一步作戰毫無用處。最後他說,參謀長聯席會議那幫官僚一定瘋了,居然不明白現有艦船的運輸力量根本不可能把兩支作戰部隊同時輸送到相隔很遠的兩個目標區域。
特納對霍蘭的意見深表贊同,兩個性情古怪、脾氣暴躁的人難得地想到一起去了。於是三人一起去找尼米茲,建議取消對諾魯島的進攻,將目標改為距塔拉瓦不到200公里的馬金環礁。尼米茲不願在同金會晤之前做出大的變動,他讓斯普魯恩斯以霍蘭的名義起草一份備忘錄,特納也在上邊簽上名字。
美國艦隊總司令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兩月一次的例會,於9月25日在珍珠港召開。當金率一眾幕僚同尼米茲和他的參謀在會議室里坐下來時,斯普魯恩斯把霍蘭起草的備忘錄交給了尼米茲。尼米茲看過後,遞給了金。金看后,沉思了一會兒,隨後問斯普魯恩斯:「不打諾魯島,你認為打哪個島好?」
「馬金!」斯普魯恩斯立即回答道。接著他提出了一系列能說服金的論點,馬金島可以修建轟炸機機場,比塔拉瓦距下一個目標馬紹爾群島近200公里。美軍奪取吉爾伯特群島之後,諾魯島對日軍同樣沒有用處,駐吉爾伯特群島的飛機能對它不斷發起空襲使之癱瘓,這裡完全可以直接跳過去。
金顯然被說服了。「你贏了,」他盯著斯普魯恩斯說,「我將向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修改計劃,請抓緊準備。」兩天之後,華盛頓來電確認了以馬金替代諾魯島的方案。經過無數次改變,美軍「電流行動」終於得到了確認。
9月27日,金在尼米茲的陪同下冒大雨視察了中途島。因為那次戰役太過輝煌,所有人都想在這裡留下足跡,不管時間已過去了多久。老酒也想,但中途島現在好像已不再對外開放了。
就在高層為攻擊目標斟酌權衡的同時,美軍各項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6月27日,完成整編的美軍第十一轟炸機大隊19架B-24轟炸機進駐富納富提。因飛行員普遍缺乏經驗,對塔拉瓦發起的首次空襲就出現了飛行事故。第一架飛機起飛時失事墜毀,在另6架飛機勉強升空后,第七航空隊轟炸機大隊司令官杜魯門·蘭頓准將叫停了起飛作業。出擊攻敵的6架飛機只有2架找到了目標,胡亂投下炸彈后掉頭返航。看來美軍飛行員提高技術還須假以時日。
確定吉爾伯特群島為首要進攻目標之後,1943年7月,尼米茲下令在距作戰目標更近的區域建立航空基地。8月初,海軍陸戰隊駐富納富提的三個守備營奉命進駐埃利斯群島其他島嶼。8月18日,海軍陸戰隊一部在塔拉瓦以東僅560公里的納諾美亞環礁登陸。28日,第七守備營和兩個海軍工兵營登島開始修建機場。8月22日,海軍陸戰隊第二守備營一部在塔拉瓦以南960公里的努庫費塔烏環礁登陸。8月27日,第二守備營主力及海軍工兵部隊登島開始修建跑道。到10月初,上述兩處機場相繼竣工,各可供一個中隊的戰機使用。
8月11日,中太平洋戰區陸軍司令官理查森中將下令在吉爾伯特群島以東770公里處的貝克島修建機場。9月1日,陸軍第八〇四工程營、一個暫編高炮營、一個臨時空勤中隊及其他支援部隊攜帶大批施工器材和物資登島。僅一周后,該島機場已初步具備戰鬥機起降條件。此外,美軍還在塔拉瓦和貝克島之間的霍蘭島建起了一個簡易機場,可供戰鬥中受傷的飛機緊急降落使用。
短短三個月,美軍已在吉爾伯特群島周邊建起了六個航空基地。其中富納富提、納諾美亞、努庫費塔烏機場可供兩個轟炸機中隊使用,坎通島機場可進駐兩個轟炸機中隊和一個戰鬥機中隊,貝克島機場可進駐一個戰鬥機中隊。11月6日,第七航空隊司令部和第五十七特混艦隊司令官胡佛少將乘旗艦「柯蒂斯」號水上飛機供應艦進駐富納富提。
作戰區域的情報工作同樣不容忽視。目前,美軍能收集到的島嶼地圖大多屬於20世紀初的產物,最新一張海圖竟來自104年之前,水流和潮汐的情況只能靠猜測。航空基地建立之後,美軍頻頻出動遠程轟炸機,對塔拉瓦和馬金環礁實施航拍。9月25日,曾運送卡爾森第二突擊營的「鸚鵡螺」號潛艇受命故地重遊,利用潛望鏡上安裝的照相機對塔拉瓦、馬金和阿帕瑪瑪三大目標進行拍照,將三島的海岸線完整地拍攝下來,並實地勘察了接近島嶼的航道,修正了舊海圖上的錯誤之處。第五兩棲軍參謀部先後採訪了16位曾在那一帶居住或旅遊過的人員,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海軍的預備役軍官或原行政人員,以收集更多第一手資料。
英國皇家海軍的弗蘭克·哈羅德少校曾在塔拉瓦鄰近的柏利基島生活過15年,養成了研究島嶼周圍潮汐的習慣。後來當他聽說美軍準備在11月20日登陸時,大為震驚。他知道那時將會有一個「躲避的潮流」,水沒過珊瑚礁不會超過90厘米。對一般登陸艇來講,至少要有1.2米的水深才能航行。如果他的說法正確,就預示著美軍登陸艇將會在淺海擱淺,攜帶諸多作戰裝備的陸戰隊員必須泅水上岸,傷亡無疑將大大增加。雖然哈羅德被特聘為霍蘭的臨時顧問隨他前往指揮戰鬥,但他的善意提醒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這對美軍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重大失誤。另有4位曾到過那一帶海域的航海者——包括前英國郵船「尼馬努阿」號船長和一艘三桅帆船的船長,後者是一位拉脫維亞人——被留下來充當領航員。利用這些寶貴資料,穆爾上校的參謀班子開始緊張地制訂詳細作戰計劃。
其間,美國海軍在一項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司令官英格利希少將飛機失事遇難之後,痛心不已的尼米茲從布里斯班調來了查理斯·洛克伍德少將來接替他的職務。拉爾夫·克里斯蒂上校晉陞少將,接任西南太平洋戰區潛艇部隊司令官。抵達珍珠港后,洛克伍德首先將目光盯住了困擾潛艇攻擊效率的魚雷身上。在澳大利亞工作期間,他就發現美軍魚雷經常出現「啞雷」現象。起初他證實在水下發射魚雷比標尺上定深深了11英尺。糾正這一偏差之後,啞雷少了,但提前引爆的魚雷明顯增多。
洛克伍德曾在美國駐英使館擔任海軍武官,有機會研究德國潛艇襲擊英國商船的第一手資料。他堅信如果魚雷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他麾下的眾多潛艇將在未來的戰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於是他向國內的軍械局提出了一大堆意見,卻沒能引起足夠重視。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潛艇軍官專題會議上,洛克伍德揶揄軍械局道:「如果你們不能為我們的潛艇提供打中就炸的魚雷,那麼就讓那些廠家去生產玩具手槍吧。看在上帝面上,務請設計一種能把敵艦兩側裝甲撕裂的艦艇鉤吧!」
他的這番話引起了在座潛艇軍官的哄堂大笑。他的直言不諱令軍械局一眾官僚異常憤怒,但洛克伍德毫不退縮,「如果能說服軍械局並付諸行動,我將不虛此行」。軍械局最後把責任統統推給了那些通過潛望鏡提供發射魚雷數據的潛艇艇長,還說他們缺乏進取心才導致最終戰果不佳。此舉使艇上水兵對自己的長官失去信心,部分艇長因此心灰意懶,紛紛要求浮出水面到其他艦艇上服役。
洛克伍德陸續撤換了近1/3的艇長,但這些比較年輕且積極主動的指揮官,擊沉敵艦的比率仍與他們發射魚雷的數量相差很遠。洛克伍德確信,是魚雷存在嚴重缺點。他的觀點得到了太平洋艦隊射擊檢查官湯姆·希爾上校的高度認可。兩人於是一起去找總司令。潛艇兵出身的尼米茲當即做出指示,讓洛克伍德通知部隊把雷管上的磁爆裝置拆掉,讓潛艇直接射擊目標以取得爆炸效果。這樣一來,提前引爆的魚雷少了,但啞彈數目又多了起來。軍械局可算逮住了反駁機會:「看吧!問題還是出在瞄準上。」提出調動工作的艇長更多了。
經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參戰的前18個月中,潛艇魚雷啞雷率超過70%。後來,美國歷史學家哭笑不得地評論說:「這東西的最可靠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作為一種大部分時間藏身水下的隱秘武器,潛艇出行能找到攻擊目標的機會不多。要麼因自身速度太慢追不上,要麼角度不對來不及攻擊,或者敵人有驅逐艦護航難以下手。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們都是在耐心等待中度過,無聊得簡直一塌糊塗。不能爆炸或提前爆炸的魚雷經常造成臨陣誤敵,眼睜睜看著敵人的船隻絕塵而去,水兵的失望心情可想而知。況且,這種毫無結果的攻擊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極易遭到敵軍護航艦隻的攻擊,說不定連潛艇和一艇人都要因此搭進去。
美軍潛艇鬧出的笑話不勝枚舉。1943年7月24日,「黑鰺」號艇長勞倫斯·達斯皮特少校接到電令,就近截擊在附近海域航行的日軍大型油輪「都南丸」號。一句題外話,二戰美國潛艇喜歡以魚的名字命名。後來因為生產潛艇太多,海軍負責命名的人員天天拿魚類百科全書研究,戰爭結束時,他們幾乎成為研究魚類的生物學家了。
油輪速度一般不快,大喜過望的達斯皮特駕艇很快追上了目標。當時那艘日本油輪既無海空護航,也沒走「之」字形反潛航線,簡直就是擺在海上的一個活靶子。達斯皮特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迅速算出油輪航速、方位,指揮潛艇佔領了最佳發射位置。他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都南丸」號射出了4條魚雷。讓少校和一眾水兵失望的是,他們既沒聽到魚雷爆炸的聲音,也沒看到「都南丸」號傾斜下沉,只觀察到油輪舷側濺起了幾朵漂亮的水花!
日本人顯然已經發現了美軍潛艇,立即轉彎加速,準備逃跑。達斯皮特顧不上變換髮射位置,直接命令將艇首的兩條魚雷發射出去。這次兩條魚雷全部命中油輪船尾爆炸,「都南丸」號很快失去動力,成了漂在水上的一條「死船」。這回達斯皮特可以貓戲老鼠一樣去玩死日本人了。少校不慌不忙地調整好位置,在800米距離上依次射出了8條魚雷——這幾乎相當於拿槍頂著頭皮射擊。潛望鏡中,期待已久的火光並未出現。
「他媽的,沒有一條是好的!」達斯皮特拚命壓制心中的怒火,下令還剩的1條魚雷不必發射了,把它帶回海軍基地,看看到底為什麼它們就是不炸。戰爭初期,回港的日本商船外殼上經常插著一條沒爆炸的魚雷,就像鯨身上插了一支鯨叉一樣,顫顫巍巍,讓人膽寒。
經過檢查,達斯皮特剩下的那條魚雷表面沒有一點兒毛病。經尼米茲上將批准,洛克伍德組織了魚雷實彈發射實驗。之前為了節約,軍械局一直反對這麼做。他帶人對著海邊垂直的懸岩發射了3條魚雷,2條爆炸,1條未爆。他們把那條啞雷撈起來帶回珍珠港,終於找到了魚雷不炸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魚雷命中目標時,撞針由彈簧彈出,穿過前面的導軌打擊雷帽引爆。但有時魚雷垂直命中目標時,慣性卻使撞針被導軌卡住,無法打擊雷帽引爆。通過減輕撞針重量,減少撞針與導軌的摩擦,問題終於得到解決。美國潛艇終於有了「會炸」的魚雷,但此時已是1943年9月,美國參戰快兩年了。潛艇魚雷取得的技術突破很快被應用到水面艦艇用魚雷和航空魚雷上,這才有了穆斯布魯格、伯克維拉灣海戰和聖喬治角海戰的輝煌勝利。
其間,斯普魯恩斯二次飛赴惠靈頓,檢查陸戰二師的準備情況。他詢問官兵的士氣,尤其是那些已娶了紐西蘭姑娘的老兵。朱利安回答沒有問題,官兵士氣高得很。斯普魯恩斯問如何才能保證作戰期間指揮不間斷,因為再沒有比登陸作戰更複雜的事情了。一旦出現意外,必將會有重大傷亡。史密斯回答,所有官兵都知道一旦長官陣亡,接下來該受誰指揮,請領導放心。
斯普魯恩斯詢問還有什麼困難。陸戰二師作戰訓練主任戴維·肖普中校彙報說,兩棲運兵車極度缺乏。這種裝備以前只用於後勤方面,負責在登上海灘后將補給物資運上去,因此既無武備也無裝甲。得到這些裝備之後,陸戰二師開始為其安裝6毫米的鋼板作為裝甲,並在上邊安裝了1挺機槍。另外供單兵使用的肩負式電台體積較大,且不防水,難以滿足實戰需要。
斯普魯恩斯認為,目前陸戰二師擁有的大約100輛LVT-1型兩棲運兵車差不多夠用。史密斯補充說,他們最缺的是LVT-2型。這種提高型的運兵車性能更好、馬力更大、火力更猛、抗打擊能力更強,它們不但裝甲厚度達到了9毫米,還裝備了3挺機槍,可以從艙內直接向外射擊。在美國國內,這種新型運兵車剛剛量產,被優先配置給歐洲作戰的部隊。斯普魯恩斯立即發電報給在華盛頓的尼米茲上將。經尼米茲多方協調,最終勉強弄來了50輛,但遠遠不能滿足作戰的需要。電台問題在短時間內同樣無法解決。
身材矮胖的肖普中校是一位優秀的陸戰隊軍官。他的臉紅紅的,脖頸很粗壯,他性格頑強且喜歡罵人,他負責策劃攻擊直到最後的細節部分。肖普想出了一個獨特的辦法,用航拍照片上顯示的廁所數量來測算島上的日軍人數,後來證明這種做法非常有效。由於事先負責登陸作戰的陸戰二團團長威廉·馬紹爾上校突發心臟病,肖普戲劇性地在戰前接過了指揮權,並成為這次戰役中的關鍵人物。肖普有在中國服役的經歷。為了打好本次作戰,正在美國本土負責陸戰四師訓練的卡爾森中校——1942年8月突擊馬金環礁的前第二突擊營營長、現陸戰四師作戰訓練副主任——受命來到陸戰二師,以軍事觀察員身份協助肖普開展工作,畢竟他曾親自去過那一帶。
按說這戰前準備已經夠充分了,但之前哈羅德少校提出的潮汐問題依然沒能解決。潛艇發回的偵察報告表明,塔拉瓦周邊遍布珊瑚礁,登陸艇必須藉助黃昏或夜間的大潮才能登陸。權衡利弊之後,霍蘭將登陸時間定在了8時30分,一切全靠老天照顧了。
戰役結束之後,希爾少將曾回憶起10月12日的一次會議。當時尼米茲、斯普魯恩斯、特納、霍蘭·史密斯、朱利安·史密斯都在會上。大家詳細討論了戰役各階段應注意的問題,「我們就潮汐問題討論了一些細節,但我不記得有人關注『躲避的潮流』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10月24日,太平洋艦隊會議室,參加「電流行動」的一眾高級將領參加了第一次全體會議。第五兩棲軍司令官霍蘭·史密斯、陸戰二師師長朱利安·史密斯、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拉爾夫·史密斯——三個史密斯第一次坐在了同一張會議桌旁,以至於後來美軍士兵將本次戰役稱為「史密斯作戰」,換成咱們,就該說「史密斯鬥地主」了。
負責塔拉瓦作戰的陸戰二師朱利安提出,第一個登陸目標應該是塔拉瓦主島貝蒂奧鄰近的柏利基,之後在那裡建立炮兵陣地,對在貝蒂奧登陸的部隊進行炮火支援,就像南太平洋部隊攻打新喬治亞島時率先在倫多瓦島登陸那樣。他的提法遭到了第五兩棲軍霍蘭的反對:「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提議,我們沒有時間去建立那樣的炮兵陣地。」
戴著一副無框眼鏡的朱利安看似斯文,但性格堅定,他認準的事情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他本擬用陸戰二團和八團一起登陸並肩作戰,陸戰六團留作師預備隊。但霍蘭將陸戰六團和部分炮兵、工兵抽走當作軍預備隊,朱利安非常不滿。他心中的鬱悶終於爆發了:「如果不能在鄰島建立炮兵陣地,我的部隊在登陸和地面進攻時將遭受重大損失!」
兩個史密斯發生了爭吵,斯普魯恩斯只好站出來表態,陸戰二師的任務是全力壓制島上日軍部隊,炮火支援任務由海軍艦艇和艦載航空兵承擔。朱利安覺得斯普魯恩斯不提建立炮兵陣地,就是明顯偏袒霍蘭。但他既然答應提供充足的炮火支援,自己也不好繼續堅持。後來事實說明,官大不一定說得就對,朱利安的意見才是對的。
南路戰鬥群總指揮希爾少將對後勤補給問題表示了擔憂。斯普魯恩斯表示,卡爾霍恩中將已向尼米茲上將保證,後勤物資一應俱全,隨時保證足量供應——如果說羅斯福的蕭何是生產局局長唐納德,那麼尼米茲的蕭何正是太平洋艦隊聯勤部隊司令官卡爾霍恩中將。在座眾人之前一直對補給問題憂心忡忡,斯普魯恩斯的話竟然引發了一片掌聲。
陸戰二師參謀長埃德森上校——憑血嶺之戰一舉成名的那位——提出,海軍陸戰隊最擔心的是水深問題:「第一波登陸部隊上岸后,後續部隊和一連串滿載裝備、車輛、彈藥、飲水和糧食的登陸艇將陸續駛抵灘頭。我們使用的登陸艇吃水僅1.5米,目前得到的水文資料顯示,塔拉瓦環礁附近水深介於1~1.5米,平均只有1.2米。這個深度搭載普通兵員的登陸艇勉強可以航行,但搭載重型裝備的登陸艇無法通過,很可能因此觸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只能用人力將重裝備運上岸去,耗費時間且影響作戰。」
特納明顯有些不耐煩,「塔拉瓦的潮汐起落很不規則,這是大自然決定的,無法解決」。剛剛和霍蘭吵完架的朱利安,顯然還在氣頭上,竟然將氣撒到了自己參謀長頭上,「這只是個算術問題,不需要用微分方程來解決。大概埃德森上校習慣於縝密思維,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水深不能使登陸艇直接抵岸,那就只能用人力拖上去,沒什麼可討論的」。雖然斯普魯恩斯對埃德森的認真態度提出了表揚,但問題最終沒能解決,並最終造成了重大傷亡。
會後,斯普魯恩斯前往機場,迎接從華盛頓歸來的尼米茲上將。
次日上午,由尼米茲親自主持的軍事會議再次召開,幾乎所有高級將領均出席了本次會議。尼米茲在會議上高調宣布:「參謀長聯席會議定於11月20日發起『電流行動』。如果我們拿下了吉爾伯特群島,就如同一腳踹開了日軍太平洋外圍防線的大門,本次作戰可謂至關重要的破圍之戰。我命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中將出任戰役總指揮。現在,請他發布作戰命令!」
斯普魯恩斯清了清嗓子,正式頒布了「電流行動」的作戰命令:「特納將軍將率北部戰鬥群攻佔馬金環礁,奪取塔拉瓦和阿帕瑪瑪環礁的任務由希爾將軍的南部戰鬥群負責,本司令官將坐鎮『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隨南部戰鬥群一起行動。」隨後,斯普魯恩斯公布了參戰四支特混艦隊的組成和具體任務。
一、第五十八特混艦隊,即快速航母艦隊,指揮官為波納爾海軍少將,負責壓制馬紹爾群島、特魯克、諾魯等地日軍機場,保障登陸作戰順利進行,並準備隨時迎擊前來增援的日軍主力艦隊。該艦隊下轄四個快速航母大隊。
第一大隊:編有航母「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輕型航母「考彭斯」號,共有艦載機227架,指揮官由波納爾少將兼任。戰役期間,該大隊將在吉爾伯特群島以北海域展開,負責攔截並摧毀可能從馬紹爾群島南下的日軍海、空力量。
第二大隊:編有航母「企業」號,輕型航母「貝露森林」號、「蒙特利」號,共有艦載機170架,指揮官為亞瑟·雷德福德海軍少將。戰役期間,該大隊將在馬金環礁一帶活動,為北部戰鬥群登陸提供航空支援。一旦日軍主力艦隊前來挑戰,該大隊將迅速與第一大隊會合共同迎擊之。
第三大隊:編有航母「埃塞克斯」號、「邦克山」號,輕型航母「獨立」號,共有艦載機223架,指揮官為蒙哥馬利海軍少將。戰役期間,該大隊將在塔拉瓦一帶海域活動,為陸戰二師登陸行動提供空中支援。
第四大隊:編有航母「薩拉托加」號,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共有艦載機112架,指揮官為弗雷德里克·謝爾曼海軍少將。戰役期間,他們將在吉爾伯特群島以西海域游弋,監視特魯克和諾魯島日軍的動向。
為上述航母提供護航的是「北卡羅來納」號、「馬薩諸塞」號、「華盛頓」號等6艘新型戰列艦以及8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
二、第五十二特混艦隊,即北部戰鬥群,負責攻佔馬金環礁,由第五兩棲艦隊司令官特納少將任總指揮。下轄各部兵力如下。
運輸艦大隊:6艘快速運輸船、1艘船塢登陸艦和4艘驅逐艦。
登陸艦大隊:3艘坦克登陸艦和1艘驅逐艦,負責運送履帶登陸車等小型登陸工具。
艦炮火力支援大隊:由4艘老式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負責為登陸部隊提供艦炮火力支援。
航空火力支援大隊:由3艘護航航母(載有戰鬥機48架、魚雷機36架)、4艘驅逐艦和1艘掃雷艦組成,負責為登陸部隊提供航空火力支援。
登陸部隊:陸軍第二十七師第一六五團、第一〇五團一個營,總計6472人,指揮官為第二十七師師長拉爾夫·史密斯陸軍少將。
三、第五十三特混艦隊,即南部戰鬥群,負責攻佔塔拉瓦和阿帕瑪瑪環礁。指揮官為第五兩棲艦隊副司令官哈里·希爾海軍少將。下屬各部兵力如下。
運輸艦大隊:由16艘快速運輸艦、1艘船塢登陸艦和7艘驅逐艦組成。
登陸艦大隊:由3艘坦克登陸艦和1艘驅逐艦組成。
艦炮火力支援大隊:3艘老式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
航空火力支援大隊:5艘護航航空母艦(載有戰鬥機80架、魚雷機27架、轟炸機27架)和5艘驅逐艦。
掃雷艦大隊:掃雷艦2艘,負責清掃登陸海域水雷。
地面作戰部隊:陸戰二師1.8萬人,指揮官為朱利安·史密斯海軍陸戰隊少將。
四、第五十七特混艦隊:由海軍陸基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和陸軍第七航空隊各一部組成,指揮官為約翰·胡佛海軍少將。
第一大隊:海軍轟炸機56架,由胡佛少將親自指揮。
第二大隊:陸軍第七航空隊重型轟炸機90架,指揮官為威利斯·黑爾陸軍少將。
第三大隊:海軍陸戰隊戰鬥機90架、轟炸機72架。
第四大隊:偵察機24架及其他作戰飛機。第三、第四大隊統歸萊維·梅里特海軍陸戰隊准將指揮。
上述戰機分別部署于吉爾伯特群島周邊的富納富提、努庫費塔烏、坎頓、納諾美亞、貝克、霍蘭等六大機場,任務是攻擊塔拉瓦、諾魯、馬紹爾群島的日軍基地,收集有關航空照片,在地面部隊登陸后負責艦載航空兵無法覆蓋區域的搜索與攻擊任務,保衛盟軍六大航空基地的安全。登陸部隊奪島撤走之後,馬金、塔拉瓦和阿帕瑪瑪的防務將由他們承擔。另外,珍珠港還將出動10艘潛艇到作戰海域,執行偵察、伺機攻敵等任務。
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的上述部署可謂煞費苦心,屬於典型的「圍點打援」。如果航母艦隊專註於支援兩棲登陸作戰,一旦日軍機動部隊提前在側翼設伏,突然發起攻擊,兵力佔優的美軍很可能重蹈南雲在中途島的覆轍。斯普魯恩斯最後強調,第五十八特混艦隊的首要任務是隨時做好迎戰可能出現的日軍機動部隊的準備,登陸作戰空中支援主要由8艘護航航空母艦承擔。
像當初山本進攻中途島旨在吸引美軍航母艦隊露頭並加以殲滅一樣,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迫切希望,美軍針對吉爾伯特群島的進攻行動能夠將駐紮在特魯克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勾引出來,通過一場大戰予以剿滅。斯普魯恩斯在下達給出征的16位海軍少將、3位海軍陸戰隊少將、2位陸軍少將及各艦艦長的命令中這樣寫道:「假如日軍艦隊主力前來阻撓『電流行動』,挫敗敵軍艦隊將成為首要任務。消滅日本海軍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將會使我們更快地贏得戰爭。我們在行動中要時刻做好同敵軍艦隊交鋒的準備。」他此時的處境,和中途島戰役前的南雲頗有幾分類似。
根據偵察機拍回的照片判斷,日軍主力部隊盤踞在塔拉瓦環礁的貝蒂奧,馬金環礁的布塔里塔里島駐軍不到1000人,阿帕瑪瑪守軍不會超過兩位數。儘管塔拉瓦毫無爭議將會成為第一戰場,但出於對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反擊的忌憚,第五兩棲艦隊司令官特納少將、第五兩棲部隊司令官霍蘭·史密斯少將都將隨北部戰鬥群一起行動。因為日軍可能的反擊肯定來自北面,美軍希望用最老練的指揮官去應付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這種部署,和當初南雲在中途島用友永丈市等大尉級軍官執行相對輕鬆的攻島任務,而將村田重治等佐級軍官領軍的「A級攻擊隊」留下來對付可能出現的美軍航母是同樣的道理。
鑒於此,斯普魯恩斯特別叮囑特納和霍蘭,要以閃電速度,最好在一天之內拿下馬金,使水面艦艇能夠儘快從灘頭撤出,掉頭迎擊隨時可能前來挑釁的日軍艦隊。看到斯普魯恩斯帶這麼多兵去還如此小心翼翼,陶爾斯嘲笑他是「殺雞用牛刀」——老酒覺得真有一點兒這個意思。不過,要讓陶爾斯指揮,他肯定覺得各方面都不夠用。這是對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最好解釋。
斯普魯恩斯將坐鎮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隨希爾南部戰鬥群一起行動。因為戰鬥一旦打響,這位中將司令官基本就沒事可幹了。戰鬥帶給他的最大影響可能是,這艘重巡洋艦要參加對貝蒂奧的炮擊行動,他再在甲板上無休止地散步,去搶朋友圈封面怕是不可能了。會議最後,參謀長穆爾上校下發了油印的作戰計劃,整整12大本,逾300頁的內容——每本重量超過3磅——其精細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要是換成哈爾西指揮,估計三言兩語就結束了。
說曹操,曹操到。正當「電流行動」各項準備日臻完善之時,哈爾西突然從努美阿飛過來了。南太平洋部隊即將對日軍重兵盤踞的布干維爾島發起兩棲登陸作戰,海軍作戰艦艇遠遠不足。哈爾西向尼米茲提出請求,讓謝爾曼的第四大隊在南太平洋再待一段時間,同時再借調一個航母大隊。尼米茲本來認為,哈爾西手下的海軍力量是夠用的。因為第五艦隊沿中太平洋的攻勢一旦發起,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勢必被吸引過去,等於變相支持了麥克阿瑟、哈爾西針對拉包爾的鉗形攻勢。但人家哈爾西畢竟那麼大老遠跑過來了,不幫忙於公於私都說不過去。尼米茲於是說,借艦隊可以,但必須按時歸還,不能影響即將展開的「電流行動」。哈爾西對托羅基納的登陸預定11月1日進行,而「電流行動」發起的時間是11月20日。尼米茲要求哈爾西,登陸部隊一旦在托羅基納站穩腳跟,立即將兩個航母大隊還給斯普魯恩斯。
於是就有了前文蒙哥馬利第三大隊、謝爾曼第四大隊對拉包爾的空襲。事實上,兩次空襲極大削弱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實力,特別是小澤的第一航空戰隊損失慘重,短時間內無力再戰,又等於變相支援了斯普魯恩斯在中太平洋的作戰。
東西慷慨借出去了,能否原封不動還回來就說不準了。11月5日,尼米茲指示斯普魯恩斯,在假設兩個航母大隊無法按期參加「電流行動」的前提下另行擬訂應急計劃。11月8日,有壞消息傳來,「伯明翰」號輕巡洋艦遭到日軍魚雷攻擊,受損嚴重,不得不退出「電流行動」。好在那幾艘航母均安然無恙。穆爾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應急方案的修訂:如果謝爾曼和蒙哥馬利兩個大隊無法返回,登陸部隊將在現有兩個航母大隊的支援下先拿下塔拉瓦環礁,然後北上向馬金環礁發起進攻。好在後來借出去的兩個大隊及時歸建,應急計劃未能用上。
11月5日,「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上升起了一面三星將旗,斯普魯恩斯率司令部32名幕僚登上了這艘重巡洋艦。斯普魯恩斯選擇這艘已服役12年的巡洋艦作為旗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雖然有戰列艦一同出行,但二戰期間,美日相當數量的高級將領對選擇重巡洋艦為旗艦情有獨鍾,斯普魯恩斯、弗萊徹、近藤信竹、栗田健男,莫不如此。根據斯普魯恩斯的要求,木工在旗艦艙室安裝了一張直立桌子和一塊大圖板,航海參謀史密斯少校在上邊標出了第五艦隊所有艦隻和已知日軍艦艇的位置,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更新,以使斯普魯恩斯在任何時刻都能準確地把握全局。
大戰在即,穆爾非常希望率全體參謀人員和司令官一起照個相留作紀念。斯普魯恩斯說什麼都不答應。後來一直到了1944年初出征馬紹爾群島之前,氣憤的穆爾叫來幾名年輕參謀,聲稱要動粗,說若不就範就將他綁架過去。斯普魯恩斯這才扭扭捏捏來到艦首甲板,拍下了極為少見的一張合影。
麻煩事還不止照相一件。那些消息一向靈通的記者知曉將要展開的「電流行動」,紛紛提出採訪斯普魯恩斯的要求。這位第五艦隊司令官告訴穆爾,不想看到任何一個新聞記者,他不想搞個人宣傳而被媒體利用。在寫給瑪格麗特的信中,他表達了對記者的反感,「國家的每個人,似乎都喜歡自由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意見和看法,並把它們公布給更多的人知道。如果評論家和官員不夠聰明,那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然後日本人就會有一些根據,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穆爾最終說服他接受了一兩名戰地記者的採訪。斯普魯恩斯雖然禮貌地接待了他們,但是拒絕談論自己,而只談戰爭和團隊的努力。記者為此感到非常沮喪,他們本來準備塑造一個英雄形象的。於是他們就去採訪和斯普魯恩斯接觸過的人,但得到的信息大部分是錯誤的。
記者弗蘭克·莫里斯寫了《我們的幕後將軍》一文,坦承所有記者都怕斯普魯恩斯,「當將軍不走動的時候,他就像一隻舊鞋子一樣一動不動。但他指揮著自己的部下、艦船,還有敵人,他是一個工作狂。如果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只要大量的工作,而沒有足夠的休息」。此表達顯然完全錯誤。穆爾曾說,自己上司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懶。《時代》記者羅伯特·謝羅德是極少數贏得斯普魯恩斯尊重的人,他在1944年6月26日《時代》周刊封面對斯普魯恩斯的介紹也只寥寥數句,「他冷,算計,呆板」,「一個修改版的金上將」,「一個冷血的好戰傻瓜」。
11月1日,美國海軍功勛戰艦「企業」號離駛出了西海岸的布雷默頓船廠,前往珍珠港參加即將開打的「電流行動」。與7月20日進廠時相比,航母側面足足多了36門博福斯高炮,損管中心也得到改進。飛行甲板分別加長8英尺,加寬了5英尺。甲板下為增加的水兵增設了鋪位,艦橋也得到了現代化改進。11月6日,當它緩緩駛入珍珠港時,碼頭上一位參戰軍官感慨萬千:「如果『企業』號已經準備好可以戰鬥了,我也可以!」
北部戰鬥群離開珍珠港的前一天,尼米茲召集所有高級將領舉行了戰前最後一次會議。到這個時候,關於作戰已沒什麼可說的了。讓大家感到詫異的是,尼米茲一臉嚴肅。司令官強調本次作戰的關鍵在於速度,他要求斯普魯恩斯以最快速度拿下目標,以轉身對付前來增援的日軍艦隊,就像山本出征中途島前對南雲的要求那樣。
會議持續了1小時。最後,尼米茲板著臉說:「據情報分析,不久前,日本人制定了一個絕對國防圈,吉爾伯特群島是這個國防圈的外圍防線,勢必被敵人高度重視。本次作戰的成敗繫於未來全局,希望各位恪盡職守,通力合作。海軍應全力支援登陸部隊的作戰。我如果聽到哪個海軍軍官不願支援岸上部隊,馬上撤他的職!」
美軍的準備工作看似充分,仍存在諸多不足。前文提到的潮汐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美軍在瓜島和索羅門群島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但對付像塔拉瓦這樣水文條件複雜和設防堅固的島嶼,還是第一次。
美軍在裝備和訓練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他們沒有登陸戰專用的指揮艦,只能用舊戰列艦臨時湊數。南部戰鬥群希爾少將的旗艦「馬里蘭」號開戰之初在珍珠港遭遇重創,現在雖已修復,但艙室太小,容不下司令部全體人員,而且通信設備非常脆弱,戰列艦主炮齊射所產生的震動就會使其全部失靈。兩棲運兵車數量不足,駕駛員還沒有完全掌握操縱技術。單兵肩負式電台容易進水失靈的問題依然存在。海軍沒有進行過艦炮摧毀點狀目標的精確射擊訓練,艦載機飛行員習慣於攻艦,缺乏對地攻擊的訓練。瓜島表現不俗的陸戰二師在紐西蘭長達7個月的休整中,主要進行的是叢林戰訓練,沒有進行系統的島嶼兩棲登陸訓練。陸軍第二十七師更是著重於陸軍常規訓練,沒有與海軍陸戰隊的戰術融合。參戰部隊太過分散——北起夏威夷南到惠靈頓,距離遙遠導致全程協同演練無法進行。上述缺陷為美軍在塔拉瓦遭遇重大傷亡埋下了隱患。
就在各路大軍厲兵秣馬,準備大舉向吉爾伯特群島進發之時,珍珠港再次出現了意外變故。霍蘭因指揮問題和特納又一次發生爭吵。他突然發現,自己在指揮系統中地位不明,堅持要求明確自己的指揮許可權。在斯普魯恩斯下達的作戰命令中,寫明「第五兩棲軍司令官將在兩棲登陸部隊旗艦上指揮所有登陸部隊」,同時又規定「第五兩棲軍司令官做出的所有決定必須徵得第五兩棲艦隊司令官認可」。霍蘭在特納之下獲得的唯一許可權是,「在兩棲登陸艦隊旗艦坐鎮,並對登陸部隊和預備隊的具體編製向兩棲艦隊司令官提出建議」。——合著整了半天,我霍蘭變成一顧問了。
斯普魯恩斯曾打算登陸部隊在島上建立指揮所后,由霍蘭統一指揮地面部隊。但在部隊完全集結之後,為了簡化指揮系統,提高效率,斯普魯恩斯和特納對兩個師長朱利安和拉爾夫的命令都跳過了霍蘭直接下達。美軍在登陸成功之前,拉爾夫和朱利安直接受北部、南部戰鬥群總指揮特納和希爾指揮。特納索性告訴兩人,登陸部隊成功上岸后,地面部隊的指揮權直接下放給他們,沒必要再來回彙報了。如此看來,也真沒什麼要霍蘭乾的事了。
霍蘭怒不可遏,在日記中寫道:「一旦登陸部隊開始上岸,我理應獲得不遜於特納的指揮權。」爭論驚動了尼米茲。眼看前線就要開打,後方還為這點兒事吵來吵去。一怒之下,尼米茲說,霍蘭你再吵就別去了,留在珍珠港陪我。畢竟是斯普魯恩斯自己圈定的人,霍蘭最終還是隨大隊人馬一起出發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只是由於斯普魯恩斯將軍的堅持,我才有幸隨部隊去了吉爾伯特。」
美軍高層間的又一個矛盾就此埋下。因為美軍在塔拉瓦出現重大傷亡,一直氣不順的霍蘭對外高調宣稱:「這仗根本就不應該打。」這讓素有涵養的尼米茲勃然大怒。兩人的矛盾從此不斷升級。後來,在尼米茲圈定的參加「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的日本投降儀式的名單上,除斯普魯恩斯缺席預防日本人使詐,高級將領獨缺已晉陞海軍陸戰隊上將的霍蘭。參謀們以為司令官忙得漏了。對他們的善意提醒,尼米茲明確表示:「我就是不想讓他去!」霍蘭當時表示對出不出席儀式一點兒不在乎,但後來還是說:「這是海軍陸戰隊蒙受的最大侮辱。」
11月初,參戰部隊陸戰二師、第二十七師分別在埃法特和夏威夷進行了最後一次戰前演練。3日,北方戰鬥群先頭部隊乘3艘登陸艦出發。11月10日,第二十七師第一六五加強團從珍珠港起程,向馬金環礁駛去。當天,「企業」號1架「地獄貓」降落時發生意外,彈射軍官沃爾特·楚寧中尉奮不顧身地爬上起火的駕駛艙,協助飛行員拜倫·約翰遜少尉逃出生天。這天出動的還有波納爾少將的第一大隊及雷德福德少將的第二大隊,他們與北方戰鬥群平行航行,處於其西北480公里的位置。當艦隊推進至吉爾伯特群島以東1280公里位置后,北方戰鬥群前往與南方戰鬥群會合,兩支航母大隊則駛向預定目標海域,靜候可能前來增援的日軍艦隊。
從11月13日開始,南部戰鬥群16艘運輸艦運載陸戰二師的全體官兵,在第三大隊護航下從埃法特出發。為其貼身護航的是一支由3艘戰列艦、5艘護航航空母艦、5艘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組成的強大艦隊。他們的目的地是太平洋上一個代號為「海倫」的小島。
海上航行72小時后,南部戰鬥群總指揮希爾少將宣布:「從今天算起的第六天清晨8時30分,我們將攻擊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環礁。我們將從環礁末端的一個小島登陸,當地人稱它貝蒂奧。登陸之前,我們將用海軍炮火和俯衝轟炸機狠狠敲打它。我們將用強大的火力轟擊這個地方,直到它變成一片廢墟。」
在紐西蘭休整期間,一些細心的軍官會對著海圖猜測自己下一步要去的地方。有猜布干維爾島的,有猜新不列顛島的,有猜馬紹爾群島的,有人甚至猜到了阿德默勒爾蒂群島,唯獨沒人猜吉爾伯特。因為那裡全是珊瑚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島」。華盛頓怎麼會選擇那裡作為進攻目標呢?
對船上18000名陸戰隊員來說,「海倫」這個帶有浪漫色彩的名稱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同陸戰一師剛去瓜島時一樣,誰知道那個鬼地方呢?陸戰隊員或曬太陽,或無休無止地打撲克,或寫家書來消磨時間。經過瓜島的殊死搏鬥之後,陸戰二師已經在紐西蘭休整了7個月。其間,一名士兵為了讓他在美國的情人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去向,想出了一種巧妙的暗語。「我最親愛的紫羅蘭」意思是將開赴特魯克,「我心愛的紫羅蘭」表示去拉包爾。他對塔拉瓦一無所知,只好用了「寶貴的」這個詞,意思是自己在海上。士兵在信中不能寫上任何暗示他們可能要去打仗的地方。其實,在報界對塔拉瓦戰役報道很長時間之後,這些信件才到達收信人手中。
運輸艦上,陸戰隊員分成不同小組,研究從空中拍攝的貝蒂奧照片。參謀軍官已經製成了一個4米長的模型,上邊標有不同顏色,用各種記號把海灘所有高低不平的地方都標出來。模型上甚至可以看到矮小的椰子樹。士兵完全知道自己將在何處登陸,登陸后要做些什麼。隨著離赤道越來越近,甲板上的炎熱程度越來越使人難以忍受。電影機經常出故障,陸戰隊員渾身淌汗,傻笑著,埋怨說陸戰隊看不到最新的影片,看的全是老掉牙的舊片子。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會把每部電影都看到「END」。
不知從何時開始,隊員中間開始流傳塔拉瓦並無日本兵的可笑言論。有人說那裡和瓜島、基斯卡島一樣,只要美軍準備發起登陸,日軍就會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還有人說,那裡由海軍大佐領導的陸戰隊已經乘驅逐艦逃之夭夭了。這種傳說絕對錯誤,那裡不僅有日軍大佐,還有少將。他們不但沒有逃走,反而鬥志昂揚,摩拳擦掌,等著美軍的到來。
除「電流行動」總指揮斯普魯恩斯中將以外,其他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因為戰術指揮權已經下放,這位中途島戰役的勝利者有充裕時間穿著夏威夷花短褲,在旗艦漂亮的柚木甲板上悠閑散步,讓太陽把皮膚曬得黝黑。還是太平洋艦隊參謀長的時候,看到戰場指揮官看起來要錯過一個機會或即將做出不利行動時,他偶爾也會按捺不住,通過無線電給他們一些建議。尼米茲一直反對這樣做,「讓他們自己做出決定,抓住他們的肩膀只會束縛他們的行動。只要指揮官有責任心,他們一定會做出他們認為最好的決定」。在即將展開的行動中,斯普魯恩斯打算忠實執行司令官的這一說法。不遠處的戰列艦「馬里蘭」號上,有南部戰鬥群總指揮希爾少將、陸戰二師師長朱利安少將,他打算完全放手,由他們自主指揮。
現在第五艦隊力量如此強大,足以掩護參加「電流行動」的兩支登陸部隊,使之免遭日本聯合艦隊的襲擊。尼米茲上將派去協助哈爾西的航母也正向北進發,去迂迴襲擊諾魯島上的敵軍基地,然後參加在塔拉瓦登陸前的轟炸和炮擊。
從現在開始,太平洋艦隊開始在數量和質量上對日軍佔據壓倒性優勢。目前美國人面臨的主要問題,已經由「能否打贏」變成了「能否贏得漂亮」。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補給問題,如何為在太平洋上遙遠地方作戰的龐大艦隊提供補給品和燃料。參加「電流行動」的軍艦多達200多艘,要把這些軍艦保持在海上,在距離艦隊基地珍珠港數千公里的地方連續作戰3周以上,需要具有歷史上任何國家的海軍從未嘗試過的大規模後勤和支援行動,那無疑是極其複雜和困難的。
不要緊!卡爾霍恩中將已經集合了一支由運輸艦、供應艦、維修船、拖船、駁船、平底船組成的龐大隊伍,以及一大批長達100米的油輪。他在富納富提建立了浮動海軍基地。第五艦隊維持其200艘軍艦和20000名人員所需要的一切,從繃帶到炸彈,從草莓、冰激凌、蛋糕到飛機零件,在他那裡應有盡有,足量供應。現有的13艘海軍油船、大批掃雷艦和維修船組成的小分隊僅是海軍大規模後勤工作的開始,將隨第五艦隊的擴充而不斷發展。斯普魯恩斯後來稱讚卡爾霍恩:「凡是艦隊需要的東西,沒有『比爾大叔』弄不到的。」想想開戰之初,美軍三支航母編隊為了爭搶一艘快速油輪而頻頻變更作戰計劃的窘境,「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
隨著戰事發展,卡爾霍恩麾下的船隻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還增添了醫療船、收容船、水上干船塢、水上起重機、測量船、架浮橋用的平底船及其他設施,同時配備了一定數量的驅逐艦、反潛艦、掃雷艦負責警戒。其使命是隨著戰線不斷前移,將後勤系統向前推進,使各種作戰艦艇能夠在靠近作戰海域的地區得到急需的補給和修理維護,而不必返回後方基地。如此,就能保持持續的進攻勢頭,使日軍難以招架。到戰爭後期,美軍每天都能讓一支航母大隊找後勤艦隊補給,其餘幾個大隊仍繼續與敵人作戰。
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之後,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一直處於蟄伏狀態。現在,他們終於露出了本來的「猙獰面目」,向敵人亮劍了。「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上,斯普魯恩斯在給瑪格麗特的信中寫道:「我的社交生活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因為我會在船上待一周。對不起,我的信總是如此枯燥,也許將來會有所改善,但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可能是聖誕節前幾周內的最後一封信,因為我還應為其他戰爭的事再寫出一些文字。」
11月18日,美軍南、北兩大戰鬥群在阿帕瑪瑪和塔拉瓦以西海域順利會合。參戰各部枕戈待旦,摩拳擦掌,在寧靜中等待11月20日登陸日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