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滸傳說續扯
其一,水滸派別。
一部水滸,就是一部中國社會黑暗史。梁山上的辦公室政治,也是自古論水滸這所津津樂道的部分。水滸的結構,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兩位領導帶小弟上山;兩位領導帶小弟鬥爭;勝利者大殺四方。從故事起源看,不像是取材自宋江等三十六人之事,倒更像是重構了瓦崗寨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梁山的派系有宋江系、晁蓋系、降將系、雜魚系,而降將系與宋江系的聯繫很緊密,這是宋江最終能奪權的原因。他們在排座次的時候鬧得不可開交。而瓦崗寨恰巧也分為李密系、翟讓系、降將系和雜魚系。而降將系和李密系聯繫很緊密,這也是李密最終能奪權的原因。
並且,晁蓋系大致有吳用、公孫勝、三阮、劉唐、林沖、老梁山等,與翟讓系的徐世勣、賈雄、單雄信、翟弘、翟摩侯、王儒信、邴元真等類似,沒有什麼宏偉目標,只想聚嘯山林、大碗喝酒而已。隨著宋江系與李密系的上山與坐大,被迫相互對抗。同時,徐世勣(即徐茂公也)牛鼻子呼風喚雨,可對應公孫勝;單雄信神勇無敵,可對應豹子頭;翟讓系有一個軍師,名叫賈雄,翟讓對其非常信任,但他卻為李密收買,當然對應吳用。
而宋江系第一號心腹是花榮,他是宋江的基友,為宋江兩肋插刀,神箭之名廣播;恰恰李密系第一號心腹是王伯當,他是李密的基友,為李密兩肋插刀,也是以神箭傳世,你說是巧也不巧?宋江系第一號打手是李逵;李密則引進了大莽漢程咬金上山。巧的是,兩者都以三板斧與孟浪著稱。
宋江逃亡於路收羅了鄆城系、青州系、江州系等人馬;李密逃亡也是於路收羅了濟陽人王伯當,外黃人王當仁,韋城人周文舉,雍丘人李公逸等。等到上山時,已與原領導平起平坐了。
宋江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想成就一番事業,在其領導下,梁山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一支義軍;李密也是這樣。宋江通過攻打隋軍宋軍,引進大量的降將,最終壓制住了晁蓋;李密也是這樣。宋江最終清算了晁蓋的勢力,成為一山之主;李密也是這樣。
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水火二將等朝廷降將加盟后,增強了梁山實力,降將帶入兵馬是最多的,他們與宋江關係親密。同樣,秦瓊、羅士信、裴仁基、裴行儼等朝廷降將加盟瓦崗后,大大增強了瓦崗的實力,他們與李密的關係親密。這泥馬你說水滸的作者沒有參考瓦崗史,打死我也不信啊。正是瓦崗史在民間流傳,融入了《大唐秦王詞話》,《大宋宣和遺事》則提供了名單,所以在流傳過程中,雙方發生了分解、合流,最終成書的《說唐》,剔去了關於翟讓的一切,而另一本《水滸》,則完整地講解了響馬傳、強盜史。也是,唯有朝代末期、天下四分五裂時的瓦崗寨,才能有《水滸》中吞天喝地的氣勢;而真實歷史里相對完整朝代的北宋的梁山,根本無法承載《水滸》的格局。
再回到梁山上。宋公明的暗夜碣石碑,就昭然若揭了。宋江系、晁蓋系、降將系、雜魚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宋江系要抬舉,但又不能被人說閑話;晁蓋系要打壓,但要裝點門面;降將系以其實力與朝廷關係要重用;雜魚系則可以忽略、隨便犧牲。事實上108將排座次,均可按此規則羅列。像朱仝(地方小吏)、戴宗(專業人士),一個是小地方的都頭、也沒見什麼本事,一個有獨特技藝、但總體實力差的很,地位明顯過高了。且對比一下黃信(地方小吏)、時遷(專業人士),一個上陣廝殺足以獨當一面,一個空空之技無雙,排名天差地遠,似可以直接看穿宋江的機心。
其二,水滸評價。
自古有「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的說法。《水滸》這部書,作為文學作品、文化象徵,無疑是成功的;但作為意識形態、三觀判斷,則很糟糕。這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梁山好漢是108魔君,張天師多次強調「恐有利害,傷犯於人」,事實證明天師說的不錯,108人中多是村霸土匪強盜。而開篇從高俅說起也是和第一回的魔君出走相互輝映,高俅的發跡正說明了「亂自上作」,而「亂」是誰?很難說不包括梁山好漢。
而好漢們做的壞事,決波難盡、罄竹難書。賺秦明上山殺了無數百姓,坑了秦明家小;孫二娘的包子鋪儼然就是森羅地獄;張橫的船上不知做了多少板刀面,下了多少餛飩;穆家哥倆兒也是一副蠻橫慣了的樣子;李逵更是在救宋江時對著百姓排頭砍去。。。
如果說宋江是「正義」,完全可以對剛奸臣高俅童貫,然而為了招安大計,竟對高俅諂媚起來。實際上,宋江在意的更多是自己的名聲罷了而非正義。這些所謂的「好漢」少有善終。宋江一心想報效那個昏暗的朝廷,卻被朝廷賜死;李逵只想追隨宋江,卻被宋江毒殺;董平被砍成了兩半。。。
說實話,梁山上108好漢,真正討人喜歡的,沒幾個。矮腳虎王英,殺人家而凌人女;一丈青三娘,毀家尚伺身仇敵。都顯得很奇葩。說武二郎豪氣重,穿上死人的教團行頭就不脫了;說魯大師佛性高,與周通交往的過程也是很奇怪。
水滸有一種舉世皆錯的感覺,上層是壞人,亂自上作;底層是壞人,毫無底線;女人是壞人,寡廉少恥。。。這是一種末世感,彷彿人世間已經無藥可救,需要來個驚天霹靂蕩滌一切。我簡直懷疑這是為金國殘暴洗地的。。。而《水滸》意識在中國某些群體被推崇,實際上就是暴力崇拜。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義氣戟指、快活人生。。。這是一種反智的叢林社會主義、暴力為王情結。
這一奇怪的文化現象,說到底,還是中國人根子里的戾氣在發酵。中國人總有一種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的衝動,也許是中國自古生存資源競爭激烈,也許是中國自古人命賤不值錢。。。但是暴力這柄雙刃劍,一旦端起,就很難放下了。畢竟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捷徑,亞帝以劍解亂線團,就是這個意思。人是會上癮的,有著簡便方法,誰還會去考慮吃力不討好的路。於是,在中華大地上,暴力之路愈演愈烈,周期律也是這種思想的濫觴。
實際上,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暴力只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就算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也不過是推遲了問題的爆發,並且問題會在暴力的滋養下越長越大,最終你會暴力不起,並且會被暴力。
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暴力程度降低史。暴力肯定是不好的東西,這個從博弈論角度很容易證明,誰認為暴力就是好的,只要他被暴力一下就會改變觀點了(你推崇的社會規則,起碼得你代入任何角色都不吃虧吧)。但是,在網路鍵盤俠眼裡卻有另類解讀,常懟曰「既然暴力是不好的,那你就不要用啊」,然後就是各種對「非暴力」主義的奇談怪論。對此我的回答是:「暴力是不好的,我用暴力是不對的,但是,我為什麼非要是對的?」
中國人推崇暴力的另一個角度就是,千方百計證明暴力是對的、好的。只不過這個任務太過艱巨,所以往往以暴力有好的、有壞的來代替。你的暴力是不好的,我的暴力自然是好的。所以我要以好的暴力來消滅你不好的暴力!這個就是中國生生不息的暴力邏輯!
其實誰都明白,贏的人要證明自己是好的、對方是壞的,實在是太過簡單的一件事。這樣的唯一後果,就是暴力不斷,永遠有人試圖證明自己是好的、對手是壞的。而唯一的途徑就是打敗對手。(這實際上是一個怪圈,我要證明我的暴力是好的,我就必須用更大的暴力來消滅你。)這個也是中華歷來周期律永世不絕的原因!
其實,「暴力是不好的」這個結論,並不影響使用暴力,唯一的後果就是使用暴力占不了道德制高點,只能被別人說。被別人說怎麼啦?犯了錯還說不得?讓你在使用暴力前掂量掂量值不值,是不是更能規範暴力濫用?博弈論告訴我們,把希望寄托在對手的道德上是及其愚蠢的行為。如果我們無法限制使用暴力,那麼我們要保證使用暴力必須付出代價(哪怕是道義的代價)。這樣才能降低社會總體暴力因素,推動社會向更文明的方向前進。
至於有人說,難道抵抗侵略的暴力也錯了嗎?這種論調不值一駁。正當防衛也是暴力呢。一切暴力都是錯的,但基於受侵害時可以相對減免,僅此而已。你正當防衛的暴力也得上法庭,由法律宣布免責而已,並不是說暴力就是值得誇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