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

有個時候,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般涅槃后不久(般涅槃解釋:進入最後的涅槃境界,不再生死輪迴;生死輪迴解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佛陀與僧團共住在跋耆國一個名叫郁迦支羅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恆河邊,有一天,比丘僧眾們圍繞著佛陀,露天而坐,佛陀看見比丘僧眾們沉默不語,就對僧眾們說:「比丘們(出家人),舍利弗、目犍連已經般涅槃,這讓今天的法會變得空蕩蕩的。比丘們,你們不要去關注,不要去在意舍利弗、目犍連曾經坐過的位置。對於如來來說,只要有一位聖弟子來聽如來說法,法會就不是空的。

比丘們,過去的阿羅漢、聖者們,他們也會有像舍利弗、目犍連這樣優秀、出色、傑出的聖弟子;未來的阿羅漢、聖者們,他們也必將有像舍利弗、目犍連這樣優秀、出色、傑出的聖弟子。

比丘們,對於你們來說,舍利弗、目犍連是世間稀有的尊者,他們遵從如來的教導,嚴格的受持戒律,用他們自己的言行在詮釋如來的正法!你們會讚歎他們的修行不可思議、世間少有,他們也會讓如來的四眾弟子生起修行的信心、歡喜心,他們會受到如來四眾弟子的尊重、敬佩、虔誠供養(四眾弟子解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是受持具足戒的男出家人;比丘尼是受持具足戒的女出家人;具足戒就是受持如來制定的所有戒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優婆塞是沒有出家,尊敬、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在家修行男居士;優婆夷是沒有出家,尊敬、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在家修行女居士。)

然而比丘們,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之後,如來不會悲傷與憂愁,如來不會因為他們的般涅槃生起喜怒哀樂的煩惱,為什麼呢?

比丘們,「世間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是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的;世間一切所愛的、合意的人或事物最終都是會分離、離別的。」

比丘們,世間哪裡有什麼永遠存在的人或事物,世間哪裡有真正能夠得到的事物。「凡是那些會生起的事物,已經存在的事物,被各種條件支配控制的事物,會衰敗、消退、滅沒的事物,想讓他們在世間永遠存在,永遠保持不變,永遠不壞滅,那是不可能的」。

比丘們,猶如參天大樹最大、最堅固的樹榦也會有斷落的一天,同樣的,比丘僧團里遵從如來教導,嚴格受持戒律,用言行詮釋如來正法的優秀、出色、傑出聖弟子舍利弗、目犍連也會般涅槃,也會離開你們,世間哪裡有什麼永遠存在的人或事物!那些會生起、存在的事物,那些由條件支配的事物,那些會衰敗、滅沒的事物,最終都是會壞滅、消失的。

因此,比丘們,你們要以自己為依靠,要以自己為皈依,不要以其他人或事物為依靠、為皈依;你們要以善法、正法、解脫法為依靠、為皈依,不要以其他惡法、邪法、束縛法為依靠、為皈依。

比丘們,如何修行才是以自己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為依靠、為皈依呢?如何修行才是以善法、正法、解脫法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惡法、邪法、束縛法為依靠、為皈依呢?

比丘們,修習四念住,經常修習四念住,就是以自己為依靠,以自己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脫法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惡法、邪法、束縛法為依靠、為皈依。

什麼是四念住呢?就是將自己當前的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感受、念想、思索的事物事情上,這樣就不會沉浸在當前的煩惱和痛苦之中,也就是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除滅已經生起的煩惱和痛苦。

是哪四種念住呢?即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這四種念住。

比丘們,世間人或眾生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勇猛精進的修習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這四種念住中的任意一種念住就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就能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憂慮、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就能讓內心進入平靜、寧靜的狀態,就能證悟解脫的果位,就能最終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涅槃的清凈境界。

也就是世間人或眾生或者修習身念住,或者修習受念住,或者修習心念住,或者修習法念住,他們選擇修習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這四種念住中的任意一種念住都能生起、保持正知、正念,都能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憂慮、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都能讓內心進入平靜、寧靜的狀態,都能證悟解脫的果位,都能最終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涅槃的清凈境界。

什麼是正知呢?就是內心只集中專註、深切注意當前正在做的行為,只清楚明白當前正在做的行為,活在當下,不想過去、未來的事情,比如行走的時候,只專註行走的行為;吃飯的時候只專註吃飯的行為;喝水的時候,只專註喝水的行為;穿衣服的時候,只專註穿衣服的行為等等。除了專註當前正在做的行為之外,除了清楚明白當前正在做的行為之外,不專註其他任何的事情與念想,這就是正知。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內心集中專註、深切注意在正確的念想或對象上,這種正確的集中專註、深切注意能夠讓內心進入平靜、寧靜的狀態之中,這種正確的集中專註、深切注意能夠讓內心安住在清凈的境界之中,這就是正念。

什麼是「身念住」呢?「身念住」就是內心集中專註在身體的行為上,比如內心集中專註在呼吸上,數呼吸的次數,建立對呼吸的深切注意。又比如:來回在同一條路徑、道路上行走,內心集中專註在走路的行為上,數來回行走的次數,建立對行走的深切注意。用這種對身體行為的集中專註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用對身體行為的深切注意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通過對身體行為的集中專註,通過對身體行為的深切注意,內心不再去想那些會讓自己生起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這就是身念住。

簡單的說身念住就是:通過集中專註身體行為,通過對身體行為的深切注意,替換掉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熄滅、平息、滅盡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

什麼是「受念住」呢?「受念住」就是內心集中專註在感受上,比如呼吸的時候,內心集中專註在吸氣時,冰冷的氣體進入身體的感受,或者內心集中專註在呼氣時,溫暖的氣體呼出身體的感受,建立對冰冷氣體感受的深切注意,或者建立對溫暖氣體感受的深切注意。又比如:來回在同一條路徑、道路上行走,內心集中專註在腳底板踩在地面上的感受,腳底板的感受是踩在平坦道路上那種高低平等、平整的感受,還是踩在崎嶇山路上那種高低不平、凹凸的感受,建立對腳底板接觸地面感受的深切注意。用這種對感受的集中專註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用對感受的深切注意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通過對感受的集中專註,通過對感受的深切注意,內心不再去想那些會讓自己生起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這就是受念住。

簡單的說受念住就是:通過集中專註感受,通過對感受的深切注意,替換掉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熄滅、平息、滅盡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

什麼是「心念住」呢?「心念住」就是內心集中專註在念想、思想、見解上,比如內心集中專註在對無常的觀想上,建立對無常的深切注意。

什麼是對無常的觀想呢?就是觀想:「世間一切的事物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我的物質身體、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分別、判斷也是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的。我的物質身體會生病、衰老、死亡;我的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分別、判斷會消退、消失。我擁有的物質事物也會破損、衰敗、滅亡、消失,我也無法永遠的擁有物質事物,我也會失去物質事物。

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內心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內心會喪失功能,會衰敗、壞滅。」這就是無常的觀想。用這種對念想、思想、見解的集中專註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用對念想、思想、見解的深切注意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通過對念想、思想、見解的集中專註,通過對念想、思想、見解的深切注意,內心不再去想那些會讓自己生起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這就是心念住。

簡單的說心念住就是:通過集中專註念想、思想、見解,通過對念想、思想、見解的深切注意,替換掉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熄滅、平息、滅盡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

什麼是「法念住」呢?「法念住」就是內心集中專註在某種對象上,比如內心集中專註在江河流水上,建立對江河流水的深切注意。又比如:內心集中專註在森林、樹木上,建立對森林、樹木的深切注意。用這種對某種對象的集中專註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用對某種對象的深切注意來替換掉內心中的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通過對某種對象的集中專註,通過對某種對象的深切注意,內心不再去想那些會讓自己生起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的事物或事情,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煩惱和痛苦,這就是法念住。

簡單的說法念住就是:通過集中專註某種對象,通過對某種對象的深切注意,替換掉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熄滅、平息、滅盡內心中煩惱和痛苦的念想。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四念住,你們要經常四念住,你們修習四念住,就是以自己為依靠,就是以自己為皈依,就是以善法、正法、解脫法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人或眾生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事物為皈依,就是不以其他法為皈依,就是不以惡法、邪法、束縛法為皈依!

比丘們,不論是現在如來還在世間的時候,還是如來的身體死後,不論什麼時候你們都要去修習四念住,都要去經常修習四念住,都要以自己為依靠,以自己為皈依,以善法、正法、解脫法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人或事物為依靠、為皈依,不以其他惡法、邪法、束縛法為依靠、為皈依。比丘們,你們要明白,死去的只是由各種條件生起、出現的如來,只是如來的身體,如果你們將如來的身體當成是如來,那你們就陷入了生死輪迴念想的陷阱之中,如來在世間所講說的善法、正法、解脫法那才是真正的法身如來,只要世間人或眾生內心中還有如來所說的善法、正法、解脫法,只要世間人或眾生還在世間宣說講解如來的法,只要世間人或眾生還在按如來的法修行,只要世間人或眾生由修行如來的法,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了由低到高的各種清凈境界,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了涅槃的清凈境界,那麼如來的聖弟子們、阿羅漢、如來、聖者們就會再次的出現。為什麼呢?因為如來這裡將如來所說的法比喻成了如來聖弟子、阿羅漢、如來、聖者。宣說、講解、弘揚如來的法,就相當於法身如來正在世間弘揚善法、正法、解脫法;如來也將各種清凈境界、涅槃境界比喻成了如來聖弟子、阿羅漢、如來、聖者,當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各種由低到高的清凈境界,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涅槃清凈境界的時候,過去如來聖弟子、阿羅漢、如來、聖者們體驗、體會、領悟到的清凈境界就再次出現了,這些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由低到高清凈境界,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涅槃清凈境界的世間人或眾生,他們自己就成為了如來聖弟子、阿羅漢、如來、聖者們。

比丘們,如來說這些修習四念住,經常修習四念住的世間人或眾生,他們就是真正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勇猛精進修行如來正法的聖弟子們,他們就是真正按如來的正法去修行的聖弟子們,他們就是如來認可的首座聖弟子,他們就是如來認可的能夠最終證悟無上、極致、最高解脫智慧,進入涅槃清凈境界的首席聖弟子!

比丘們,你們也要去修行四念住,也要經常去修習四念住,這樣你們也能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由低到高的清凈境界,這樣你們也能親身體驗、體會、領悟到涅槃的清凈境界,這樣你們也能成為未來的阿羅漢、如來、聖者們。」

佛陀說法后,聽法的出家弟子們都再次的頂禮佛陀,隨喜讚歎佛陀說法的無量功德,他們都按著佛陀所說的法去修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佛陀的本懷:如同大海般深廣的智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佛陀的本懷:如同大海般深廣的智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