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糧食
祁元詢穿越前,對土豆之類的農作物了解不多,只知道這是地理大發現後傳入中國的。
他記憶比較深刻的是,這些農作物最初的起源都是美洲,但是並不是由美洲直接傳入中國的,而是通過歐洲的國家做了中轉。
要等到歐洲國家開始地理大發現,還要等上不知道多少年,等祁元詢壽終正寢了都不可能。
但是,誰說一定要等歐洲國家開始航海的?
以航海技術論,這個時代,中國不知道領先外國多少年!
而且,他前世記憶中,「鄭和下西洋」這個歷史事件,就是在這段時期發生的。
西方人認為是麥哲倫完成了全球航行、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但是,祁元詢的記憶里,還記得有關這些的不同說法。
根據某個英國學者的說法,鄭和才是第一個完成全球航行、發現美洲的人。
在美洲的某處海域,據說發現了與打撈起來的鄭和船隊沉船同樣材質、形狀的中國古船,歐洲又有流傳下來的、比麥哲倫早很多年的、繪著中國古船的地球平面圖。
祁元詢很早就發現了,本朝和明朝的發展很相似,只有部分情況不同。
這麼說來,下西洋的鄭和,或者鄭和的同位體,在這個世界已經出現了。
能被任命為下西洋宣揚國威的人選,鄭和一定是天子的親信。
天子宣武帝一貫是不喜婦寺干政的,這麼看來,鄭和是他爹皇太子的親信的可能性最大。
問題是,滿朝文武、藩邸帶來東宮的侍從,沒有人叫鄭和!
能成為天子親信的,怎麼也不可能是無名之輩,要是每日常見的東宮屬臣里有叫鄭和的,祁元詢早就重點關注了。
莫說屬臣,就是宦官里,也沒有叫鄭和的。
就算找到了鄭和,沒有船,也出不了海;有船,想找到美洲,找到這些農作物,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祁元詢只能先把這件事放下,等日後時機合適了再說。
美洲的農作物暫時是不用想了,但是,糧食問題,祁元詢覺得還是可以從其他方面未雨綢繆的。
花了兩天的時間,祁元詢完成了一份奏疏——《請以嘉禾選育稻麥良種疏》。
「嘉禾」者,顧名思義,就是生長茁壯的禾稻。
自古及今,一禾兩穗、兩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長異常的禾苗,被稱為「嘉禾」,作為帝王德盛的象徵,換而言之,就是祥瑞。
祥瑞的等級,及至如今,已經被分得很清楚了,有大瑞、上瑞、中瑞、小瑞,景星、慶雲、麟、鳳、龜、龍之類的才是大瑞,嘉禾只能算作小瑞。
雖然嘉禾只是小瑞,本朝進程祥瑞的也不多,但是祁元詢在奏章中請求天子用嘉禾作為良種的選育母本,還是太大膽了些。
祥瑞之物,無論何人發現,進獻天子基本上是它們共同的歸宿。
動物也就罷了,像嘉禾之類的植物,離開了紮根的土壤,被進獻給天子,那實用價值就已經喪失得差不多了。
小麥最初就是人類從狗尾巴草開始培育過來的,在祁元詢看來,被稱為「嘉禾」的禾苗,比之其他未發生異變的禾苗,更有值得培育的價值。
「嘉禾」的產量比之一般的麥苗要多得多,如果再經過精心的培育,雖不至於到雜交水稻的標準,產量也一定會有所增長。
當今天子本身是不在意祥瑞不祥瑞的,何況天子本就是農家出身,在農事方面的見識很廣。
祁元詢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天子還親下詔令,令工部發文通知各地地方官,但凡各地有嘉禾、良種,則令當地精於農事者照料選育,不可以祥瑞之名擅自進呈。
奏疏被通過之後,太子和太子妃才知道祁元詢居然悶不吭聲地弄出這麼一件大事來。
這份奏章幸好是被天子通過了,否則的話,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
就因為這個原因,祁元詢被他的親爹通知,每天要去正殿和他見面,有什麼事,必須要提前通知。
太子妃也被祁元詢的大膽嚇了一跳,但是親娘提醒他的方式就溫和多了,只是溫言教導了他一番。
倒是祁元詢的長子明哥兒,滿月宴過後,就被太子妃抱去養了,太孫妃張氏倒沒表現出什麼意見。
反正他們一家都住在東宮,只不過明哥兒被太子妃抱去養以後,他們夫妻要看孩子,就得挑著給父母請安的時候看。
孩子養在長輩膝下,多少是個加分項,光幕異象天下皆能看到,張氏當然也是如此,他們的長子明哥兒,也是出生前就在光幕上有記錄的,張氏要讓明哥兒成為「好聖孫」,太子、太子妃夫妻二人對孩子的好感無比重要。
要讓祁元詢說,光幕只挑他和他身邊的人獨寵,實在是不太好,要是上頭能顯現和土豆、紅薯有關的記錄,那就好了。
不要老是關注歷史人物的私生活啊,也關注一下國計民生的大事啊!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祁元詢這個穿越者真的與眾不同,天上的光幕,果然很快就更新了。
只不過這一回的光幕記載與以往的不同,在更新的同時,居然搭配了圖片與數字。
光幕顯示出了一種稻穀、玉米、紅薯、土豆這幾種不同的農作物,又給出了人口數字。
如果說光幕以前的更新是典型的古代史書記錄風格的話,這一回,倒有祁元詢記憶中的現代科普解說的風格了。
光幕上載,自趙宋引進佔城稻后,華夏人口首次突破萬萬——也就是一億。
而自番薯得到推廣后,人口更是暴增,巔峰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四萬萬。
番薯的原產地,在光幕上被清晰地標註了出來。
看到這則光幕,祁元詢知道,他的皇帝爺爺一定會動心的。
不管是誰,只要統治者不是那種昏庸到了極點、萬事不管的昏君,對於這樣利國利民的東西,一定是極為看重的。
但是,光幕上標註的番薯原產地實在是太遠了,依照祁元詢對皇爺爺的了解,現在天子只能做好造船之類的準備工作了。
若論可行性的話,還是祁元詢奏疏上的用嘉禾選育良種更現實些。
而且嘉禾方面,很快就有好消息傳來,代王、晉王各自上報,其封地所在有一莖三穗、二穗數本,就連太子的原本的封藩趙府,也有人上報,龍門東屯處現一莖三穗者二本、二穗者六本。
如此一來,光幕展現紅薯等高產農作物后造成的影響,有一部分便被轉移了。
因為是祁元詢提出來的以嘉禾育良種,這方面的消息,天子便常和他有溝通。
這一塊各地報上來的進度,天子也讓祁元詢時時關注。
這算是天子派給祁元詢這個太孫的一項差事。
當然,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差事,那就是為所造之船把關。
光幕上給出的兩洲之間的距離實在是遙遠,天子下令造船,那麼這船的性能就一定要優越。
寶船的建造,祁元詢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在現場盯著,只要隔三差五前五關注寶船的建造進度就是了。
只不過祁元詢對能夠遠洋航行的超大木船本身抱有一種好奇,所以去看的次數還不算少。
想到木船,祁元詢又想到了後世鋼鐵所造的那些船舶。
通過那些船舶,他又聯想到了工業革命。
以國家體量、人口數量、富裕程度來說,這個時代的大周都是毫無疑問的世界頂端,但是,未來西方卻憑藉著工業革命快速趕超了華夏。
於是乎,操心完了糧食問題、小冰期影響,祁元詢的想象力又忍不住往開啟工業革命這個方向延伸。
做一個穿到古代的穿越者,就是要操這麼多的心。
尤其是,祁元詢的投胎技術實在好得出奇,胎穿成了封建社會未來的最高統治者,有這個權力在手,他很難控制住想要提前做些什麼的想法。
皇太孫殿下的日常又變得波瀾不驚起來,他主動提出的嘉禾培育工作進展很快,又接二連三有地方上報有嘉禾出現,實驗樣本非常充足。
若是擱在往常,如此頻繁的祥瑞,上報者還要擔心不小心觸到天子的哪個點,但是現在,這種祥瑞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好。
代府和晉府這兩邊跟比賽似的,上報有嘉禾報了不只一輪,彷彿代王與晉王的封地格外得天地鍾愛。
和晉王、代王的高調相比,被預言死期是今年的秦王就低調多了。
要不是韓王、沈王兩個人花了好幾個月看完哥哥回京師復命,祁元詢一時都想不起來關心秦王的狀況。
據二王稱,秦王身體康健,體壯如牛,身體健康狀況非常好。
宣武二十八年這一年有個閏九月,因此宣武二十九年的到來便顯得有些晚。
不管怎麼晚,秦王沒事,也算是破了光幕上對秦王於宣武二十八年英年早逝的記載。
可偏偏是開年的時候,被二王信誓旦旦地證明體壯如牛的秦王,卻突然地病重了。
有二伯這個壽命延長、擺脫了光幕關於壽命預言的例子,已經許下了起碼活個89歲的願望的祁元詢:……
二伯你行不行啊?
※※※※※※※※※※※※※※※※※※※※
鄭和下西洋這個詞大家都知道,但是,鄭和是個宦官,鄭是賜姓,原姓馬,這個知道的人應該不多,所以這裡設定詢哥兒穿越前不知道這個詳細記載。
光幕的記錄里,我想了一下,要是放出鄭和下西洋的相關記載,我覺得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誇獎,而是——說好的不準宦官干政呢?
所以,這個方面的記錄等要選人的時候再說23333
*
歷史上的仁宗死得早,四十六歲駕崩,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實在太慘了,不能忍!
讓文里的秦王延壽到宣武二十九年,也是為了讓崽崽能突破史書記錄,活得久一點。
初級目標就定為活得和89歲的蓋章狂魔一樣長吧233333
*
這一章是獨苗存稿,一天雙更什麼的,tan90,不存在的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