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珠聯璧合
荀子需要宋武承諾照顧荀姬,可宋武最想要的是超越五德、陰陽、五行的力量。只有完成自己的心愿,宋武才能去達成荀子的期望,了結荀子為數不多的牽挂。
宋武不可能為了荀子、荀姬而改變自己,這一點宋武明白,荀姬明白,荀子也明白。若這麼輕易的更改自己的志向,那這種人也不值得荀子信任。
是故,荀子要給出該有的嫁妝。嫁妝,就是荀姬提供給宋武的信息,和氏之璧,隨侯之珠。
該讓宋武了解的講述完后,荀子捏須眺望北方:「子武明白五龍治世以來的人世格局,人有德行,國有德行,此五德之屬;相配五德,又有五行之屬;五行生剋,又衍化五方、五氣之力。」
「五德、五行、五方、五氣佐以五色分之,除此之外這天下的力量,就以地火風水四脈為主,但非人力所能控,這是神靈的禁腐。」
宋武聽著,心中疑惑開口:「荀師,如今我法家大行於列國,不知我法家將來是否能奠基出屬於我法家的力量?」
「有,我法家一手治國,一手治軍,治國有五德新說,治軍有五刑之軍。只是,如今列國紛爭,還不到時候。」
五德新說,是法家獨立於各家,與陰陽家領袖鄒衍最近幾年探討研究的一門學問。鄒衍是齊國人,是稷下學宮重要講學客師,荀子入韓時將鄒衍一併帶來。
五德新說與鄒衍早年提倡的五行生剋學說有著繼承關係,但有一點最大的衝突,也有一點最大的缺陷。學說上的衝突是必然存在的,可五德新說的缺陷卻是致命的,因為缺乏實際的援例進行佐證,這只是一門推理,總結出來的學說。
一門新學說缺乏實際例子進行支撐,是很難讓人信服、立足的。不受世人信任的學說,是徒有其形的空架子,不具備一點力量。
所以哪怕五德新說是正確的,可沒有實際例子做證據,那就無法推廣,對學說持有者帶不來一點好處。
諸子百家領袖不是不看重人世功名利祿,而是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他們傾盡心血,那就是對自家學問的完善、推廣。只要學問在,他們將會永存。
可五德新說需要實踐的基礎,並不是目前列國形勢所能提供的。只有等天下一統后,在法家引導下,才能獲得實踐的可行性。
五德新說、大小九州說,這兩門新學說都是鄒衍近幾年推衍出來的設想,沒有實際證據進行支撐。前者關係治國,後者是對世界的認知判斷,即大禹九州只是小九州,此外還有大九州。大禹九州,只是大九州即整個世界里的九分之一,而九歷來代表不確定,是泛指,屬於比較大的數字。
鄒衍的這兩門新學說宋武聽說過,也探討過,可缺乏實際例子,誰也說不出個好壞來。有些人,只當是鄒衍這個老頭子老糊塗了。
而五刑之軍的說法,卻是宋武第一次聽說,可荀子並無細講的意思。
荀子左手按著劍柄,右手叉腰俯望山下各處笑吟吟:「五德演化種種力量威能漸低,子武不願受五德相剋約束,那五德所衍種種力量不必再提。而風水地火這四靈之力,乃是神靈所屬,子武生受不得。而眼前,能讓子武滿意,又能擁有的力量只有兩道。」
「……」
荀子突然閉口不言,宋武張張口想問,還是忍住了。
搖頭笑笑,似在笑宋武自矜到了這般地步,荀子繼續說:「汝君已與子武說了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隨侯之珠起源靈蛇報恩,和氏之璧始於鳳凰落寶,其中內情,為師也了解不多。」
又賣關子,宋武微微抱拳:「還望荀師不吝賜教。」
荀子撫須,臉色沉肅又似記憶:「昔年,黑龍出世,滂沱大雨自蕭地一路向西蔓延,止於華山。后,黑龍又北出首陽,大雨灌溉首陽半月有餘,山神不能止,便向黑龍低頭。黑龍以真身行走於世,自生雲雨都是這般強橫,那子武想想,若是龍神真身出遊,又該是何等威勢?」
「龍神?」
「是龍神,為師不知龍神因何受傷,只知道隨侯當年並未救活靈蛇,所得的隨侯之珠,乃是靈蛇死後血肉靈魄凝聚而成。子武,如今應該知道隨侯之珠是什麼了吧?」
荀子笑吟吟扭頭反問,宋武雙眸縮了縮,緩緩點頭。
是龍珠,真龍之珠,比五龍龍珠、蛟珠寶貴無數倍的東西,是唯一的。
荀子斂去笑容,正色看著宋武:「所以,這隨侯之珠就有了說道。的確,隨侯之珠有形有質,就是凡人也能手持。可,內中的東西……為師也不清楚會是什麼。」
「同理,和氏之璧也是如此,卞和不過凡夫,卻也能識得至寶。可惜,璧中的靈萃是什麼,也無人能知。若是子武能開解其中的奧秘,也能了卻為師一個好奇、求知的心結。」
太多的東西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荀子雖然沒明說,宋武已經明白了,緩緩點著頭神色瞭然,隨侯之珠代表的是龍力,和氏之璧代表的是鳳力。
消化這個消息后,宋武咧嘴自嘲:「世人都說『隨珠和璧天下至寶』,原來並非無稽之談。可是荀師,楚國滅隨國得隨侯之珠,和氏之璧也被趙國委質於楚國,如今楚王一族坐擁珠璧,荀師卻說子武能揭開珠璧之謎,豈止是高看了子武?」
荀子含笑搖頭:「子武何必自輕?其他人能與不能,為師不知;可子武這裡,世上能解開珠璧之謎者,最多不過五人,其中必然有一人是子武。」
他的說法,只是讓宋武微微皺眉,突然問:「荀師,為何事事要牽連到子武?」
荀子沉眉,斂去笑容還是搖頭:「子武啊,這才是子武之所以名為子武的原因。」
使命選擇了一個叫子武的人,子武這個姓名就承載著一切,出生時就確定的事情。哪怕沒有你子姓宋氏武,也會有一個子姓蕭氏武、戴氏武、樂氏、曹氏、夏侯氏武等等之類替補。
時勢所需,需要一個承載宋國怨念,凝聚宋地英傑的人物來推動這一切。
細細審量宋武,荀子神情嚴肅:「若非汝君,為師絕不會捲入太深。如何取得珠、璧,是子武的事情。在中原戰事結束前,明威聖境會遷往楚國躲避戰火,應該會在淮水上下。」
宋武正要應諾,就見面前的中年大鬍子荀子化作漫天五色光點飛起,又如甘霖一樣落了一層。
莫名的心傷,宋武伸手想接住光點,卻徒勞無功。
背後響起腳步聲,韓非走來雙手負在背後,站在宋武身側仰頭看著落下的五色甘霖:「恭喜子武,獲得荀師認可。」
「認可什麼?」
宋武皺眉,斜眼打量韓非:「師兄,這算是生離死別吧?」
韓非微微搖頭:「是也不是,子武想見,隨時都可見荀師。逝去的不是荀師,而是荀師的心結,也該恭喜荀師才對。」
打量宋武側臉,韓非微笑著:「子武已可以出師了,師兄好奇,若是方便,想問問子武心中的人道是什麼?竟然獲得了荀師認可。」
出師,莫名其妙,宋武詫異看著韓非,又仰頭看看漫天五色甘霖:「師兄何出此言?」
韓非笑而不語,後退一步拱手作揖,請教姿態十足。
宋武皺眉不止,還是摸不著頭緒:「人道……荀師說子武選擇的是人道,其實子武也費解。孔子的人道……是心懷他人得失,守之以禮相敬如賓的偕樂世界;孟子的人道是律己、棄惡,是民為重君為輕的世界;墨家的人道……是普世平等,不論君民都能安然度日的世道……」
宋武沉吟,講述著自己對諸子百家對待『人道』的看法:「我法家便簡單了,人道如洪水,要治,堵不如疏。可子武的人道……」
仰頭,看著東邊赤霞,宋武摳心自問,有些不確定看一眼韓非:「師兄,子武的人道,則是破天。」
韓非皺眉一時想不通透,人道的核心是人,法家治的是人,實際管的卻是人道的道。宋武法家出身,卻不講『道』,只講一個『人』。人字說到底,也就是頂天立地,怎麼和破天這麼忤逆的話題搭上關係?
宋武提手虛空比劃著,寫著一個筆畫簡單的『人』字,雙目眯著:「對,就是破天,破大,雙足踏穩,銳意昂揚破盡萬物。人的雙足決定高度,這個高度不該被大人前輩、不該被天約束。」
深吸一口氣,宋武露出笑容:「師兄,子武的人道是自由。呵呵,有趣,如今子武卻成了天下至惡之人!」
對於天地而言,一個體內想要突破『祂』的蛆蟲,可能是是大逆不道至極。然而天地無感,可把持天地之力的神靈,大人前輩代表的仙人,都會惱怒宋武的狂妄。在他們看來,宋武就是至惡之人,天下最邪之人。
韓非臉色難看,低聲呵斥:「子武,休得胡言!莫再賣關子,說說具體。」
宋武展臂做飛翔狀,眯著眼:「還是自由,人不該被束縛住。人想過怎樣的日子,該由人來決定,可能是我法家,可能是墨家,也可能是儒家乃至是兵家、道家。師兄,可感受到了這一層層的裹屍布?」
就在宋武自語,韓非詫異的這麼一瞬間開始,漫天的甘霖滋潤下,明威聖境的草木瘋長,百花綻放,一片蔥蔥鬱郁。
而宋武額頭、兩側臉頰青筋扭動,一層黃色人皮脫落,露出粉嫩嫩的青色紋理。
韓非瞪圓了雙眸,宋武臉頰兩側青色紋理如同活的一樣扭動,漸漸固形,在左右臉頰上分別形成龍、鳳紋理,而宋武的眉心,則是一團燃燒的青炎。
很快,臉頰兩側的青色龍鳳紋理消融不見,眉心處青炎卻轉化成了一撮淡黃色眉毛。
「子武?」
韓非的緊張呼喊,宋武只是垂頭一嘆:「師兄,造化弄人。」
韓非也是苦笑,伸出手號令土德之力,一口闊刃石劍出現在他手中;宋武兩手展開,左手也是一口石劍,而又是卻是一口細長竹劍!
木德之力!
看著兩手中五德之劍,宋武可以說是哭笑不得,雙手一抖,左手土德石劍化成五行鐵劍,而右手木德竹劍燃起烈焰,成了五行火劍。
師兄弟二人對視,宋武吐出一個字:「宋。」
韓非有一種十分荒唐的錯覺,又感覺理所當然的點頭:「夏承黃帝土德,商木德克之,后被周之火德克滅。」
宋武散去兩口五行戰劍,看著兩手繼續推論:「為鎮壓水德黑龍,火德所生之土不足以封禁水德黑龍。是故火德姬周封我木德殷商子姓一族為宋公,火德灼燒木德化作實質土德,如此才鎮壓水德黑龍八百年。」
看向韓非,宋武也有一種荒唐感:「然我殷商子姓一族不忘根本,以宋為國號,為的就是紀念故國故德,致使殷商雖滅,可木德信仰猶在。如今,似乎殷商木德,宋之土德,都認可了子武心中的人道?」
更荒唐的是,宋武應該是黃龍子,怎麼能被克制他的木德所認可?
對宋武而言最荒唐的就是他是黃龍子,最怕的就是青龍子。如今倒好,他身具木德庇佑,天下誰還能制裁他?
最為關鍵的是,代表龍力的隨侯之珠,鳳力的和氏之璧還有沒有必要去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