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勝算的國力對比

毫無勝算的國力對比

毫無勝算的國力對比

日美矛盾無法調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打起來已變成了一個時間問題。現代戰爭歸根結底是國力之爭,我們將通過一系列枯燥無比的數字來說明美日雙方存在的全方位差距,日本對美國發起的這場戰爭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可以說,米內光政、山本五十六、東鄉茂德、賀屋興宣、野村吉三郎等清醒派人士之所以堅決反對與美國開戰,並不是因為他們多麼崇高、多麼偉大、多麼愛好世界和平。以米內光政為例,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國內的強硬派急於擴大與中國的戰事。儘管最初米內保持了矜持,但並沒有看見他上躥下跳地反對戰爭,甚至最後也贊成將戰事擴大,還強烈要求出動海軍,佔領了中國的海南島。在他們眼中,國力貧弱的中國想欺負就欺負一下,沒啥大問題。但對於強大的美國,他們很清楚兩國國力有著巨大的差距,一旦開戰,日本沒有任何獲勝的機會。

從19世紀末超越英國一直到今天,美國在經濟實力上一直是無可爭議的世界老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地位尚不十分顯赫。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一些老牌帝國如英國、法國的迅速衰落,美國無可爭議地坐上了西方世界的頭把交椅。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讓蘇聯崛起,於是冷戰開始。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美國變成了吆五喝六的世界警察。此按下不表,回到正題。

先從現代戰爭所需的最重要的物資石油說起。日本實施南方作戰的終極目標是荷屬東印度,因為那裡有日本人垂涎三尺、夢寐以求的寶貴石油。戰後有日本史學家說:日本為了石油而發動戰爭,又因為沒有石油而輸掉了戰爭。儘管我們清楚即使有了石油,日本也不可能最終贏得戰爭,但至少說明在日本人心目中,石油是他們最後戰敗的關鍵因素。可謂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193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就達到了12311萬噸,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就出產全球2/3以上的石油。美國的石油產量超過了日本200倍。當時世界上其他重要石油產區的產量為:蘇聯1850萬噸,墨西哥698萬噸,東歐的羅馬尼亞和匈牙利648萬噸,中東616萬噸,荷屬東印度800萬噸。戰前日本每年的實際需求量為480萬噸,開戰時的石油儲備是800萬噸。如果能夠佔領荷屬東印度並佔有那裡的石油,日本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石油的供應問題。

但這馬上就帶來了一個死結。當時日本燃油的80%依賴於最大的潛在敵人美國,高級燃油如航空汽油,依賴程度更是超過了90%。日本為了自給自足,去奪取荷屬東印度的石油,又勢必導致與美國的戰爭,真是糾結呀。

要說日本為了在本土和佔領區尋找到寶貴的石油資源,也是煞費苦心。前文提過,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爾在他的《最終戰爭論》中,曾經提議要入侵併佔領中國的山西。這並不是石原有多麼仇恨閻錫山,唯一的原因是石原認為山西那一帶可能有日本急需的石油。石原畢竟只是謀略家,而不是地質學家,他的判斷是錯誤的。今天我們知道那裡確實沒有油,倒是有煤和很多煤老闆。

用石油取代煤炭為動力燃料是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人的功勞。1910年,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組織在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的結論是石油燃料可以使艦隊的航速提高至25節。這是20世紀人類取得的最重要的技術進步之一,與蒸汽船淘汰帆舟、航空母艦把戰列艦從海上霸主地位拉下來一樣,是在世界海軍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劃時代大事件。從此以後,煤炭就逐漸退出了海運航行的舞台。

日本是典型的貧油國。20世紀30年代,在日本管理的範圍內,具備石油開採價值的地方也有一些。包括本州島北部的秋田、新潟,庫頁島的南部,中國台灣的中央山脈以及北海道地區等。據1930年的數據說明,當年日本的石油產量為本州島22.6萬噸,庫頁島19.3萬噸,中國台灣3.2萬噸,北海道7500噸,合計45.9萬噸。日本也曾在中國撫順利用油頁岩提鍊石油,但成本高、產量低,質量也滿足不了實際要求。總數只有數十萬噸的石油,對於日本來說,在和平時期正常使用都遠遠不夠,更無法滿足中國戰場對石油的大量需求。日本只有走上對外尋找石油的道路。

20世紀20年代末,曾經盛傳在中國東北發現石油的跡象,日本人於是下定決心要在這一地區尋找石油。當時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的高橋純一教授是公認的石油專家,他的石油生成理論是所謂的「海底腐泥起源說」。根據這一理論,日本將找油重點放在了遼寧的南部,原因是這裡靠近海邊,而位於松嫩平原中部的大慶,理論上是「貧油」地區,所以不作為重點找油地段。當時駐紮在哈爾濱附近的日本陸軍航空隊的飛行航線就在大慶上空,飛行員經常看到草甸子的水面上漂著黑色的油膜狀漂浮物,便向負責尋找戰略資源的「滿鐵調查部」通報了此事。「滿鐵調查部」回答也很乾脆:「那個地方根本不存在生成石油的條件。」

實際上,日本「滿洲石油公司」曾在大慶油田的邊緣地區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流出來的是黏稠的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以當時日本的技術條件,發現並開採大慶油田也存在諸多難點。日本最後索性放棄了在滿洲繼續找油的計劃。

油找不到,可以自己造。日本在1937年制訂一個人造石油計劃,又在1940年制訂了《第二次人造石油製造振興計劃》,主要技術是德國人提供的。計劃很宏偉,結果很可憐。原目標是在1945年達到年產量450萬噸。實際上,在產量最高的1943年也才僅僅是20萬噸,人力、物力、財力倒是投進去不少。看來這條路也不可行。

前文提及,日本人還是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取得荷屬東印度的石油,但是由於荷蘭的態度強硬最後未果,那就只好使用武力了。

石油很重要,但不是有了石油就能打贏戰爭。科威特石油多,一夜之間就被伊拉克給滅了。伊拉克石油也不少,最後薩達姆還是被美國人生俘。打贏戰爭,需要的是強大的綜合國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按絕對值來計算,美國所有的戰爭花費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有錢才能花,美國的巨大花費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

1939年至1945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從800億美元快速上升到2600億美元,在6年間增長了3倍多。在所有的交戰國中,美國是唯一有能力在一項從未測試過的武器技術中一次性投入超過20億美元的國家,並且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對這個計劃的投入能夠開花結果,那就是著名的「曼哈頓計劃」。美國對重型戰略轟炸機B-29的專項研發費用,也超過了10億美元。即使自身參與了戰爭,美國還能同時給蘇聯、英國、中國等在內的眾多同盟國提供軍事援助,美國的軍事工業為同盟國提供了近2/3的軍事裝備。連斯大林都在德黑蘭會議上公開承認,「如果沒有美國的強大生產力,我們就會輸掉這場戰爭」。即便如此,美國的國防開支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也從未超過40%。同樣,在1944年,日本的戰爭支出就佔到了國民收入的76%,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相對於美國的地大物博,日本是個自然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下列一組數字就可以顯示日本當時根本不具備與美國進行長期大規模戰爭的資源條件。開戰前夕,日本國內重要工業原料產量占其總消費量的比例分別是:鐵礦石,16.7%;鋼,62.2%;鋁,40.6%;鹽,31.3%。雖然所消費的煤有90%以上都是國內所生產,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在中國所佔領的廣闊地區。其中還缺乏可供鍊鋼之用的焦煤。至於某些戰略性金屬,比如鎳,日本也完全依賴輸入。日本雖能煉鋁,但其原料鋁礬土必須依靠進口。鋼鐵是戰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日本雖已有相當規模的鋼鐵工業,但冶金技術還比較落後,對於製造武器或精密機器所需要的特種高級鋼材,始終無法生產,其唯一來源仍然是從美國輸入的廢鋼鐵或成品。

早在1941年參戰之前,美國未經充分動員的軍事工業就能製造出價值45億美元的武器。由於此前已經擴大了對中國的戰爭,此時日本的軍工企業已開足了馬力,也僅僅製造出20億美元的武器。雙方的比是2.25∶1。兩年之後,1943年,當美國的軍事工業開始全速生產時,這個比很快就達到了9∶1。不說老美,即使是已經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國,與日本的比也達到了3∶1。作為同盟國主力的美、英、蘇三國,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建設起大型的軍械庫,而軸心國的德、意、日就做不到這一點。

簡單看看美日雙方主要經濟數據的對比。

國土面積:美國937萬平方公里,日本38萬平方公里(不含殖民地)。

人口:美國13216萬人,日本7314萬人。

工業總產值:美國2000億美元,日本90億美元。

鋼產量:美國3300萬噸,日本580萬噸。如上所述,日本的鋼鐵生產嚴重依賴美國所提供的廢鋼鐵。1929年至1932年,日本從美國進口廢鐵16萬噸,占其進口量的36%。而到了1938年,日本購自美國的廢鐵101萬噸,占進口量的74%。

國民收入:美國是日本的7倍。

煤炭產量:美國依然是日本的7倍。

銅產量:美國是日本的9倍,日本93%的進口銅來自美國。

鋁產量:美國為85萬噸,是日本的8倍。

電力:美國為1800萬千瓦,是日本的45倍。

汽車產量:日本頂峰時期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汽車產量達到了621502輛。美國相當數量的年輕人可以駕駛汽車,而汽車對於日本人來說,還屬於奢侈品。可能不是日本人不喜歡開車,而是沒車。會駕駛者和不會駕駛者去練習飛機駕駛,前者接受能力無疑更強。以前老酒曾經和6位同事一起去考駕照。人家都已經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如電了,老酒還在駕校在教練的訓斥下練側方位停車。除了自身太笨之外,老酒與6位師兄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學車之前連自行車都沒騎過。

工廠職工人數:美國為3400萬人,是日本的5倍。

大口徑火炮:1941年至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火炮,同一時期美國的產量是7803門。

小口徑火炮:日本共生產70毫米~105毫米火炮6512門,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27082門。1944年,日本迫擊炮和小型武器的生產,只有美國的7%。

重型坦克:1941年至1942年,日本生產1065輛,而同時期美國生產了24997輛。

輕型坦克:1941年至1942年,日本生產了1024輛,而同期美國的生產量是4052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重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如果按照噸位類比的話,差距更大。日本坦克除了在中國能夠橫行霸道之外,在與美國、蘇聯等軍事強國的抗衡中,基本上都屬於靶子。

飛機生產量:美國為12萬架,約為日本的8倍。1942年,英、美、蘇三國的飛機產量是德、意、日三國的4倍,在1945年達到了5倍。美國伊普西蘭蒂—福特公司的一條裝配線,在一個小時內就能將一架飛機所需要的100多萬個零件焊接在一起。1944年,僅該廠的產量就達到轟炸機5000多架。而日本海軍飛機的月產量直到1943年3月才第一次超過了500架。

造船能力:美國是日本的3倍。1941年後,美國除已有的造船廠,又陸續建了131個,平均每廠每天都有一艘艦船下水,且一直呈現增長態勢。日本的造船量於1944年達到最高。1942年至1945年,日本新建的船舶噸位分別為66萬噸、107萬噸、174萬噸、47萬噸。而同時期被擊沉的船舶數量分別為110萬噸、207萬噸、412萬噸、159萬噸。凈沉沒量為44萬噸、100萬噸、238萬噸、112萬噸。

就生產能力而言,日本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機械工具,多達60%的機床需要進口,國產機床金屬切割的精確度有限,耐久性也不佳。

1941年至1945年,日本共生產和改造各型航母17艘,新建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和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改造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47艘,新建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和潛艇203艘。人比人,氣死人!

美國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獲益頗豐,解決了之前兩次經濟危機導致的數百萬人口失業問題。1939年至1945年,美國新創造1700萬個工作崗位。在紐約和芝加哥,居民收入增加了50%,在華盛頓特區這一比例達到了200%。企業的稅後收入在1940年是64億美元,到了1944年就增加到108億美元。汽車廠雖然產量稍有下降,但是僱用超過100萬的工人,每個月創造超過10億美元的價值。美國《星期六晚郵報》一篇社論誇耀說,「日本為了一場毫無成功希望的戰爭耗盡資源,而美國正在為大規模就業、批量生產以及大規模分銷和所有權的光明未來而努力」。

對於美國而言,儘管有上千萬的年輕人背起槍支奔赴歐洲和遠東參與同軸心國的作戰,但美國的就業工人總數反而增加了140萬人,戰時經濟需要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工作時間也由每周40小時增加到90小時。

戰爭促進了美國婦女和黑人的就業。到1944年7月,美國職工中有1900萬女性,比戰爭初期增加了50%,美國女性離開家庭出來工作的比例,從1/4增加到1/3。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大變化,使得美國公眾「重新思考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工作和國民生活中的角色」。同時期日本儘管有1335萬的女性勞動力,但是其中780萬人從事的是農業和林業,從事工業和軍工生產的只有225萬人。戰爭也使美國黑人的就業崗位增加了3倍,達到70萬人。

由於華盛頓是首府,大批新僱用的政府職員讓華盛頓的住房緊張程度堪比今天中國的「北上廣深」。美國作戰新聞處的一個記者講過一個笑話。當時有一名男子不小心掉到了河裡,就開始大喊「救命啊救命」。叫喊聲引來了一位路人,他迅速跑過來問落水者:「你的名字叫什麼,你現在的住址是哪裡?」「我叫約翰·瓊斯,住在南大街以北14號,你快來救我呀!」這名路人馬上轉身,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了南大街以北14號,告訴房東:「我要租約翰·瓊斯的房間,他已經在河裡淹死了。」房東很無奈地說:「實在抱歉,他的房間已經被剛才把他推入河中的人訂走了。」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善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勞動生產率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

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日本國內的軍事、經濟能力已經達到頂峰,基本已無潛力可挖掘,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或者迫使對手屈服,而被對手拖入消耗戰、持久戰的話,則必敗無疑。山本五十六急於尋求與美國決戰,正基於此。

日本與美國的差距不僅僅在於國力,還在於其科技和創造力。一個簡單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海軍艦艇上已經普遍使用了雷達,而日本只是到了1943年9月才開始在巨艦「大和」號上實驗使用雷達,性能當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好比盲人在和健康人比武,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開戰初期,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從各種性能來說,都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加上飛行員較佳的技術素質,在與盟軍的拼殺中穩佔上風,「零式戰鬥機」也就此成為盟軍飛行員的夢魘。在阿留申戰役中,美國成功繳獲了一架幾乎完好無損的「零式戰鬥機」(此節將在中途島海戰中詳細介紹),隨即運回國內進行解剖分析,針對性地對自己的戰鬥機進行改進,從而大大提高了戰鬥機的作戰性能。到1943年,美國開發的「潑婦式戰鬥機」在性能上已經全面超越了「零式戰鬥機」。美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還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的機型。到了戰爭後期,美軍不僅在飛行員的素質上穩佔上風,在飛機性能上也已經遠遠優於日軍。

反觀日本,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戰鬥機」或其改進型。資源缺乏導致日軍在飛機生產上只注重飛機的作戰性能,而忽略了自身保護,過量採用木質材料,使得「零式戰鬥機」在被擊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燒而致機毀人亡。就如當今的日系車,在降低成本上可謂做到了極致,油耗也低,但是安全性能就不如美系、德系。

另外,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

到戰爭結束時,美國已經耗資440億美元製造了29.6萬架飛機、35100萬噸飛機炸彈、88000艘登陸艇、1250萬支步槍、86333輛坦克。從美國的各大船廠開出了147艘航空母艦,總排水量達1400萬噸的952艘戰艦,總排水量為3900萬噸的5200艘商船。美國除了為最後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財政和經濟投入外,到戰爭結束前,還有1490萬美國公民加入陸海空三軍與軸心國作戰。如果說英國和中國為戰爭的最後勝利贏得了時間,蘇聯為打敗軸心國集團拋灑了熱血的話,那麼,是美國為大家製造了打敗敵人的武器。

這麼多的數字,大家也不用記,老酒也記不住,只是記在本本上而已。咱們只要記住美日雙方差距很大就行了。

到了1945年,不管再怎麼宣傳,已經有68%的日本人認為自己必敗無疑,戰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民的普通生活,生活品消費跌至國民收入的17%。1945年,日本每個公民攝入的熱量狂跌至1800卡路里,遠遠低於保持人體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量。到1945年夏天,由於李梅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取得成功,日本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僅僅1945年3月9日的一次轟炸,就將東京41平方公里的商業區、工業區和居民區化為灰燼。人們開始背井離鄉,走向鄉村,城市人口下降超過了40%,工業生產更是無從談起。

由於資源短缺,不能大量使用槍彈,日本士兵很少配備衝鋒槍,日本陸軍步兵的主力兵器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三八大蓋」。別以為這「大蓋」是1938年生產的,這個「三八」是指「明治三十八年」,換算成公曆是1905年,也就是日俄戰爭那年。同時代美、英、德、蘇等軍事強國的步兵部隊基本上都配備了衝鋒槍,而日軍只有《亮劍》里山本一木大佐的特種兵才能配備衝鋒槍。

日本為此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借口:寧願要一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也不要一百個百發一中的普通士兵。聽起來真像那麼一回事,做起來可真不是那麼一回事。前文提到的諾門坎戰役中,日軍與蘇軍近身肉搏的場面就說明了一切。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能看到很多這樣的戰例。餓死的日本士兵比戰死的還要多,如在新幾內亞、瓜達爾卡納爾島、英帕爾等地。而那些奢侈的美國大兵,不但吃得飽、穿得暖,還有香煙抽,有生日蛋糕吃。在日本有句名言,「輜重能算兵,蜻蜓也能變老鷹」。這其中固然有不重視補給的因素,但是資源缺乏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些都將在今後的戰役中詳細描述。

從諾門坎戰役中可以看出,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加上資源的匱乏,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基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相去甚遠。威克島是日軍第一批進攻的目標,早在1941年12月26日即被日軍佔領。由於在反攻階段美軍實施了「蛙跳戰術」,威克島成為被拋棄的目標之一。一直到戰爭結束,威克島仍然在日軍手中,成為被日本佔領時間最長的島嶼之一。戰爭後期,該島已完全失去了補給,進入自生自滅狀態。美軍曾經攔截了一艘從在這裡出發,往日本本土運送傷員的醫療船,登船檢查之後美軍判斷,船上的補給使得至少有一半人不可能活著回到日本。美軍的攔截對於他們來說真是幸運,他們因此活到了戰後。

還是在威克島。日本人佔領該島后,強迫數百個美國戰俘修復戰鬥中被破壞的機場,還規定必須在一周時間內完成,否則「統統地死啦死啦」。美國俘虜一聽就樂了:「就這點活兒,根本用不了數百人,也根本不需要七天。」幾個美國工程兵俘虜開起挖掘機和推土機,不到一天時間就全部搞定。日本人傻眼了,迅速將推土機和挖掘機送回國內拆解、仿造。推土機倒是仿造出來了,但無法批量生產,挖掘機更是連仿造都沒成功——這就叫差距。

瓜島戰役的最後階段,日本人已經難以為繼。1942年12月30日,裕仁天皇召開御前會議,研究日軍從瓜島撤退的問題。接受天皇質詢的仍然是此前多次提到的參謀總長杉山元和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

天皇:「好像美國人掌握著制空權。」

永野:「是的。」

天皇:「為什麼我們不奪取制空權?」

永野:「我們的海軍航空兵缺乏前進基地。」

天皇:「為什麼不在附近島嶼建一個簡易機場?」

永野:「那至少要一到兩個月。」

天皇:「據朕所知,美國人只用很短時間就可以了。」

永野:「……」

天皇:「工兵部隊不能加快施工進度嗎?」

杉山:「陛下,卑職只能遺憾地向您稟報,我們修建機場的機械設備有限,競爭不過美國人。」

永野:「我們的工兵基本都是手工作業。」

天皇:「既然陸海軍都儘力了,那就撤軍吧。」

但是僅就開戰之時而言,美日雙方的戰力在西太平洋地區差距並不大,日本還可以說是稍佔上風。太平洋戰爭的主角是海軍,開戰前1941年12月美日海軍的主要數字對比如下。

戰列艦:美國17艘,合計534300噸;日本10艘,合計301400噸。日本是美國的56%。

航空母艦:美國8艘,合計162600噸;日本10艘,合計152970噸。日本是美國的94%。

重巡洋艦:美國18艘,合計171200噸;日本18艘,合計158800噸。日本是美國的93%。

輕巡洋艦:美國19艘,合計157775噸;日本20艘,合計98855噸。日本是美國的63%。

驅逐艦:美國172艘,合計239530噸;日本113艘,合計165858噸。日本是美國的69%。

潛艇:美國111艘,合計116621噸;日本65艘,合計97900噸。日本是美國的84%。

航空兵力:美國可用於與日本作戰的飛機2600架;日本為1669架。日本是美國的64%。

合計作戰艦隻:美國345艘,總噸位1382026噸;日本235艘,總噸位975793噸。日本是美國的70.6%。日本海軍夢寐以求30年的70%終於在戰前實現——這是一個拋物線的最頂端。

儘管日本有大量的陸軍滯留在中國戰場,但是其海軍可以集中精力來對付美國人。開戰之時,美國採取的是「先歐后亞」的戰略方針,海軍有40%左右的力量部署在大西洋及其他地區,在太平洋局部戰場,日本佔據了一定優勢。以海軍主力艦隻而論:日本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8艘、驅逐艦113艘、潛艇65艘;而美國相應只有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54艘和潛艇52艘。

在遠東地區還有一些微弱的海軍力量。英國起初只有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7艘和驅逐艦13艘,但主力艦一艘都沒有,匆匆趕來的兩艘主力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剛一露頭,就被日本人一通炸彈給送海底去了。荷蘭在該地區有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和潛艇13艘,法國也有輕巡洋艦1艘。但是,這些軍事力量原來只是為了維護殖民地統治,嚇唬當地土著居民配備的,對於日本人來說,連大餐都算不上,不過是開胃小菜而已,更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優劣勢地位。

美軍不僅在數量上處於劣勢,質量上也略不如日軍。雙方在航空母艦的性能上不相上下。但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基本上屬於老式的戰列艦,不說是爺爺,至少也是大叔。在考察艦艇的三大主要指標攻擊力、防護力、機動性方面,前兩項指標差強人意,勉強可戰,但是機動性能比起日本的快速戰列艦「比叡」號、「霧島」號,以及即將下水的「大和」號和「武藏」號等新式戰列艦來說,有著不小的差距。還好這些在後來的戰鬥中都沒用上。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雙方在大部分項目上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日本在關鍵性武器——航空母艦方面卻大佔優勢。日本艦隊組織嚴密,訓練良好,特別在夜戰方面更是訓練有素,而同盟國的艦隊之間有著指揮和語言上的困難。同盟國的兩個主要基地珍珠港與新加坡之間的海上距離,超過10000公里。一旦開戰,很難實現協同。

戰爭前夕,美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陸軍卻落後很多。就數量而言,日本陸軍有51個師團、58個混成旅團或支隊,共計210萬人,而同時期美國陸軍只有269023人,排在羅馬尼亞後邊,列世界第十七位。

可惜這種優勢僅僅是暫時的,如果算上動員能力的話,日本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就好比一個瘦弱的小孩兒要和一個強壯的大人打架,小孩必須拿起石頭出其不意一下把大人給砸死。若非如此,大人回過神來,回手一耳光就能把小孩兒給呼暈過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平洋戰爭(二):鋌而走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太平洋戰爭(二):鋌而走險
上一章下一章

毫無勝算的國力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