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明科技骨的希望要破滅了
第10章大明科技骨的希望要破滅了
心灰意冷的徐光啟對朝政失望,所以一直以來都在松江府著書立傳,不聞天下之事,直到京城頒下聖旨,召他入京。雖然有些不想回到京城不想回到那個整天勾心鬥角的地方,但他還是心懷一絲希望,或許有機會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
在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徐光啟的馬車停下,家丁在車外說道:「老爺,前面有人攔路。」
徐光啟疑惑走出馬車朝著前方看了看,在不遠處一頂官轎,溫體仁站在轎子旁邊,一看到徐光啟馬上連走幾步上來:「徐大人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事情是,身為朝廷的首輔大臣溫體仁居然會對他出迎三十?這京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此時的徐光啟還有另一絲疑慮。
當年徐光啟的座師全天敘因黨爭被牽連,寫信給徐光啟告知此事,徐光啟在回信中安慰道:「朝端議論,直如沸羹,但以事理度之,寧有震風凌雨乎?啟嘗譬之:如舟行大水,左右之人各宜安坐以濟,而無故自相傾側,即一左一右,有往必無安舟矣。數汪數覆,漸以加重,重極而反無完舟矣。願老師暫安以立矣之。」
所以從一開始徐光啟就不想陷入黨爭,如今溫體仁的出現讓他有些小心謹慎,皇上為什麼要把他叫回來?
徐光啟拱手施禮:「溫大人,我已經辭官,就是一介書生,擔不起大人的稱呼。」
溫體仁哈哈一笑:「在本官心中,徐大人永遠是徐大人。這次皇上把徐大人召回京城,可見皇上對徐大人的重視,本官早就說過徐大人是棟樑之材。徐大人為人本官十分的佩服,當年見閹黨之亂,憤然離朝,果然很有風骨。」
溫體仁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可惜呀可惜!」
徐光啟更加疑惑:「不知何事可惜?」
溫體仁又是一副深惡痛絕的表情:「徐大人有所不知,我等憂國憂民,為皇上清君側趕走了魏忠賢那老賊,誰知道魏忠賢不知道用了什麼卑鄙的手段,迷惑了皇上把魏忠賢招了回來,還恢復了官職。和這種人同朝為官,簡直就是我們讀書人的恥辱!」
徐光啟聽說魏忠賢也回了京居然還恢復了官職心中頓時不忿,對大明僅存的一絲希望,頓時灰飛煙滅。
溫體仁看到徐光啟的表情,心中暗喜繼續說道:「徐大人,皇上既然召徐大人回京,一定是皇上知道徐大人是錚臣,對徐大人必有重託。徐大人,為了大明社稷,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讀書人您一定要向皇上覲見,親賢臣遠小人呀!」
――
徐光啟入京住在當你為官的院子里思量了許久,最後寫下一封奏疏差人遞進入皇宮。朱由檢打開奏本一看,大致意思是懇請皇上不要忘了趙高、張讓之禍。如果萬歲還要在身邊留著魏忠賢,他徐光啟甘願告老還鄉,永不入仕途。
朱由檢看完狠狠的把奏本扔在摔在桌子上:「曹化淳,徐光啟入京之前都見過誰?」
「回稟萬歲,首輔大臣溫大人曾經出迎三十里,去迎接徐大人。」
「這些狗東西,治國沒見他們如此用心,搞起黨派爭鬥來,倒是孜孜不倦」
曹化淳說道:「萬歲爺,想來徐大人一定是嫉恨魏公公所以才不肯入宮述職,皇上是稀才之人,要不就.」
「曹公公,依著你的意思是,雜家就是廢物?」
曹化淳看著魏忠賢進來,把臉側了過去:「雜家可沒這麼說,但是魏廠公心中應該清楚,這徐大人不肯就入宮,可是魏廠公惹出來的禍事。魏廠公對萬歲忠心耿耿,總不好叫萬歲為難吧?」
魏忠賢冷哼一聲:「曹廠公放心,雜家惹下的麻煩雜家自然會解決,萬歲,雜家這就去見徐大人,如果勸不回徐大人,雜家就去守皇陵。」
曹化淳馬上說道:「魏廠公,綁來的可不算呀!」
魏忠賢對他翻了一個白眼:「曹廠公,你可真給汪公丟臉。」
曹化淳看到魏忠賢走了,疑惑的問道:「萬歲,為何一定要招徐大人入朝?大明人才濟濟.」
「因為朕是學文科的,數理化太差,而他是朕知道的不多數理化的全能人才,他是朕中興大明的希望之一。」
曹化淳心理念叨,這數理化是什麼意思?怎麼突然覺得當差有些難度。
徐府。
徐光啟坐在院子看著天上的繁星,想想今天遞上去的奏疏管家進來問道:「老爺,車上的東西都安置好了。」
他閉著眼睛想了想說道:「重新裝回去吧。」
管家擦了擦滿頭的汗,一下子愣住了:「老爺這是為何?」
「今天那份奏疏遞上去,萬歲一定會震怒,這京城我恐怕待不下去了,我還是回松江府繼續寫我的農政全書去,好歹也能為天下的黎民百姓做點貢獻。」
管家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老爺魏忠賢求見。」
徐光啟一聽這個名字狠狠的拍了一下椅子:「不見。」
管家也猜到是這種後果,便走了出去。沒多久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響聲:「我們東廠辦案誰人敢攔?」
啪!
緊接著不知道誰挨了一巴掌,外面安靜了下來,魏忠賢走進了院子,他身後跟著的一個太監,臉上似乎挨了一巴掌。魏忠賢在院子里落定對著徐光啟施禮:「徐大人,雜家屬下辦事魯莽,得罪了。」
徐光啟看著魏忠賢居然帶人闖了進來更是厭惡:「你這個閹人,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敢擅闖民宅!」
緊接著他心中一涼:「皇上是叫你來抓我的還是叫你來殺我的?」
魏忠賢叫眾人退下,然後低聲說道:「雜家這次來,和皇上無關。雜家想問問敢問徐大人,真的覺得大明會亡宦官嗎?」
「這有什麼不可能,當年童貫助蔡京為相,排擠朝臣,把持兵權北宋亡難道都是假的嗎?」
魏忠賢提了提氣:「徐大人莫要忘了大明曾有汪直、鄭和,卻從來沒有過貫童。」
提到汪直,徐光啟不由的頓了一下。
沒有汪直就沒有後來的朱祐樘、沒有汪直就沒有朱見深的輕鬆;汪直要是勤快一些,朱由檢甚至不會有后金的麻煩。
徐光啟對汪直談不上敬重,但汪直的確是一個對得起國家的大太監,他冷哼一聲:「汝也敢和汪直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