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瑤的悔與恨
於是,大康朝南北各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各路諸侯也趁機揭竿而起,打著清君側的名號逐鹿中原……最後的最後,卻被原本缺銀少糧、兵力最少的太祖皇帝獨佔鰲頭。究其原因,是因他身邊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兩員大將——軍師明海峰,大將軍禇其耀——
大將軍勇冠天下,軍師算無遺策,這兩人一文一武,配合無間,經過五年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把他們所擁戴的太祖皇帝推上了帝位!
傳奇的是:明海峰在投軍的路上,撿到了一部兵書,內含三十六計。他本身是個秀才,原本就有幾分聰明勁兒,他把這部兵書反覆揣摩吃透,後來又幾經碾轉,投到太祖麾下,數次獻計成功,用兵如神,大敗敵軍,屢立奇功。
新朝建立之後,太祖皇帝論功行賞,要將這兩人封為異姓王,卻被兩人雙雙拒絕:縱觀歷史,異姓王大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如今天下安定,是該功成身退了。只是最後太祖皇帝並沒有讓他們退隱,將禇其耀封為鎮國公,賜大將軍印;封明海峰為護國公,並封為國師,賜下宅邸,於京城居住。
護國公明海峰就出生在這明家村,這地方到處都是崇山峻岭,位於楚地和巴蜀之間,又因距離府城較近,只有四十幾里路,便由巴州管轄。
距今,大英朝已歷經一百多年,護國公府歷經數代繁衍,也已經成為了小有規模的世家大族。人們只看見世家大族的風光,卻不知世家大族的內部也競爭殘酷,——嫡支要打壓有出息的旁支,以免其成長過度,反客為主。不過嫡支大都能掌握好度:既要打壓,又要扶持,嫡支也需要旁支的助力,畢竟,誰都懂得「獨木難成林」嘛!
旁支得打壓更旁支,因為資源就這麼多,多分給你了,我就少了。而明瑤他們的曾祖父就屬於這樣打壓下的犧牲品,因為他們的老祖就是第一代護國公的庶齣子,很早就分門別戶,又歷經幾代人的相互傾軋,明瑤的曾祖父在京城活得是舉步維艱,最終不得不變賣家產,收拾細軟,舉家遷回故里,在明家村修了幾間土牆屋,置辦了幾百畝的田產,安居了下來。
可老實頭走到哪裡都是被人欺負的對象,明瑤曾祖父被當時的族長和族老們合夥打壓,以莫須有的罪名罰了巨款,導致他們一家,除了那幾百畝的田產外,真真是一貧如洗……
後來明瑤的曾祖父過世,分給她祖父兩百畝田產,祖母過世后,由她祖父做主,將這兩百畝田產均分給大伯和她爹。
如今的族人們已不再欺負他們這一支,因為他們又有了個強大的靠山——林知州夫婦,加之明瑤大伯生了三個兒子,明瑤的爹娘又很是勤勞肯干,所以,他們兩家的日子也算是紅火,可不,明瑤家就要開始修新房了!
明瑤覺得老天不公:為什麼在她不懂事兒的時候,本家來人了,而她現在懂事了,懂得「機會稍縱即逝,遇到了就要抓住」時,本家卻不來人了。
六年前的清明,本家的三爺,帶著他的夫人和兩兒一女回鄉祭祖,這些老爺、夫人,少爺小姐們通身的綾羅綢緞,滿身的貴氣,令明瑤十分羨慕:要是能在本家生活,該多好啊!
那時的明瑤在族學讀書,先生給他們布置了假期作業,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我愛家鄉的XX,明瑤就在他們堂屋的餐桌上,寫下一篇「我愛家鄉的茶葉」,這時正好明三夫人帶著她的女兒明紅玉來串門子,見了她寫下的這篇文章,覺得以一個八歲的小姑娘的水平來說,很是不錯,於是讚賞了一番,當時的明瑤很是沾沾自喜,可明紅玉就不高興了,於是兩人唇槍舌劍,互相刺了幾句,自此後兩人相見,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直到後來,明三老爺一家回京,帶走了明家族裡的兩個姑娘,明瑤才恍然悔悟:她到底錯過了什麼!(事實是,小時候的明瑤胖胖的,擠得臉上都是小鼻子,小眼睛,偏生嘴唇又厚,明三夫人擔心長大了,還是這樣不好看,影響聯姻效果,才放棄了她的)
可明瑤不知道啊,她以為這一切是因為她和明紅玉交惡,才失去了這次改變一生命運的機會!
如今,據那兩個姑娘的家人們說,她們都嫁入了六七品的官宦人家,日子過得都不錯。明瑤只是怨嘆自己,命運不濟。
明瑤已經十四歲了,這裡的女孩像她這個年齡,家人都在開始為其物色訂婚對象了,當然不會這麼早出嫁,因為女神醫說過,女子不宜太早成婚,年齡小發育不夠成熟,會增加生育風險。於是大英朝女子從普遍的十四五歲出嫁,到如今的十七八歲出嫁,這又是一大社會進步了。
明瑤知道她娘已經在操心她的婚事了,可她娘物色的人家,她一個都看不上,無論是那男孩的家庭情況,還是男孩本人,因為生在鄉下的局限,她所能匹配的婚事,也還是鄉下人家,可她最不屑這種地里刨食的生活,她迫切地想要走出這個山溝溝兒,走出另外的一條康庄大道……
六年前的機遇,她沒有抓住,明瑤又悔又恨,但她又不得不靜下心來,等待下一個機遇——或許她就有五姑那樣的運氣呢:「畢竟我聰明能幹,長相漂亮,這十里八鄉,哪個姑娘比我更聰明能幹?比我歌喉甜美?是,我長相不是最漂亮的,可人們不是誇我清秀可愛,五官端正嘛?」
對的,明瑤善唱——因這整個巴州有個傳統:姑娘出嫁的前一天,可邀全村未出嫁的姑娘來陪十姊妹,在這一天的傍晚,主人家會在堂屋裡,用數個八仙桌,拼成一條長長的歌台,台上擺滿糕點糖果,新娘子高座上席,由她最親的姐妹陪坐身旁,而下席坐著她最親的表姐妹們,兩旁坐著族中和鄉親們的
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