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回 蔣介石損兵折將 毛澤東三反圍剿(下)

第六七回 蔣介石損兵折將 毛澤東三反圍剿(下)

第六七回蔣介石損兵折將毛澤東三反圍剿(下)

12月8日,蔣介石親自飛到南昌,任命魯滌平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指揮各路兵力向根據地中部地區推進。國民黨軍隊進入根據地后,立即陷入了困境。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贛南山區中,敵人既找不到嚮導,又找不到糧食,不得不等待後方補給接上后,才能繼續前進。根據地的民眾堅壁清野,進山躲避,使國民黨軍隊耳目閉塞,變成了聾子和瞎子,對紅軍的去向一無所知;整月在崇山峻岭間疲於奔命,四處撲空。

相反,紅軍卻以逸待勞,對國民黨軍隊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毛澤東從容不迫,隨著紅一方面軍總部轉移到黃陂,主持召開總前委擴大會議,討論反圍剿的作戰方案。毛澤東分析道:「敵軍雖有十萬,但都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其中,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和譚道源的第五十師是魯滌平的嫡系,也是這次圍剿的主力軍。如果消滅了這兩個師,其餘敵軍便會聞風喪膽,敵人的圍剿便可基本打破。」朱德道:「張輝瓚、譚道源兩個師,各有一萬四千人。我們紅一方面軍有四萬餘人。如果一次打敵人一個師,可占絕對優勢,取得勝利是有把握的。」毛澤東進一步分析道:「我們所從事的反圍剿鬥爭,猶如松鼠和大象的博弈。我們要發揮松鼠機智、靈活的特點,在高山密林中巧妙周旋,讓敵人找不到、打不著。相反,每到夜晚,我們則可派出小股部隊襲擾敵人的駐地,讓敵人徹夜難眠,得不到休息。待敵人疲憊不堪時,我們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不打則已,打則全部殲滅之。」

次日,紅一方面軍在小布召開誓師大會。毛澤東為大會寫了一副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會上,毛澤東以對聯為題,具體生動地解釋了誘敵深入的必要性,分析了敵人必敗、我軍必勝的條件;號召根據地軍民齊心一致,設下陷阱,乘敵之隙,加以殲滅。毛澤東的分析,鼓舞了軍民的鬥爭,增強了取勝的信心。

12月28日,性格狂暴、驕橫傲慢的張輝瓚指揮十八師孤軍深入,向龍岡推進。龍岡是紅軍的老根據地,群眾基礎非常好,能夠幫助紅軍封鎖消息。龍岡四周群山環抱,中間是一個狹長的盆地,而進入龍岡的必經之地五門嶺,更是山路狹窄,兩旁山坡林茂草密,是極好的設伏場所。敵人出動的當晚,毛澤東、朱德就得到了詳細的敵情報告。其時,紅一方面軍正集結隱蔽在龍岡附近,毛澤東、朱德立即下達命令,全軍進入五門嶺預先埋伏。

次日凌晨,細雨蒙蒙,濃霧漫漫。毛澤東、朱德登上龍岡、君埠之間的黃竹嶺,進入臨時指揮所。毛澤東高興地道:「總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國時,諸葛亮借東風大破曹操;今天,我們是乘濃霧伏擊敵軍。」朱德道:「諸葛亮借東風只是個傳說,我們今天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突然,山下響起疾風暴雨般的槍聲。毛澤東精神一振,拿起望遠鏡看了一會,遺憾地道:「可惜,雨霧太濃,什麼也看不見。」朱德笑道:「那就聽吧。」二人側耳細聽,山下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衝鋒號聲、喊殺聲此起彼伏,群山回應。

毛澤東鎮定地點起一支香煙,靜靜地傾聽著戰場傳來的陣陣殺聲,心中想象著激烈的廝殺場面。毛澤東是個詩人,戎馬倥傯之中,時常會進入吟詩填詞的境界。此刻,他聽著山下的槍炮聲,不由得出神入化,腦海中又泛起了詩詞的漣漪;竟未察覺身旁的朱總司令離開指揮所,趕往戰場。

不知不覺間,已是午後四時,山下槍聲停息。雨過天晴,夕陽穿透林梢,給大地灑下一片金輝。毛澤東步出指揮所,眺望山下戰場;忽聽山下傳來陣陣高喊:「活捉了張輝瓚,活捉了張輝瓚。」緊接著,總部通訊員飛馬上山,趕來報告:「全殲敵軍一萬,活捉了張輝瓚。」毛澤東聞報喜不自禁,精心構思的詞章脫口而出: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宵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1931年1月1日,紅一方面軍揮師向東,翻過一座高山,抄近路直取譚道源的第五十師。譚道源老奸巨猾,謹小慎微,將師部駐紮在東韶,得知張輝瓚部全軍覆沒后,惶惶不安。紅軍在山地隱秘行動,經過三天潛行,悄悄包圍了東韶,突然發起攻擊,經過半日激戰,殲滅該師三千多人。

五天之內,紅一方面軍連打兩個大勝仗,殲滅敵軍一萬五千多人,繳槍一萬二千餘支。其他各路國民黨軍隊聞訊,倉皇逃跑,退出了根據地。

在返回小布的途中,毛澤東、朱德接見了譚道源師投誠過來的王錚、劉寅等人。得知他們是無線電台工作人員,毛澤東表示,熱烈歡迎他們參加紅軍。王錚、劉寅自報奮勇,願為紅軍努力工作。紅一方面軍隨即成立了無線電隊,由王錚任隊長,馮文彬任政委。從此,紅軍在開展無線電偵察,準確掌握敵人動態方面,有了自己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打破第一次圍剿后,毛澤東清醒地估計到,蔣介石不會就此罷手,定會發動新的大規模進攻。因此,根據地軍民必須抓緊備戰,準備迎接敵人新的進攻。

兩個月後,蔣介石調集二十萬大軍,以何應欽為南昌行營主任,採取「厚集兵力,嚴密包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方針,從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寧之間,構成東、西綿延八百里的弧形戰線,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據地步步推進。

針對敵人的部署,毛澤東、朱德制訂了「避開強敵,打其虛弱;由西向東,各個殲滅」的策略。策略確定后,根據地軍民一齊動員,紅軍各部隊紛紛召開誓師大會,全軍戰士個個摩拳擦掌,鬥志昂揚。部隊在東固地區耐心等待了二十多天,終於等到了敵軍暴露出的弱點。紅軍無線電隊截獲了敵軍之間的通訊,得知了敵軍公秉藩師即將進攻東固,要從白雲山下經過。紅一方面軍立即行動,由小道秘密進入白雲山埋伏。次日,公秉藩師進入伏擊圈內,紅軍居高臨下,突然發起猛攻,彷彿飛將軍從天而降,打得敵軍一片混亂,鬼哭狼嚎。激戰三個小時,殲滅該師大部。紅軍乘勝追擊,連夜包圍福田,又全殲王金鈺部一個旅。

5月19日,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猛烈向東橫掃,在永吉縣白沙地區殲滅敵軍郭華宗一個旅。紅軍繼續東進,一周后,在中村又殲滅高樹勛部一個旅。隨後,紅軍翻山越嶺,向廣昌悄然逼近。數日後,紅一方面軍突然出現在廣昌城外,迅速發起猛攻。經過一天激戰,奪取了廣昌縣城,殲滅守敵,摧毀了胡祖玉師部,胡祖玉被擊斃。接著,紅軍隱入山區,晝夜兼程,出其不意的突襲建寧縣城,殲滅了劉和鼎師三個團。

半個月之中,毛澤東、朱德指揮紅一方面軍神出鬼沒,五戰連捷,橫掃七百餘里,殲敵三萬餘人,繳槍二萬餘支,痛快淋漓的打破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白雲山下殺聲急,紅軍將士齊努力。半月征戰七百里,橫掃千軍如卷席。

國民黨軍連吃敗仗,使蔣介石惱羞成怒,發布《為剿匪告全國將士書》,聲稱:「剿滅赤匪為唯一之急務,黨國存亡在此一舉。」他親自坐鎮南昌,任命何應欽為右翼軍總司令,陳銘樞為左翼軍總司令;從中原戰場調來嫡系精銳部隊三十萬人,發動了第三次圍剿。何應欽、陳銘樞分別從南豐、吉安出發,採取「長驅直入,分路圍剿」戰術,展開鉗形攻勢,四處尋找紅軍主力決戰。

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快速撤退,實行千里大迂迴,繞開敵軍進攻的鋒芒,沿著閩贛邊界的武夷山脈南下,悄然插入敵軍背後,隱蔽待機。國民黨軍進入根據地后,東奔西走,尋找紅軍主力決戰,卻到處撲空。折騰了半個多月,何應欽才發現紅軍突然出現在自己的背後,立即集中九個師的兵力回頭猛撲過來。毛澤東、朱德適時改變計劃,以一支小部隊偽裝成主力,向贛江方向佯動,牽著敵軍大部隊的鼻子,在山間小路上捉迷藏。紅軍主力翻越崇山峻岭,悄悄東進,從敵人左、右翼之間約二十公里的縫隙中穿過,秘密到達蓮塘,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紅軍一到蓮塘,發現敵軍上官雲相的一個旅毫無戒備,正大搖大擺地向蓮塘開進。8月7日拂曉,朱毛紅軍突然發起猛攻,經過兩個小時激戰,全殲該旅,擊斃其旅長譚子鈞。戰鬥剛一結束,毛澤東、朱德立即揮師北進,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良村,向敵五十四師發起猛攻。戰到天黑,殲滅該師大部,擊斃敵副師長魏崴、參謀長劉家琪。殘敵狼狽逃跑,紅軍佔領了良村。一天之內,連打兩個大勝仗,第三次反圍剿初戰告捷。

入夜,毛澤東、朱德會商軍情。毛澤東道:「我軍在蓮塘、良村獲勝,估計敵人必將調兵東進,找我主力決戰。我們應利用這一機會,乘敵軍東調時,繼續向東,到敵人最薄弱的地方,打掉毛炳文師。」朱德道:「對頭。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者不能,用而示之者不用;近而示之者遠,遠而示之者近」毛澤東道:「善戰者重在指揮敵人,調動敵人。聲東擊西,避實擊虛,造成敵人的錯覺。」

次日,紅一方面軍緊急出動,向東賓士三晝夜,到達寧都黃陂附近。此時,敵軍以十個師的兵力四面包圍了蓮塘、良村,卻發現紅軍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國民黨軍被拖得筋疲力盡、士氣低落,紛紛抱怨道:「肥的被脫瘦,瘦的被拖死。處處撲空,又處處挨打。」

正當敵軍一片茫然,手足無措之際,紅軍冒著大雨發起進攻,一舉突入黃陂,殲滅毛炳文師兩個團,俘虜敵軍六千餘人,繳槍八千餘支、無線電機一架、軍用物資無數。

黃陂戰後,紅軍立即撤出戰場,隱入深山。次日,敵軍四個師趕到黃陂,又一次撲空。此時,毛澤東、朱德令紅十二軍裝作紅軍主力,大張旗鼓地向樂安佯動,使國民黨軍產生錯覺,以為紅軍主力要北攻臨川,吸引敵軍主力向東北方向調動。毛澤東、朱德卻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迎著正向東開來的國民黨精銳部隊,尋找空隙,悄悄地向西疾進。

率領三萬兵力從敵人眼皮子底下穿插過去,甚至可以說是與敵人擦肩而過;不僅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和超凡膽略,更要有部隊的嚴明紀律和高度素養。然而,紅軍不僅做到了,而且做的精妙絕倫、無聲無息。毛澤東、朱德指揮紅一方面軍主力,經過一整夜的急行軍,從敵軍兩部間只有十公里的狹窄縫隙中穿過,毫髮無損的到達興國縣境內,隱蔽於密林中休整。

與此同時,紅十二軍則牽著敵軍主力的鼻子,攀山越嶺,忽東忽西,望東北方向奔走;直拖得敵人疲憊不堪,狼狽至極。

半月以後,何應欽才猛然發現紅軍主力早已西去,急忙命令「進剿」軍主力掉頭向西,趕往興國,尋找紅軍主力決戰。敵人像瞎子一樣,在崇山峻岭、荒野密林中東奔西跑了近三個月,未能找到紅軍主力;每日汗流浹背,氣喘噓噓,消極厭戰,毫無鬥志,完全喪失了進攻的能力。

恰在此時,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桂系軍閥進攻湖南,挑起了與蔣介石集團間新的大戰。蔣介石急令何應欽、陳銘樞退出江西,移師兩廣邊界,阻止桂系軍隊的進攻。

國民黨軍隊的撤退,正是紅軍反擊的大好時機。在毛澤東、朱德的指揮下,紅軍一部在老營盤殲滅敵人一個旅。在高興圩與蔡廷鍇部打成平局,隨即撤出戰鬥,開到方石嶺搶先控制有利地形,截擊蔣鼎文部一個旅,予以全殲。其他各路敵軍聞風喪膽,爭先恐後地撤出根據地。至此,第三次圍剿被打破。

三次反圍剿鍛煉了紅軍,積累了經驗,創造出了一整套極具特色的戰略戰術:誘敵深入,避強擊弱;集中兵力,各個擊破;迂迴穿插,分割包圍;製造假象,聲東擊西。

戰後,長期被分割的贛南、閩西兩塊根據地連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轄區範圍擴展到二十八個縣,擁有了瑞金、興國、於都、長汀、上杭等十五座縣城,總面積五萬多平方公里,人口達二百五十多萬。紅一方面軍在根據地內,放手發動群眾,建立黨團組織,成立蘇維埃政權,分配土地,擴大紅軍,為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才是:戰火錘鍊,紅軍鬥志更堅;政權鞏固,蘇區壯大發展。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雄獅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雄獅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七回 蔣介石損兵折將 毛澤東三反圍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