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回 蔣介石損兵折將 毛澤東三反圍剿(上)
第六七回蔣介石損兵折將毛澤東三反圍剿(上)
1929年12月,朱毛紅軍集結到上杭縣古田村休整。經過認真準備和周密調查,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毛澤東、朱德、陳毅、羅榮桓、林彪、伍中豪、譚震林等人為中共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再次當選為前委書記。大會在討論建軍原則時,發生了意見分歧。毛澤東強調:「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紅四軍內部必須實行官兵平等,廢除軍閥作風,廢除薪金制;從軍長到士兵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領同樣的伙食津貼。」對此,從舊軍隊中轉變過來的軍官難以接受毛澤東的主張;朱德表示懷疑道:「官兵平等,有點像天方夜譚,根本行不通。」羅榮桓即席發言道:「官兵平等,古已有之。春秋戰國時,名將吳起與士兵同吃同住同甘苦,為士兵調葯治傷吮膿血;愛兵如子,戰無不勝。」林彪發言支持毛澤東:「紅軍不同於國民黨軍隊,應該實行官兵平等。」會議經過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古田決議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確立了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確定了紅軍中必須突出政治,加強思想教育,聽從黨的指揮;實行官兵平等,軍民一致,自覺遵守紀律等原則,堅決糾正個人主義、極端民主化、流寇思想、雇傭思想和軍閥作風。決議的貫徹落實,使紅四軍面貌煥然一新,逐步成為一支政治突出、思想過硬、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新型人民軍隊。
古田會議后,毛澤東繼續思考著時局的變化和未來的行動。元旦前夕,毛澤東收到了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的新年賀信。林彪,湖北黃岡人,生在富紳之家,讀過黃埔軍校;身材瘦小,性格陰鷙;拙於言辭,工於心計。林彪在信中提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認為中國革命的高潮不會到來。毛澤東覺得林彪對時局的估計比較悲觀,且有一定的代表性;便複信予以批評教育道:「中國有句古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的形勢是全國到處都布滿了乾柴,只要有一點星星之火,就能燃成燎原之勢。」「革命的高潮快要到來,而且必將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邊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毛澤東的回信得以廣泛傳達,在鼓舞士氣、堅定信念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春節過後,國民黨軍閥間的中原大戰爆發,為紅色根據地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加強統一領導,毛澤東主持軍事會議,組建了紅一軍團,由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下轄紅四軍,林彪任軍長;紅五軍,彭德懷任軍長;紅六軍,黃公略任軍長。毛澤東提出了新的戰略構想:「分兵發動群眾,深入土地革命,鞏固鬥爭成果,把井岡山、贛南、閩西連成一片,建成黨領導下的中央根據地,準備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
會後,毛澤東親率紅四軍回師贛南,在安遠、尋烏、平遠一帶分兵發動群眾,鞏固土改成果。毛澤東身上最優良的品質是:實事求是,不尚空談;遇事總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善於總結,勤于思考。為了制定對待地主、富農和城市工商業者的政策,毛澤東在尋烏縣委書記古柏的協助下,在鄉村、城鎮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寫出了數萬字的《尋烏調查》,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糾正了土地改革中的一些錯誤做法。毛澤東強調:「假若對地主一點土地也不分,叫他們去喝西北風?對富農只分一些壞田,使他們半飢半飽,逼得富農造反,貧農和僱農一定會陷於孤立。」「對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雜稅,保護商人貿易。城市反動分子的財物要沒收,但普通商人的財物一概不准沒收。」「蘇聯十月革命后,沒收了富農和城市工商業的全部財產;這種做法不符合中國實際。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政策。」「過去紅色區域弄出了許多錯誤,都是黨的指導思想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的緣故。所以,詳細的科學的調查,乃十分必要。」
毛澤東不是神仙,也並非聖賢;但卻勤於實踐,勇於探索。在長期嚴酷的革命鬥爭實踐中,錘鍊出了一整套科學的工作方法,極端重視對客觀實際的周密調查,堅持從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客觀事物的複雜因素和變動狀況,而不是想當然的輕率決策。正是這種優秀的品質,使他能夠技高一籌,明辨是非,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然而,毛澤東的正確思想卻不斷受到極左路線的干擾。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李立山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以李立山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取得了統治地位。李立山錯誤的估計了國內的形勢,認為軍閥混戰就是反動統治滅亡的前夜,共產黨和紅軍要立即和國民党進行大決戰。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中共中央制訂了以武漢為中心的全國總暴動計劃,要求各路紅軍「會師武漢,飲馬長江」。會後,中共中央特派員塗振龍趕到長汀,向根據地的黨、政、軍幹部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定。塗振龍嚴厲的批評毛澤東、朱德等人:「你們現在完全是農民意識,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觀念是極其錯誤的。現在的形勢是長江流域的反動統治非常混亂,正在走向全面崩潰。中央決定:爭取以武漢為中心,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中央命令你們:集中全部紅軍,立即進攻南昌。同時發動贛南群眾,猛烈擴大紅軍。」
對塗振龍傳達的決定,毛澤東、朱德表示反對。但命令就是命令,紅軍別無選擇,只有貫徹執行。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軍團緊急出動,向南昌進軍。中央特派員塗振龍隨紅軍總部行動,公開發布了他從中央帶來的《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為進攻南昌、會師武漢的通電》。這真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行為,完全泄露了軍事機密。
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得知了紅軍即將奪取南昌的計劃,立即命令南昌、九江、吉安等城市加緊修築工事,並增派三個旅的兵力固守南昌;蔣介石也調集第十八師返回江西,加強防務。
7月27日,紅一軍團抵達南昌附近。當是時,紅一軍團只有一萬多人,七千多支槍。而南昌城中國民黨軍隊有四萬多人,城牆堅固,工事完備,且又有三個旅的敵軍正趕來增援。萬幸的是,塗振龍此時已離開總部,去外地傳達中央決定。朱德與毛澤東商議道:「敵強我弱,南昌易守難攻。此仗如何打?」毛澤東笑道:「特派員走了,事就好辦了。我們可以變通執行。」朱德道:「如何變通?」毛澤東附耳低言道:「如此如此。」朱德哈哈大笑道:「最好最好。」
8月1日,毛澤東、朱德指揮紅一軍團在牛行車站外圍鳴槍示威,鼓噪吶喊,大造聲勢。入夜,部隊撤出陣地,向奉新、安義一帶散開工作,發動群眾,籌集款項,宣傳政策,避免了盲目蠻幹、與敵人硬碰的錯誤做法;且使紅一軍團又擴大了八千多人。然而,其他各根據地的紅軍盲目執行中央決定,拚命攻打大城市,均遭受了空前的失敗。
各地慘敗的消息報到中央,瞿秋白、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了李立山「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會上,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朱德為中央候補委員。
半月後,朱毛紅軍轉戰到瀏陽境內,向文家市發起突然襲擊,經過三個多小時激戰,全殲湘軍三個團,繳獲了大批槍支彈藥、糧食軍餉。隨後,部隊繼續北上,在瀏陽永和市與紅三軍團會合。兩個軍團的前委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合編為中國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成立紅一方面軍總前敵委員會,由毛澤東任書記。同時,成立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統一指揮紅軍和地方政權,由毛澤東任主席。
此時,中共中央又發來命令,要求紅一方面軍攻打長沙。於是。毛澤東、朱德下達了向長沙推進的命令。8月29日,紅一方面軍進抵長沙近郊。從偵察中獲悉,長沙守敵共計三十一個團,又有堅固的防禦工事;而紅軍只有十三個團的兵力。雙方力量懸殊,毛澤東、朱德決定採取「誘殲敵軍於工事之外,然後乘勝攻入長沙」的方案。紅軍在城外發動進攻,企圖誘敵出城。然而,長沙守敵堅持憑藉工事固守,不肯出擊。紅一方面軍連續引誘數日,抓不到殲敵戰機;部隊內部情緒浮躁,要求強攻的呼聲甚高。毛澤東難以說服怒髮衝冠的下級軍官,於是,與朱德聯名發出強攻命令,部隊迅速投入血戰。儘管廣大指戰員異常勇敢,拚命衝鋒,卻無法突破敵軍陣地。在電網、壕溝、重炮、堅城、火網的重重設防下,紅軍僅憑肉搏衝殺,除了大量傷亡外,毫無實際成效。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強敵面前忌蠻幹,單憑勇敢取勝難。兵家鬥智不鬥力,惟有事實勝雄辯。
激烈、殘酷的城下鏖戰,整整持續了十六天,紅一方面軍打得精疲力竭,長沙城外死屍累累。城中守敵巍然不動,援軍又在紛紛趕來。形勢危急,毛澤東果斷叫停;召開前委會議,嚴肅地指出:「強攻中心城市,是一種革命急性病。和敵人死拼消耗,會葬送我們這支隊伍。」在鐵的事實面前,與會幹部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紅軍從長沙撤出,改為向吉安進軍。
數日後,部隊撤抵株洲。中共中央又派周以粟趕來傳達命令,要紅一方面軍立即回頭,再次攻打長沙。毛澤東沒有公開抗命,而是和周以粟通宵長談,擺事實,講道理,耐心說服。周以粟接受了毛澤東的主張,同意了攻打吉安的決定。
吉安位於井岡山附近,周圍全在紅軍控制之下,是處在紅色區域中的一座孤城,只能靠贛江與外界交通,城中守敵只有鄧英所部兩個團。
10月4日,紅一方面軍逼近吉安,城中守敵聞風喪膽;鄧英率部連夜從贛江潛逃。紅軍兵不血刃,順利佔領了吉安城。次日,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贛西南特委在城內舉行十萬人參加的群眾大會,慶祝吉安的勝利解放,成立了以曾山為主席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城中各界百姓喜氣洋洋,歡歌載道,迅速掀起了報名從軍的熱潮。旬日之間,紅軍又擴大了一萬多人。隨後,紅一方面軍分頭出動,連續攻克了泰和、安福、吉水、峽江、新干、清江等縣城,廣泛開展土地革命,使贛江兩岸十多個縣的紅色政權連成一片,紅軍隊伍也不斷得到擴大。至此,贛西南根據地已在二十四個縣建立了蘇維埃政府,擁有九座縣城,轄區人口二百多萬。紅一方面軍達到四萬兵力,各縣、鄉、區普遍建立了赤衛隊,根據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
十月底,國民黨各派軍閥之間的中原大戰結束,蔣介石調集大軍向江西殺來。根據敵情的最新變化,毛澤東在新余縣羅坊鎮召開總前委和江西省委聯席會議,研究對敵鬥爭的方針。毛澤東明確提出:「在強敵進攻面前,紅軍決不能冒險硬拼。紅軍必須採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退卻到根據地腹地去,選擇好戰場,創造有利條件,充分依靠人民群眾,實行人民戰爭。把敵人放進來,才能集中力量予以消滅。」會議經過認真討論,確定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會後,第一方面軍迅速東渡贛江,返回根據地腹地,待機破敵。
再說中原大戰後,蔣介石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他調集了十萬大軍開進江西,發動了第一次圍剿。他任命魯滌平為剿共總指揮,授以「長驅直入,分進合擊,尋機決戰,殲滅朱毛」的戰術。魯滌平大言不慚地保證:「朱毛共匪,烏合之眾耳。我堂堂國軍一到,即可一鼓蕩平。」魯滌平把手下的十萬人馬分成三個縱隊,氣勢洶洶地殺向贛西南地區,企圖尋找紅軍主力決一死戰。然而,當他帶領人馬到達袁水流域后,才發現紅軍主力早已不知去向。魯滌平大怒,立即把張輝瓚、譚道源兩個縱隊調到贛江以東,連續發起進攻,但卻找不到進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