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太孫
六月,祁元詢得子后,天子便命第二十子韓王、二十一子沈王去看望秦王、晉王、吳王與齊王這四位兄長,學習兄長們治理藩國的本事,順便展現手足之情。
天子年幼的幾個兒子都是未曾就藩的,論年紀,韓王、沈王比祁元詢還小。
要讓祁元詢說,皇爺爺絕對是被他兒子勾起了對孩子的一腔父愛——雖然他那一堆叔叔就算是年紀比他小的,也不算是小孩子了,他那幾位年長的伯父、叔父就更不用說了——由於光幕預言秦王大限在今年,是以天子特別囑咐了二王,去看望秦王時,要多關注秦王的身體健康。
因為兩年前,光幕所顯現的宣武二十八年冊封秦王世子為秦王的詔書,這一年,天子對秦王很是關心,派了不少的醫官去看望他。
正月的時候征洮州叛番,原是要命秦王統率平羌將軍的,只是考慮到秦王今年運勢不佳,恐有性命之憂,天子便只命了平羌將軍寧正率軍討逆。
事實證明,這是卓有成效的,秦府到目前為止送報京師的,都沒有不好的消息。
祁元詢和秦王伯沒有多麼親厚,但是對於秦王的生死,他也不知道,光幕的記載該不該成真。
如果這一條能改的話,那麼光幕記載中關於人的壽命這方面的內容,除了壽終正寢,其他的,完全是可以提前調養改變的。
光幕記載,祁元詢這個「仁宗」只當了八年皇帝,按照常理來說,算上他年紀,其實這個時間已經算是不短了。
但是作為一個穿越者,祁元詢還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實施,這樣一來,八年就實在是太短了。
而且按照年份計算的話,他駕崩的時候也才五十一歲,放在他穿越前的世界,離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都還有好幾年呢!
雖不至於「再活五百年」,但是,好好保養,活個89歲,祁元詢覺得自己還是可以爭取的。
從這個方面來說,祁元詢是希望關於秦王壽命記載的光幕信息能夠改變的。
然而,他爹被冊為皇太子,秦王主動退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王的壽命問題。
若是秦王擺脫了壽命魔咒,成功活過了宣武二十八年,那對皇太子來說,其實並不是好消息。
不過很顯然,天子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既然已經冊立了皇太子,就不能輕易廢立。
皇太孫能夠被廢,是因為天子有諸多長成的兒子,在仍有嫡子、諸子頗為賢良的情況下,冊立太孫,本身就是天子的意志決定的,朝中有大臣支持立太孫,並不代表沒有大臣支持立皇太子。
太孫本身的根基就不穩,在有天上光幕披露他未來削藩之殘酷的情況下,來自天子的支持也減少了,這才能被大家一起扳倒。
而如今的皇太子趙王,做了那麼多年藩王,手下忠心的人為數不少,天子又傾力培養其長子祁元詢,太子是輕易廢不得也輕易不會被廢的。
可是,秦王若是真的活了下來,有這麼一位正統的嫡子、如今的長子在,皇太子的地位,多少是會受影響的。
是以,皇曾孫滿月那一天,除了給孩子賜名外,天子還下了聖旨:
「太子長子元詢,岐嶷穎慧,秉性仁孝,朕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
昔太子在藩邸,元詢以嫡長故,冊為世子,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儲樹嫡,守器承祧。
今冊元詢為皇太孫,付以承祧之重。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天子的聖旨,意思很簡單,太子長子祁元詢,乃是太子的嫡長子,符合立儲立嫡的法則,現在朕要冊立元詢為皇太孫,讓他也扛起社稷的重擔。
當然了,聖旨里免不了誇獎祁元詢年少聰穎、秉性仁孝,是個值得託付基業的好孩子。
就是那句「朕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讓祁元詢有點想笑,雖然皇爺爺一直對他挺好的,但是這句最為鍾愛,怕不是把他的廢太孫堂哥當成隱形人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天子的這道聖旨里有許多誇張的地方,但是沒有人會不明白天子的意思。
不管怎麼樣,皇太子、皇太孫皆已冊立,儲位已定,不論如何,儲位都已經留在了如今皇太子的這一系!
天子「於皇孫之中特為鍾愛」的新晉皇太孫祁元詢,頂著父王五味陳雜、既有些欣慰又有些凝重的目光,接下了冊封的聖旨。
皇長曾孫的滿月是在宮內舉辦的,參加的都是皇親國戚,在京的皇子、公主等都來恭賀。
祁元詢受封皇太孫,也稱得上是雙喜臨門,眾人都來賀喜。
就是懿文太子一系的諸王也在現場,前任皇太孫向現任皇太孫恭賀,太過黑色幽默,祁元詢只能給出一個矜持得過頭的微笑。
和鄭王祁元詝的賀喜相比,同胞二弟高陽郡王祁元誨不甘不願的賀喜,祁元詢就照單全收了。
羨慕嫉妒恨又怎麼樣,反正皇爺爺冊封的皇太孫是自己,又不是二弟!
有了皇爺爺努力為自己造勢、替自己營造的後盾,祁元詢相信,親爹就算繼位之後,要冊立太子,也不會那麼猶豫不決了。
被冊為皇太孫后,祁元詢每日的上朝聽政,不僅更名正言順,還更引人注目了。
有時候天子冷不丁就會就某個問題詢問太子、太孫的意見,每天上朝就像臨場考試一樣,實在是太刺激了。
祁元詢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充實,他只要學習、吸收知識就夠了。
正常的學習日子,一直持續到七夕大宴后。
七夕節,天子也有在奉天殿設宴款待群臣,按照祁元詢的經驗來說,一般大宴過後,要忙的事總是少一點的。
畢竟歡快的節日嘛,鬧事的也會少一點,朝臣們也不會刻意給天子添堵。
第二天群臣上奏,確實沒有什麼有營養的東西。
工部奏了天子三月初命天下悉種桑棗,工部受命后發明文推廣,如今已初見成效。
又有人奏某地某戶某婦人一胎產三男,天子令按往例嘉獎。
汝寧府確山縣有奏野蠶成繭之喜報,群臣共表賀。
天子雖然說了若是全天下都有野蠶成繭,百姓都有受益那他會欣然接受群臣恭賀,如今不過是汝寧府確山縣這一個地方偶然出現的異象,不值得什麼恭賀,但是,心情還是要比以往好一點。
旁聽過程中,祁元詢默默回想,這個時代到底有什麼好種、產量大、飽腹感強的糧食。
今天的奏報沒有營養,卻給了祁元詢靈感。
退朝後,祁元詢特意找了三月初天子下詔的相關記載來看。
天子三月份的時候,令工部發文布告天下,讓百姓在土地的空隙之處,種植桑棗,如果遇到災年、歉收之類的意外,這些桑棗可以幫助百姓果腹。
工部發文給地方官的同時,又遵照天子的指示,示意他們除了將種植桑棗的方法教授給民眾之外,還要「益種棉花,率蠲其稅」。
棉花在祁元詢穿越來的世界已經很常見了,但是,在這個時代,棉花的普及率並不廣。
前朝原朝之時,棉花才傳入中原。
天子開國后,認為棉花對民有益,才在全國各地都大幅推廣。
前些年棉花就已經推廣種植了,所以本年的工部發文里,沒有加上棉花的種植方法,而是告訴各地地方官,今年要加大力度推廣棉花的種植,不用擔心稅率,天子已經下詔免除了。
增種棉花當然是好事,祁元詢在意的是天子為了預防百姓在災年受餓,令各地種植桑棗。
可是桑棗之類的果子,和那些真正產量大、能飽腹的食物比起來,也只是聊勝於無罷了。
土豆、紅薯、玉米之類的糧食,若是能推廣,才是真正的功德無量。
這個世界和他憶起的前世,發展是很相似的,相當於是平行的世界。
如果按照前世的走向來的話,本朝中後期,將會遇到小冰期,糧食產量會大幅減少。
為何前世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能夠在小冰期的情況下繁衍出那樣多的人口,被推廣種植的番薯等外來農作物功不可沒。
傳入中國的時候原稱是番麥的玉米、番薯、土豆等糧食,不僅改變了華夏族人的飲食結構,還助華夏族人渡過了一次次的天災人禍。
這些農作物的種植、儲存、飽腹效用,都相當的便捷、出眾。
中國有許多作物都是國外傳進來的,包括葡萄、石榴之類的水果、黃瓜、胡蘿蔔等蔬菜,以及辣椒、玉米、土豆等等。
祁元詢想了想,若是能夠在國內推廣種植土豆、紅薯等農作物,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治國平庸,也能混個千古一帝的名頭、創造個什麼盛世來!
但是,不好的消息是,這個時代,離美洲大發現還有許多年,來自美洲的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根本就還沒傳開。
若是祁元詢是個純正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古人,也就罷了,明明知道有這麼好的東西,卻得不到,實在是讓他抓心撓肝,著急得不得了。
祁元詢搜索腦海里的記憶,思考著:到底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
歷史上的明仁宗只當了十個月皇帝,監國二十年,稱帝十個月,就很慘。
如果算歲數,他兒子宣宗當了十年皇帝去世,整體壽命比胖胖的仁宗還短,也很慘。
文中架空的周朝畢竟不是明朝嘛,就給仁宗設定了個在位八年的時間,真的也是很短了。
「好好保養,活個89歲」是玩梗啦,是那位60年皇帝、3年太上皇的同仁的歲數。
*
「於諸孫中,最為鍾愛」,是89歲皇帝他爹遺詔里說他的內容,就貼金唄【攤手·jpg】
*
明末清初是小冰期嘛,清朝的人口繁衍那麼快,多虧了明朝徐光啟偷回國的番薯藤,推廣后簡直是人口增長的利器啊!
番薯干大家現在也都是有吃的吧。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家有兒女【暴露年齡系列哈哈哈】,裡頭有一集,互換環境生活,山裡的娃就頓頓薯、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