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芭蕉樹水滴耳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6.芭蕉樹水滴耳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芭蕉樹水滴耳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錄自《中級醫刊》1959,(5):57)
製法:選大的芭蕉根,靠其根部粗莖處洗去泥土后,用2.5%碘酒及酒精消毒,以消毒刀片橫行切口直徑約5厘米左右的小孔,此時可發現黑灰色乳狀黏性液體外溢,馬上用消毒注射器的針嘴插入小孔內抽吸。將取得之液體放入1個消毒空瓶內,用橡皮塞塞緊,在常溫下可以保持12小時,時間經久易變壞呈棕黑色並有渣性沉澱,因此最好每天抽取1次。
治療方法:用3%過氧化氫將患耳膿液擦洗乾淨,使患者頭部傾斜於健側,患耳向上,滴入芭蕉油3~5滴,靜待10分鐘(患者保持患耳向上體位)后,塞以消毒棉花球。如系兩耳也按上述方法,相繼進行處理。每天2~3次,痊癒為止,芭蕉樹水滴入患耳後,除在數分鐘內自覺患耳發涼之外,無疼痛和不良反應。經過幾次治療后膿液顯著減少,可見有黑色塊狀物,此系芭蕉樹水之沉澱物,應用過氧化氫棉球擦凈,動作要輕,以免擦傷鼓膜,必須堅持連續按時點葯,不能中斷。
評註:
芭蕉是常見的培植物,芭蕉樹水即是芭蕉樹的汁液,在一般中藥書籍中多稱作芭蕉油或芭蕉汁,本文主要選取其根的汁液製成,不可顧名思義理解為芭蕉樹上面的水滴。
《中藥大辭典》(第2版)指出:
芭蕉油——
【藥性】甘寒,《日華子》:「冷,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止渴,解毒。主治熱病煩渴,驚風,癲癇,高血壓頭痛,疔瘡癰疽,中耳炎,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50~250毫升。外用:搽塗;或滴耳;或含漱。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為耳鼻咽喉科常見病,以耳內流膿、耳聾及鼓膜穿孔為其特點。我臨床曾見過一例引起顱內膿腫的,經過神經外科治療好長時間才好。本病治療如不及時,常致聽力下降甚至喪失,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而對本病不可掉以輕心。
其實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在當今已有很多的抗生素滴耳油可供選用,比如常用的泰利必妥,價錢還是偏高一些。而上面方子的使用,雖然是20世紀50年代的驗方,也是按照五官科的治療常規有一系列消毒無菌措施,可見作者心思縝密。本方在慢性中耳炎早、中期可以試用,仍應配合中藥湯劑服用較為安全。如果乳突已有骨質破壞,或是鼓膜已穿孔,影響聽力,還得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