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鮮的魚
打小就喜歡釣魚。
釣一種叫做「杜鰻」的魚。
小時候的海塘不用水泥,靠近泥塗的底腳有很多石洞。
退潮后海水留在石洞里,那個終年有水的洞穴是杜鰻的窩。
杜鰻不是鰻,是一種魚。
形狀象泥鰍,但比泥鰍頭大肥壯,又有點象土布魚,但比土布光滑雄健。
這杜鰻是我們打小就知道的最名貴的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肥而不膩、鮮而不腥。
喝一碗杜鰻煮的湯「骨頭也會輕三兩」,「睏米床寧也會爬起奔」。
退潮后,沿著塘腳尋去,只要是有水的稍微大一點的洞口,都會有很細小的小杜鰻在遊動,也常有小石蟹爬動。
據說杜鰻吃蟹。
但大的杜鰻深藏在洞內,你是看不到的,只能用釣魚鉤去釣。
我很小就學會用母親縫衣服的針製作釣鉤。
取一枚中號的針,用煤油燈烤,烤得很煬很煬,針會變得很軟。
然後把前端針尖用剪刀折過來,就變成了魚鉤。
釣杜鰻要等漲潮水時,它才會出來覓食。
我會算好漲潮的時間,早早的來到海塘上。
有時候把魚桿帶上先放在自己看得到的位置,抓一會蟹撿一會螺,遠遠的看著潮水來了再準備釣杜鰻。
先要找准洞口,再抓一把海泥貼在洞口上方1米多高的位置,等著潮水漲。
一般我們會找2一3個洞,順便抓幾隻小石蟹,作為餌料。
有時也會弄些蚯蚓或燒熟的蝦作為餌料。
等到潮水快接近洞口,我們早早的把魚鉤放到洞口。
這個時候最會上鉤,杜鰻其實是聽到潮水來的聲音就等在洞口了。
潮水漲上來是很快的,有時候跑都來不及。
只要一有點動靜向右後方猛甩,准能把活奔亂跳的杜鰻摔在塘上的泥土或草堆里。
這時你得急忙跑過去按住,否則很會脫鉤。
然後換上餌食繼續在這洞口釣。最多一個洞可釣10多條。
3兩以上的杜鰻力氣就很大了,一不小心會把魚鉤拉進洞里,被拉斷線也是有的。
等到潮水開始往下退的時候,我們就不釣了。
這杜鏝生命力非常強,我們往往用根繩子串起來曬在地上幾個小時,好象不會動了,一放到水裡又會活過來。
知道杜鰻很補,總會謙讓著叫干體力活的父母和大哥姐姐吃肉,自己喝剩下的湯。
湯也很好吃。
釣杜鰻的季節主要是夏天,放署假的時候。冬天也有,但好象很少去釣。
前二年父親身體很虛,什麼都吃不下,就說只想吃杜鰻。
我跑遍附近幾個農貿市場都沒得買,專門坐輪渡去泥塗貨比較多的岱山買了幾斤。
看著父親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在想,當初為啥不去多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