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難以置信
第016章難以置信
雖然袁良是冶金專業出身,而且專業技術也沒有完全扔給老師,可是要想在大明朝鍊鋼,困難其實並不門外漢小。
首先是技術跨度太大,在後世從配料到爐溫,都是採取計算機控制,由於自動化程度更高,對於專業技術知道的要求反而不高。袁良在後世的國企中,專業對口的其實不足百分之十五。
可是現在他都是從零開始,雖然永城鐵礦找到了,可是鍊鋼的鋼廠卻不能直接業在那裡。
在明朝的高爐鍊鋼,與後世的高爐鍊鋼完全不同。這個時代的高爐,其實與燒瓷器的窯洞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原理幾乎相同,無論外觀怎麼樣,本質上都是一座小二樓。
一樓用來燒火加熱,二樓則是放置木炭與鐵礦石,隨著一樓燃燒室加熱,二樓的木炭在高溫的作用下,開始進行熱分解,釋放熱量,保持爐溫。
其實很多穿越小說里寫主角在明朝發明高爐鍊鋼,別說在明朝,就是跑到宋朝,採取高爐鍊鋼一樣會被氣死。在北宋元豐年間,高爐鍊鋼以及普及,軍器監在汴河兩岸架設高爐鍊鋼。生產的高峰期鋼鐵產量就達到了十五萬噸;
袁良在簡易高爐技術方面,其實並沒有技術優勢,相反他的所謂技術,只是紙上談兵,任何一名鐵匠都可以輕易秒殺他。
當然,也不是說袁良沒有優勢。他的優勢就是大局觀,採取木炭高爐鍊鋼成本高,效率低,按照蘇東坡《上皇帝書》關於利國監的記載:「凡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採礦伐炭。」三個人(爐匠、礦工和炭工)年產十五噸生鐵……
這樣的高爐其實太小了,袁良考慮的是採取煤炭煉焦,焦炭高爐鍊鋼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永城是一塊寶地,本身就是中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全境之內,幾乎就是坐落在一塊煤田上,任何一個地點往下挖,都能挖到煤炭,區別是哪裡開採容易,哪裡價值更高,在永城開採煤炭,唯一的難點就是優中選優。
另外需要考慮的就是,現在沒有電,很多動能無法解決,比如鐵礦石破碎,在這個時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難題。其次是鼓風機,原材料運輸。
這些技術難題,其實都非無解的難題。永城是平原地帶,華北平原東南部,風力利用不太理想。唯有可以利用水能。
永城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可問題是沒有辦法直接運用,境內像沱河、澮河、包河、王引河等河流,然而問題是,永城是平原,地形幾乎沒有落差,這樣以來,水流流速事實上並不快。
袁良帶著一眾工匠,在永城周圍到處勘察,這麼倒是沒有隱藏消息,事實上,在袁家在永城大規模買地的時候,煙霧已經釋放出去了。
首先是訾寨,袁福用了兩萬七千兩銀子,買下了訾寨周圍以及薛湖部分耕地,特別是薛湖,已經成了袁家的池塘。
當然,袁家最大的代價就是把位於商丘城城南的三千畝水田,送給了太僕少卿、右僉都御史、陝西巡撫練國事。
練國事是永城人,也是練子寧的七世孫,練子寧是建文帝時期吏部侍郎,因辱罵朱棣,被割舌誅九族,僅幼孫練珍幸免於難。如今的練家在永城就像侯氏在商丘,屬於頂級豪門。
用價值六萬餘兩的兩千畝水田,獲得了練家的支持。袁福成功在永城購買了三萬餘畝劣田。
僅僅從田產的產量上看,這些劣田遠不如三千畝水田,袁家是吃了大虧。當然,在練家看眼,這是袁家示好。
隨著袁福用金銀開道,很快就像永城縣六房書辦,三班衙役等這些不入流的小吏收買了下來。別看縣令縣太爺高高在上,事實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這些不入流的小吏去辦理。
於是,袁家悄無聲息買下永城鐵礦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經過袁良在沱河、澮河以及包河等河流的查看,他終於決定在沱河楊樹林位置設立一座水壩,用來蓄積河流,調查水流。
所有鋼鐵工程則在楊樹林沿岸開始陸續興建,沿著水壩,陸續興建十幾座水車,這些水車將作為鋼鐵冶鍊的動力。
沒有辦法,無論是鍊鋼還是煉焦,都需要大型鼓風機,在後世,則不需要老眼那麼多地形問題,隨便接上電就可以了,在這個時代,只能靠河。
然後就是修建煉焦廠,煤炭的話袁良則沒有保密,直接花了八千多兩銀子從一個小煤老闆手中購買了一座小型煤礦。目前產量雖然不多,不過勉強夠用,以後可以看情況擴充產能。
楊樹林周邊,其實是一座天然的樹林。面積超過兩三千畝,雖然名為楊樹林,事實上並不是全部楊樹,還有桐樹、槐樹以及桑樹。
可是,為了修建鋼廠,袁良只能毀林了。這些樹林正好全部利用上,兩三千畝的土地都被袁良圈了起來,裡面開始建造房屋,大量一排排的房屋,卻讓袁福有些莫名其妙了。
「大少爺,咱們建這麼多房子做什麼?」
袁福看著袁良大手大腳花錢,又開始心疼了。
這些新建的房屋按照袁良的要求,地基挖至少三尺,用泥土和白灰夯實,然後再用青磚蓋起來,不僅高大,而且寬敞。
袁良笑了笑:「這才哪到哪啊,咱們這個鋼廠,以後需要的工匠多了,至少需要六七千人,這六七千人,就算四個人一間房,那也需要一千八百多間!」
「啊,原來是給工匠住的?」
袁福急忙道:「那就沒有必要了吧,工匠會自己想辦法,他們會自己搭建窩棚,有著擋風避雨的地不就行了?」
袁良搖搖頭:「不行,咱們袁家鋼廠的工匠,不僅僅要拿高薪,還要吃得好,穿得好!」
幹了十幾年鋼鐵工人,袁良非常清楚,鋼鐵工人太辛苦了,一千多度的溫操作面,這個苦誰受得了?再說,鋼鐵工人都有職業病,年輕是還好,一旦上了年紀,到處是病。
袁福一臉肉疼:「人家鋼廠都是隨便搭一個棚子……」
不等袁福說完,袁良擺擺手:「這事你別管,按我說的做。」
袁福不會理解袁良的真實打算,這個鋼鐵廠能開多久,袁良其實心中也沒有底,未來有多亂,只有想不到,沒有李自成和張獻忠他們做不到的。
採取青磚磚瓦結構建造房屋,一方面是考慮住著舒服,另外一方面則是考慮防禦功能。
像普通老百姓的那種茅草屋,太容易燃燒了,隨便扔幾個火把,就會火燒聯營,可是磚瓦結構的房屋不易燃燒,不怕箭射和攻打,隨便可以變成一座堡壘。這個時代的火炮威力太小,對磚瓦房屋沒有多大威脅。
房屋是分批建造,非常順利。僅僅半個月功夫,就有兩三百間房屋建造完畢,而且時間也到了四月底。
不等房間完全陰乾水分,袁良就安排工匠們入住。
雖然是四月底,白天炎熱,晚上還是有點涼,工匠們也容易生病,影響工程進度。
首先進駐的工匠難以置信的進入新房,他們看著層里牆壁潔白如雪,原木色的桌椅,還有四個大立櫃,四張木板床。
袁良完全按照後世的職工宿舍修建的,每間房子差不多三十平方,地板用青磚鋪的,非常平整。套間里還帶著洗漱間,但是沒有衛生間。
袁良也沒有辦法,他原本以為每個衛生間不安裝馬桶,安裝上一個蹲坑非常簡單,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這個時候可沒有水管,很容易把衛生間搞得臭氣熏天。
條件不夠,只能將就了。
然而,袁良並不知道他眼中的將就,對於工匠們來說,就是天堂了。
王貴其實是軍戶,不過呢,他上面有兩個哥哥,當軍戶也輪不著他,關鍵是軍戶不能經商,不能科舉,又沒有自己的土地。唯一的出路,要麼給別人當佃戶,要麼賣身為奴。
他為了活下去,他就開始跟著千戶所里的鐵匠師傅徐明順當學徒,當了六年學徒,攢了幾兩銀子,娶了一房媳婦。
後來,千戶所的鐵匠跟著袁家在永城做工,他就是第一批過來的工匠。
誰曾想這幹了不到一個月,工錢沒有拿到,反而拿到了一個鑰匙。
「這,這……這是給我們住的?」
「當然,你沒聽大少爺說嗎?這個房間是單身宿舍,將來啊,娶了媳婦,就可以分一間!」
王貴有些扭捏的道:「俺現在就有媳婦,能不能單獨分一間?」
管事甩手就給王貴一巴掌:「有媳婦不早說!」
他從鑰匙筐里找了一會兒,找出另外一把新鑰匙,甩給王貴:「趕緊的去吧。」
王貴拿著鑰匙,一連問了好幾個人,終於來到新建房角落的一個房間,上面用筆寫著9527號。
王貴不認識字,但是,他卻認識鑰匙上貼著的字樣,與門牌上一樣,試了一下,果然打開了門。
這間房屋與單身宿舍面積幾乎一樣,區別就是多了一個偏房小隔間,也就是廚房。廚房面積不大,一個簡易的爐子,一個灶台。
王貴媳婦到了晚上才找到王貴:「當家的,這是咱們家?」
「對,咱們家!」
王貴非常得意道:「終於可以有個地方住了!」
「這……要多少錢?」
「不要錢!」王貴指著這個房屋道:「這是大少爺賞的,只要一直在袁家幹活,這個房子就可以一直住著!」
王貴媳婦難以置信的望著這個房子:「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好的事?」
「真的,這以後就是咱們家了!」
王貴非常開心。
「鐺鐺……」
就在這時,一陣陣鐘聲響起。
王貴走到柜子前,拿出碗筷,拉著媳婦:「走吧,食堂開飯了,我給說,食堂的飯可好了,一個人兩菜,饃飯管夠。」
王貴媳婦跟著王貴怯怯來到食堂,看著人山人海。他們自覺的排隊,慢慢等待著領飯。
像王貴這樣的人其實很多,工匠雖然辛苦,至少是手藝活,他們雖然窮,倒不至於打光棍。
終於等到王貴了,伙夫看著王貴身後的媳婦,自然明白了這是拖家帶口的。他拿著勺子給王貴裝了滿滿一碗蘿蔔燉粉條,粉條自然是紅薯粉,貨真價實。
這不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上面居然還有兩塊肉。
王貴媳婦的眼睛都直了。
在這個年代別說普通百姓,就算是小地方也不可能天天吃肉。
王貴與他媳婦狼吞虎咽的大吃起來,絲毫不顧及形象。
其實,整個食堂里根本就沒有形象可言,這些窮怕了,餓怕了的工匠,生怕吃慢了,下面就沒有了。
袁福不理解袁良這麼做的意義,袁家這樣以來開支大得多了。
雖然繳獲了將近十萬兩銀子,可是架不住袁良如此大手大腳的花錢,短短一個月時間,不僅繳獲的銀子花完了,就連永城貨棧的活錢也花完了。