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對家人的怨念無奈
2003年的春季很快就要過去,被隔離起來的秦父也被放了出來。
果然不出秦曉所料,才沒多久,秦父與秦母之間又因為一些事情吵了起來。
期間秦曉受了無妄之災。
在秦曉看來,秦父分明是心思十分敏感,發現了自己在他大罵時不同以往懼怕的態度,轉而將槍頭對準自己。
秦曉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她與秦父一脈相承的會察言觀色。
有時候秦曉都得感謝這份能力,讓她以後在工作上有著一定優勢,足夠細心。
好在秦父是這個時候特有的農民工,不是農忙的時候經常要外出組隊打工,主要是建築行業。
龐大的農民工里,秦父只是其中一個,有老闆召集,秦父不好推辭,也想繼續賺錢,非典疫情基本控制后,秦父再一次出去了。
平心而論,秦曉一直覺得自己父母不大相配。
當然是按照現在的想法,父親是家中第三個兒子,中不溜秋,非長非幼的,不受父母待見。更是有些自卑敏感。
讀到初中畢業那年,因為奶奶不肯交學費,學校甚至不讓父親參加初三的畢業考試,父親連初中畢業證都沒拿到,後來又去學了廚師,再後來跟著二伯去幹了建築工,很是辛苦。
而母親家,母親是最小的女孩子,姥爺又是老黨員,在整個縣鄉之中,人脈是不少的,又會中醫,很受人愛戴,母親也跟著學了醫,後來小學畢業后,又去了衛校讀書,算是中專。
怎麼看兩人都不算門當戶對。
而兩人結合的機緣在於那個時候,秦曉家在北方內地,民風保守,嚴重重男輕女,女孩的前途根本不重要。
只看之前秦母為了照顧姥爺生病從醫院辭職,又為了家庭和諧從鄉政府辭職,換做一個男的,根本不可能斷了前途,只因為秦母是個女的。
而且秦父到底長相俊俏,身材消瘦,給人一副好印象,於是秦父秦母就這麼結合了。
但別看秦母一步步退讓,但這不代表她就十分懦弱了。
她退讓只是覺得人言可畏,屈從於這時候的風氣。
之所以從醫院辭職,專心照顧姥爺,是為了孝順的名聲,又從鄉政府辭職,是因為農村裡很少有女性工作的,其他人或嫉妒或不屑等隱秘心理,讓秦母繼續退讓。
到了後來,原先隱隱的女強男弱,竟變成了傳統的男強女弱,父親寧願一個人扛起家庭,也不願母親出去工作『丟人』!
何其荒唐!
秦母的脾氣其實並不好,在秦曉這個年紀,一年裡有大半年秦父都在外打工,秦母自己一個人扛著家裡,還要種地,可謂辛苦。
秦母又不是木偶人,怎麼可能一點脾氣都沒有呢?只是能讓秦母肆無忌憚發脾氣的,和秦父一樣,只有秦曉和秦源了。
小孩子又不是什麼都懂,犯錯是時常的事情,現在回想,有時不見得是小孩子犯錯,但就是引發了父母的怒氣,你也沒辦法,畢竟小孩子沒人權。
想到這些,秦曉恍惚覺得自己不知什麼時候成了心理專家!
簡直莫名其妙,秦曉反思,也許自己不這麼清醒,還能好過一些。
若非重來一次,秦曉一點也不想回憶這些事情,可這些事她很有可能重新經歷一遍。
即使在社會上被磨鍊的圓滑,但秦曉仍然很不願意再次經歷這些讓人不開心的回憶。
理智上秦曉也明白,她在以自己的標準苛求父母,也許世界上有那種尊重孩子,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養育,把孩子教導成才的家長,可終歸是少數。
秦曉自己也只在電視劇里見過。
而事實卻是,她的父母只是普通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一輩子渾渾噩噩,全身的指望竟都放在兒女身上。
可以說他們一心只為兒女,畢竟他們沒有後來便捷的學習環境和能力,而刻薄的說,她的父母毫無野心,一輩子得過且過,但偏偏希望兒女能出頭。
作為受惠的兒女,秦曉不能說父母不愛她,可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心智,再回到父母年輕時,對父母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看法。
正如以前秦曉渾渾噩噩的時候,秦源對她恨鐵不成鋼,並且教育她一樣。
但秦曉知道,比之秦源對她的各種激勵舉措。她是不能套用在父母身上的。
而且事實上重生對她而言是個天大的機緣,對她的家庭其實也是。
只要秦曉改變自己的道路,潛移默化之下,他們有的會改變,有的則不會。但不管怎麼說,她認真走好自己的路,才是對所有人都好的。
總之,秦曉現在採取的策略是,我不能改變現狀,但我能在改變之前先盡量遠離這些。
畢竟前世看過的那些網路小說爽文,什麼重生歸來打臉極品親戚,什麼走上人生巔峰的真不能太當真。
在小說里盡可以怎麼爽怎麼來,在真正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要十分謹慎的。
畢竟,都是你的家人,你的一舉一動會改變許多事,陌生人也就罷了,但涉及到親近的家人,無論你愛他們,或者恨他們。
好的變化自然欣喜,壞的變化呢!大家在別人身上都能指點江山,放在自己身上,難免有些畏手畏腳。
放開在對家裡這些亂七八糟情況的注意力,秦曉對學習很是認真。
小學四年級的課程秦曉自然能輕鬆應對,而秦源的情況,也不用秦曉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